今夜,我想與大家分享「陶朱公救兒子」的故事並體會一下「用人」的難處,大意是這樣的:
陶朱公有三個兒子,老二在楚國殺人下獄,行將處死,陶朱公便遣他的小兒子前往營救,臨出門,大兒子以為營救老二的責任應該在「長子」的身上,所以自動請纓,而且如果陶朱公不同意由他前往,便鬧自殺!陶朱公的老婆向老公請託讓大兒子前往,說是如果還沒救出二兒子便死了大兒子這怎麼辦呢?不得已,陶朱公請大兒子前往,臨行細細交代,說是攜千金前往楚國後,要去見一個叫「莊生」的人,並將錢財交予莊生後,不要多說隨即離開。
老大前往楚國,依言將錢財交給莊生,隨即離開,但不放心,還是將多帶的錢,四處請託並請教營救弟弟的方法!話說莊生在楚國很有影響力,名動公卿,又有賢名,收下錢財後,對老婆說:「這是天下知名人士陶朱公的錢,我們就權且收下,等營救完他的二子後,便將錢還給陶朱公的老大,讓他帶回去,所以一分一毫絕不可以動用!」。
隨即,莊生便上朝編了個「天有不祥」的幌子,遊說楚王必須大赦死囚,方能解除此一厄運,楚王依言準備大赦死囚。未己,這行將大赦的消息便傳到了大兒子的耳中,老大心中歡喜,以為二弟有救,想想也就不需要花上大把銀子給這「莊生」了,便前往莊生家裡,表示聽到楚王將要大赦天下,弟弟已然有救的訊息,言語中暗示是不需要花錢了!莊生心裡有氣但嘴上難言,只說:「你可以進屋裡自己取回先前所交付的錢財」。老大進入取金,很高興錢都還沒有動用,取得後便歡喜自然離去!
莊生自覺受小兒之愚弄屈辱,心中甚鬱,隔日進言楚王說:「國人都傳說楚王您大赦天下是因為陶朱公兒子的緣故,像這種有罪之人,當然不該是楚王您可以赦免的對象,如赦免其罪,甚且讓老百姓都懷疑您禳兇除阨的誠意了!」楚王聽後勃然大怒,立即殺了陶朱公的兒子,但其餘人犯則依舊大赦!
老大帶著弟弟的屍首回家,親朋戚友無不哀傷,只有陶朱公神色不變的說:「我早就知道派老大前往是救不了老二的!我派老三,是因為老三從小在錦衣玉食的環境中長大,對錢財的花用是很隨意的,對交付出去的錢也不會再有所吝惜,但老大不然,跟我成長於困阨的環境,對於錢財當然有所吝惜,所以派老大前往,愛金惜錢下,得罪莊生是意料中事,果其然,老二也就自然無救了!」
這個故事,將「用人」的重要說的很清楚,一個人的背景、個性,顯然對成事、敗事有重大影響,得當,如袁崇煥之寧遠大捷,國賴以存,不當,如洪承疇之松山慘敗,師是以喪。當然,想要做為一個「領導者」,是有諸多條件的,而一旦成為領導者,其用人「哲學」與用人「成敗」,顯然事先也必須要有所估量!歷史上馬謖街亭之失,是諸葛亮的錯,錯在孔明未聽劉備臨終之言;而趙括長平之敗,是趙王的錯,錯在趙王不理藺相如病篤之言,趙母誠悃剴切之誡。作為領導者,一個決策,國家的興廢就此決定,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蓋如是,能不慎哉!
陶朱公的老婆,識子不明,對於自己的二子,愛之適足以害之,而陶朱公謀深慮遠,雖知遣長子前往營救則次子必死,卻依然遣大兒子前往,這裡面是何緣故?無奈而已!陶朱公顯然於事前,是無法拒絕眾人期望派長子的要求,便不得不準備承擔喪子的悲哀!作為一個領導者,雖已預知不利的結果,卻仍不得不做出無奈的決定,則其無奈又豈是一般人所能體會?
承擔決定後的結果,並預作準備,是一個領導人必須肩負的重責,這種無奈,連自己的妻子、兒女,可能都無法盡知,「知子莫若母」尚且不對,何況外人!
Wednesday, November 8, 200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