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1, 2006

子心中之所求為何?

孟子與梁惠王,曾有如下一段對話:「叟不遠千里而來,必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但有仁義而已矣!」故事很簡單,說的是梁王以為孟子有所求,而且必然是以「利」為干王敲門之磚!梁王心中有利,故而以為他人必以利字說之,但孟子不合時宜的提了「仁義」!你想,孟子是不是自討沒趣?

達摩與梁武帝也有一段類似對話:「寡人字登基以來,造佛寺、操寫經卷、供養僧侶無數,請問有何功德?」達摩對曰:「無功無德」!意思很簡單,梁武帝心中以為有功有德,所以預期達摩會回答有功有德,但達摩直接且毫不掩飾的說了:「無功無德」!你說,達摩是不是痴人說夢?
人心中若有所求,便預期他人與自身一般,觀念相同,便是人生知己,而一旦他人之答案與己身不同,乃覺話不投機!可見人「心」裡的定見,是多麼深遠的在影響行為與態度!想要去除定見,平日思考學習的功夫便不可不深自努力!

沈富雄回答總統夫人有無去過陳由豪家中的答案是:「這有四種可能」,而他自己是否去過,「這也有三種可能」,交叉相乘,總計有十二種可能!不論夫人、陳先生是否去過,他的說法確實是符合邏輯的說法,只不過,記者心中所求,只需要一個答案而已!陳先生說的很明白:「「他」的記憶中是有去過」!只不過,他不便說總統夫人到底去了沒有!當人在求一個答案而且有預期時,不符合預期的,無奈,都不是好的答案!

李昌鈺博士美國記者會說:「319 槍擊案不是政治謀殺」!盧總長台灣記者會上說:「報告裡沒說不是政治謀殺」!人之各取所需,竟有如此天差地別!人要去除定見,必須要以「科學思考 scientific thinking」作為依歸!讓數據、證據說話!理性思考的空間,當別人不給,自己也要創造給自己!同理,公司內的生產、品質管制,也應該讓數據說話!當一切回歸數據,以理性思考,檢驗我們的行為,以及應持有的態度時,真正進步的空間才會存在!

大家一起共勉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