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9, 2022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每個人對於事務的認知,到了一定年紀,多半就會「定型」,除非受到重大事件的刺激,基本上不會太多改變,因此想要改變一個人,還不如塑造一個環境,使這個人在環境中自我改變。古代的孟母,透過遷居而使孟子有了不同的環境,最後成為「讀書人」而有了儒家的歷史地位。但,孟母遷居之時,孟子那時「還小」,如果孟母在孟子已經定型後,遷居的效應就不大了。果如此,我們今天所知的孟子,不是殯葬業的翹楚,就會是商賈中的強將,司馬遷於《史記·貨殖列傳》中,可能就要記上孟子一筆了。

記得達賴喇嘛說過一句話:「如果你能,就去服務他人;如果不能,至少不要傷害他人。」對於意見相左的人,能服務他,並使他自己改變那就試試,如果試著改變對方思維而有所不能,那就笑笑離開吧。《莊子·秋水》說的好:「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有時後,一個人還不能開竅,那是時候未到,至於什麼時候開竅,終究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會知道。畢竟,有多少人會承認自己是井蛙?是夏蟲?又有多少人可以說別人是井蛙或是夏蟲?然而學海無涯,天地萬化,誠心求教,虛心受教,才可以得到自己的答案。

同學群組中,因為某同學不斷傳輸政治立場的貼文與圖片,經過同學不斷提醒後卻依舊故我,因此導致同學多人默然退群。另一同學在對前述同學做出多次提醒後,最後以廖慶榮校長的話做一總結:「一位成年人,幾乎不可能聽的進別人對自己的任何建議,唯有藉由讀書,才可能自我反省,進而有所改進。」廖校長說的很實在,「多讀書」絕對是讓自己打開僵固思維的方法之一,也是探知事實真相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記得孔先生在《論語·為政篇》中說過:「學而不思則枉,思而不學則殆」,只有邊讀邊想,才可能不受欺罔,也才可能進一步的有所通透。不由得想起朱熹的名句《觀書有感二首》:「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是打開思維的「源頭活水」,讀書也是釐清是非的「正本清源」之道,方能讓自己看到看不到的,知道不知道的。當然,各種書籍各自有理,角度不同解釋也就不同,立場不同,結論也不一致,所以讀書學習之外,「思辨」成為一個人取捨是非的定盤之星,決定態度的琴徽與瑟柱,那才看得見天光雲影,守得住半畝方塘!

到一定年紀,便會知道己所不足,畢竟天寬地闊,人外有人,因此不喜再多做爭論,但心中確實有一個自己的天平,並能用累積的價值觀去權衡輕重,因此能堅持住自己所傳之道,不伎不求,自然何用不臧。曾國藩不也說過:「天道忌巧,謙退不爭,不伎不求。」因此對於為人處事,以及是非進退取捨之際,或許都可以多參考一下古人給我們的智慧,畢竟自己做的決定,自己需要承擔,而懂得「承擔」與「謙退」,也是每一個人持續成長的必然過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