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2, 2015

隨風而墮一樹花,結子落地自成家


中國字是大有學問的,除去六書不談,一個字的字義,便有許多深刻的含意。

比如說同衾共槨,是夫妻間才適合用的辭,連茵接席,則是摯友間的說法,而如果不同不共,不連不接,那兩者的關係也就可想而知了。好比說西晉時的潘岳,與夏侯湛甚是交好,兩人出門時,總是「同輿接茵」,也就是同時搭乘一輛車子,也併坐在同一張椅墊上!時人稱之為「聯璧」,看來當時是非常風光的!至於東漢時的管寧,則因為同學華歆在達官貴人經過之時,不專心唸書而跑去湊熱鬧,管寧氣的便將坐墊「割席」兩分,強烈表達「子非吾友也」的憤怒!顯然一張坐墊是否連在一起,便可表達出兩人的親疏程度。

其實一張席,還真有很大的含意在內!歷史上的漢文帝,將賈誼自長沙召回,並於夜半「前席」問以鬼神之事,當時兩人相見的畫面,顯示出兩人的座位距離從遠至近,應該已經到了面對面的地步!可見談論過程其實是相當投契的,然而唐時的李商隱,卻為文帝不用賈誼而大聲抱屈,進而寫下:「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名句,於是「虛席以待」又成了求賢的成語!而二十四孝裡的黃香,《東觀漢記》說他「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於是「扇枕溫席」成了孝親的成語。不只如此,歷史上還有「奪席」搶人家位子這碼事!東漢的戴憑,書讀得很好,光武帝有天要群臣互相詰問經書裡的道理,被質問之人如果答不出來,便要讓出座位給質問之人(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我們不想曉得劉秀在想什麼,也不清楚戴憑問了什麼,只知戴憑經過一連串質問其他同僚,結果竟然能「重坐五十餘席」!朝堂之上開不得玩笑,戴憑搶了人家五十幾個位置,也應該得罪了不少人!而「戴憑重席」遂成了《蒙求》裡的經典之句。

我們再看看茵字,茵字也是席子,但編席的「材質」則有所不同,應該不再是草類,而是織布一類材質才對,「同輿接茵」先前已經說過,表示兩人好的不得了,同坐於一張席子之上,這席子肯定比較大,否則兩個人硬挨著屁股,會很難過的!《孔子家語》裡面記載子路發達之後「重茵而坐,列鼎而食」!身份尊貴了,以前那種藜藿之食,為親百里負米的窮酸樣都已過去,而今吃的好,用的好,連屁股下也是「重茵」的坐墊,所謂重茵,說的正是以好幾層茵草編織的厚重坐墊。我們平日所說「綠草如茵」,說的就是綠草濃密柔軟,如鋪席墊一般的樣子!茵字原本是指用在車子上的席子,所以《詩經》上說:「文茵暢轂」,指的是有虎皮紋路坐墊的戰車!明顯的,在春秋時期便已經有車用皮坐墊啦!重茵也好,文茵也罷,都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享有的了。或許,聽君一席話,不如坐君重茵車吧!

《梁書范縝傳》裏有很重要的一段話:「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簾幌墜於茵席之上,自有關籬牆落於糞溷之側。墮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糞溷者,下官是也!」從此「墮茵落溷」成了眾人命運大不同的寫照!「花落誰家」其實是有典故的,只不知我們來自哪一樹,哪一枝,又是哪一蒂!其實平民百姓自有其樂,而生在富貴帝王家又如何?蕭牆不時禍起,豆萁相煎何急!仔細想想,我們「坐」什麼不甚重要,席也好,茵也行,只要不要換了屁股便變換了腦袋,一切又有何妨?西漢時的丙吉曾經位居丞相,他的車伕一日醉吐在他的車上,主管單位原本要將車伕給硬行斥退的,但丙吉說:「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還是將人留了下來!車茵可以再換一個,但換人卻影響一家子的生計!車茵此時不管是文茵或是重茵,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還是人!「醉吐相茵」該是忠厚留有餘地步的另一種說法吧。

有一席之地,此生又何需求其多?有重茵之坐,可曾感恩於父母的教誨?奪人之席,惜己之茵,其實都大可不必,只要對的起自己,切莫對不住他人,那花落誰家便自有定數,也必然福報綿長:「一樹花開終結子,掀天揭地振家聲,門庭光顯桑榆茂,綠窗朱戶萬家香」。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