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9, 2007

才縱前世名成早,書到今生讀已遲


黃庭堅,江西修水人,人稱詩書畫「三絕」, 與蘇東坡並稱「蘇黃」,因秉性至孝,不假童孥而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故而二十四孝裡面,收錄了「親滌溺器」這麼一條。

關於黃山谷,曾有一則故事說他二十六歲時 ,夢見一位老婆婆供予飯食。醒後,果遇老婆婆一位,婆婆之女於二十六歲時因病去世,而生時所讀書卷,俱收於書篋之中但不知鑰匙何在,但山谷卻依稀記得。依記憶尋之,果得其匙,而篋中所藏諸書及文稿,竟然是山谷今生所寫的各種應試文章,於是山谷知道老婆婆即其前生母親,從此待之以親禮。袁枚聽聞此說後,感嘆的說道:「書到今生讀已遲」。

坦然的說,「前世今生」的故事,哪裡都有,但山谷的故事,似乎特別有味,因為故事中不見神佛,也不見報應,有的僅是一位讀書的姑娘家,因病早逝,轉世而為山谷。此故事如果為真,前生讀的書,是可以累積造福今生的!我輩今生讀書,或可為自己的來生著想,那多讀一點書,又有何妨?

山谷曾云:「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如此,書需日日讀、月月讀,方不至「面目可憎,言語無味」!這也就難怪顧亭林將自己的書稿,取名為「日知錄」了。宋真宗也曾寫過〈勸學歌〉如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書中到底有什麼?僅僅是真宗筆下所謂的「功名利祿」?但對我而言,簡單說,就是「知識」而已!求知是不需要嚴重到「欲遂平生志」的。君不見「教」、「學」二字,裡面都有兩個「〤〤」,那〤〤是什麼?〤〤原來就是甲骨文時代刻畫傳遞知識時,用刀刻畫甲骨時的「一筆一劃」,有了知識,求什麼都相對容易一些!至於沒有知識的人,「酒逢知己」的機會大,但「話不投機」的機會也多!人的一生,求知,是件重要的大事,那怕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余今四十有六,讀書已不為考試,純為興趣而已,而南宋尤袤在其《遂初堂書目》序中說:「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裘,孤寂讀之以當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看來尤袤讀書的道理也不外如此。至於「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感嘆,或許是年紀未到之故吧!讀書一旦無所「求」,那想要到達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父親讀「資治通鑑」時,其年已逾二十四歲,又逢國共內戰烽火遍地,無法竟讀。來台後軍務倥傯,更無法專心致意,直至沈剛伯先生受邀至政工幹校進行教授,方有重溫的機會。因此,每每鼓勵晚輩「讀書宜早」,否則有知而無有舞台時,讀書是不能「經世致用」的了。余每思父親此言,對於唸書二字,便不敢大意,即或年歲亦隨之增長,但「求知以為用」的自我期許,實不敢或忘。

張潮〈幽夢影〉一書云:「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望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此話誠然!人生閱歷隨年紀而增長,書中各種滋味,確實是「深淺」不同的感嘆,我輩即或「才縱前世名成早」,更要想想黃山谷「書到今生讀已遲」的感慨,讀書是沒有止境的。

梟將東徙,不更其鳴


余主管人事業務,當時間允許,也會參與面試者的審核面談。過程中,常常發現某些面試者,在過去履歷中,有著自己極為顯著的「特色」,而那些特色,也往往是公司錄用與否的重點因素。

近幾次,針對那些特色問題,我詢問面試者的解釋,有些顧左右而言他,有些不知所云,也有些解釋的迷迷糊糊,也有些像是刺到痛處,開始護衛自己,只有極少數,承認那是自己的缺點,也一直在努力改善中。諸君見此,你會喜歡哪一種回答,又會錄用哪一位?

漢朝劉向寫的《說苑》裏有一則寓言笑話如下:
梟逢鳩
鳩曰:「子將安之」
梟曰:「我將東徙」
鳩曰:「何故」
梟曰:「鄉人皆惡我鳴」
鳩曰:「子能更鳴,可以;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確實如此,如果轉換跑道時,不能面對自己的缺點,「東徙」 又有何用?「人貴自知」,不自知,到哪裡都沒有答案,自知,到哪裡都可已自得。故事裡,他人討厭梟的「聲音」(特色),梟就想東徙他地,如果特色是根本不能改的東西,與其自我排斥,或是硬要去除,都是不自知的行為。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並進而面對,那才是正途。

年輕時找尋第一份工作,家姊替我謀職,我著T-shirt而去,面試結果對方很滿意,但對於我的衣著很不滿意,蓋面試之人,穿著得體是對自己及對方的尊重,因此最後決定不予錄用。回家,姊姊很不高興,我回答道:「對方用的是我的腦袋,又不是我的衣著」!振振有詞的回答,顯然不能改變不予錄用的結果。如今回憶這段過程,隨年漸長,加之為人主管,自己對面試者的衣著,也有著一定的基本期待,然而現下的年輕人,穿襯衫,打領帶前來面試的人,鮮矣!面試後穿著不失禮的同僚,亦鮮矣!看來大家都有著「用的是我的腦袋」這種想法。

每年鳳凰花季,台大國企系李吉仁老師總會替應屆畢業生舉辦一回「就業座談」,裡面會提到企業主的想法,以及同學該如何準備履歷、怎樣面試等等話題。我有緣兩次參與,也提供了些許經驗,但我必需很遺憾的說,普遍而言,時下的年輕人,是很不在乎面試者的想法的,甚者,有些基本的態度,都普遍缺乏。也許,等待出了社會,經過一定程度的洗禮,才能瞭解必要的穿著是尊重對方,並尊重自己吧。

又逢畢業時節,有許多年輕的「梟」要出社會了!東徙之時,想想自己的優缺點,「誠實」仍是最好的策略。

Friday, April 27, 2007

「糧山裡,魂無數,丹河中,血常濡」


少時之作,重啟讀之,心中頗有感慨,尤其在我去年首度返鄉之後,親見糧山,丹河,以及長治、晉城一線雄偉凶險的太行山脈,山高塹深,壘殘人杳,長平之戰兩軍對壘的歷史記憶,便席捲而來,「糧山裡,魂無數,丹河中,血常濡」,慘勝的秦,慘敗的趙,還有那些無辜的士卒,用身軀骸骨,劃出長平之戰的血淚刻痕,建成頭顱之廟的陰暗幽森。趙奢、趙括、藺相如、廉頗、白起、王齕,這些百戰穿金甲的將軍們,功成的代價無非是己身之名,但犧牲的,卻盡是那萬人骨枯的軍士,殺伐的歷史,為何永遠也寫不盡?

夜間難寐,將舊作增易些許文字,當我寫到「前帥幟,攖箭簇,甕中鱉,繫網罟」時,不知道該替趙括奮力一搏的英勇,予以鼓掌,還是要替那即將死難的士卒,一掬清淚!現將全文整理如下,也算是替那些忘身於外,終而無法回家的趙軍將士,留下一點不能自言的心事!而那些同樣埋骨於此戰的秦軍將士,你們的名字,將連同「白起坑趙」這四個字,一起留下,至於丹河之水,則將永遠為長平之戰死難者的委屈,嗚咽涑涑。

長平谷,埋骨處,妻失夫,子哭父
哀淒史,向誰訴,老相如,喻膠柱
君不聽,士為苦,上黨地,秦趙逐
揚之水,不我戍,貪小利,失祚福
輕厲害,禍難卜,對壘戰,爭勝負
三年耗,空國庫,秦用計,趙愚魯
母擔憂,求令符,國無士,不可圖
一著錯,全盤輸,白起易,齕為副
密圖隱,精銳出,傾國力,戰馬服
頗受間,易帥督,括啣命,肆奔突
更軍吏,變約束,八將軍,命諫阻
帥執意,頻催促,將營移,丹河渡
出舊壘,擊高築,前軍灰,後軍賭
首尾斷,軍心浮,糧道絕,救援阻
六國棄,趙如瞽,士爭食,將焦蹙
坐危城,忍溽暑,分四軍,圍城突
力奮盡,屍骸曝,再鼓氣,環如束
前帥幟,攖箭簇,甕中鱉,繫網罟
月夜寒,忍飢轆,北向嘆,絕父母
命倘存,恩吐哺,秣馬竭,括親督
盡此忠,決死赴,天不酬,肝腦塗
一命斃,軍無主,帥殞亡,束手縛
興亡事,徒負負,紙上兵,刀下伏
身為戮,坑做墓,封侯事,悔當初
夢裏人,魂渺亡,走廉頗,驚李牧
死趙括,眾成俘,大錯鑄,憤頓足
掩卷嘆,無可補,天歸秦,復何如
秦無信,萬人哭,撫眾難,懼反覆
夜半計,坑趙卒,分敵我,繫白布
保自全,備刀弩,棄甲兵,羊入虎
首功令,無生路,屍骸積,血成涑
楊谷水,盡朱污,赤丹河,傳千古
報喪信,遣童孥,二百四,趙氏孤
失親慟,震野哭,我知者,哀莪蓼
英靈骸,忍再辱,填丘壑,死刀俎
魂歸處,天涯路,異鄉死,心懷故
冤魄恨,起命贖,亡秦計,雖三戶
死事者,不絕途,韓趙魏,楚燕魯
王天下,民心故,生靈哀,怨在途
二世繼,三降楚,警世人,莫糊塗
報應天,有定數,兩代傳,三不富
德陰積,蔭乃族,憶長平,心踟躅
千載後,骸出土,斧矢痕,傷復露
趙家子,將國護,首身離,鬼雄怒
糧山裏,魂無數,丹河中,血常濡
耿耿心,化雲霧,常恨歌,誰人譜
麓腳下,李家屋,悠悠恨,載家譜
忠孝節,知榮辱,死知己,拋頭顱
耕讀傳,種禾黍,輕財貨,疏宦途
友君子,茶飯粗,咄咄事,不世出
殷浩師,又何辜,天下事,轉眼覆
興亡史,笑談賦,鄉先賢,話傳祖
勤讀書,學李杜,存義心,走正路
絕邪念,戒清浮,重耆長,撫少孤
友鄰里,惜戶樞,講信義,善敦睦
勤四體,耘麥菽,恬淡心,惜造福
如此者,不求富,如是者,必知足
李氏孫,謹記住,傳久遠,莫辜負

Saturday, April 21, 2007

為長平之戰而寫


以下的小詩,不知為誰所做,但取名為:「烽火紅顏 -- 為長平之戰而寫」,文字裡有淡淡的哀愁,為那回不了家的四十五萬趙軍子弟,同聲一慨。當各位讀史,讀到四十萬軍士全軍盡歿,趙國國內「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這種景象,有誰的心不會隨之震痛! 如是,「烽火紅顏」裏得那位女子,等不到心愛之人的心境,或許也就可以理解了。

沒有你的眼眸 夢已成沙
斷腸人淚落沙場 望穿天涯
多少兒女情話 思念夜裏沙啞
清晨的牽掛 深夜的掙扎
等著你的回眸 心亂如麻
多情人想你念你 清淚拋灑
踏破金戈鐵馬 望斷落日黃花
最初的紅顏 最後的白髮
看清世間狼煙四起 飛揚風沙
卻看不見翩躚起舞 紅顏黑髮
換千里萬騎 絕塵戰馬
能不能追回 當初生死相守 前生後世的情話
心裏裝著千秋偉業 國家天下
卻裝不下繾綣如煙 寂寞臉頰
看英雄熱血 橫刀立馬
誰知我烽火紅顏 守望春秋冬夏 等著他回家

朋友問我何以對長平之戰特別有感,其實無他,我是山西高平(亦即古時長平)人,老家在河西鎮常樂村糧山之下,久聞父親言及長平之戰,因此印象為深。對於四十五萬不能回家的趙卒,另一半的遺憾,是何等重大!而一夕之間,可以想見趙國的平民百姓家裡,都失去了自己的親人,那種驚悚與哀痛,2261年後的今天,那份濃肅殺伐所造成的沈痛,讀史的人,必然感受的到。 在高平現址附近,有眾多與長平之戰有關所取的地名,諸如:康營、谷口、圍城、箭頭、棄甲院、三甲、趙庄、徘徊等,其他以軍次所在地所取的名字還有:百里長城(又稱秦壘,是秦絕趙糧道所建的長城)、營防嶺、空槍嶺、白起台、骷髏山、將軍嶺、廉頗屯等許多遺址。

唐玄宗為潞王時,路過長平「谷口村」(高平市城西5公里處),相傳此地即為白起坑趙之處,因此,谷口村又名「殺谷」、「哭頭」、「省冤谷」。潞王至此,見白骨遍野,頭顱成山,確實怵目驚心,於是在頭顱山旁修建了「骷髏王廟」,“擇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髏大王”。現髏王廟為清代修建遺構,廟內塑趙括夫婦像。明代詩人于達真至此時題道:
此地由來是戰場,
平沙漠漠野蒼蒼。
恒多風雨幽魂泣,
如在英靈古廟荒。
趙將空餘千載恨,
秦兵何意再傳亡?
居然祠宇勞瞻拜,
不信骷髏亦有王。

如此,趙國軍將士的屍骨,在唐朝玄宗時,早已經暴露於外,玄宗收其屍骨,建廟以祀,應該也是在自己經歷過血腥殺戮後,有感而發的吧。

見「烽火紅顏 -- 為長平之戰而寫」一詩,以另一半的角度抒發為文,值得一記,因此予以錄下。

Monday, April 16, 2007

不學詩,無以言


《詩經》第一首「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四言起始,詩經以後的篇章,也都以四言為主,再而後,隨文字孳演以及敘事需求,擴增而為五言,而為七言!大家唸過的「古詩十九首」是為五言,諸如: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古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而後的「孔雀東南飛」也是五言,長篇敘事,將焦仲卿與妻子殉情的故事說的委婉淒涼,有若: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但字越少,文字必需極為洗鍊,詞義表達也就越難完整,也因此四言詩確實不好寫,所以鍾嶸的《詩品》,在序裏面說,四言詩「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這點在可以從四言詩鮮少的事實上,得到明證。然則字越多,對仗要求越嚴,平仄限制越大,而古人學文,先得從《詩經》學起,夫子甚至這樣說:「不學詩,無以言」,講的是挺嚴重的。 但《詩經》裡也有更精簡的三言詩,近日,「翠玉白菜」上的螽斯鬍鬚何時折斷成為大新聞,而《詩經》裡的「螽斯」一篇,主要就是以「三言」為主,三字一句,更不好寫,全文如下: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小時,讀《三字經》,通篇三字,以雙數句押韻,讀起來有特別的味道,其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以及「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都是以四句為一故事,唸起來順口,自然成為童蒙誦讀的好詩。少時,仿此,亦曾以三言為句,嘗試描述戰國秦、趙「長平之戰」的慘烈,但未竟全篇,僅留些許殘句,好在僅為習作之文,無須深究,而此舊作一直擱在北投的舊抽屜裡,重啟觀之,留做懷念,其文如下:
長平谷,埋骨處,妻失夫,子哭父
哀淒史,向誰訴,老相如,喻膠柱
君不聽,士為苦,上黨地,秦趙逐
頗受間,易帥服,括啣命,肆奔突
軍吏易,變約束,八將軍,命諫阻
帥執意,頻催促,將營移,丹河渡
出舊壘,擊高築,前軍灰,後軍賭
首尾斷,軍心浮,秣馬盡,括親督
一命斃,眾成虜,興亡事,徒負負
紙上兵,刀下伏,身為戮,坑做墓
夢裏人,魂渺亡,走廉頗,驚李牧
死趙括,眾成俘,大錯鑄,憤頓足
掩卷嘆,無可補,天歸秦,復何如
秦無信,萬人哭,夜半計,坑趙卒
繫白布,備刀弩,楊谷水,盡血污
傳喪信,遣童孥,二百四,趙氏孤
失親慟,振野哭,英靈骸,忍再辱
填丘壑,死刀俎,魂歸處,天涯路
異鄉死,心懷故,冤魄恨,起命贖
亡秦計,雖三戶,死事者,不絕途
韓趙魏,楚燕魯,王天下,民心故
生靈哀,怨在途,二世繼,三降楚
警世人,莫糊塗,報應天,有定數
兩代傳,三不富,德陰積,蔭乃族
憶長平,心踟躅,千載後,骸出土
斧矢痕,傷復露,趙家子,將國護
首身離,鬼雄怒,糧山裏,魂無數
丹河中,血常濡,耿耿心,化雲霧
常恨歌,誰人譜,麓腳下,李家屋
悠悠恨,傳家譜,忠孝節,知榮辱
死知己,拋頭顱,耕讀傳,種禾黍
輕財貨,疏宦途,友君子,茶飯粗
咄咄事,不世出,天下事,轉眼覆
如殷浩,又何辜,鄉先賢,話傳祖
勤讀書,學李杜,存義心,走正路
絕邪念,戒清浮,重耆長,撫少孤
友鄰里,惜戶樞,講信義,善敦睦
勤四體,耘麥菽,恬淡心,惜造福
如此者,不求富,如是者,必知足
李氏孫,謹記住,傳久遠,莫辜負

曹操是寫四言詩的高手,《短歌行》一篇,確實膾炙人口,而其中「青青子衿」一句,後來還成為書名,讀之再三,餘味猶存!如果大家看過《三國演義》一劇,劇中曹操於赤壁戰前,擁八十萬大軍,豪氣逼人,酒酣而放歌,之後問眾人「短歌行」做的如何?當時在座遍是阿諛奉承之聲,樂師師曠卻說:「丞相歌中有:『月明星稀,烏雀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一句,於此用兵之際,似有不祥之兆」,語畢,曹操大怒,立即為其以槊所殺!不知是師曠之死成就了此歌,還是此歌之兆成就了師曠!

再之後,有嵇康、陶淵明等人賡續四言之作, 其中五柳先生的作品,讀之令人較為動容。金庸筆下《神鵰俠侶》第二十回,楊過與公孫止過招,但見楊過一邊揮劍,一邊吟詩,所吟正是「四言詩」,其文如下:

良馬既閑,麗服有暉。
左攬繁弱,右接忘歸。
風馳電逝,躡景追飛。
淩厲中原,顧盻生姿。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嘉彼釣叟,得魚忘筌。
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前述二詩,其實是嵇康《贈兄秀才入軍》之作,金庸透過楊過之口,吐露孤獨的心境而已!而詩意與劍招相配,像是武功心法,更似「口訣」。不論如何,想當初劉邦赴項羽鴻門之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之時,口中必然也是唸唸有詞,只不知是否念的也是四言就是了!

諸位如果看過《陶淵明集》,它的第一篇就是《停雲》,也是四言詩,將「思親友」的情緒,用四字詩淡淡鋪陳。陶氏的四言詩還有如「時運詩」、「榮木詩」、「命子詩」等等,其中命子詩裡面有一句:「名汝曰儼,字汝求思」,說的是他替兒子取了「名」,又為之取了「字」,儼與求思也是正相關的,而且都是父親替兒子取的。我在「外號一說」裡,提到過名、字、號的取法問題,可以參見。

余少時,也曾寫過四言, 現今手中所存,僅大一時所做一首而已,餘皆亡佚難尋所蹤,謹將此詩錄下,留下一鴻半爪,當作回味罷了。
關君吾友,今茲十九
齠齔未落,無邪淹留
齾齒未顯,議論風遒
輔仁同遊,遂為師友
才遜韓程,竟得蟠游
時值吉辰,搦管為壽
願贈數語,銘鑄心頭
雛凰天降,是為華冑
提攜生鞠,怙恃親手
江濱出息,天地無憂
辭廟東渡,唯因蕩寇
神州號哀,干戈未休
斯夕得歡,為誰所就
知恥淬礪,記取前儔
木蘭易裝,慷慨披冑
良玉代夫,崇明授首
翌日戮力,豈辭翠袖
懽囅是日,莫忘國仇
河山還我,釃酒鶴樓
師徒對座,恣言風流

此詩手稿尚存於高中筆記本內,而其背面,盡是背習英文單字所留的筆跡,未料亦因此而獲保存,人生之際遇難料,昔日塗鴉所做,僅存此乎?

Sunday, April 15, 2007

Raining Cats and Dogs


小兒英文考試,成績不及格,才從寧波返家,便立即被老婆大人罵了一頓,大意仍是「自己會,兒子不會」所以該罵!小兒說題目太難,所以考不及格是「有道理」的(小兒向來樂天,成績高低一直不以為意),於是,立即問我其中一題:「Raining cats and dogs」是啥意思!我回答:「傾盆大雨」。小兒隨即語塞,原本以為我不是應該知道的。之後我問:「你怎麼作答?」他說:「下雨把貓、狗都下下來了」,我思忖一會,想想,這翻譯其實也沒錯,只是原意轉化後的意思,是「下大雨」而已!傾盆大雨如果真要翻譯,不也就是:「下雨像打翻了一盆子水」嗎?直譯與意譯,兩者當然有別。

那「Raining cats and dogs」是怎麼來的?這是小兒進一步的追問。打破沙鍋確實問的好,英語成語背後,正如同中文一般,一樣有個故事,依照Michael Quinion 的說法,此一成語的語源有五種以上,而我個人比較喜歡「通俗」的說法,亦即: 早期房子是以稻草為頂,其中貓、狗會覓藏於稻草頂下之隔板上,一旦天降大雨,稻草漏水,躲在上面的貓、狗便會跑出來另覓棲身之所,因此才會成為:「下雨把貓、狗都下下來了」。另外,Quinion 還提出了其他比較「引經據典」的說法,說是貓會帶來「雨」,而狗會帶來「風」,所以有風有雨,就是「Raining cats and dogs」。

貓跟狗在英文裏的成語其實不少,動物嘛,跟人生活久了,就必然衍生成語。比如說中國人講:「狗眼看人低」,在英文裡面有一類似相對的成語:「The cat will mew and dog will have his day.」 這意思是說:「切莫狗眼看人低」,因為誰也不知道哪天誰會「飛上枝頭做鳳凰」。而我們所說的生不如死,在英文裡面有點像「leads cat-and-dog life」!每天活的「如貓似狗」,想必也是天天苦哈哈的過日子,還有人拿這句話來形容「夫妻失和」大吵大鬧的日子。狗與貓,沒得罪人,但在中西方,都入了成語!有好的,也有難堪的。

至 於其他 Raining Cats & Dogs 可能的由來,有興趣的,請自己閱讀以下Quinion的文字,我就不譯了。

Adapted from "World Wide Words" by Michael Quinion (http://www.worldwidewords.org/qa/qa-rai1.htm)

The most common one says that in olden times, homes had thatched roofs in which domestic animals such as cats and dogs would like to hide. In heavy rain, the animals would either be washed out of the thatch, or rapidly abandon it for better shelter, so it would seem to be raining cats and dogs. Other suggestions include derivation from an unspecified Greek aphorism that was similar in sound and which meant "an unlikely occurrence", or that it is a corrupted version of a rare French word, catadoupe, meaning a waterfall. It has also been suggested that at one time the streets of British towns were so poorly constructed that many cats and dogs would drown whenever there was a storm; people seeing the corpses floating by would think they had fallen from the sky, like the proverbial rains of frogs.

The most favoured one in the references I have found is mythological. It seems that cats were at one time thought to have influence over storms, especially by sailors, and that dogs were symbols of storms, often accompanying images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Norse storm god Odin. So when some particularly violent tempest appeared, people suggested it was caused by cats (bringing the rain) and dogs (the wind).

There is, I have to report, no evidence that I can find for an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aying and the mythology other than the flat assertions of writers. The phrase first appears in its modern form in Jonathan Swift'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Polite and Ingenious Conversation in 1738: "I know Sir John will go, though he was sure it would rain cats and dogs", though a variant form is recorded in 1653 in City Wit, a work of the English playwright Richard Brome, in which he wrote "It shall raine ... Dogs and Polecats", which seems to suggest a stranger and less easily comprehensible origin.

There are other similes which employ falls of improbable objects as figurative ways of expressing the sensory overload of noise and confusion that can occur during a violent rainstorm; people have said that it's raining like pitchforks (first recorded in 1815), hammer handles, and even chicken coops. It's probable that the version with cats and dogs fits into this model, without needing to invoke supernatural beliefs or inadequate drainage.

「情人眼裡出西施」,記情詩一首


「情人」,顯然是有情之人,彼此有情,或可終成眷屬,至少,有情之時,情人便是西施,俗謂:「破鍋有爛灶、李大有張嫂」,一切皆有命定,強求實不可得。

余少時,同學某歡喜另一女同學,可惜不知如何追求,遂託余代為捉刀,經詢問同學所好所喜,以及相遇過程,得知兩人相遇於校園草坪,交換過一言兩語,男子採摘過紅色小花一朵贈予女子,女子受花後,似有其意而頗見羞赧。據此,遂成情詩如下:
小野花
像晚霞
將鮮紅向大地灑
草原原是它的家
如今啊
我輕輕的將它摘下
悄悄的送給了她
看啊
那酡紅的臉頰
我驚訝
她內心
是否是否正在對我說話

希望無涯
文成,因此為余第一首「新詩」,且亦用韻,是以沾沾自喜,想來必有大用!同學隨後亦將該詩贈予該名女同學,惟初不見回報!久則兩人成行矣。大學畢業後,聽聞兩人已經同譜鴛鴦,只不知當年所為小詩,可有綿薄助益?

寧波一行,發覺現在「年輕人」,打字很行,發MSN很行,送簡訊也很行,然寫信則多已不行,更不知還有多少人是以「下筆為文」來追女朋友的!年輕時代筆捉刀,當時未見成效,怎料事緩則圓,畢業後有情人終成眷屬!情人眼裡如果真出西施,那西施該怎麼追,時下兒女之作為,也不是我能理解的了。

Saturday, April 7, 2007

「外號」一說


中國人有姓有名,還喜歡取「字」,用「號」! 一個不夠用,高興時還可以多取幾個,隨年紀、官位、心情、世變,都可以有所感而增加改換自己的字和號。所以要認古人,需知其名,其字,其號,這也就難怪「哪有時間記這些名和號」,成為中國歷代讀書人的共同困擾!也因此,「小抄」自古以來就有,「考試作弊」成為常態,「洩題」也成為歷朝不缺的遺憾。

針對名號,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人稱他李太白,但幾乎沒人稱他青蓮居士。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因複姓的因素,四個字不好唸,大家就叫他歐陽修,當然少數人也有叫他歐陽永叔的。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大家就叫他王安石,介甫、半山幾乎是看不到的。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習慣上大家叫他蘇東坡。

所以,有名、有字、有號,還是要看大家「習慣」上怎麼稱呼他!等到過世了,有名的人,當朝還會給個「諡號」,諸如:「文正」、「文德」、「文忠」之類的,以彰顯其生平貢獻或是數落他的劣行惡績,至於怎麼個「諡」法,是有書可循的。蘇軾的爸爸蘇老泉就寫過一本「諡法」,專門供人挑字選號之用,我大一的時候,對於高中所唸的「文正公」、「文忠公」等等的取名邏輯從沒搞懂過,上得大學,在四庫全書史部裡,找到蘇洵寫的「諡法」一書,並影印了一本,才知道「得諡」還挺不容易的!諸如: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惠」帝,都各自有它的道理,而歷史上少見的隋「煬」帝,原來是因為:「逆天虐民曰煬、遠禮遠正曰煬、好內怠政曰煬」而得名的,他活著的時候,當然絕對沒人敢這樣稱呼他的。

綠林好漢決鬥前,向來不殺無名之輩,要求報上「名號」,在這裡,報上來的,肯定都是外號,不外乎是「九指神丐」、「關外五醜」、「獨臂神尼」之流之類的,跟文人雅士的「居士」、「先生」當然扯不上關係。 如果你稍稍留意一下武俠小說,你會發現外號是跟「地名」、「兵器」、「性別」、「長相美醜」、「身體特徵」、「職業內容」、「地方官職」、「特殊事蹟」等等連在一起的!有興趣真的可以研究一下,好歹也替武林也做點貢獻。

「名」怎麼取,多半來自父母,現下流行改名以改運,經過紫微斗數、姓名學裏的筆畫、星座、流年,就這樣改了!改後是否有效,多久又會有效,我不知道,但以前所說:「中國人行不改名,座不改姓」,顯然是落伍了。我有一位朋友,屬鼠,算命的說:「老鼠要有曲折之洞可鑽、可躲才會發達」,於是,她將名字裡改進了一個「疇」字,夠曲折有洞吧!另一個字也是「口」字很多!她是否發達了?我不知道,但現在相夫教子倒是很愉快,事業上沒聽說有新的進展!

「字」怎麼取?通常跟名是有關係的,或正相關,或負相關,但不知道「字意」的人,多數是看不出相關性的!前例中李白字「太白」一看可知是正相關,而歐陽修字永叔就必需知道「修」就是「永」(如永保無疆之修),所以明確正相關,而王安石字介甫,那也必需知道「石」與「介」是同意字,如果不知楚,看看蔣中正字「介石」,取其「其介如石」之意,所王安石的字與名,也是符合正相關的。以前,國文老師總是不說穿其中的道理,只不知認為這是「常識」,以為我等必懂,還是本身也不知道這裡面的真正原因?

而「號」又怎麼取?如果是自己取,那就看高興,看年紀、看世道,看官運、看際遇、看地點而定!老到半聾半啞半瞎,趙翼取了「三半老人」為號,歐陽修「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所以能到六一,是際遇、又有官運之故!顧炎武,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因無法成其抗清志業,只好吟游山林講學以終,也就只能號號「亭林先生」了。不知是附庸風雅,還是真有取號的必要,文人學士,都是字、號相隨的!

如果是「外號」,那就是別人替你取的!我們小時候大家都有外號,現在還偶爾還會替朋友、同仁取個外號,對方認不認同沒關係,他以外的人接受就好,所以稱之為「外號」,非自己取的號!

家父李忠禮,字仲舒,沒有取號,依父親所述,因排行老五,老家人稱:「李家老五」,真正的名字,鄉人卻多半不知!我自己,父親給我取名萬晉,二十歲成人時,父親又給我取了「退兼」為字,此二字蓋出自論語先進篇:「由也兼人,故退之」,明白的希望我能調整一下剛直耿毅的個性,如此,我的名與字是有負相關的。

成長過程,我倒是有幾個外號值得一記。小時叫「小李子」,這是因為當時電視播放的是清劇「老佛爺以及小李子」的關係,國中時有人叫我「人蹤滅」,這是因為讀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詩,同學取了歇後語,於是叫我人蹤滅!很奇怪吧。大學時好同學叫我「老李」,那時男生前面都加「老」字,女生都加「小」字,約定俗成吧!但還有幾個同學,知道我稍稍懂得一點甲骨文,所以叫我「商朝人」!出了社會,我的第一任老闆斯重慶總經理叫我「李亞當」,而如今,我只剩下一個外號(我自己知道的),就是球場上大家都叫我「眼鏡」(閩南語發音)!其他人現在都叫我「Adam」,少數叫我「萬晉」(家人還有年長的老同學),寫下這一段歷程,覺得外號其實也沒啥道理,隨人歡喜而已。

我的大兒子,替補習班的老師取了一個長外號:「粉紅肥豬汽油燃燒彈」,初聞不解,兒子解釋:「他喜歡穿粉紅色的衣服,身材很胖,稍稍一有不高興,立即爆發,而且發作很久」,故而得名!聽閉,原來如此!小兒子有一個外號:「保育類黑珍珠小玉西瓜」,初聞也不解,他自己解釋:「我是人不可以吃,所以是保育類,黑珍珠是因為他很珍貴,又因為名中有一個「諭」字,跟小玉西瓜連想在一起,就是大家取外號的來由」!喔!良有以也!外號現在都這麼長嗎?

字、號都是自己取的,外號是他人取的,只要高興,隨性就好,雅與不雅也無所謂,因為誰也管不了那麼多,何況是「背後」的!

Monday, April 2, 2007

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


電視劇裏,常有著面對墓碑講話的人,所說的話,不知是講給自己聽的,還是真講給聽不見的人聽的!「上墳」是中國的傳統,「哭墳」則是中國的特有文化!「墳」即葬身之所,若死無葬身之地,也就無墳可哭、可上了!

有墳,又如何?君不見「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邱 」、「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你自己想想,後人真能保有封樹的機會又有多少?而幾代之後,誰還記得你的名字,以及那些曾幾何時的微風往事?

史學家黃仁宇羈遊在外近四十年,終能返回北京城郊,祭拜往生多年的母親,親姊姊縈繞墳前淚眼婆娑,徘徊不去,而黃教授則催促姊姊離去。讀即此,心有不解,蓋多年心思,難得而有此日,何以一見即走?掩卷而思,仍不解。續讀其文,得知黃教授以為多年後拜祭母親,死生契闊,實在感概而無以為言,而自己年歲亦長,今日之後,恐亦無再來之日,與其今日盤桓自苦於往日點滴,何若日後靈前常相左右? 教授一拜而走,既已了卻多年遺憾,面對黃土孤墳,徒然增加自己「親不在」的抱恨而已!走吧!屢屢回頭而望,則又如何?

人的一生,終有百年之時,生的最後一劃為「一」,而死的起始之劃亦為「一」,生盡死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佛家堪破生死,必知有生有死,如此方照見輪迴!果如此,所埋者何?人謂:「皮囊而已」!如真為皮囊,又何必上墳,更何必哭墳?所埋者,顯然絕不只是皮囊!而盡有曾經的記憶!

「巡城御史」一劇,李保田每每獨上墳頭,對在裡面的父親唸唸有詞的訴說所遭遇的困難!墳不會說話,會說的,終是自己的心!而聽見回音的,也還是自己的心。如此,上墳、哭墳,均是一吐心事而已!心事已了,又怎能一直留著?黃仁宇教授一見母墳即走,心事已了,不走又能如何?萬般記憶席捲而來,既無法重複舊日,苦的還是自己的心。 家父返回老家,見黃土一坯如見祖母,所嚎哭的對象,不是皮囊,不是黃土,而是未盡孝道的心事,以即與祖母曾有的一切記憶!

范成大《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的詩這樣寫道:
家山隨處可行楸
荷鍤攜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限
終須一箇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
四大形骸強首丘
螻蟻烏鳶何厚薄
臨風拊掌菊花秋

而唐朝王梵志《城外土饅頭》一詩有類似的說明:
城外土饅頭
餡食在城裡
一人吃一個
莫嫌沒滋味

人的終點,如果必然是個土饅頭,那所求所爭,一切絢爛也都將歸於平靜,盡力可矣,盡心可矣,如必有所待,而望能「大孝終生顯父母」,也是一個太苦的人生。

年輕任職於蘋果公司時,前往香港與同事見面,同事帶我步行香港,說是要帶我去一個我一定「喜歡」的地方,我追問,他不說。就這樣,我們走到一處路邊,停下,他要我看看掛在牆上的對聯:「今朝吾軀歸故土,他日君體也相同」。原來,我們竟停在墓園門口!這就是他說的地方。人的必然歸處,想不喜歡,也有所不妥,不是嗎?我的朋友,好笑了點,但他說那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精神。

饅頭本祭祀之物,諸葛亮南征孟獲勝利而歸,於瀘水祭陣亡將士之靈,以饅頭替代失去頭顱的將士,祭閉,諸葛嚎啕大哭!憂怨之靈乃隨清煙而化去!而包覆已逝之人的土饅頭,成了後人祭祀的對象,待得「他日」之時,傾聽後人之心聲,即或逝者仍然有心,又何可分說?

饅頭,饅頭,「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你儂我儂

李抱忱作「你儂我儂」一詞,譜成曲後,成為男女情歌的絕妙之作。我第一次聽此歌時還只是個高一的學生,但覺其文辭悠悠蕩蕩,感情含蓄而不露,當時請陳姓同學立即再唱了一遍,並將歌詞記下,「情歌」確實能令有情之人有所感觸!其詞曰:
你儂我儂,特忒情多
情多處,熱如火
滄海可枯,堅石可爛

此愛此情永遠不變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
留下笑容,使我長憶
再用一塊,塑一個我

長陪君旁,永伴君側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
再將你我,用水調和
重新和泥,重新再做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從今以後,我可以說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而後年歲漸長,得知你儂我儂一詞,不全是李抱忱教授所寫,而是出自宋朝趙孟頫的太太管道昇的手筆。進而得知,此詞原係趙氏有意取妾,其妻得知後便寫了《我儂詞》以自陳,如此,原來的故事竟是淒美悲愴,而非「滄海可枯,堅石可爛」那般兩情長久!我儂詞是這樣寫的: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 熱如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這詞裡,雖然沒有「聞君有二意,故來相絕決」那樣的激烈,但「生同衾、死同槨」的期許,也確實令趙氏打消了取妾的念頭!李抱忱將你儂詞增加並改寫了幾句,文意便有所曲折,確實令人佩服再三。

年少時,對於「滄海可枯,堅石可爛」的情愛堅貞,有著一定的認同,而後,經歷自己的情愛過程,才發現歷史老師所說:「半桶水還沒乾人就變了」比較貼近事實,世間固然多的是生死不渝的梁祝,但中道相捨的憤懟怨恨恐怕更多! 當時老師有在說,我沒有在聽!如今只能一笑。

李抱忱改寫後的情歌,或許是對愛情堅貞的想望,而孟頫之妻管道昇的蒼涼落筆,卻顯然是體會情變後的真實寫照,男人與女人,緣起緣落,歷是經非,可能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