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30, 2011

東門之眼,屬鏤之劍


《史記‧伍子胥列傳》載子胥諫吳王夫差暫勿伐齊,而需防備「腹心之病」的越國,可惜夫差不聽,再加上太宰伯嚭的離間,於是夫差賜給伍子胥「屬鏤之劍」,令其自裁!伍子胥自刎前憤恨的說:「一定要在我的墳頭種梓樹,將來好(給吳人)做棺材,還要挖出我的眼睛,懸在東門之上,讓我能看到越國滅吳的過程」!吳王聽後大怒,不給下葬,而將子胥的屍體,以鴟夷革包覆後直接拋進江裡!

在整個「防越」的思維上,除了子胥之外,吳國士大夫幾乎沒有聲音,就算有,大概也被伯嚭給壓掉了!然而子胥不斷進諫防越,吳王何以不聽?也許,吳王看的到問鼎中原的好處,卻看不見臥薪嘗膽的潛在風險!吳王一旦在政策上有所定奪,其他人自然也就說不上話。顯然的,吳國之亡,亡於佞臣伯嚭,亡於子胥之諫無效,更亡於政策訂定錯誤的吳王。

自來諫者之言,不論對錯,必需由決策者進行判斷!而決策者擁有權力與資源,因此當然也需負最後的責任!《貞觀政要》記載太宗問魏徵:「何謂為明君暗君?」魏徵說:「…明者,兼聽也;…暗者,偏信也!」然後舉出秦二世偏信趙高,梁武帝偏信朱异,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三個例子,說明天下大亂而不得聞知的原因,都是偏信錯誤訊息的結果!但,偏信不是僚臣,而是上位者的責任。

有時,上位者聽到些許聲音了,也試著做進一步瞭解,但回報資訊刻意有誤下,即或是聰明的上位者,似乎也不能有效分辨。新朝王莽聽聞長安鬧飢荒,便問王業是否如此?王業於是到長安賣肉的店鋪,買了梁飯肉羹回報王莽說:「城內人民吃的都是如此啊!」飢饉不單是有沒有賣肉賣米的,而是供給量多寡,以及有錢無錢的問題,但王莽竟然相信了王業的回報!同樣的,天寶十三年連續下了六十多天的大雨,唐玄宗於是憂心大雨會毀了禾苗稻穀,時任宰相的楊國忠於是取來沒有受損的稻禾對玄宗說:「雨雖然大,但是沒有傷害到莊稼!」楊國忠連根挖來未受損的稻禾,真能說明百姓的苦楚?唐僖宗咸通十一年,陝州大旱,時任陝州觀察使的崔蕘,對於前來求情減免租稅的百姓,竟然指著庭中之樹,拍案大罵說:「樹上都還有葉子,那能說有旱災?」隨後還仗責求情的農民。上位者,耳朵沒聾,眼睛沒瞎,但心在哪裡?

唐代宗大歷十二年,京畿水澇為患,京兆尹黎幹上報災情慘重,但度支使韓滉則以為無有大礙,而渭南令劉藻竟也謊報無有災情。於是,代宗命御史趙計前去調查,但不知出於何因,趙計竟也回報渭南無災,代宗因回報差異過大覺得事有蹊蹺,於是再度派御史朱敖前去,朱敖回報實際災情後,代宗方才知道水患真相,並免了劉藻和趙計的官職!然而一個已然互有回護不能運轉的行政體系,又怎能免於滅亡的命運?唐僖宗乾符初年,蝗災大起,吞盡莊稼!但京兆尹楊知至竟然上奏說蝗蟲不食莊稼,而且自動抱荊棘以死!百官於是相互慶賀自我麻痺!隨後,王仙芝、黃巢紛紛起兵,大唐王朝也就離日落不遠了。

企業何嘗不然?決策者在資訊有限下,對內外情勢的演變,都必需做出一定的抉擇,如果資訊來源有誤,甚至對於正確資訊的提供者給予「屬鏤之劍」,那又怎能免於覆敗的命運?何況,古往今來,又有幾個決策者擁有不世出的天縱英明?魏徵當時勸諫太宗說:「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顯然是明瞭上位者是很容易被為下屬所壅蔽的,而所有的決策者,在面臨資訊不一、或是資訊匱乏的時候,如想防微杜漸,或許都該師法唐代宗處理水患時追根究柢的態度。否則,東門之眼,既已看盡吳宮花草,晉代衣冠的風華起落,相信也不缺再看一回。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