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 2023

人為什麼不能圓夢?因為心不定,腳不動


八耐舜子的圖作,有許多令人警醒的話語,不管是他自己說的,或是引用他人的,裡面都有些生活中我們知道卻又忽略,但有著相當的生活哲理。我們看看,也想想,會覺得自己真的是活在知識的藍海之中,而往往不知道去咀嚼文章處處的大千世界。

「人為什麼不能圓夢?」問的好,那是因為「心不定,腳不動」,這些話說起來稀鬆平常,確有著極大的人生智慧在內。我常常自我省思,這些簡單的話,為什麼我們明明都明瞭,但卻依舊無法如實照做?我的答案跟八耐的答案是一樣的簡單:「心不定,腳不動」,這好比王陽明說的一般:「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立志不難,難在於面臨所有的困難險阻之下,依舊還能去執行那個先前所立下的志,或是想望中的願,顯然「志」就是目標,而「願」就是期待中欲實現的願景。

回想自己的心路,定心其實是件大學問,《大學》裡說:「定靜安慮得」,明顯的有著一個先後的「邏輯順序」,所謂「知止而後能定」,其中的「知止」是指應止之處,也就是一定需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要到達什麼樣的條件,當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了,就不會左搖右擺偏移目標,這正好比《禮記》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樣,基本功來自於修身,而修身,所修的就是那起起伏伏的雜念與心性。《大學》又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一樣有一個順序邏輯,修身之前必須心正,心正才能意誠,意誠方可知至,這其中的「心正」,確實需要將那一顆跳動不安的心,擺正而不亂動!孔子立志,故而四十而不惑;孟子養氣,是以四十而不動心,心在繽紛誘惑中能不隨意搖動,顯然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定下來」才走的久,走的到。

無論何事,要想有所成就,確實一切必須先將心給「定」下來,心不安,無從定,心不定亦無從靜,「修心」真的是一門自我精進的大考驗!修好了心,修身也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完成了。曾經有一日,我自己在白板上寫下:「氣定則神靜,神靜則心安,心安則無慮,無慮則自得」,那時不知那裡來的想法與感受,但感受到「氣」在身體裡面運行、在「流動」,那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當一個人可以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可以感受到血液流淌的力道,可以感覺到氣血在體內流動時,外在許多的雜事是真的是聽不見的,因為所聽到的,都是內在而不是外在!孟子所養之氣,顯然也是流淌在血液之中的浩然之氣,這個氣,也成就了文天祥威武不能屈的氣節!

當許多念想一一沉澱下來,人自然而然也就靜下來了,達摩在靜室中與同門坐禪,成就了知名的對話。達摩磨瓦,同門問道「磨瓦豈能成鏡」,達摩回應:「坐禪豈能成佛」,同門問:「怎樣才能達大道?」達摩回應:「一切皆應從根本而修」。同門復問:「何為根本?」達摩續答:「心為根本。罪從心生,還從心滅。一切善惡,皆從心生。」藉此可知,一切的根本是從修心開始,但修心真的很不容易!心猿意馬是「不定」,心浮氣躁是「不定」,心亂如麻是「不定」,心急如焚是「不定」,心煩意亂是「不定」,心驚膽寒是「不定」,與心相關的事那麼多,心事重重自然也「不定」,因此過去多年以來,我自己能真正沉澱下來的次數,慚愧的說,也真的很有限!聽那體內的聲音,用的不是耳朵,竟然是心。試試閉上六門,關起七竅,你所聽到、看到的,是許許多多的靜中之樂,是一種安定,大家或許可以靜心下來試試。

當我們靜下來後,要做什麼?自然是實現那個所立之志。多年前,好友曾經跟我提過:「時間花在那裡,成就就在那裡!」而成就就是那個志,如果一切都可以無心插柳而獲致,那天下所有的努力也就不必了。時間不可逆,蘇軾在《喬太博見和復次韻答之》詩中說:「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其間互憂樂,歌笑雜悲歎。」我們在有限的時間中,所努力將事的,是欲成就的志,也必需付出時間方能換取精進的果實,回推生命的短暫,我們是真的沒有時間可以虛擲或浪費。奧利佛·伯克曼 (Oliver Burkeman) 在《人生的四千個禮拜》一書中說:「當你把注意力放在你不是特別重視的事情上,你付出的代價就是你的生命。」對於實在不長的人生,我們修的,其實就是性命之學,是在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做出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有價值與意義的一個過程。

我們向神明祈求、禱告,不論宗教與儀式如何,求的都是心安,希望的都是如願以償,而一個人如能良心平安,其實便不需要刻意祈求什麼,只要努力去實現那自我所堅持的價值,是以無論做好做壞,便終能俯仰無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