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中,陳壽寫諸葛進兵南中僅寥寥數語如下:「(建興)三年春,亮率從南征,其秋悉平。」再依《出師表》所載「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八字,可知諸葛平南中所費時間,加計軍次往返,大約僅有五個月左右!速度如此之快,顯示南中之亂,不至動搖國本,故爾忍之三年,依舊可以迅速蕩平。也正因陳壽所述不及「七擒孟獲」乙事,是以學者對擒縱真偽歷來互有爭辯。
七擒孟獲之說,最早出現在裴松之《三國志注》內,裴引習鑿齒《漢晉春秋》一書曰:「亮在南中,所戰皆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並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陣之間,問曰:『此軍如何?』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陣,若祇此爾,即定易勝爾。』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嗣後,晉常璩之《華陽國志‧南中志》、宋司馬光之《資治通鑑》,均師從裴注所引,進而使七擒七縱幾成歷史定論。此外,據《三國志集解》所載,張若驥《滇云記略》一書,甚至明指諸葛七擒孟獲之處;而馮甦《滇考‧武鄉侯南征》亦列出武侯擒服孟獲七處,再加上羅貫中《三國演義》之添油加醋推波助瀾,彝族孟獲,便成為武侯手中捉放隨意的角色。然則,孟獲真的為之七擒,孔明又真的予之七縱嗎?
歷史本為勝利者所寫,然陳壽乃巴西郡安漢(現四川南充)人,先仕蜀任觀閣令史,後仕晉至著作郎,並曾撰編《蜀相諸葛亮集》。據此,若諸葛確有七次擒縱大事,壽理當通曉並入載史籍!縱使壽與諸葛有刑上生父之恨(壽父因馬謖街亭之失,致受髡刑),並於《傳》尾以「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做結,然綜觀《亮傳》,壽以「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也」為結語,並以「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為諸葛開脫,是以不能盡謂壽有報復之私心。如此,《三國志》一字不錄孟獲擒放之事,足見此事縱有傳聞,當亦為陳壽所疑,此為擒縱不可信之理由一。
就史而論,章武三年先主劉備下世(即後主建興元年),「南中諸郡,並皆叛亂」,諸葛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直至建興三年春始「率從南征」,而以未逾五個月的時間「悉平」南中。三年之亂短時而定,足見南中亂源並非大禍,直待諸葛意欲北伐穩固後方時,方予經略盪清。如以《滇云記略》及《滇考》所論擒服孟獲七處,實遍及雲南各地,以當時諸葛「深入不毛」之交通狀況而言,榛莽絕域進退為難,絕無如此速戰之可能,此為七擒七縱不可採之理由二。
兩軍交戰,如能擒得其首,左右護衛必然俱歿於戰或從而受擄,其眾則亦必如山倒而潰。若孟獲七次受擒,豈能始終不受創傷,嗣後又還能不斷聚眾以戰?如此戰況結果,實在無法想像。而一常敗將軍,又豈能持續匯聚人氣並號令他人與蜀軍作戰?至於兵馬、輜重、補給屢喪漢軍,又如何於崇山峻嶺間獲得足夠補充?彝族驍勇理所自然,也正因此,倘拼死以戰仍七敗於蜀,其損失也必然巨大。如此,在兵員、糧餉、以及醫療三缺之下,合理推斷,彝族實不可能屢挫屢戰,至七戰蜀軍而後止,此為捉放孟獲七次不可信之理由三。
自來兵貴神速,若諸葛師老兵疲於南郡山嶺,勢將無法有效匯聚精力北伐曹魏,甚至為魏吳所趁。因此,若擒得首腦如孟獲者,又真欲以政治手段征服其心是以放之,亦不過一、二次而已,何能再而三、三而四?遑論至於七次?武侯若需七戰以勝孟獲,擒放隨意,其本身所喪之兵、所損之將、所耗之財、所費之時,必然無從向蜀中父老交代,以諸葛日後處理失街亭之軍法嚴明,如此兒戲擒放,不恤軍士出生入死之情,實無可能,此為孟獲七縱猶戰不可採之理由四。
建興三年,自春至秋,速戰而定南中後,依習鑿齒《漢晉春秋》所言,諸葛武侯以夷治夷,欲「不留兵、不運糧」,然南中「其秋悉平」後,依《志》所言,已然成為蜀國「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之地!足見南中絕大部分已在蜀漢控制之下,然「南彝復叛,殺害守將」(見《三國志‧張嶷傳》)依然存在。如此言之,若孟獲真有控制能力,撂下「南人不復反矣」之言,又何來「復叛、殺將」之史實?足見武侯平南中後,必然留有「守將」以觀後效,如此「不留兵、不運糧」之說,也就自然無據矣!此為孟獲七擒不可信之理由五。
綜理而言,武侯平南中,因需深入不毛,補給受限,乃決定採行速戰而決之策,因此費時僅五月左右,如若不然,北有魏、東有吳,以蜀之國力,又如何進行三面作戰?是以如前述,孟獲七擒七縱之說,實有五不可信之理由:或史不載、或地理不通、或餘勇未鼓、或耗損難捱、或反復無常。因此,《習慣領域》一書所言:「孔明經營蜀國時,他曾七擒七縱孟獲,最後孟獲感於孔明的仁德,而真誠(當為臣字)服於蜀國,便是很好的例子」,實乃受《演義》影響所做之錯誤解讀。至於書中「如果能欣賞敵人,真誠的愛我們的敵人,最後敵人也會被我們所感動」數語,則顯然為不知兵之書生言論矣。蓋兩軍對峙,一旦正式交兵,即成生死大事,何來感動之言、相愛之理?結論如此,瀘水之濱的悠悠羈魂,能不喈咨者再?
Friday, March 13,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