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5, 2007

天牛與豬油 -- 這樣的美女


詩經衛風「碩人」裡,以四字描寫莊姜頸部之美:「領如蝤蠐」!友人謂我何謂蝤蠐(音:ㄑㄧㄡˊ,ㄑㄧˊ),且語甚懇切!余笑,蓋當年大一讀至此篇,實在有同樣的疑惑!

依照詩經的註解,「蝤蠐」是「天牛的幼蟲」!而且是「星天牛」的幼蟲,那星天牛的幼蟲長的怎樣?當年我查了「說文解字」,以及形音義辭典,發現這兩個字在小篆時就存在了,而且各有各的解釋!但基本上認定就是星天牛的幼蟲!近年「科學人雜誌」引加拿大學者之言,也將「蝤蠐」視為星天牛幼蟲!再查近人諸書如《詩經動物釋詁》,所訓皆是如此。看來這兩個字,應該找不到更好的解釋了。那星天牛幼蟲與美女的頸子有何關連?可以美到拿來形容莊姜此一絕世美女?事實上,「領如蝤蠐」四字,首用於詩經,後代詩詞,則都是引碩人一篇而出!不弄懂蝤蠐二字,莊姜看來就不夠美了!

我們先看看星天牛幼蟲長的樣子!


如此,領如蝤蠐還美嗎!看官當然覺得不美,甚至還有點噁心!那詩人何以用蝤蠐說明「頸項」呢?其實那是「比喻」!因為詩人要的是「為人潔白皙」的效果,而頸部的「皺摺」也就是蝤蠐的「節」了!所以我們讀詩,不管是那個時代的詩,真的不能完全比照實物解讀,否則美感立減。莊姜脖子的美,是修長潔白,是柔軟,絕不是一隻星天牛幼蟲的實體報告!

同理,同仁又問我「凝脂」為何?這比較好解釋,凝指「凝固」(固態),脂就是「油」,所以「凝脂」就是「凝固的油」!有人說那是「豬油」,但事實上也很可能是「牛油」或是「羊油」,因為凝脂顯然是含脂肪酸的動物油,而衛風所描述之所在地(衛國),乃河南新鄉一帶,當地吃羊肉可是很盛行的。因此吃豬、吃牛(否則庖丁解牛幹啥?甲骨文所用的獸骨,也是牛骨)、吃羊(否則羊字不會衍生出味美的「美」字)都是有可能的。至於「脂」是否可能是「植物油」,以當時的「提煉」能力而言,此一選項應該可以予以排除!

脂字本來就是「油」,甚至不用提煉,就可以燃燒以為照明之用!歷史上最出名,也最殘忍的,就是「董卓」為呂步所殺後的下場。後漢書董卓列傳如是寫道:「乃屍卓於市。天時始熱,卓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屍吏然火置卓臍中,光明達曙,如是積日」。也就是說,以董卓肚上的肥油(脂)做為燃油!於夜間在董卓的肚子上點起了蠟燭,而且一點好幾天!董卓「肚燭」的事實,說明了「脂」就是油!雖說下場實在慘不忍睹!如此,「天熱脂流」,那天冷就會「凝脂」了!

凝固的動物油,是白色的,所以「膚如凝脂」就是白皙順滑的皮膚了!絕不能將之解釋成浮起的豬油,果如此,豈不大煞風景?白居易長恨歌有云:「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這裡的洗凝脂,不是在說洗掉楊玉環身上的油脂(雖說環肥燕瘦,玉環小姐確實是有點臃腫的),而是指:用華清池的水,來浴洗玉環姑娘潔白柔滑的肌膚!詩句之美,顯然不在實體,而是會意。

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諸家解說都是情詩「傷別」,我怎麼看都像是永訣「悼亡」!春蠶到死易解,蠟炬成灰指的是燈蕊成灰,但重點是那個「淚」字。蠟燭融化滴下是為淚,但也只有是「白蠟燭」時,所融之蠟方似淚珠!哪有以融化的紅蠟燭,用以比喻淚珠的呢?「詩意」用實景,但須善取其意,否則紅蠟燭所滴下的,應是「啼血」而非「清淚」了!

天牛與豬油,這樣的美女,你還能接受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