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3, 2007
有用不稱老,無才枉年少
年紀,是上天給的福份,也是自己修來的緣份,有人蚤夭,有人中道而卒,也有人壽至期頤,得年多寡,以及在這段旅途中所成就的事業,沒有幾個人真能知道!卜卦先生,算命鐵嘴,無非都是在「機率」的算計中打算,自己的未來,還是要憑藉雙手自己「造」出來。
父親年至八十,嘆老而無用,但如若真再給父親一個舞台,相信父親用以感嘆的時間,會拿去創就另一番事業,心若不死,年紀便不是問題,心若已竭,機會也不再是機會。人的一生,機會有多少是自己創的?又有多少是他人給的?自創,便是「他人」的貴人,相遇,他人則成「自己」的貴人,一切,必須有緣。然緣起緣滅,可能是前世所「修」,修不得,可以「化」之,化之仍不至,只能「隨」之!想人生舞台中的各種緣分,好的壞的,起起伏伏之間,有時真只能一笑置之!
先祖五世相韓的張良,時遇「圯上老人」,而圯上老人是誰?張良替老人脫穿鞋子,再經過三次相約遲到的教誨,得「太公陰符經」而成大事業,你說是黃石老人刻意等待,還是張良的運勢到了?老人得遇張良,張良得遇老人,兩兩自得,無非一個緣字,但成就的結果,歷史為之改寫!不獨如此,秦晉殽之戰之前,蹇叔哭師,向秦穆公告誡此戰不能開,秦穆公不納蹇叔的建議,甚至派人羞辱他說:「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亦即:你懂個屁,你這個老不死的,要是早點死了,環繞在你墓旁的樹木,都該長大了!),蹇叔難過的告知他的兒子說:「殽有二陵焉,必死是間,余收骨焉」(亦即:殽山有南北二陵,你必定會死在那裡,讓我替你收屍吧)!老臣蹇叔,一片忠心,得到的,是一陣刺骨的奚落,以及喪子的下場!「老臣」之言,該怎麼聽呢?秦晉大戰於殽,晉軍大勝,秦將孟明、西乞、白乙全數被俘,而後秦穆公親自迎接放還的三將說:「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穆公知錯,但將士之命是喚不回來了!老臣之言,聽是不聽?
燕太子丹欲報強秦,與太傅鞠武密謀,鞠武薦「田光」,而田光以「太子聞臣時已老矣。欲為太子良謀,則太子不能;欲奮筋力,則臣不能」,明言自己老邁無可授命,再推薦荊軻以替,並且又因為太子擔心機密敗洩,請田光特別留意,遂以「士不為人所疑。太子送光之時,言此國事,願勿洩,此疑光也。是疑而生於世,光所羞也」為由,「向軻吞舌而死」。燕丹知道後,「驚愕失色,歔欷飲淚」!田光這位老先生,推薦了荊軻後,自殺以明志,田老人家真何必如此呢?但鞠武、田光兩位老人家,因緣際會所引介的荊軻,在風蕭蕭的易水送別後,成就了「荊軻刺秦」、「圖窮匕見」的歷史大事!老人家的智慧,確實是慧眼識英雄!歷史上田光所說這一段話,可以將老人家的識人智慧,顯露無遺:「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而面青;武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荊軻,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為人博聞強記,體烈骨壯,不拘小節,欲立大功」。鞠武薦田光、田光薦荊軻,並且替太子事先排除了夏扶、宋意、武陽三人,然太子丹不聽老人之言,武陽隨荊軻入秦,幾乎壞了大事。
無獨有偶,在「秦晉殽之戰」之前,秦、晉兩家結盟攻打鄭國,鄭伯懼恐又無退兵之計,這時大夫叔詹建議得一舌辯之士往說秦公,並建議「佚之狐」可擔此重任,佚之狐卻說:「臣不堪也,臣願舉一人以自代」,於是更向鄭伯建議:「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鄭文公遂向燭之武說項請託,但燭之武老先生頗不爽的回答道:「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鄭伯只好自認過錯說:「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方才答應了鄭伯前往秦營遊說,逞其舌辯,終而使秦師退兵。此一歷史,便是左傳內知名的「燭之武退秦師」!但燭之武能退秦兵,先有賴叔詹之薦佚之狐,而後才有佚之狐之薦燭之武,歷史上的是是非非,機緣巧合,最後是年過七旬的燭之武老先生到秦營放聲一哭,才保全了鄭國的國脈。
漢高祖寵戚夫人,有子趙王如意,欲立之以為嗣,呂后慌了手腳,想保住自己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卻又想不出法子,便請張良出主意,張良建議請「商山四皓」到太子府中,並且找機會讓劉邦看到四皓輔佐太子的「假象」。原來商山四皓(東園公、角里、夏黃公、綺里季)這四位老人家均已年過八旬,一直是劉邦所心儀卻又聘請不到的對象,看到太子劉盈與商山四皓相處的景象,便對戚夫人說:「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張良計請四皓,使羽翼已成,讓戚夫人白忙了一場,而爭權的下場,終使趙王如意鴆於毒酒,而戚夫人自己成了「人彘」,成就了呂后陰險殘酷的史實。惠帝劉盈之所以得立,靠的是張良使計,以及呂后請動了四位老人家!老人家的功用原來這麼大,一個羽翼已豐的假象,使得趙王如意因鴆酒殞身,寵妃戚夫人嘗盡百苦以死,誰說老人家無用呢?
漢景帝時七國之亂,吳、楚率先起兵,吳王的謀臣鄒陽在事變前寫了一篇「上吳王書」,分析利害得失,諫請吳王取消叛亂的打算,然吳王不聽,於是鄒陽便與其他謀臣如枚乘等,離吳去梁,到了梁王那裡當差!七國亂平,梁王有大功,加上母親竇太后的寵愛,自己也想繼承景帝後的大位,所以想盡辦法除掉對爭大位有阻礙的人。梁王受羊勝、公孫詭的建議,準備暗地裡殺了袁盎,鄒陽建議不可,便遭羊勝的饞言之害,被梁王下了獄,鄒陽在獄中了一篇千古奇文:「獄中上梁王書」,此時梁王的殺手已當街暗殺了袁盎,景帝便使田叔暗中追查梁王的罪證,天下洶洶。至此,梁王放出鄒陽,立為上大夫,欲使鄒陽齎千金前往京城,說項代為脫罪。鄒陽受此命,想到「齊人王先生,年八十餘,多奇計,即往見」!王先生說了一堆「難哉」的道理,但沒給建議,鄒陽於是打算到齊楚兩地尋找智謀之人想想辦法,王先生最後說:「子行矣。還,過我而西」(亦即:你先去吧,回程時再來一趟,然後再前往京城)。鄒陽過齊、楚,經過月餘也沒有得到好的辦法!回到王先生處,王先生說:「吾先日欲獻愚計,以為眾不可蓋,竊自薄陋不敢道也。若子行,必往見王長君,士無過此者矣!」於是鄒陽瞬時了悟,不過梁國,直接進京城去找王長君。最後透過王長君、王美人、韓安國、長公主等眾多人的遊說,殺袁盎一案便終於不了了之。一個八十歲的老人「王先生」,此人究竟何人?又何以史不直書其名?然其僅僅一言,便使費月餘時間仍找不到答案的縱橫家鄒陽,瞬間開悟,直奔京城,老人家的話,蘊藏了多大的智慧!看透了多少人生!
人老不是沒用,無用則必老矣!圯上老人胸有萬卷書,得張良而傳;蹇叔老人家哭師諫而不納,秦師盡喪殽山二陵,穆公悔悟後向三將親自道歉;鞠武識人而得老田光,田光識人乃有刺秦之荊軻;叔詹薦佚之狐,佚之狐薦老太夫燭之武,鄭國方克保全;張良計薦鬢髮皆白的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盈,竟使漢高祖以「羽翼已豐」為由,改變了更立太子的想法,進而使呂后鴆死趙王如意,害死戚夫人;而鄒陽號為縱橫家,有機智辯才,仍然要靠八十餘歲的王先生,方才一夕開悟,直奔京城,替梁王脫了罪!人謂老而無用,以歷史的角度而言,看來其言顯誤!
人世裏的機緣,不是年紀的問題,蓋老驥仍可伏櫪,少年亦可掛帥,但若是無才,有緣亦無其用矣。天下誰人不老?老而不死,又豈必為賊哉?如果人人皆可不知老之將至,享受上蒼所錫之福,那也是另一種緣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