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7, 2023

芳年有華月,卿人無還期


八月,內政部公布了臺灣人的平均壽命,大約也就是八十歲,而如果這個「平均數」就是自己的天命之年,那數算自己的日子,或許可以活的更為警惕,活的更為釋懷,活的更有目標,畢竟生物學上的生命終點必然到來,又何需在物理學上論證時間是否存在?

時間都去哪了?我不知道,但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則是不爭的事實!走過時空,有人碌碌無能年華虛度,也有人風雲叱吒長才大展,更有人馮唐待遣懷才不遇,但起落間終究都是自己的一生,至於怎麼書寫自己的歷史,又怎麼能多留下些許相信的值得,越早體悟清楚自然越好。

有人說,人會經歷三次死亡,一次是自己身體的死亡,一次是認識你的人盡皆亡故,最後一次則是世上與你相關的東西,全數消失之時!如果能抹滅曾經發生的歷史,則所謂三不朽豈不也會朽腐而無存?人想留下的,終究無法留下,所以還是在能呼吸的時候,多助人、勤獎掖,替自己帶來多一些快樂,也需存善心、行善事,以替子孫積累更多的福報。

近日,受託替幾位謝世的長輩、朋友,在告別式所贈的花籃中書寫了幾字,這其實並不是想為自己留下什麼,而是替逝者的親人在最後的儀式中,凸顯那曾有的美好回憶以及逝者先前所受的尊重。於是,勉力寫了幾句,這幾句雖然也必將消失於無形,但終究是一種善意與善念的表達,人世間的最後一場儀式,越圓滿越安心。

當年孟母三遷,不希望小孟子學習「墓間之事,踴躍築埋」,於是搬家到了市場旁,結果小孟子開始學習起「賈人街賣之事」,孟母於是第三度搬家至學宮之旁,小孟子於是「設俎豆,依讓進退」,很自然的開始學習禮儀,這都是環境的力量,但「墓間之事」是生死大事的禮儀,「街賣之事」也包含著信與義的商訓在內,至於「設俎豆,依讓進退」,則是更繁複的周禮內容,裡面也含著對祖先的祭祀在內。身後葬事,是有大量與「禮」相關的規範在內的。

「輓聯」是禮的一種,「悼文」也是,而「奠儀」亦復如此,至於「墓志銘」則是墓主人生前重要事蹟的記述,一切都在禮的規範之內。中華文化中傳統的孝道,正如孔子所言:「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求「無違(於禮)」,在芳卿同學的告別式時,以劉鑠名句:「芳年有華月,佳人無還期」並改寫一字,做為對同學的告別之詞。回想大學畢業之後,與芳卿已然一別四十年矣,本該於今年年底四十重聚時再度聚首,然而忽焉云亡無由相見,實在難過!我只記得,在那年畢業前的午後,因單車左右相鄰,故而有著極為短暫的交談。她問:「畢業後要做什麼?」我很標準的回答:「先當兵」,於是她挪動身軀,在燦爛的陽光下騎上單車,並報以嫣然一笑,而今一切的記憶僅剩如此,其餘則無從回望矣,甚憾!

曾經,蘇洵屢試不第,於是了悟前非而盡焚自己所為之文,只因感受「此不足為吾學也」!悼文,於禮只要出於心,即或不足為學,也無妨於抒發對逝者的懷念。誠然,區區兩句悼詞實在無關「古今治亂成敗」、「聖賢窮達出處」,應於「禮成」後遂予置之腦後,又何以未將之逕行棄置?無他,無非為留下一時之紀念而已,而今強留無痕之水為念,諸君一笑即可切莫我怪。

以下,係陳蘭友先生之悼詞:
蘭為可恃今餘空谷
友乃同方奈失其途

以下,係同學楊芳卿之悼詞:
芳年有華月
卿人無還期

以下,係徐玉春女士之悼詞:
寶之如玉,歷時而潤澤不移
溫之若春,經歲然生機永在

逝者已息勞苦,生者尚須前行,曾經足堪懷念,往後無須傷情!我們所留下的,其實都是他人的笑談之資,但願日後也都是溫馨與笑意。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