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4, 2023

擦乾恥辱,對民族與歷史負責


七月一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周琪,在2023年的畢業典禮的致詞上,當提及剛過世的中國龍蕊晶片的發明家黃令儀老師時,難過的淚灑台上。黃老師曾說:「我最大的心願是匍匐在地,擦乾祖國身上的恥辱!」眼見中國受到美國「卡脖子」的痛處而尚難掙脫,是以周校長想起黃老師的話,便不禁涕泗縱橫淚流滿面!黃老師親眼見證日寇欺凌中國的歷史,那種難以抒發吶喊的痛,成為黃老師一生堅持奮鬥替中國找尋出路的原動力。黃令儀老師說:「匍匐在地,擦乾祖國身上的恥辱!」「擦乾恥辱」,這是什麼樣的血淚心願。

去年十月於《歷史的記憶,前行的解答》一文中,也曾提及黃老師的話,她的話正是中國百年屈辱下的「血照」!1842年《南京條約》之後,一系列喪權辱國的各種條約,桎梏著中國的呼吸,成就了「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沉痛描述,那是中國人遭受外人欺侮,自己又無能為力下所表達的一種抑鬱,一種恥辱,一種深沉之痛!當時的中國民窮國弱,有如金一南將軍所言:「智不如人」、「器不如人」、「制不如人」,於是「落後便要挨打」,又怎麼能跟列強去討什麼公道?圓明園的殘址,那是刻意留下的民族血痕,是以抹去恥辱本應是所有中國人的共同宏願!國父孫先生遺言:「聯絡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平等待我」,那該是多麼沉痛的遺言!

父親在世時,提及於太行山抗戰打鬼子的過往,也就是經過地形勘查後埋伏於山間兩旁,待日軍經過便「噠噠噠」、「噠噠噠」的放兩排槍,而後便迅即後撤。我問:「不是該正面對壘嗎?」父親嚴肅的說:「我們的槍只能近打,敵人的槍可以遠放,打是保家衛國,撤是為了能夠繼續保家衛國」。原來,我們從來就無法公平的、有能力的與敵拼博,只能用中國人的血肉去書寫喜峰口的「血肉長城」,還有淞滬會戰的「血肉磨坊」。八年抗戰,中國官兵總計傷亡三百三十多萬人,其中二百六十八名將領陣亡,近千萬平民被殺!再看看委員長當初的廬山宣言:「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犧牲一切」,這又是多麼艱難的宣言!

韓戰爆發,美國及聯合國軍隊欲北推至鴨綠江邊,當時中共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決定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參與戰鬥。在沒有空軍與海軍的嚴苛條件下,五次戰役導致志願軍地面部隊死傷極為慘重,而當交戰的雙方簽署停戰協議後,中共將領彭德懷於「總結」的工作報告中寫下:「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姑且不論韓戰的是非與功過,彭德懷將軍的話,確實是中國奮起過程的一個明確註腳,而這句話也再一次的由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出,且重申:「中國已經不是101年前的中國」。的確,101年前 (1919),巴黎和會所訂下的《凡爾賽和約》因完全犧牲中國的主權,是以中國代表無法承認故而「拒絕簽字」,國內甚至因而爆發了影響深遠的「五四運動」,中國的未來本不該由外國而決定。因此於今無論美國對中國所發動什麼型式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外交戰,中國都不可能再任由他國決定中國該享有什麼樣的未來。想起1919年時任外交總長並參與巴黎合會的陸徵祥的話語:「一個外交家不能因為必須堅持原則,而眼看著他的國家趨於毀滅而不顧」,經過那麼多的屈辱與不堪後,終於成就了他的名言:「弱國無外交」,這該是多麼無奈的話語!

一九四九年後,兩岸的硝煙隨時間之逝去而漸漸停歇,但其中有著反共救國軍的突擊大陸,有著滇緬邊區艱苦於「異域」生存的孤軍,有著越南富國島殘餘部隊返國的悲壯,還有黑貓中隊U2敵後高空偵察所衍生的許多悲戚故事,而沉沒於八六海戰的章江艦與劍門艦,則敲響了「國光計畫」不得不為之終止的警鐘,另有著八二三炮戰的記憶,當然也有著「血洗臺灣」、「解放臺灣」的深沉恐懼。之後,政府開放探親,兩岸三通,最後才有了「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最終也促成了二○一五年兩岸領導人於新加坡的會面。那時的習先生即說:「不管兩岸同胞經歷多少風雨,有過多長時間隔絕,沒有任何力量能把我們分開,因為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而今年的馬先生返回湖南老家祭祖,面對著先人的墳塋時說:「我祖父在民國十六年就過世,父親才七歲,當然我不可能見過他,但是心心念念來祭祖,因為我們中國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是我們中國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兩岸分治多年,但同根同源,同胞兄弟自然血濃於水,枝散葉開後認祖歸宗,自己也終在時間的洗鍊下化為黃土而為後人所追念。能夠回至自己的血脈的源頭慎終追遠,「心心念念」,這是多麼慎重的傳統。

這幾年,政府的仇中政策以及各種施政作為,導致兩岸的關係再度發生變化,回想當初習先生在新加坡的話語:「兩位領導人能坐在一起,是為了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不得而復失。」試問,為何如今的政府期望讓悲劇重演?讓兩岸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關係走向冰凍,走向可能的戰火而不願和平相處?整整七十年了,2023年六月30日,方才在臺北的雷鳴大雨中,迎來泰北孤軍的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又何以「國防部發言人」在七月七日的臉書貼文,卻隻字不提「日本侵華」、「八年抗戰」的慘烈,卻去書寫「中共和俄羅斯的威權擴張」?一個國家的國防部發言人,史實荒唐錯亂,將侵略中國的對象以移花接木的方式進行扭曲,這不只是教育的失敗,更是人的品德與軍人武德同時淪喪的表徵!發言人文中提及「抗戰精神」四字,但對比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於南瓜店的殉國英烈,現在的國軍袍澤除了政治正確,扭跳大唱「妳是我的巧克力」,並「鞠躬」行禮外,是否還留存著「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的黃埔精神?還有那「掣白梃以撻堅甲利兵」的重慶精神?

清代龔自珍先生,在其《古史鉤沉二》中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而臺灣的歷史,連橫的《台灣通史序》中說道:「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啓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可是,這才多少年啊!在檯面上,臺灣幾乎已然沒有信史可言,當朝秉政者,不自知所言為何,掌管公器者,復以莠言狺狺狂吠!於是郭先生引戲劇之言痛罵:「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就個人所知曉的歷史,自可持不同之史觀,進行詰辯,但史實則不容篡亂,刻意扭曲,否則又何以面對自己血緣的所有過去?

為了臺灣的發展,為了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同胞們,請上位者拿出自己的良心,細細感受中華百餘年來曾受過的歷史滄桑,看看百姓的生活、聽聽百姓的聲音,想想父祖輩們所承受的苦難與痛楚!秉政者如仍願對民族與歷史負責,或許還能找到應有的答案。

以下,為王小亭先生於「上海南站」遭受日軍轟炸後所攝「沒有母親的中國娃娃」一照,這豈是我們希望再次經歷的場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