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4, 2014

十年若一夢,只能奮力向前


在現今服務的公司滿十年之際,我寫下自己與同事相處的一點感觸,是期許,是要求,也是對自己做為主管承擔責任的一種惕勵。

《執行力》的作者夏蘭在其近著《大移轉:全球經濟板塊改變,企業如何應變?》一書中寫道:「「企業」必須能夠拋棄核心競爭力及對漸進式改善的偏好。「由外向內」、「從未來看現在」,了解自己的不足,隨時準備能改變競爭局面的「策略性賭注」!」此話說的鏗鏘,期許亦重,然限於公司的資源與能力,企業執行過程當然也有窒礙難行之處。基此,在所能掌控之範圍,我個人依然只能以漸進式的改善期許自己及所屬同仁,並以外在的標竿與典範做為改善依的據,如此雖不能大有突破,但至少不至於成為策略性的豪賭。

企業由個體所組成,如果有優秀的個體,即或是漸進式的改善,積沙成塔集腋成裘下,應當也可以獲致一定的成效!對於不可掌控的未來,我們以統計性的數字保持敬畏,也已經驗式的邏輯維持自信,或許,這也是企業管理的一種答案。

以下一稿,一日間經五度改易,希望能不誤閱者。

****** 
十年若一夢,只能奮力向前

晃眼,於茲十年矣!在起落的俗塵中有這段機遇與安定,確實必須感謝公司。

記得我剛加入時,訝異於此間與其他電子公司的差異,於是憑藉著少許的經驗以及對管理的想法,我將在公司內發現的各種問題整整寫成兩頁,同時也將可能的改善方式向大家提及!回首,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直到兩週前,我才知道當時製造單位替我取了個外號:「照相機協理」。而今,我當然還有改善的想法,但當我越是融入於公司,缺失便越不容易看見!而當我被賦予的責任越來越多,重點更難免有所游移。

稍稍回首,我們一起成就了許多事!而今,當我們面對不競爭便淘汰,不努力便出局的環境要求,在求新、求變、求生存上,我們到底還能做些什麼?這個問題在我心裡盤旋了很久很久,如果我們沒有更好的做法,便真的可能走在不變的軌道中,從而不自覺的失去需有的競爭能力。

「創新」二字並不難懂,難的是要如何創新,而「新」的定義可以有很多,諸如「全新」、「新的使用方式」、「改良式的創新」等等。基於過去經驗,全新的想法相對為難,而新的使用方式(跨領域應用)則需要同時熟悉不同的領域,還需要一些機緣的刺激,但改良式的創新則隨處可見。也因此,如果要談創新,管理中心應該可以從「新的使用方式」與「改良式的創新」做起,我們看看資訊界軟、硬體不斷的「版本更新」,無疑就是改良式的創新,我個人所期望的,也是經過不斷的、漸進式的改良式創新,再次獲得更好的競爭能力。

曾經,在總經理要求設定「組織文化」時,幾經調整,最後我寫下「以務實的態度提供服務,以創新的精神優化資源」這兩句話。第一句是後勤單位肯定而不失自我的應有作為,第二句是利用現有資源並聚焦於漸進式改善的想法。過去幾年,受經營環境的壓迫,公司期望我們能提供更優質、更主動、更積極的服務,也要大家更精實、更有效、更快速的產出成果,如果大家一直走在「不變的軌道中」,現實一點說,我想大家都不可能完成前述目的。

於是,在提出前述基本概念後,我在另一次的簡報中,又提出「精、勤、速、效」四個面向,並要求大家繼續自我調整改進。於今,我想再次提醒大家管理中心的理念,依舊是提供服務、優化資源,且是在務實態度與創新精神的觀念下進行,而「精勤速效」的成果,就是務實態度與創新精神的具體展現。大家所有可以呈現的成果,也必須回到前述面向,也就是成果的展現,歸類於前述四個面向。

總經理在年的展望會中提出「討戰逆境破重圍,創新精進續成長」的概念,並且要求各中心提出具體答案。在今年的簡報中,上半場純粹是訓練與職能,下半場則是我們今年要做的事,或許因為我們挑戰動能的不足,創新精進的不夠,下半場的簡報受到極嚴峻的挑戰。我回想了四個月,誠實的說,我們在「精、勤、速、效」所呈現的做法與成果,絕對可以繼續強化,也應該可以更為努力。忝為各位的主管,對於未來,需要也必須要求大家一起努力。

一如我先前所言,創新的做法很多,而全新的機會相對為難。因此,我必須嚴肅的要求所有管理中心的同仁,如果真沒有更積極的創新想法與作為,就必須重新檢視在自己工作領域中的每一個任務、每一項作業、每一個專案、每一個新出現的要求,乃至其他單位對我們所提出的每一個難題或挑戰,思考如何能有漸進式的創新與改善,並以「精、勤、速、效」的方式予以呈現。各位與我合作迄今,當知我不是要求所屬盡付生命於公事的主管,也不是奉承上意不加思索,或是將任務卸責於所屬的主管,生命必須有所平衡,工作也當有所取捨。然而依據管理學的基本邏輯,公司如果缺乏成長動能與前景,大家在公司內的未來,便不應有更優質的期待,而這些所謂的動能與前景,我們的責任自不能排外,畢竟環境是連動的,因果更是如此。瞻望未來,大家能不能在職位上檢視每一個細節並充分發揮功能,將是我們還能不能持續向前的動能之一,陽光空氣與水的價值,不在於別人的肯定,而在於自己的存在,是否能充分發揮應有的功能。

對於前述說明,希望各位仔細想想,也與主管好好談談,對於日後的績效認定,我將回歸到諸位務實態度與創新精神所展現的「精、勤、速、效」成果之上,本分而外,我們需要不同於既有軌道的付出與貢獻。商場競爭有其殘酷性,我們勢必需要在細節上更為精進,在成果上更能展現,而非僅僅定型化於過去支援單位的想法。對大家的期許,需要大家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三星在天,束薪綢繆,連理結地,採薇相依


數年前,同事結婚特別商請我作證婚人,我有點訝異,但因男女雙方的緣分確實是來自我的搓合,故而也就靦靦的上台了。那是我第一次為人福證,也驚覺自己的年紀,竟然已經長輩到可以證婚了。

婚禮當天我在台上說了什麼已然不負記憶,但當時為了祝賀這一對新人,我所寫下相贈聯語,倒是依然存在,現在錄之於此以作為日後回憶所資:
三星在天,良人粲者於今束薪綢繆
連理結地,君子淑女自此採薇相依

再而後,另一對同事結婚,女方與我一起工作也近乎十年,當時相贈的聯語則是:
雲想衣,花想容,瑤台月下與君逢
露凝香,膚凝脂,巫山雲裡和卿濃

對於婚禮,那是一種承諾,而承諾得否信守,還在於當事人對承諾的認定,以及對外來風雨的承受能力。因此,當受長官請託代寫婚禮賀辭時,我心裡多少都有些許壓力,畢竟我們不能替別人承諾或認定,更不能預知未來的路新人會怎麼走下去!當年,家姐結婚,父親正處於事業最低潮的時刻。離家之時,父親謹慎的將過年才拿出的祖宗牌位擺上,向祖宗告知姐姐出閣的訊息。而於宴席之時,父親已經累積了太多的感觸,在婚禮致詞時竟突然的說:「今天我看到你們結婚,將來可不要讓我看到你們離婚!」近三十年已然飛逝,而父親當晚所說的特別祝福,每在我參與一次婚禮時,都會暗暗的在我耳中響起!婚姻需是多大的承諾啊!

今日,替長官寫就婚禮賀詞兩段,將之錄於下,雖屬應酬文字,當也確實希望男女雙方都懂得珍惜百年共枕之緣。

其一:
雙方家長以及各位貴賓大家好,

今天很榮幸能有機會以證婚人的身份,替建華及麗麗講幾句話。

建華是我的長輩發金叔及碧霄大嫂的三子,麗麗則是洪華兄及健珍嫂的長女,兩人今日珠連碧合得能結為連理,值得大家一起為之歡喜慶祝。

記得建華的祖籍是的地靈人傑的福建省惠安縣,而麗麗小姐則是出身於人文薈萃的江蘇鹽城,在建華派駐浙江寧波台化的三年內,有幸認識了同在台化服務的麗麗,而後再經過八年的長期努力與追求,我們方才有幸可以參加今日的婚宴。人謂「有緣千里來相會」, 建華的父親少年自閩來台,而今他的子嗣能夠回到大陸,然後又娶回江蘇的美嬌娘,相會千里之外,緣分有若天成,確實難得。

建華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台化任職,於今整十八年了,麗麗目前則是在寧波的海曙區地稅局服務,相信麗麗認識這麼一位成熟、穩重、專情、又顧家的建華,攜手同行之下,必然可以相隨以至白首,克服所有的風雨。

家是社會的基石,在此我預祝建華、麗麗小兩口日後無論遇到什麼事,務必要秉持著互敬互愛的初衷,珍惜人生的福份與緣分,並且在互助互諒的信念下,維護你們的家庭,孝敬你們的父母,並且在大家的期許下,早生貴子,看到你們的下一代。

今天看到郭、趙兩家婚配嫁娶,再次祝福雙方家長及建華、麗麗,相信建華必然是個優秀的江蘇女婿,而麗麗則一定是位討人喜歡的台灣媳婦。

最後,祝福所有在場的嘉賓,平安喜樂,萬事順遂,滿面春風,事業成功。


其二:
主婚人、證婚人以及各位嘉賓大家好,

剛剛證婚人林董事長已將建華與麗麗的交往過程向大家說明過了。因此,今天我想簡單的向新人提醒幾件事情,希望能對二位日後的相處有些許幫助。

《歌林多前書》中對「愛的真諦」曾如是描述:「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而我相信維繫婚姻的不二法門,也正是如此。請記得要包容另一半的缺失,正因為有缺失,所以才需要有另一半的補足。也因為人生過程試煉與困難不斷,「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正是在告訴我們必須秉持信任與盼望的陽光心態,才能渡過必有的風風雨雨。

至於永不止息,我相信除了勉勵一生一世相守之外,連來生來世,也都該期望繼續前緣。三生石,七世情,一旦結髮相誓,我祝福你們同心永結,此情不渝。

不久前,同事曾與我分我分享過一則其兄嫂結識過程的故事,裡面有一首頗為白話的七言詩,且讓我略做調整並在此送給兩位:
趙家有女初長成
移植郭家更茂盛
此路前去遇風雨
攜手相伴同此生

麗麗,祝福妳嫁入好門,建華,恭喜你娶得賢妻。未來的路,記得要相攜相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Thursday, April 3, 2014

年長苦更多


父親在三十八年來台,來台前所經歷之事,即或聽得一言半語,箇中細節亦實非兒輩所能知曉,而父親遠在山西高平「家」裏的事,也因為關山遙隔,音訊難通,很難有所體會。父親的原生家庭,在父親生前,對我始終是個重大的疑惑!

曾經,在小學階段,我一直不懂為何我們家不像其他同學,竟然會沒有墓可以掃!我親口問過母親,只記得母親說:「他們都在大陸」!而大陸是哪裡?哪裡是大陸?那種無奈與深沈的悲哀,我相信連善於應答的父親,也很難予以解答,而清明祭祖的意義,也直到自己實際體會死別之後,才確確實實的沁入心內,至於那個重大疑惑,在漸次翻閱父親所遺的筆記之後,方才有了輪廓式的答案。

對於父親家裡的兄弟姊妹大小諸事,我幾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民國八年,父親生於山西省高平縣河西鎮常樂村,祖父則於父親七歲之年下世,家道由祖母丁氏一人支撐,而大陸家裡的伯叔之輩,則無緣親見。此外,斷斷續續間聽得父親有個因逼迫探求五哥下落不果,而為共幹打折雙腳終生不良於行的弟弟,以及因強迫嫁娶,最後竟為共幹所戮頸的妹妹,當然還有那始終盈懷難釋生養撫育的老母親。

父親去後,因聯絡不便及言語溝通上困難,也很難將李家的血脈枝葉弄得清楚。對於父親所經歷過的「過去」,一如龍應台所言,隨著父親的下世,似乎「門就永遠的關上了」!驚覺如此,因此我特別珍惜父親所遺文字中,與他身世相關的點點滴滴。而後兩度返鄉,那裡的人與事,才與父親的文字記述有了明確的連結,所惜者,我也只能用「祭」字去追念父親的所有過去。

父親在其「年長苦更多」的小文中,留下了許多私人但彌足珍貴的訊息,也讓我明確知道父親兄弟姊妹的生死情形。值此清明之際,且讓我將父親原文錄下,一以當成父親的自述,二則當做後代子孫對長輩過往的歷史記憶!我深知,這些看似簡單的文字背後,有著那個年代無法避免的滄桑,也有著李家在動盪中的無奈,只希望,對於這段已逝的記憶,即或不堪,李家子孫仍都能一樣珍惜!

******

年長苦更多

人生的確是個苦難的過程,生老病死,無一不是一個苦樂的連續,活的年紀越長,其受苦難的折磨越大,別的不說,就以我的母親為例。

母親生了九個兒女,五男四女,為了養育兒女們長大成人,可不是那麼容易。大哥就讀高中時,不幸因一次重感冒引起肺炎而去世,大姐嫁人後生第二個孩子時失血過多而辭世,二哥年八歲而夭折,二姐死於肝病,么妹為共幹所殺,三哥患胃癌於七十歲而亡,六弟亦以腸癌在去年身亡,現在九兄弟中,只剩我一個。母親活到九十七歲謝世,她遭逢多少苦難,由於其堅強的意志與不屈不撓的精神,皆能克服,我想最使她傷心的事,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子之痛。

猶記五十年前的一個隆冬十一月二十五日的雪夜,因日本鬼子佔領了家鄉,為了報國救亡,我辭別了母親而遠走異鄉,在祖宗桌前與母親誓約:「兒一定回來」、「母一定等我」,言猶在耳,熟料於抗日戰爭勝利後,內戰又起,歸鄉時延,母親在她堅毅的精神支撐下,為了盼兒歸來,忍受萬般屈辱,過著非人的日子,但終以年老心血衰竭,無疾而終,兒歸母已亡,這是何等遺憾事。

******

小文中,父親一一說明了長輩過世的原因,也提到了父親「雪夜辭母,堂前立誓」終生難忘的離鄉時日,而後父親又在八十年六月二十五日「母親的祭誕:六月二十五日-陽曆」一文中,另有記述如下:
據元弟來信告知,母親的生日為陽曆六月二十五日,特於當日禁食一天,並拒絕一切應酬以示哀禱,並擬約長子萬里回來,臨時因孫女攷試而作罷。

這些家內的點滴,本不足為外人言道,外人自也無需知曉,然而那門已關上的記憶,是父親刻意的提起,還是不經意的為我們打開?回到山西常樂的「老家」,我無法連結起所有的親情,也難以想像父親當年是如何從這太行山中走出,然後得著自己的人生!但是,我知道,那巍峨的三合大院,即或在掃地出門多年之後,依舊跳躍著父親不曾離去的跫音!而就在這山窪窪中,更有著父親少時的所有記憶,和那報國救亡的雄心壯志,也是我如何都無法斬斷的血緣所在。

一位老同事曾對我說:「我的爺爺說:『我一個人隻身來台,沒想到現在有這麼一大家子』!」而另一面,我也記得在榮總的太平間旁邊,那裡卻供著至死矍然的老兵牌位!生命有繼起,歲月亦有時,我們面對父母親的曾經,理當一如面對自己的曾經。父親那一輩的伯叔們,在先祖的取名下,依序為仁、義、勇、禮、智,我雖僅能從父親的短箴,或是一兩幀照片中識得你們,而我卻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一大家子」的溫馨!

瓜有藤,樹有根,日後我去向何處或許實不可知,但我來自哪裡卻永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