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 2007

兒多母受苦

「兒多母受苦」是父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母親常說的則是:「有了老婆不要娘」,對於自己的母親,我們將以何回報?

祖母育有十子,家父排行老五,而祖父中道相捨,叔伯均由祖母一手帶大,無怪乎父親常將「兒多母受苦」一句掛在嘴邊。至於母親,在拉拔大了兒子之後,見兒子投向另一個女人的懷抱,再而後自立成家另有天地,漸次脫離原來的家庭,也難怪心中有所難過了。

妻將生育次子之時,以家中空間不足,決定搬離北投舊居,在漸次搬遷的過程中,母親顏色不悅,妻告以:「勿多言,妳看不見媽在生氣嗎?」當時確實不以為意,而今追憶搬離的那段時日,母親心中是不是又暗暗哼著「有著老婆不要娘」這句俗語呢?兒子搬離,家中頓形空洞,子女全然在外,孤寂之情自然難掩。如果,當時我能多體會一點父母的心境,沒有善盡照顧父母晚年的遺憾,或許能有所減免!

妻與我婚前協議,週六日返回其家,我做到了。而後搬離舊居,我與妻協議,週六日返回舊家,她也做到了,一出一進,一離一回,我們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因成家而未善盡所有的義務,但靦靦之間,至少已仍略盡人子之義,雖不能無愧,但較諸棄而不顧者,或無所憾。妻與我育有二子,於今也日漸成長,想來亦終有離家之日,我嘴裡常唸著:「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對於我的兒子,當他們離家之時,我能否淡然處之無動於心?雖說此為必然,但現在想來已然難過不已,而當時父母見我搬離,其心境當亦如此。人謂事非經過不知難,今我為人之父,方能瞭解箇中道理,「不為父母,不知報娘恩」善哉斯言!善哉斯言! 然如今又何以為報?何以為報?

寧波一行,見一胎化之政策甚具成效,年輕人婚後受政策之限,僅能生育一子,欲生第二胎,又恐養育艱難是以作罷。此後,先不論人口數之變動以及照顧父母此一觀念是否依然尚存,然人倫關係勢將丕變,日後將不復有叔伯姨嬸矣,既無兄弟姊妹,俟後又何來堂表之親?如此,兒既無多,「兒多母受苦」一句,亦將作古。只不知,沒有兄弟姊妹叔伯姨嬸的社會結構,在沒有足夠社會福利的體制下,能否撐持日後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重大衝擊?

兒多母受苦,兒少又豈能保證便不受苦乎?養兒育女,是苦也是甜,不是嗎?而做為子女者,倘能回報養育之恩於萬一,父母之苦,其苦亦為甘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