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7, 2024

稻盛和夫老人家留下的箴言


稻盛和夫先生是日本的經營之神,有著極為不平凡的經歷,而他走過的人生與經營過的企業,也留下許多後人足堪借鏡的故事。他每每以「敬天愛人」提醒天道的法則以及人際的拿捏,非常類似中國所說的「究天人之際」,懂得敬天愛人,知道了天人之際,自然也就能通古今之變,拿捏好所處的環境。

看待外在環境的同時,也要能夠修練自己,進而將自己融入環境,並且隨局勢之需要而找到符合眾人所需的解方。他提到面對自己時,必須要懂得五個「失去」,學會這五個失去,便可以使自己更成熟穩穩重,更為圓融、更有智慧。稻盛和夫在2022年離世,2019年7月26日,老先生在橫濱舉行了最後一次的演講,那天,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到臨。但他說:「我今年已經88歲,我走不動了」,最終遺憾的缺席了那最後一場講演!

在弟子宣讀的演講稿中,老先生說:「用違反宇宙意志的、邪惡之心揚起的風帆上滿是破洞,即使他力之風吹得很猛,也無法讓航船獲得前進的動力。與此相反,用純粹的、美麗的心靈揚起的風帆就能接收到強勁的他力之風,一帆風順,乘風破浪,在大海上快速前進」。的確,所有人與企業都在面臨變動,有些原則不變,有些則不得不變,保有的至少需有善良的人性,那所謂「純粹的、美麗的心靈」,而遺棄的,便該是不敷環境期待的積習,以及那「違反宇宙意志的、邪惡之心」。

老先生走了,我們失去了一位從心出發的經營導師,但我們沒有失去他的經營智慧,反而更珍惜他所留下的許多理念。也許,我們想要得到什麼,也必須在失去中尋覓。至於期待成功的朋友們,老先生留下五個必先「失去」,這些失去,卻又可以使我們得到原本的期待。
一、失去脾氣:
也就是懂得控制情緒,而不被情緒所掌握,說話自然可以有節。脾氣需要用「修」處理,而時間所賦予的經歷,往往就是答案。
二、失去無知:
也就是懂得用不同角度看事情,接受差異化,學習不同領域,使自己的廣度更為增加。無知需要用「學」處理,持續學習是打破無知的解方。
三、失去抱怨:
也就是面對問題,找出答案而非陷入負面情境之中無法脫身。抱怨需要「化」處理,只要找到另一個精力的投注點,便可以化解抱怨。
四、失去依賴:
也就是懂得獨立思考,找出自己的答案而不在倚靠他人。依賴需要用「痛」處理,只有處理好自己的痛楚,才會真正破繭而獨立。
五、失去後悔:
也就是接受已發生不可改變的事實,進而尋找問題的答案,找到自己的明天。後悔需要用「行動」處理,也只有往前走去,才能拋去過去的難過與不堪。

以上五件事,是稻盛和夫老人家留下的箴言,非常值得每個人靜心思考與借鏡。然而老先生的箴言遠不止這五項,而他的經營哲學,更是簡單到難以想像:「做事徹底,保持謙虛精神,坦誠處事,全身心投入。」試問:學過管理學的朋友們,老先生的這些經營哲學,是不是更像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更為人文而非科技?「道可道,非常道」,該體悟的、該實踐的、該傳達的,其實真的都很基本與單純。

曾經有緣在台灣參加過數回盛和塾的聚會,那種「利他」的思維,總是會使我想起經濟學的根本道理:「利他因而自利的行為」!顯然,人之所以能獲致成功,首在利他,而這也有如清代大盛魁的經營邏輯:
貪心惹禍,十分仍不滿足,乃人生大病。
捨利招財,一味就學吃虧,乃處世良方。

Saturday, June 1, 2024

所謂的企業轉折點,往往就是一個決斷


每個企業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歷史與企業文化,因此面對經營上的各種議題,也就有著不同的作法以及各自衍生的困擾!該怎麼做?在教科書中或許有著相對標準的答案,但實際上怎麼做,每家企業卻有不同的選擇路徑,而最後的結果也兀自不同,至於所有的對或錯,都只能透過時間的橫軸進行檢視,想看的更清楚一些,更需要將時間軸拉的長些才行。當然,也或許,決策的結果可以爭議千年而難以定論,一如那澎湃而紛擾的熙寧變法。

一項法規範的改變,必然牽涉著環境變化下新的需求,而一家企業的變革,也多半來自所承受的內外部壓力。一個「變」字,透過下方「攴」(人手持棍)字的呈現,隱含著強制力的使用,因此無論是漸進式的調整,或是流程再造般的快速,都會使既有的模式發生變化,連帶的使某些既得利益者產生不適!因此受影響的人如進行集合式的反撲,而經營者若缺乏意力與恆心,那原有獲得的調整成果,便很可能在反對聲中無疾而終。

范仲淹主導的慶曆新政,因罷黜不適任的官吏,果然導致相當程度的反彈,連富弼都曾經質疑的說:「十二丈公則是一筆,焉知一家哭矣?」確實,范仲淹(十二丈公)大筆一揮,他人的官職與俸祿隨即削去,但范仲淹的邏輯卻是:「一家哭,何若一路哭耶?」范仲淹想的明顯是大局整體,絕不是一人一事!經營政府只有於「得人」之時,可以果斷如此。同理,身為企業經理人,在永遠有限的資訊與資源之下,面對組織的複雜難題時,經理人又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願不願意承受必有的反對與質疑?能不能堅持既有的改變初衷?尤其在連帶影響自己職務能否確保的壓力之下!

如果,企業只在乎一家一時的困擾,恐怕真會導致長期的多數遺憾!因此企業主或經理人,能否做出必要的「決斷」,便成為企業能否延續活力及競爭力的指標!決斷定然有其包袱,但不做決斷,或是延遲決斷,養癰成患後問題只會越滾越大,終至難以收拾。所謂的企業轉折點,或上或下,往往就是一個決斷,即或痛苦也依舊必須,只有懂得停損與割捨,願意接受並斷然捨去無法逆轉的沉沒成本,才會有未來新的生機。

歷史是面明鏡,慶曆新政偃旗息鼓後,累積的問題換來另一次不得不的熙寧變法,至於王安石的功過是非,則在靖康之恥的濃厚陰影下,越發的看不清事實的真相!然後,起落無常間導致惡性循環的新舊黨爭,只見「元祐更化」、「紹聖紹述」相繼登場,在昨是今非的制度更動,以及人事反覆的傾軋下,國家陷入「亂」局使人無所適從,這一切的不確定,正如黃敏捷教授所言:「搖擺不定的政策,耗盡了北宋的能量!」最後終在靖康之恥中落下帷幕。同理,企業如果沒有中心思想,改變後又改回來,改回來後再度改過去,一旦落入亂字之中,再怎麼試圖用兩隻手(爪)上上下下抽絲剝繭,又怎麼理的清呢?經理人如果抓不到問題的粽子頭,也不知道如何索緒與理緒,自然便剪不斷、理還亂,企業的終局也就可以預期了。

企業有其慣性,慣性久了就產生惰性,如果惰性存在於高階領導人之中,甚至生成了企業文化,那企業縱然曾經輝煌,外部的變化也會使原有的競爭力快速流失,最後喪失韌性終至消亡。曾經,萬曆帝怠政三十餘年,明朝之所以還能維持,依靠的是既有的慣性,但所有的慣性在缺乏動能後,終會如轉動中的車輪,最後在外部的摩擦力下,停下前進的腳步。「萬曆十五年」,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無足輕重的一年,卻正是明朝走向衰亡的開始。試問:企業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缺乏創新動能的企業,如果僅靠最基本的管理財進行運作,絕不可能獲得超額報酬,企業必需要在文化、策略、組織、人事上不斷的審視與創新,才能補充在時間下所流逝的競爭力,更需要多一些慎獨君子,少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企業才可有效調整資源並避免無意義的錯誤決策。「成敗難長久,興亡轉瞬間」,這是歷史給國家以及企業的嚴肅教訓,不可不慎,更不能不深思。

對於所服務的公司,總想要依據自己有限的經驗與能力,提供些面對環境以及自身所面對問題的解方,至於是否真可祛病而永續,只能留待以後驗證。在含蓄與敦厚的原則下,替以規範為主的《員工手冊》,寫成新版序言,但求化善勤勉,恪盡厥職,或可參看一二。

下圖資料來源:《大師輕鬆讀》 NO.634 《葛洛夫的偏執哲學》

「企業想要有千年的志氣,就必需配合一定程度的乾綱獨斷」 -- 《員工手冊》序言


寫完「序言」,自覺辭有所未盡,意有所未竭,遂又加了了些話語!不料取捨為難,只能另為一篇,名之曰:「所謂的企業轉折點,或上或下,往往就是一個決斷」。以下為《員工手冊》第三版之序言。

******
第三版序言

一位經營飯店的朋友,曾經描繪臺北晶華酒店開幕的那一天,他將酒店的大門鑰匙「往後一拋」,以象徵迎接客戶、永不關門的經營理念!的確,經營企業就必需要有千年的志氣,以及迎向未來不避挑戰的勇氣,進而成就永續經營的理念。然而更重要的,是企業需隨環境之變化而做出對應之調整,進而獲得企業之韌性!

企業韌性的基礎,在於策略的遠見、營運的穩健,以及財務的健全,鎵興經過三十年之經營挑戰,或風或雨一路挺進至今,有許多的福份,更有許多的機緣,但對自身的挑戰而言,鎵興必須要有再一次調整企業文化、策略、組織、人事的勇毅做為,才能面對另一個三十年的成長茁壯。對於所有鎵興人而言,也都必須回歸到自己的本職學能,不斷精進,互相提攜,並做為他人的表率,才會在面對環境的衝擊時,具有足夠的敏捷性與應變能力,舍乎此,將落入口號管理與管理口號的漩渦之中,這對經營環境的現實,並沒有任何具體的幫助。

過去幾年,鎵興嘗試透過外力的協助,努力於改善經營體質,調整人事佈局,從而規劃市場前景。但無論外部的力量如何協助,最終仍須回歸到同仁自我的調整與改變之上!我們慶幸改變的腳步仍在持續,也感恩同仁的配合與努力,但也必須再一次提醒所有同仁,企業不進則退,環境的現實不會等待企業調整的腳步,遭受環境淘汰的企業所在多有,而企業所面臨的壓力,也必然迫使企業為求生存必須做出不得不爾的決斷。企業想要有千年的志氣,就必需配合一定程度的乾綱獨斷,從而拋棄舊習,以肆應新的環境與挑戰。

隨著市場的變動,過去幾年鎵興的經營績效,也始終維持在一定的人數之上,雖說「少子化」與「高齡化」是國家級的重大議題,但也是鎵興的成長契機,能否進一步有效掌握市場,也在於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期許所有同仁貢獻心力,不斷精進學習、持續改善及奮力向前,方能使鎵興與同業的差異,在人力的素質中具體予以呈現,也方能攀高向上,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成果中,將經營績效分享給所有同仁。

這是鎵興《員工手冊》第三次的改版,此次修正除納入眾多公司「政策」外,也隨法令規章之變動,進行了必要修正,其中屬於內部之績效考核之處調整較多,其餘修正處則不再一一敘述。凡我鎵興同仁,本分需予謹守,莫為徇庇蠹害之事,更需於努力中瞻望未來,在改進中增強自我,方能共同使鎵興可大可久,成為眾人欣羨之企業。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願與大家共同惕勵向前,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