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26, 2024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企業如何「用人」,是未來能否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用人,不單是用員工,也包括用「主管」!一個企業如果錯用主管,所帶來的危害,少則一個團隊,重則整個公司。居於上位者如果不能「找對人」,其影響或許只是無法取得所期望的成果,但如果「錯用人」,尤其是錯用管理者,所帶來的後遺症恐怕將會令自己難以承受!

什麼人適合當管理者?什麼人又確定不適合,這與最高管理者的思維有著緊密的連帶關係!上位者沒有清楚的思維,找對人也不會用對,更不用說找錯人還不知道調整改變了。用人,是一門藝術,但這藝術,也有著基本的規則可以依循,而其中「誠信」二字,是永遠必須放在首位的考量因子!企業有什麼樣的人,就形成什麼樣的集體文化,上位者如果懂得用人,也懂得有效「制約」,也就是用其所長,而不用其所短,那雞鳴狗盜之徒也可以有其大用,引車賣漿者流也能夠為之效死!

怎麼用人,一直是歷代君王所必學的「帝王術」!替儲君找幾位好的老師進行教導,也一直是在位君王必須好好考慮的事!《雍正王朝》一劇中,雍親王透過年羹堯尋來鄔思道,並正式行大禮「拜師」,可見找個好老師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之後,小乾隆在康熙面前侃侃而談爺爺過往射獵的成果,足見鄔先生也很懂得拍馬屁時,需要刻意去留意哪些事!而《資治通鑑》一書,更是司馬光留給後人理解歷朝歷代治亂興亡的鴻篇巨著,那是司馬光在不得意之時,整整十九年的心血!其中「資治」二字的意義很明顯,至於用不用、怎麼用,則存乎一心隨環境之不同而有異,而最後的結果,也必須由最高管理者所自行承擔。

在企業的金字塔之內,一如政府體制,有人安於平淡平凡,也總有人汲汲營營期待更上一層樓,以獲得層峰關愛的眼神。於是,難免會出現「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由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所創造的詞彙,描述的正是「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的一群人,而企業中這樣的人一旦掌權,則會「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為避免此類人所造成的危害,企業主要做的,就是在組織內及早發覺,並阻絕具有精緻利己主義傾向的主管承擔重任,否則企業在「上下交征利」的結果下,只會產生向下螺旋,侵蝕與毀壞難得的經營成果。但問題是,如何看出哪些人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組織內有了這樣的人,又要如何面對與處理。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其心態定然以「利己」為第一要務,而其手段則是「精緻」的包裝與表演!上位者如果迷惑於這些精緻的外在表現,卻忽略了這種表現的潛在用意,在華而不實,大而無當的作為下,企業浪費了不可逆的有限資源,卻成就了一時虛幻且無實益的外在表現,這對企業的成長或是管理本身,除了虛晃浮誇之外,並未有真實的價值創造。做為營利事業,企業必須講究獲利,以替權益相關人負責並承擔社會責任,而企業之所以能取得獲利,那是因為具備客戶所需的價值,絕不是單單利己的個人價值。事實上,商業行為本身即是「利己因而利他」的過程,只有互有所得,共享其利,方能成就長久的合作關係。想起清代「大盛魁」的經營邏輯:「貪心惹禍,十分仍不滿足,乃人生大病。捨利招財,一味就學吃虧,乃處世良方。」企業,想要架起一個供應鏈,其中必然有利益的分配與循環,不能貪心不滿,更需懂得適當捨利,也才能持續招財。

經營企業,從正面思考,無非「用對人、做對事」,而反過來說,企業如果懂得「不養不該養的人,不做不該做的事」,又何愁不能將精實的運作成果,分配給表現相對優異的同仁?歷史上「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思維,早該為「外科手術式打擊」所取代,企業裏的冗員與冗事,除了增加組織無效益的成本之外,並不具備現實競爭下,面臨淘汰壓力所應有的價值。企業用人,也需要回頭思考王安石所說的話:「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劣幣驅除良幣是所有企業都會發生的事,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當屬劣幣無誤,較之雞鳴狗盜之徒恐為害更烈。至於企業該做什麼事,不需多說,凡是存活的企業,都必然做對了什麼事,只是要思考如何做更好,以及更有競爭力!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不懂得「用對人、做對事」的企業,可真的要想清楚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