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7, 2022
還記得《出師表》、《陳情表》、《祭十二郎文》嗎?
很久以前便知道這三句話:「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雖說記憶深刻,但也未曾刻意去瞭解是誰說的,直到在宋人趙與旹的《賓退錄》中無意讀到,才知道原來這幾句話,出自南宋青城山道人「安子順」(字世通)之口!
安子順將三篇文章的精華,簡單的以「忠」、「孝」、「友」三個字表示,可說是極為精鍊!這也使人想起另一句話:「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可見讀書要能讀懂,而讀懂還能將內容整理成自己的話,並精準的予以表達且不失原意。當然,若能用易於理解的「譬喻」做說明,更可以幫助閱讀者的理解。舉例,假如你說:「若水之就下」,所要表達的意義可能要猜上一猜,但如果換成:「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意思就明顯多了。讀書之後,能將心得歸納、整理、濃縮、重新表達,那造就出的文字就是你的了,至於誰是安子順,大概沒幾個人會覺得重要。
安子順是南宋時人,《宋史》本傳中說:「安世通青城山道人,本西人。」而後再下一段談到吳曦(南宋名將吳璘的孫子)於四川造反一事,所以我們知道安世通本來是西夏人,後來才移居至四川青城山。由於吳曦叛宋附金是在南宋寧宗時代,加上本傳中記載了他勸說楊輔的文字,以及吳獵鄭重推薦安子順的敘述,故可推估安世通在四川一地應屬知名人士,而趙與旹與安子順應該有一定的交往,才會在《賓退錄》中記載了一筆。安子順寫給楊輔的信中提到「區區行年五十二矣」,而吳曦造反是在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以之往上推五十二年,則安世通當即生於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那時高宗在位,而害死岳飛的秦檜,也於是年走完一生!
安子順是「道士」,而青城山是道教的發祥地,故而不難想像他隱居青城的原因,至於安子順的一生事蹟如何,則已然淹沒於歷史之中了,這也符合列身於《隱逸傳》的本意。但要說明的是,「西人」不是西方之人,而是「西夏」之人,成吉思汗死於征夏之時,加之西夏抗擊蒙古的過程至為慘烈,故而當都城興慶府覆滅之時,蒙古進行了屠城,大量的史料隨之散失,因此西夏的歷史便總顯得有些晦暗不明,而由西夏國君李元昊以及宰相「野利仁榮」所創製的「國書」(國家官定文字),雖曾是西夏的通行文字,但最終也隨西夏覆滅成了難以識讀的古字了,直到俄國學者發現對照西夏文與漢字的字典,再加上其他學者的不斷努力,才漸漸解開了識讀西夏文的障礙。
西夏的疆域包括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曾是中原大亂時士族與讀書人避難之所,因此文風昌盛,況且西夏也實施中土之科舉制度,對人才之培育也極為重視,故而絕不能以化外之民視之!西夏建國之初曾與宋廷經過三次大戰,宋廷每戰皆北,而西夏與金國的戰爭,亦是勝多敗少,可說是雷同三國的另一個型態!但西夏最終還是在蒙古東、西兩路的鐵蹄夾擊下,經過極為殘酷的抗擊過程而為蒙古所滅!也正因成吉思汗是死在與西夏的征戰的六盤山下,故而待西夏末帝李睍投降後,蒙古人依成吉思汗之遺言,大幅的屠戮了西夏都城興慶府的貴族與軍民。
安子順是如何從西夏移居到四川的,不可考矣!但西夏與宋廷達成政治與軍事上的協議後,兩國人民有所交流便屬自然而然。西夏於西元1227年亡國,如果安子順修道有成那時依然建在,也該是73歲的長者了。西夏亡國後,南宋便直接面臨了蒙古鐵騎的威脅,四川更是首當其衝,是以抗蒙名將輩出,其中宋將王堅死守「釣魚城」,並以投石機擊傷大汗蒙哥而致身亡,加上蜀地溽暑難耐,蒙軍乃不得不回軍北撤,才使南宋有了繼續殘喘的機遇!安世通以道士身份而能與達官貴人有所交往,可見他這個道士,定然有所不凡,他歸納《出師表》、《陳情表》、《祭十二郎文》的內容為三個字,誠屬提綱挈領、畫龍點睛之語,值得後世欽佩。
安子順,以一篇寫給楊輔的勸誡書而留名於《宋史˙隱逸傳》之中,又以幾句感觸之語透過《賓退錄》的記載,傳之於後世!我們現在對他的記憶,不是正史內文所述,而是他所點出的做人道理:「忠」、「孝」、「友」!當年,安子順的父親身為武官,在西夏有志難伸竟致縱酒而亡,而他自己也從西夏輾轉而至四川,最後成為道士並隱居於青城山中!想來其中也定有無法言明的苦衷,而這些苦衷,應當也與忠、孝、友三字有所干係吧,他的所慨,定有其淵源 !
還記得《出師表》、《陳情表》、《祭十二郎文》嗎?腦海中不由得浮起「臨表涕泣,不知所云」、「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強者夭而病者全乎」這些出自內心的文字,到了一定年紀,有了一定經歷,將心比心,讀之確實令人動心墮淚!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