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4, 2019

一襟英雄淚,五斤雞舌香:說孔明之死


孔明一生得年五十四歲,二十七歲時出山追隨劉備,此後南征北伐、鞠躬盡瘁,二十七年後星落秋風五丈原,「半生戎馬」的比喻,大概沒有比諸葛亮更適合的。

在《前出師表》中,孔明自陳:「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這二十一年中,內外交迫,又是敗軍、又是危難,對「夙夜憂勤」的諸葛而言,「勞心勞力」四字早已不足以形容其內心之憂苦。隨後在《後出師表》中,他又自陳劉備託孤之後「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如此則「寢食難安」四字,又正是諸葛平日的生活寫照!諸葛是劉禪的「相父」,是託孤重臣,握軍政大權於一身,想來諸葛是沒有必要將自己說的如此可憐,以博取劉禪的憐惜的。我們只能說,身居相位的諸葛,一身擔肩負著蜀國的安危存續,再苦,也只能牙齒和血吞!

北伐期間,諸葛為考慮後方的穩固,於是寫了封信給張裔(《與張裔書》),希望張裔能與其他大臣和睦相處,書中再度言道:「吾之用心,食不知味,…相為悲歎,寢不安席」,一個常態性說自己吃、睡都不正常的人而言,腸胃因而得病,其因果關係是不難推測的。夙夜憂勤、半生戎馬的諸葛,最後在後主建興十二年八月「疾病,卒於軍」!王沈的《魏書》說:「亮糧盡勢窮,憂恚嘔血」!針對這八個字,南朝宋裴松之於作注時卻認為:「嘔血,蓋因亮自亡而自誇大也。夫以孔明之略,豈為仲達嘔血乎?」講白一點,裴松之認為諸葛亮就是自己病死的,不可能是因為糧盡勢窮而憂恚嘔血!裴先生推測諸葛亮「自亡」,但裴先生是文學家,有想當然耳的推斷很正常,但他畢竟不是通曉醫理的醫生!參看《三國志》上對諸葛亮的描述:「事必躬親」、「為止碎務,形疲神困」、「汗留竟日」,顯然諸葛亮的身體,因長年心神操勞而相對的很「虛」,終而引發腸胃重症,這都是因果關係的合理推斷。

一個人何以會「嘔血」?現代醫學認為可能原因如下:「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急性胃黏膜病變」、「肝硬化引發食道靜脈瘤出血」、「馬魏氏症候群」。去掉與飲酒相關的「馬魏氏症候群」,諸葛武侯應該是「腸胃道」出了問題,再不然就是「肝」出了狀況,試想一個長年積勞、緊張、壓力大、飲食不正常的人如諸葛亮,終而導致腸胃道或是肝臟出了問題,有病因在前,是以有病症在後,此一推斷當然合理。諸葛亮與司馬懿對陣,懿問使者諸葛亮平日的寢食起居,使者說:「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食不至數升」,可見諸葛亮吃的量很少,卻又諸事煩心很大,離司馬懿推測的大歸之期已然不遠!果然,百餘日後,諸葛武侯星落秋風五丈原!諸葛死後,薄殮於定軍山前,而對這樣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而言,歷史上沒有一人會想去盜他的墓,因為那必遭天譴!當然,我們也就沒有諸葛的屍骨,可以檢驗他確切的病徵。

諸葛亮有胃病,還有一則很小但很重要的訊息!《諸葛亮集》中引《太平御覽》,有曹操《與諸葛孔明書》十一字如下:「今奉雞舌香五斤,以表微意。」雞舌香即「丁香」,丁香當然可以用來去除口臭,也史有明證,但丁香的功能卻遠遠大於去除口臭的而已。今人汪稚青先生(民初才子汪石青先生長公子)曾於1989投書,並依據袁枚的《隨園隨筆》,認為三國有「兩個孔明」,是以曹操該書所寫作的對象,應該是穎川的「胡昭」(字孔明),而非南陽的「諸葛亮」(字孔明),從而認定《與諸葛孔明書》的標題,是《太平御覽》的編者誤植並自行加去的。依據汪先生的說法,曹操大於諸葛二十七歲(二十七歲這個數字真是機緣巧合),所以曹操不太可能將雞舌香送給諸葛。汪說或有可能,但重點是雞舌香(丁香)到底有何功能,曹操又何以要送給「孔明」,並且一送便是五斤。

查查李時珍《本草綱目》,「丁香」在木部第三十四卷,主治:「溫脾胃,…治口氣冷氣,冷勞反胃…,療嘔逆,甚驗。去胃寒,理元氣。…治虛噦(噦音「月」,即嘔吐,氣逆),…胃虛。」基本上丁香(雞舌香)的功能,主要即在調理「胃病」!試想,曹操與劉備為敵,孔明為劉備出謀劃策並屢建奇功,當為曹操所深知(或說厭恨),而這個惱人的對手孔明,平日有什麼病徵或不舒服,曹操的探子定然也會有所收集!孔明長年患有「胃不適」(即胃病)應該也不是什麼秘密,也該為當時人所共知。試問:曹操一次送給孔明「五斤」雞舌香,不是為了收攏孔明之心,以表明關心他的長年胃疾,又會是為了什麼?「五斤」並不是個小數目,談及中藥入藥時,那可不是稱斤論兩,而是以幾兩、幾錢、幾分為基準。曹操送藥「以表微意」之心已不問自明,若是為了去味,其實可以送很多其他的中藥芳香劑,又何必一定是雞舌香,又何必ㄧ下是五斤呢?此一「微意」,有意無意間,洩漏了孔明長年患有胃病的事實!最後的嘔血,應當也是病重後的結果。

《三國演義》一劇中,孔明病重,「想去看看營寨、想去看看將士」,隨著癱坐在孔明車上的孔明,以及在軟弱無力飄著「克復中原」四字的旗纛下,傳來一遍又一遍「丞相保重、丞相保重」的哭聲…。這是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無奈,更是齎志以終的最大憾恨。雞舌香沒有救下孔明,孔明也沒有救下蜀漢。諸葛是積勞而累死的,在國力明顯不足下,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留下了最痛,也最完美的寫照。回頭看看《三國志》中楊顒勸諫諸葛的話:「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投身明主難,明主找負責的幹部也難,歷史與企業都會這樣繼續的循環下去。

曹操的雞舌香治的了孔明一時的胃疾,卻治不了孔明一世克復中原的心疾,哲人其萎矣,而留給後人的,是無限的崇敬與感嘆,以及難以擦拭的滿襟英雄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