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4, 2010

擂鼓三通,力盡千槌

《三國演義》中,劉備徐州一戰大敗於曹操,遂與關、張兩位兄弟失散,不得不隻身投靠冀州袁紹,而後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單騎走天涯,好不容易到達古城,卻以背信忘義投曹之故,為張飛阻於城下,當下約定需於擂鼓三通之前,斬下追來之蔡陽,方可示其忠悃之心,桃園之義!

電視劇裡,張飛在城上擂鼓,顯然擊鼓不只一下,那「擂鼓三通」!到底要擊鼓多少才是一通?這件事看起來不重要,但要是張飛擂鼓三通之後,而關羽還斬不了蔡陽,那以後兄弟古城相會的事,恐怕也不會發生了!古人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所以「一鼓」也就是一通,到底打多少下是很重要的,而且也是不能亂打的。

打鼓,不是一般人都可勝任,而是必需由授命之「鼓吏」為之,這雖是個小職務,但在戰場上「敲邊鼓」,卻不用直接上戰場與敵拼命廝殺,相對來說也是個較為安全的職務吧!當年禰衡「擊鼓罵曹」,原本曹操是為了羞辱禰衡,所以才給了禰衡一個「鼓吏」的職務,不料卻成為禰衡反將一軍的手段!禰衡當年不穿上衣狠敲大鼓,倒也技驚四座引人側目,而日本鬼大鼓的男性表演者多半也不穿上衣,看來這種「脫衣文化」也是中國狂士禰衡所傳過去的吧!

打鼓可不是件簡單事,戰爭用的「戰鼓」,有直立的,也有平放的,槌鼓之人,如果膂力不足,敲出的聲音必然萎靡不振,那這個鼓吏不受軍法懲處恐怕也不容易,所以鼓吏,真不是人人都當得的。此外,我們也可以預期,水平而敲直立的鼓,比向下而敲平放的鼓會更耗氣力,而「戰鼓頻催」中所謂的戰鼓,多半是直立式的鼓,這點電視劇的考據工作,做的到也挺踏實的。至於「鼓」這個是字,如果細看一下,它本來就是直立的形狀,右邊的「支」是個「手拿槌」的象形,左邊則是一個「圓形鼓立於支架之上」的實際白描,而且鼓的上方還插著羽毛呢!

古人「一通」是為三百三十三槌,三通則為一千槌,如此擂鼓三通,則整整敲了一千下!試想一個鼓吏用力咚咚咚的槌上三百三十三下,能不累嗎?如果真的只用一個鼓吏擂鼓,那真是會再而衰、三而竭了!好在行軍作戰,一般也配有鼓吏六人,一來可以輪流擂鼓有個替換,二來萬一鼓吏陣亡,也不至無人擂鼓了!在古代戰事中,「擊鼓進兵」可不是一直猛槌戰鼓,也是有急有緩,有疏有密,所以《詩經.邶風.擊鼓》上說:「擊鼓其鏜 踴躍用兵」,是在用鼓聲的急緩,進行指揮作戰呢!古代沒有電子通訊設備,但有令旗、有鼖鼓、有號角,再加上指揮官的肢體語言與嘶吼聲而已!鼓的責任,其實還挺吃重的。

若有機會敲敲直立大鼓,近距離感受一下古代鼓吏的工作,以及那種手酸臂麻的感受,下回還有誰敢說「敲邊鼓」是件容易的事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