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那晚的月亮


友朋寫來一信,問我何以知曉東坡舊文!實無它,當有意與古人交通,且深受其文字之感動,自然便欲跳脫文字框架,而欲與其直接對話矣!余每讀子瞻之文,想見其下筆時之心境,大江東去竟是一肚子不合時宜,而為竄逐他鄉不得一歸,遂往往擲書而歎難以自己!

東坡寫《記承天夜遊》於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改換成西曆,亦即西元1083年11月24日也!蘇軾說當晚:「月色入戶…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如此,當晚月色明亮,且無雲霧遮罩,方能「月色入戶」、「積水空明」、「竹柏交影」。雖如此,當晚的月色究竟如何哉?

與古人溝通,除文字意義而外,倘能設身處地而進入其心靈深處,則彼之心境自然猶同自身之心境,自然也就能苦其所苦,樂其所樂。吾人無法親身回到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冬夜,與蘇、張同遊古寺,但我們可以把玩電腦軟體,以虛擬之方式,立即進入1083年11月24日的月夜…。

蘇軾當年因攻訐時政之故,為神宗貶於黃州(即今之湖北黃岡)擔任團練副使之閒職,而「黃岡」之地理座標乃為東經114度48分,北緯30度24分。運用電腦軟體(Stellarium),將前述座標、日期,以及當時子瞻「解衣欲睡」而又「欣然起行」的時間輸入(假設為夜間十時)。於是,我們可以清楚看見,當夜,無論從東西南北哪一個角度觀月,月色確實亮麗可人,所惜蘇軾當時乃一閒散之人,皓月一輪當空,銀霞直洩至竹影交錯,好一個清風、月夜、竹柏影,古寺、知交、遠謫人,惟相與共者,僅張懷民一人爾!

基於房舍座北朝南之故,「月色入戶」,可以合理假設乃自南窗而入,故檢附面向南方,仰望天空之夜景以享眾人,想當時東坡居士所觀之月,當即此爾!「何夜無月」?近千年後回復當時之月景,光風霽月如蘇軾、張懷民者,尚不免於一貶三謫,縱有曠達之心,物外之趣,又怎能不替蘇子一興閒散之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