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3, 2024

筷子,中華文化的傳承


我們用「筷子」吃飯,那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而筷子,是民以食為天的工具,與政治當然是無關的。中國歷朝歷代,基層的一般農民,只有在吃不飽、活不下去的時候,才會發生民變,否則誰不是都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的日子?筷子古稱「櫡」或「箸」,一般百姓用的不是竹子就是木頭做的,而史書上記載「紂為象箸而箕子佈」,顯見紂王用的是象牙筷,擁有不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同樣的一件事,卻有著不同的條件,這種「相對剝奪感」自古而然。

陳孟浩是「筷子」此一短視頻的拍攝者,雖然已經看過多回,但每看一回,便有一絲溫馨,一層傷感,一種扼喉的感受,五味雜陳於心總想說些什麼!片中包含著每個人生活中都會碰到的點滴,從妊娠開始的一個個片段,包含著對新生命的起迪,到傳承、明禮、關愛、思念、睦鄰、守望、一路到最後到感恩,不同地區的中國人,無論年老年少,用著數千年來所共用的筷子,在生命中悠遊,在「過年」中團聚一堂,於是這一雙筷子成了親情、愛情、還有友情的見證!

其中,當看到老人家給往生的父母遞上筷子拜年,說出「爸、媽」的那一剎那,心中真的百感交集!那些年,當父母於過年時,不就是在祖宗牌位前擺上供果與牲食,祭拜著堂上的歷代祖先,而今的我,也正是依循著父親的傳承,在年三十的晚上,與兄姊全家成員,一起祭拜父母還有歷代祖先,那是血源的根,無從改變!所謂「慎終追遠」,不也就是透過祭祀祖先的過程,以示自己的言行舉止,足以對先人負責?想起《金石錄後續》中,趙明誠在兵慌馬亂之際對李清照說的話:「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也」,的確,什麼都可以拋棄,只有象徵歷代祖先的木主,必須與身存亡而決不可棄。回想古人的話:「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在過年祭拜父母的那一刻,忽忽間「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就又是一年了,而這一年,又有什麼足資欣慰之事?「過年」,切分不可改變的過往與尚有期許的未來,感觸確實特別多的。將來,我的孩子或許也會依循今日的傳統,這樣的燃上香,燒上紙錢,去懷念那時已不在人世的我吧!

看到鄰居邀請孤獨的「老王」到家過年的話:「多個人多雙筷子」,這正是父親以前過年邀請軍中袍澤至家過年的話語,那些袍澤,隨軍至台,多數沒有成家,身邊也不會有親人!在今天的政治環境下,那種隻身至台,只能向西遙望的「孤獨」以及辛酸,又有多少人能懂?那時,「回家」是不可能的奢望,而「成家」也不曾容易!如今,那種孤獨與備嘗辛酸的人都不在了,空留下深藏於遷台歷史的印痕之中,終將不為人所記憶,但一雙、一雙的筷子所餘留的溫馨,卻永存於我的腦海中。

多一雙筷子,表示緣的相聚,而少一雙筷子,則暗示著緣的終結。漢景帝中三年(西元前148年),景帝在禁中請客,單獨在周亞夫的桌上放了大塊未切的肉,也不置放筷子,亞夫不悅,回頭請僕人拿筷子來!此時漢景帝卻藉機說:「此不足君所乎?」(今日提供的難道不夠嗎?)並對周亞夫的忠心起了懷疑!而在另一個宴席中,李白在天寶三年(西元744年)被迫離開長安,面對朋友豐盛招待的惜別宴席中,李白卻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那種斗酒詩百篇的豪氣全不復在!此時的他,心中只有苦悶抑鬱,食慾與酒興全無,不知道何時才有長風破浪,直掛雲帆破滄海的那一天!一個不給筷子,一個甩了筷子,我們在筷子的歷史中,看到什麼?是陳孟浩所欲描述的傳承、明禮、關愛、思念、睦鄰、守望、感恩,還是李白《行路難》詩後的用意與心境?

在「筷子」一劇中,小朋友在練習使用筷子的過程中經歷過難處,但最後終能運用自如,可見使用筷子,多少也有著傳統中國修心、練氣的用意在內。《世說新語》內,有王藍田用筷子夾雞蛋的故事,描述王藍田想用筷子插起雞蛋而食,但卻老是插不中,於是氣的將雞蛋摔在地上,用木屐去踩,踩不到,於是又撿起來放入口中,咬破後即吐出來以洩其忿!可見使用筷子,是有修心、養氣的功用在內,外國人學習使用筷子,可能更有心得。

個人深信,在祖先牌位面前,所擺放的筷子,那是對父母以及先祖的敬意,也期望著歷代祖先對自己的庇佑,而在宴席中若刻意不放筷子,那「不給吃」的背後用意,一如對著你的雞頭,其寓意也就不用多說了,至於要不要放下筷子,怎麼使用筷子,那需隨當事人的心境與選擇,試問:我們是那懂得筷子擺放與使用含意的人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