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面蘊底深厚的鏡子,裡面的人與事,反映著人性與人心,也透露著為人處世可以學習的智慧!唐太宗以史、以人、以銅為鏡,而人在史中,史在事中,透過讀史,唏噓中對自己的人生處境,定然可以有所借鏡!
《增廣賢文》中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既然不是聖賢?毀譽也就難以避免,或張三李四或三姑六婆,在你的人前、背後說上幾句,不也正常?我們不是政府,沒有掌控或是箝制輿論的能力,至於或婆或爺的閒言雜語,多半也只能聽之、由之,最後還希望自動消之、匿之!
明朝吳亮作《忍經》,序言即謂:「忍乃胸中博閎之器局,為仁者事也,惟寬恕二字能行之」,我輩行世,明法、知法,但不知心中有多少「仁者事也」的寬恕而不用法,又有多少能力與忍功,可以於受委屈之後「終不自辯」?漢朝南陽的直不疑,同僚詆毀他「盜嫂」(與嫂子私通),他聽後只淡淡的說:「我乃無兄」,一個沒有兄弟的人,又哪裡來的嫂子呢?對於閒言,直不疑「終不自明也」!宋朝的陳與義,掌握吏部之銓選大權,因所屬部吏與武弁私下發生鬥毆,於是遭同僚彈劾,但於晉見皇帝時,對於鬥毆遭受中傷事件也「終不自辯」!明朝的傅檝,其繼母竟與兩位家奴私通,父親聞知後怒急攻心而暴卒,傅檝於是離家宿於郊墟間,蓬首垢面自廢自罰達三十五年,旁人雖不能理解,但家醜如此難堪也不便解說,於是「終不自明」,直到繼母過世後方才歸家!「辯」字,本意是涉訟兩造之言辭辯論,為的當然是自身的權益,但一個人卻能不自明與不自辯,心中若無寬恕之器宇與忍人之度量,顯然是做不到的!
有人可以寬宥不言,也有人習慣大聲辯明冤枉!不論對錯,一旦爭辯,總要有一個號稱公正的裁決者予以衡平。清雍正四年,直隸總督李紱與河南巡撫田文鏡,便發生了相當棘手的「督撫互參案」!李紱寫了密折給雍正,直指田文鏡「性情僻闇,信用僉邪,賢否倒置」,雍正將密折轉發給了田文鏡,請田回應,田以密折回奏並將李紱視為朋黨!雍正又將田的密折轉給了李紱,要李紱回應!就這樣來來往往,而雍正就是那位擁有終局判決權利的裁奪者!田、李兩人各自申辯完畢後,看似各有對錯,但雍正卻刻意的,將之演變成大規模的科甲朋黨案,致使黃振國、李紱、蔡珽、謝濟世、汪誠、邵言綸等,分別受到斬立決、斬監候、充軍、革職等不同的處分!有時,具有裁決權的天平已經傾斜時,申辯不但無用,甚且禍害更大,但不申辯,又怎能希望不言「自明」呢?在此科甲朋黨案中,透過李紱、田文鏡的密折,還牽扯出了一位寧波師爺「烏思道」,也就是《雍正王朝》劇中大名鼎鼎的「烏先生」。對於在田文鏡幕下的這位烏先生,《雍正王朝》中他自稱是「陰謀為體」,行的不是正大光明之道,所以雍正繼位後便半隱而去了!曹詣珍教授在《清代名幕烏思道稽考》一文中,考辨了這位「威行一省,遍佈黨羽」不在台前爭辯,而在幽暗中辦事的師爺,可見謀略規劃比之言語爭辯,更勝一籌,更能決勝千里!
康熙皇帝也很懂得運用人性之弱點與輿論,為了板倒明珠與索額圖,康熙耍了個心機,要大臣「風聞言事」,也就是「聽風可以言雨,指東便可以劃西,不必拘於證據,以求廣開言路」(《康熙帝國》李光地語)。但因只是聽聞而無有足夠證據,因此對於「風聞言事」也有彈劾不實的風險,所以順治皇帝時予以嚴禁。康熙聽完李光地的說詞,講了幾句非常有深度的帝王心術:「先帝爺可以禁,朕可以開禁。朕可以用他們的言事,然後再禁風聞言事!」可見「政策」可以為政治服務而改變,改變後還可以再改回來,完全沒有政策不連貫與臉面的問題!但風聞言事的結果,彈章處處,最後康熙覺得只有他一個人是屬下不敢彈劾的對象,於是感慨的講出有如《增廣賢文》的話:「誰人背後不參人,誰人名下無人參」!對於人前人後,我們其實都面臨著很不一樣的聲音!哪一種風聞的消息是對的,便金石可鏤;哪一類聽來的又是錯的,遂血口噴人,這期間言人人殊,實在難以斷定,如非俱足夠經驗之大睿智者,又如何能有效判奪此間曲折?
近日,「黑●」成為顯學,誰都可以站在台前,言之鑿鑿的牽拖上幾句,然後將那位政治人物的祖宗八代、親朋戚友都拿出來以言語好生鞭打一頓!於是,房舍、祖墳、英語、吃飯、喝酒、牽手、行程、視察、打牌、預算、落雨,原本無甚意義的議題,對於某些人卻又成為極有意義的話題!正是「所愛者,撓法活之;所憎者,曲法滅之」!而今是非已經無從合理探討,邏輯也已然無法正常推論,似乎耳語相狎屁者勝,是非相問邪者贏!對於真正關係國家未來發展的重大議題,只可以在政治正確中找到答案!這些人前可見的電視名嘴,更需愛惜羽毛,可知他人亦議論汝於電視台之後乎? 對於居上位者而言,尤需謹記「誰人人前不說人,誰人人後無人說」的諺語,畢竟《禮記》很早便教誨我們說:「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試問缺乏自律行為的上位者,又如何期望其所屬,能做出合於常軌、常規的行為?
謹於言、慎於行,以史、以人、以銅為鏡,一國一家,一公司一個人,都必有向上攀升的一天,反之則皆危矣。
《增廣賢文》中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既然不是聖賢?毀譽也就難以避免,或張三李四或三姑六婆,在你的人前、背後說上幾句,不也正常?我們不是政府,沒有掌控或是箝制輿論的能力,至於或婆或爺的閒言雜語,多半也只能聽之、由之,最後還希望自動消之、匿之!
明朝吳亮作《忍經》,序言即謂:「忍乃胸中博閎之器局,為仁者事也,惟寬恕二字能行之」,我輩行世,明法、知法,但不知心中有多少「仁者事也」的寬恕而不用法,又有多少能力與忍功,可以於受委屈之後「終不自辯」?漢朝南陽的直不疑,同僚詆毀他「盜嫂」(與嫂子私通),他聽後只淡淡的說:「我乃無兄」,一個沒有兄弟的人,又哪裡來的嫂子呢?對於閒言,直不疑「終不自明也」!宋朝的陳與義,掌握吏部之銓選大權,因所屬部吏與武弁私下發生鬥毆,於是遭同僚彈劾,但於晉見皇帝時,對於鬥毆遭受中傷事件也「終不自辯」!明朝的傅檝,其繼母竟與兩位家奴私通,父親聞知後怒急攻心而暴卒,傅檝於是離家宿於郊墟間,蓬首垢面自廢自罰達三十五年,旁人雖不能理解,但家醜如此難堪也不便解說,於是「終不自明」,直到繼母過世後方才歸家!「辯」字,本意是涉訟兩造之言辭辯論,為的當然是自身的權益,但一個人卻能不自明與不自辯,心中若無寬恕之器宇與忍人之度量,顯然是做不到的!
有人可以寬宥不言,也有人習慣大聲辯明冤枉!不論對錯,一旦爭辯,總要有一個號稱公正的裁決者予以衡平。清雍正四年,直隸總督李紱與河南巡撫田文鏡,便發生了相當棘手的「督撫互參案」!李紱寫了密折給雍正,直指田文鏡「性情僻闇,信用僉邪,賢否倒置」,雍正將密折轉發給了田文鏡,請田回應,田以密折回奏並將李紱視為朋黨!雍正又將田的密折轉給了李紱,要李紱回應!就這樣來來往往,而雍正就是那位擁有終局判決權利的裁奪者!田、李兩人各自申辯完畢後,看似各有對錯,但雍正卻刻意的,將之演變成大規模的科甲朋黨案,致使黃振國、李紱、蔡珽、謝濟世、汪誠、邵言綸等,分別受到斬立決、斬監候、充軍、革職等不同的處分!有時,具有裁決權的天平已經傾斜時,申辯不但無用,甚且禍害更大,但不申辯,又怎能希望不言「自明」呢?在此科甲朋黨案中,透過李紱、田文鏡的密折,還牽扯出了一位寧波師爺「烏思道」,也就是《雍正王朝》劇中大名鼎鼎的「烏先生」。對於在田文鏡幕下的這位烏先生,《雍正王朝》中他自稱是「陰謀為體」,行的不是正大光明之道,所以雍正繼位後便半隱而去了!曹詣珍教授在《清代名幕烏思道稽考》一文中,考辨了這位「威行一省,遍佈黨羽」不在台前爭辯,而在幽暗中辦事的師爺,可見謀略規劃比之言語爭辯,更勝一籌,更能決勝千里!
康熙皇帝也很懂得運用人性之弱點與輿論,為了板倒明珠與索額圖,康熙耍了個心機,要大臣「風聞言事」,也就是「聽風可以言雨,指東便可以劃西,不必拘於證據,以求廣開言路」(《康熙帝國》李光地語)。但因只是聽聞而無有足夠證據,因此對於「風聞言事」也有彈劾不實的風險,所以順治皇帝時予以嚴禁。康熙聽完李光地的說詞,講了幾句非常有深度的帝王心術:「先帝爺可以禁,朕可以開禁。朕可以用他們的言事,然後再禁風聞言事!」可見「政策」可以為政治服務而改變,改變後還可以再改回來,完全沒有政策不連貫與臉面的問題!但風聞言事的結果,彈章處處,最後康熙覺得只有他一個人是屬下不敢彈劾的對象,於是感慨的講出有如《增廣賢文》的話:「誰人背後不參人,誰人名下無人參」!對於人前人後,我們其實都面臨著很不一樣的聲音!哪一種風聞的消息是對的,便金石可鏤;哪一類聽來的又是錯的,遂血口噴人,這期間言人人殊,實在難以斷定,如非俱足夠經驗之大睿智者,又如何能有效判奪此間曲折?
近日,「黑●」成為顯學,誰都可以站在台前,言之鑿鑿的牽拖上幾句,然後將那位政治人物的祖宗八代、親朋戚友都拿出來以言語好生鞭打一頓!於是,房舍、祖墳、英語、吃飯、喝酒、牽手、行程、視察、打牌、預算、落雨,原本無甚意義的議題,對於某些人卻又成為極有意義的話題!正是「所愛者,撓法活之;所憎者,曲法滅之」!而今是非已經無從合理探討,邏輯也已然無法正常推論,似乎耳語相狎屁者勝,是非相問邪者贏!對於真正關係國家未來發展的重大議題,只可以在政治正確中找到答案!這些人前可見的電視名嘴,更需愛惜羽毛,可知他人亦議論汝於電視台之後乎? 對於居上位者而言,尤需謹記「誰人人前不說人,誰人人後無人說」的諺語,畢竟《禮記》很早便教誨我們說:「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試問缺乏自律行為的上位者,又如何期望其所屬,能做出合於常軌、常規的行為?
謹於言、慎於行,以史、以人、以銅為鏡,一國一家,一公司一個人,都必有向上攀升的一天,反之則皆危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