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3, 2016
紅杏出牆戴綠帽
偶檢清人丁柔克所著《柳弧》一書,其中有《訂做綠帽》一篇,其大意略謂有山西人甲,因與漢口二成源帽莊有所嫌隙因此懷恨在心!未久,另有一山西人乙戴綠帽至帽莊,帽莊人皆大笑不止,而乙遂正色的說他來自山西某府某縣,周圍數縣皆穿綠衣、戴綠帽,所以不知帽莊何以大驚小怪!故事,當然不會那麼簡單…。
隨後,乙向二成源帽莊訂購一千七八百頂綠帽,帽莊原有所疑慮,但乙隨即交付訂金十餘兩,於是帽莊接下訂金後遂不疑有他,之後乙便每日前往催促交期,帽莊日夜趕工,終於七日之期完成,但乙卻未如期出現取貨,帽莊連等兩日未果,乃派人查探究竟,方知乙已於製帽完成前兩日,早已騎快騾而去不知所之矣!帽莊遂「懊喪欲絕」,不知道所製作的七七八百綠帽該如何處理!
以上故事,顯然是山西人甲與乙,經過仔細計畫所為之計謀,以山西某府某縣皆穿戴綠衣綠帽為由,另以訂金十餘兩為餌,大量訂購綠帽,其目的就是要二成源帽莊有所損失,以報先前之銜恨!漢口的二成源帽莊如何與山西人甲發生過節,《柳弧》並未交代,但山西人精於「計算」與「算計」,則在此一故事中展露無疑。山西人是否都如此功於心計,我們無法盡知,但做生意有其一定之倒帳風險,在此訂而不取的案例中,當已充分說明。帽莊先前訕笑甲穿綠衣戴綠帽,但以訂貨量龐大誘人,最後還是中計大損!其中「戴綠帽」為人所嘲笑,似乎大家皆習以為常,但其起因為何?則值得稍做探究。
白居易《琵琶行》裡,曾有「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而依據唐朝禮儀,八、九品的文官,官服本來就是青色!可是此處的青色,指的是「黑色」,而非「綠色」!此外,青衫還有學子的意思,江淹的《麗色賦》內即有:「玉釋佩,馬解驂。濛濛綠水,褭褭青衫」的說法,此處青衫的青字,也還是黑色的意思,只是寓意有所不同。整體說來,穿綠衣服,其實沒啥特別好笑,也沒啥特別忌諱,因為在周朝時代,《詩經》就是這麼寫的:「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但是帶綠帽三字,其含意則眾人皆知,是指自己的妻子紅杏出牆,甚為不堪!然而何以帶綠帽就是指婦女偷情、不守婦道呢?當初葉紹翁寫《游小園不值詩》:「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原來也只是寫意,結果衍生出另一層意思,而戴綠帽三字,看來其本義與延伸之意,應該也有所不同。
果然,我們查一下元朝的法令《通制條格》,裡面第九卷的《衣服》即有如下規定:「至元八年正月,中書省。照得娼妓之家,多與官員、士庶同著衣服,不分貴賤。擬將娼妓各分等第,穿皂衫子,戴角冠兒,娼妓之家長、親屬,裹青頭巾,婦女紫抹子,俱要各各常川穿戴,仍不得戴笠子,穿金衣服,其坐馬疋,諸人提拿到官,將馬給付告人充賞。」此一記載與《元典章卷二九•禮制服色娼妓服色至元五年十月條》相符。細看內文,要戴綠帽子、穿紫襪子的,是娼妓的家長與親屬,也就是直接透過服制的嚴格規範,一眼可知誰是娼妓,以及家裡面是否有從事娼妓職業的女子!可見戴綠帽原本是「身份」的表徵,但最後又延伸出婦女偷情、不守婦道的意涵在內。
元朝的規定最後延續了下來,一般人戴了綠帽子,顯然家裡就有從事娼妓職業的女子,漸漸的,就變成自己妻子紅杏出牆不守女規的邏輯了。到了丁柔克的清朝末年,戴綠帽子的含意已經普遍為人所知,所以才會發生山西人乙穿著綠衣綠帽「店中人皆譁笑之」的結果,也才有以此為由,訂金十餘兩為餌,訂購千七八百頂綠帽而不取貨的結果!而今國人對於綠帽子的負面觀念依舊深植人心,那三個字最後還是不要出現為好!國外則不然,「綠扁帽」部隊盛名遠播,但如果知道國人的習俗如此,會不會要求逕予調整則未可知。
山西人小用一計,才使得漢口的帽店真以為各地習俗不同,日夜趕製綠帽以符交期,而其結果便是「未識如何銷售也」之龐大庫存!二成源帽莊最後應該是虧大了!而這一切,竟然僅是因為一個銜恨的山西人而已,看來「廣結善緣」還真永遠是不顛撲不破的做人道理!
紅杏出牆,確實是春色滿園的寫照,而綠雲罩頂,恐怕就不是快樂的結果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