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閒讀中華書局刊印之葉寘《坦齋筆衡》,其中「奇疾」一條,載「張南軒晚得奇疾,虛陽不秘」,並引南軒先生自嘆「養心莫善於寡慾,吾平生理會何事,而心失所養乎」數語,隨後又說「竟莫制之,逾年,遂死,然自昔醫書,不載此疾之症」。依此條所述,似謂葉寘並不清楚時與朱熹、呂祖謙齊名的張南軒(張栻),到底得了什麼病,故而說醫書不載此疾之症。
張栻是南宋名將張浚之子,淳熙七年過世時,享壽僅四十又八而已,故而「晚得其疾」所言,說的是張栻病歿之前的事,而非指其年歲已高!張栻壯年而沒,到底得的是什麼病?從「虛陽不秘」四字而言,並看不出有何特別,我們只能合理假設張栻的泌尿系統諸如攝護腺等出了問題,故而寡人有疾卻又難以啟齒!但虛陽不秘此類與性能力相關之疾病,歷來有之,並不是什麼「奇疾」,張栻年近五十而有此疾,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怎會說醫書不載呢?這又跟「心失所養」何關呢?其中似有隱誨,是以值得一探!
考之宋人趙溍《養痾漫筆》一書,轉錄《坦齋筆衡》「奇疾」此條時,於「遂死」語後,另有數句如下:「就殮,通身透明,臟腑、筋骨歷歷可數,瑩徹如水晶」。如此,葉寘是確知南軒先生得了奇疾,才會通身透明,內臟歷歷可數,是以「醫書不載此疾之症」八字,顯然是說自來各家醫書都不曾記載此類透明病症!至於中華書局之《坦齋筆衡》何以會漏刻前述就殮等數語,實已不可考矣!葉寘乃南宋初年之人,而趙溍則長成於南宋末代,趙溍既能於《養痾漫筆》轉錄葉寘《坦齋筆衡》就殮等數語,顯見其曾親見葉寘《坦齋筆衡》之更早版本,因而當以趙溍所載為是。
孟夫子在《盡心篇》曾言:「養心莫善於寡慾」,說的本是存善念、留仁心之意,張栻自己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吾平生理會何事,而心失所養乎?」以邏輯推之,則張栻本人顯然並未寡慾,甚至可能多慾,故而心失所養,而其泌尿系統之隱疾,或即與其未能制慾有關。然「虛陽不秘」終究不是什麼奇疾,因此「通身透明,臟腑、筋骨歷歷可數,瑩徹如水晶」所指症狀,應該才是所謂「奇疾」。我們不知張栻離世前是否食用特殊藥物,也不知張栻病故後,其遺體有無經過特殊處理,但我們可以合理假設,張栻臨終之前,皮膚之色素已然漸次退盡,因自覺怪異,所以才會自嘆未能養心!至於身體能如同水晶般瑩徹,且內臟筋骨等可一覽無遺,如此奇異症狀,確實可謂奇疾,但此病又何以致之?
2010年三月十六日,大陸媒體載湖北襄樊市誕生一名袖珍女嬰,「女嬰降生時,全身皮膚猶如一層保鮮膜般晶瑩剔透」!既有醫護人員之接生見證,想來應當不假!然皮膚如保鮮膜般晶瑩剔透,且無任何色素存在,仍然令人匪夷所思!張栻下世時,如若通身透明有如水晶,實已不知其面容是否仍可有效辨識!以今日醫學言之,胎兒孕於母體漸次發展成形,而於胚胎階段,「皮膚」確實呈現透明型態,而後隨皮層之生成以及色素之沈澱,便不再呈現透明形態。自然大地,透明型態之生物泰半生活於海底世界!而張栻之透明奇疾,竟出現在花花人世,也真的只能用奇疾帶過了!
葉寘說:「自昔醫書,不載此疾之症」,如真有通體透明,瑩徹如水晶之人,既然因可看穿而看不見,那「自昔醫書不載」,也就不足為奇了!好在普羅大眾如我等,智不通透,眼難望穿,也才有載諸典籍之醫冊可以按圖抓藥,醫病救苦,如此,無論失心養心,虛陽實陽,寡慾多慾,凡事但能盡心而無愧我心,地上勞苦便已值得,生老病死自無所憾矣!
Tuesday, July 6, 2010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