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奎兄近日提到替「老兵父親」立傳的念頭,以便將老兵父親對家庭的大功、大德、大言傳諸後世子孫,而此念頭的興起,則是其父親有感於生命漸逝的叮囑!見到鳳奎的文字,不由得使我想起,自己的父親當年在醫院的病榻前,氣息低弱的叮嚀我,希望能將其文字集結出書的點滴!人生注定無法不朽,但似乎傳統思維中的「立言」一事,依舊縈繞在老人家的心中。
那個時代,因國共內戰而來台的老兵及其眷屬,其實並沒有多少選擇,便應著時代的要求,順著遷徙的洪流而來到台灣,先是「反共抗俄、殺朱拔毛」,而後則「立足台灣、胸懷大陸」,而當年在竹籬笆內成長的小孩,而今也都該年過知命,甚至已然七十有餘了!「老兵」注定隨時間而凋零,但對老兵的孩子,那些凋零的身影中,都有著無數辛苦奮鬥的記憶,畢竟追隨國軍部隊來到台灣,除了一條命之外,又還能帶來什麼?有幸者,家眷隨之至台,次幸者,於台成家下有子嗣,而不幸者,軍旅一生,孓然獨老,死後由政府處理後事!台北榮總懷遠堂旁,那個供奉無後人的「老兵靈位」,訴說的正是時代的悲哀以及家國的不幸。
今年甫逝世的郝柏村將軍,於前往大陸各地祭拜抗日陣亡將士時,習慣用「抗戰老兵、陸軍一級上將」落款,郝先生走過抗日的硝煙戰火而倖存,來台後復經八二三的砲火洗禮,隨後一路受上官之垂青,最後以一級上將軍銜退伍。如此經歷,較之陣亡於戰場中的各級將校士官兵,郝先生無疑是極為幸運的,郝先生確實是抗戰的老兵,只不過這位老兵,憑藉著努力與機緣,最終升至上將,並與其他有功於國家的老兵們,一同安眠於五指山上。郝先生安葬當日,哲嗣郝龍斌先生神情肅穆悲戚的站於墓前,交握雙手並凝視著父親的照片,他心裡的悸動、難過、不捨,還有諸多回憶所串起的點點滴滴,我相信我都懂得!此情此景,那年安葬父親於五指山的記憶,便自然的浮現眼前。父親與郝先生同年同月而生,而忽忽間,也是抗戰老兵的父親,竟然已經離開十七年了…。我也不禁想起,懷遠堂旁那無後人供奉的老兵靈位,又有誰能替他們報喪於遠方的親人?那種病不知時,歿不知日,生不能相養,歿不得盡哀的悲痛,或許還是永遠不知道為好…。
隨軍而來台的老兵們,無論軍銜高低,都走過物質奇缺的年代,借米賒油是為常態,缺東少西亦是必然,大家也都必需在思鄉難歸的窘境中,為生存而努力,而這些為生存所做的努力,正是所有「老兵父親」們所經歷的過程,也都需在不利的環境夾縫中,為自己、為家人找到生存的空間,而這個有限的空間,卻隨政治、軍事、經濟之情勢變化,多變難測。在「夾縫中求生存」,該是老兵父親們的共同回憶,而後輩的我們,或許聽到過但卻未必知道那種壓力,畢竟也有相當的人,努力但並沒有走過去…。
《絕地救援》一片中,馬鈴薯於火星的溫室中冒出芽來,但之後也在失壓後立即死亡,長芽是生命力的展現,而枯萎則是生命遭受剝奪的結果。於片尾,男主角未刻意的,低頭看見從沙土中冒出的小小樹芽,遂不自主的俯身撫觸了樹苗一下,他想起的,該是生命的不容易吧!雖說生命確實會自己找尋出路,但一時的出路,卻未必保證之後可以持續茁壯成長。三年前,在行走的路途中,發現一株攀附於牆面而存活的木本植物,心裡為之一震,遂照了幾幀照片,替這不屈的生命留存紀念。近日行過該處,發現該樹莖條已然越發粗壯,不由得擔心起這牆面是否能持續承受這樣的攀附,也不知這一堅韌的生命力,最後是否會為屋主人所逕予清除?而在另一處,有不知名人士,硬是將蘭花定著於其他樹木之上,讓其自生自滅,蘭花沒有失根,但也沒有可以長期倚靠的土地以維持生命,這一象徵父親的石斛蘭,在風中堅持於其他樹木之上,也並不比攀附於牆面的樹木,有更好的生存空間,蘭花或可綻開於一時,但之後呢?誰又可以為之呵護而續存於世?
生命之路是不容易的,不預期的變化發生,生命便隨之終止;學習之路也是不輕易的,付出的努力不夠,成果便無法見著。不說話的馬鈴薯豆芽與消失於無形的恐龍,見證了環境的變化與無情,而歐幾里得與托勒密的對話,則應證了學習有時間之不可壓縮性,以及怠惰終究於事無補!夾縫哪裡都有,哪裡也都可以暫時生存,但問題是可以存活多久?而存活後又留下些什麼見證,這些見證對後人又會有多少意義?或許,也正因為人無不朽,是以想以立德、立功、立言,將自己化為不朽吧!
老兵父親們,漸漸都已走入歷史,而歷史對時代洪流中的小人物,恐怕記述極為有限,如想靠自己的記述以期留下些許生活梗概,大概也只適宜於傳家留後,好讓後人知道前人的辛苦與努力,而莫忘了努力才能生存的道理。但我相信,能有這樣的成果也就很夠了,至於能留傳多久,就交給有情的譜牒與無情的歷史做決定吧,記得的,也就記得了,不記得的,也就湮沒了。終究,今日刻意留下的,後世卻未必會刻意的記得,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了。
兩千多年前,司馬遷的《自序》中,曾經總結過「前人」著述之源由:「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對於老兵父親們,我知道你們替國家所做的犧牲與付出,而國家卻未必給予你們應有的尊重與對待!你們鬱結於抗日的歷史行將消失於無形,我完全理解,而你們多數人也無由以自己的筆,去陳述自己低微的聲音,我也知道。這個時代,哪裡可以去尋找太史公的直筆或曲筆,而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文官,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武官,還有推不忍人之心,行期無刑之政的法官,可能也為數極為有限!這是一個多麼令人費解的年代,又是怎樣一個迷失價值的時代?
老兵父親們,漸漸的你們都走了,而那些曾經走過的艱辛,所做的貢獻,必然都將融入於歷史之中,而歷史絕非一時之歷史,是非曲直也終有大白之一日。此時,且讓我們回味于右任先生的《壬子元日》二首:
其一:
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低徊海上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
其二:
開國于今幾歲更,艱難日月作長征。元戎元老騎龍去,我是攀髯一老兵。
那個時代,因國共內戰而來台的老兵及其眷屬,其實並沒有多少選擇,便應著時代的要求,順著遷徙的洪流而來到台灣,先是「反共抗俄、殺朱拔毛」,而後則「立足台灣、胸懷大陸」,而當年在竹籬笆內成長的小孩,而今也都該年過知命,甚至已然七十有餘了!「老兵」注定隨時間而凋零,但對老兵的孩子,那些凋零的身影中,都有著無數辛苦奮鬥的記憶,畢竟追隨國軍部隊來到台灣,除了一條命之外,又還能帶來什麼?有幸者,家眷隨之至台,次幸者,於台成家下有子嗣,而不幸者,軍旅一生,孓然獨老,死後由政府處理後事!台北榮總懷遠堂旁,那個供奉無後人的「老兵靈位」,訴說的正是時代的悲哀以及家國的不幸。
今年甫逝世的郝柏村將軍,於前往大陸各地祭拜抗日陣亡將士時,習慣用「抗戰老兵、陸軍一級上將」落款,郝先生走過抗日的硝煙戰火而倖存,來台後復經八二三的砲火洗禮,隨後一路受上官之垂青,最後以一級上將軍銜退伍。如此經歷,較之陣亡於戰場中的各級將校士官兵,郝先生無疑是極為幸運的,郝先生確實是抗戰的老兵,只不過這位老兵,憑藉著努力與機緣,最終升至上將,並與其他有功於國家的老兵們,一同安眠於五指山上。郝先生安葬當日,哲嗣郝龍斌先生神情肅穆悲戚的站於墓前,交握雙手並凝視著父親的照片,他心裡的悸動、難過、不捨,還有諸多回憶所串起的點點滴滴,我相信我都懂得!此情此景,那年安葬父親於五指山的記憶,便自然的浮現眼前。父親與郝先生同年同月而生,而忽忽間,也是抗戰老兵的父親,竟然已經離開十七年了…。我也不禁想起,懷遠堂旁那無後人供奉的老兵靈位,又有誰能替他們報喪於遠方的親人?那種病不知時,歿不知日,生不能相養,歿不得盡哀的悲痛,或許還是永遠不知道為好…。
隨軍而來台的老兵們,無論軍銜高低,都走過物質奇缺的年代,借米賒油是為常態,缺東少西亦是必然,大家也都必需在思鄉難歸的窘境中,為生存而努力,而這些為生存所做的努力,正是所有「老兵父親」們所經歷的過程,也都需在不利的環境夾縫中,為自己、為家人找到生存的空間,而這個有限的空間,卻隨政治、軍事、經濟之情勢變化,多變難測。在「夾縫中求生存」,該是老兵父親們的共同回憶,而後輩的我們,或許聽到過但卻未必知道那種壓力,畢竟也有相當的人,努力但並沒有走過去…。
《絕地救援》一片中,馬鈴薯於火星的溫室中冒出芽來,但之後也在失壓後立即死亡,長芽是生命力的展現,而枯萎則是生命遭受剝奪的結果。於片尾,男主角未刻意的,低頭看見從沙土中冒出的小小樹芽,遂不自主的俯身撫觸了樹苗一下,他想起的,該是生命的不容易吧!雖說生命確實會自己找尋出路,但一時的出路,卻未必保證之後可以持續茁壯成長。三年前,在行走的路途中,發現一株攀附於牆面而存活的木本植物,心裡為之一震,遂照了幾幀照片,替這不屈的生命留存紀念。近日行過該處,發現該樹莖條已然越發粗壯,不由得擔心起這牆面是否能持續承受這樣的攀附,也不知這一堅韌的生命力,最後是否會為屋主人所逕予清除?而在另一處,有不知名人士,硬是將蘭花定著於其他樹木之上,讓其自生自滅,蘭花沒有失根,但也沒有可以長期倚靠的土地以維持生命,這一象徵父親的石斛蘭,在風中堅持於其他樹木之上,也並不比攀附於牆面的樹木,有更好的生存空間,蘭花或可綻開於一時,但之後呢?誰又可以為之呵護而續存於世?
生命之路是不容易的,不預期的變化發生,生命便隨之終止;學習之路也是不輕易的,付出的努力不夠,成果便無法見著。不說話的馬鈴薯豆芽與消失於無形的恐龍,見證了環境的變化與無情,而歐幾里得與托勒密的對話,則應證了學習有時間之不可壓縮性,以及怠惰終究於事無補!夾縫哪裡都有,哪裡也都可以暫時生存,但問題是可以存活多久?而存活後又留下些什麼見證,這些見證對後人又會有多少意義?或許,也正因為人無不朽,是以想以立德、立功、立言,將自己化為不朽吧!
老兵父親們,漸漸都已走入歷史,而歷史對時代洪流中的小人物,恐怕記述極為有限,如想靠自己的記述以期留下些許生活梗概,大概也只適宜於傳家留後,好讓後人知道前人的辛苦與努力,而莫忘了努力才能生存的道理。但我相信,能有這樣的成果也就很夠了,至於能留傳多久,就交給有情的譜牒與無情的歷史做決定吧,記得的,也就記得了,不記得的,也就湮沒了。終究,今日刻意留下的,後世卻未必會刻意的記得,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了。
兩千多年前,司馬遷的《自序》中,曾經總結過「前人」著述之源由:「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對於老兵父親們,我知道你們替國家所做的犧牲與付出,而國家卻未必給予你們應有的尊重與對待!你們鬱結於抗日的歷史行將消失於無形,我完全理解,而你們多數人也無由以自己的筆,去陳述自己低微的聲音,我也知道。這個時代,哪裡可以去尋找太史公的直筆或曲筆,而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文官,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武官,還有推不忍人之心,行期無刑之政的法官,可能也為數極為有限!這是一個多麼令人費解的年代,又是怎樣一個迷失價值的時代?
老兵父親們,漸漸的你們都走了,而那些曾經走過的艱辛,所做的貢獻,必然都將融入於歷史之中,而歷史絕非一時之歷史,是非曲直也終有大白之一日。此時,且讓我們回味于右任先生的《壬子元日》二首:
其一:
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低徊海上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
其二:
開國于今幾歲更,艱難日月作長征。元戎元老騎龍去,我是攀髯一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