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30, 2019

那一個暫時留下的影子,是我敬愛的父親


 「父親就像大樹一樣」,簡單的一句廣告詞,卻一直懸在我的心裡。

我的父親,也曾經是一棵庇蔭著家庭的大樹,但再怎麼根深樹大,隨生命旅程之終結,都有傾倒的一天,十七年前天公生的那天,我們面臨了最後的別離!父親也終於卸下了所有的責任。民國八年,父親生於山西省高平縣常樂村,幼承庭訓並受教於清末耆老大儒,山西大學畢業後,應姬振魁(梅軒)先生之邀投身軍旅,抗擊侵華日寇,隨後倥傯軍旅,經中條山、定海等多次戰役,從叢山峻嶺中走過大江大海,直至在台屆齡退伍,若家父依然建在,當在百歲高齡了。

父親雖早已遠去,但所有的聲影與身影,都在!父親休致後留下二十餘冊的文字,所遇所感俱在其中,因離鄉棄里多年,是以所寫以思鄉思親為多,然至母死兄亡,仍不得歸家一見!父親曾說:「兒輩均不知我的心境」,並常常私下對著母親丁氏的照片而落淚,父親的「心境」,正如《遷台歷史記憶庫》中蔣桂彬先生哭著所言:「哭,我爸悶著哭,現覺得,我也覺得難過,現在知道難過,以前不知道,以前不知道思念父母的感覺」,是的,一堂刻骨銘心的教育,我們都在淚眼中,想念想見已然見不到的父母!

家裡一直有著一張手畫的山西地圖,過年,父親總是用紅紙寫上祖宗牌位,貼附其上,然後依序磕頭上香,再由兒孫輩向父母磕頭,那張地圖已經歷經了許多、許多年,但卻是在很久、很久以後,我才從家兄處得知,那是父親的一位山西籍的部屬,於想家之下,憑自己的記憶,所一筆一筆畫出來的,而「想家」二字,又是多麼沈重的申訴。畫者的家在哪?我不知道,但我第一次知道老家所在,就是在那張手畫的地圖上,很後來我也才知道,那是秦趙「長平之戰」之所在,更是四十萬趙卒埋骨之所!趙國那年的邯鄲城內,依《東周列國志》所載:「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那是什麼樣的悲痛景象?而當時戰場上的長平,又會是什麼悽慘景象?

父親曾在政工幹校任職訓導處長,也曾擔任過國軍藝工總隊總隊長一職,是以有緣曾培育出許多「藝人」,然而歲月流轉闊如參商,這些藝人而今也已凋零殆盡!惟無意間,得知陸炳文博士在復興崗時曾受父親提攜,是以迄今仍多有感激,遂憶那年父親告別,一位我等不識的長者進前,忽以跪拜大禮上香,則父親行事遺澤多有,只是我等不知而已。猶記少時家中來客,所談皆為父親在大陸時軍旅之事,會後母親也詢問了其中一項,我好奇問母親何以不知父親的往事,母親回答:「你父親的過去,我有超過二十五年沒有參與」,而我身為少子,所知自然更淺,但我知道,父親的身上,有槍傷、砲彈傷、刺刀傷,還有日本人狼狗的咬傷!一身如此,那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戰爭遺痕?堂姐在父親物故後,寫來一函說:「五叔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那個傳奇,是我的父親。

父親這一輩依《孟子》之四端,取「忠」字為名,是以為忠仁、忠義、忠禮、忠智!對於下一代,父親亦早有想法,但不知是否以未見之族譜為序,抑或為自身之想望。《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婚後一年生下伯魚「魚之生也,魯昭公以鯉魚賜孔子,榮君之貺,故因以名曰鯉」,可見孔鯉的名字其實是有故事的。父親替下一輩取定「卓」字,故大兒取名「卓然」,據父親所言,取意「卓然出眾,卓爾不群」,至於小兒之名,父親其實早已取好,但我等竟然毫無所悉,直至父親去後,才在遺文中發現「卓毅」二字,其後並有寓意說明:「具堅強之意志和毅力,必為群中之卓」。日後小兒取名「卓諭」,並未見父親反對,只不知何以父親始終隱而未言。對於何以取「卓」字,當時未問,如今我只能事後猜想,那是父親希望孩子們都能「有所立」,也就是都有良好的根基,也都能夠成材,而父親所依據的,當是《論語•子罕》內:「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如有所立,卓爾」這一段吧!父輩讀書,沒有電子資料,透過少時之背誦,一切都在胸臆之中,不得不讚嘆以前的教育,即或八股,但根基紮的深,道理植的厚,是以到老不忘。

時光有腳,歲月無情,李夫人可以堅持不見漢武,廉頗也可以「一飯斗米,被甲上馬」意圖再起,但人間白頭終究任誰也無法更改,我的父親,最終也「老的像一個影子」,並在五指山中,與其他已然流逝的影子一起相會。只是父親的那個影子,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別人識不得,也無須識得,但我卻一望即識!那個母親所說:「你父親對國家是有貢獻的」影子。那是如此鮮活生動,一如幼時騎在父親的頭上一樣深刻,父親是一棵大樹,是家庭的支柱,是兒子的玩偶,卻也曾是不惜死生,報效國家的軍人,更是那個雪夜辭母,為了抗日而離家,就再也無法見到母親的兒子!

所有流逝的影子中,裡面有我的父親,而那一個暫時留下的影子,也隨歷史而去,但我知道,那是我敬愛的父親,我更以父親為榮。

遷台歷史記憶庫 
Republic of China Armed Forces 1937 - 2019│中華民國國軍│Under No 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