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31, 2017

其言也善


《三國志》載劉備臨終之際,託孤於諸葛亮,並留遺詔告誡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的話裡有善惡之分,也有大小之別,但大小如何區分?就算劉禪他真的記住了,又怎麼知道去拿捏那大小的分寸?孔子說:「大德不逾節,小德出入可也!」對於任何人,都難以完美,去苛責那失國的劉禪也無實際意義!劉備在遺詔中承認自己:「德薄」,還特別要劉禪「勿效之」,但怎樣是為「德薄」?又怎樣才算「勿效」?待諸葛下世之後,應該也沒有人再敢於告訴劉禪。

劉備對兒子講這些話,不問可知其原始用意,但劉禪能否擔起國家的重責大任,在史書的贊語中已有答案:「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闇之后」,身邊的人再怎麼優秀,還是需要君上自己能有所體悟才行,否則又何必要諸葛先生一再地提醒「親賢臣、遠小人」呢?又怎會使諸葛「臨表涕泣,不知所云」呢?然而這位阿斗,看來並不具備足夠的體悟能力,才會留下一句看似高興,實則令人無比痛心的成語:「樂不思蜀」!

《後漢書》載范滂因黨錮之禍而受通緝,收補之前,辭別完母親,回頭對他的兒子說:「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則我不為惡。」范滂死前顯然迷惑了,要使孩子學習向善,但自己不做壞事卻厄運臨頭,那向善有什麼用呢?要想使兒子學壞而不受欺負,卻又知道終究不能為惡,為惡必有報應的啊!看來惡不可為,而為善亦僅止於自我之心安而已!范滂第一次入獄時曾對拷問他的王甫說:「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為善,原本不是件難事,但為善,在世道不清之際,卻很奇怪的是件有風險的事。

明代左光斗,為魏忠賢所誣陷而逮捕入獄,後與楊漣同日死於獄中!光斗就逮時勉勵其弟光先說:「率諸兒讀,勿以我戒,而謂善不可為。」光斗的心中顯然有一把明確的戒尺,因此受冤入獄之前,依然淡定的要求弟弟帶著家族裡的小孩,要繼續讀書,並且還反過來告誡說:「勿以我戒」!善當然不是不可為,而是善卻未必即身而報!左光斗冤死之後,他的哥哥受連坐而死,母親也因刺激過重而殞身,《明史》上說他因此「家族盡破」,而朝廷最後除了給予追封之外,對其後世,竟然也僅僅是「錄其一子」而已,而且不再有其他的細節!

劉備、范滂、左光斗,都在臨死或訣別前,勉勵他人要繼續「為善」,也或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然而也正如司馬遷自己所感受的「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其實不如何啊!所以才會說:「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耶?非耶?」!但也正因為不如何,就更不能忘了要繼續為善,否則不具善根,何來善緣?不與人為善,又何來善果呢?只有在不求即身而報的基礎上,善才能夠累積,福才能具臻,而心才能看的開些。畢竟,太多發生的事,都不可預期,但維持住應有的善念,卻絕對是自己可以秉持不移的處事圭臬。

與人為善是原則,擇善固執是信念,當然,也希望終能善始善終,善有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