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二字,多少是表示讀過點書的人,然而當上秀才的人,卻又未必真能在科舉之路一路順遂,後舉人,再進士,之後於文官體系中掙得一席之地。所以,一般所謂的秀才,指的是文人,是讀書人。
如果說實在點,秀才是鄉試及格的讀書人,舉人是縣試及格,而進士則是京城會試及格,等到皇帝殿試及格,那就是正式的進士了,但一般而言,殿試基本上是不會黜落會試已經及格的讀書人,剩下的只是幾甲第幾名的排名問題。所以電視及小說裡的「進京趕考」,說的可都是具備舉人身份前往京城參加會試的讀書人了!而「范進中舉」所描述的,正是范進得中舉人時那種奇妙的興奮,十年讀書也算是得有所償!
但,讀書如果無法得中進士,畢竟是讀書人的遺憾,再反過來說,如果有了秀才身份卻又考不中舉人,那仕途無望的壓力,恐怕確實會將讀書人活生生的壓死!畢竟讀書不能當飯吃,而在科舉時代,如果選擇讀書走入入仕途,但卻無法謀得一官半職,生計當如何維持確實是件痛苦之事。高不成低不就,也就只能以教書授徒為業,謀點束脩,求點禮敬了!再不成,煮字聊飢,替人倩筆為文,就只能靠「代書」的潤筆費為生了!
秀人要做人情,除了寫寫文章之外,也無能如農工商有實際上的禮物可資餽贈,故而說:「秀人人情紙半張」!元代王實甫寫《西廂記》時,裡面已經有這樣的句子:「奈路途賓士,無以相饋,量著窮秀才人情只是紙半張」,所以秀才人情,真的只有「紙半張」而已!但不知怎的,現在大家都將之說成「紙一張」,其實半張也好,或是一張也罷,終究只是幾個字的組合而已!楊乃武一案,楊三姐上京申冤,將狀子找了個讀書人(刀筆吏,號稱白眉先生)看了看,硬是將「江南無日月,神州無青天」的負面說法,改成「江南無日月,神州有青天」的正面說詞,於是得到當局的重視,終於將冤獄平反!如此,秀才人情,在重要時刻,可能還真有點幫助,但多數時候,那不過是舞文弄墨而已,是「推」、「敲」二字的左思右想,是「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鬚」的平仄困擾,更是「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意境問題!文人,可以是雅士,可以清談誤國,但也可以是成就「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但無論如何,一旦說到人情,還真是紙半張而已!而那個一字千金的年代,還是要靠俱有商人身份的陽翟大賈呂不韋才有可能!
古人「落魄青衫」曾寫過《文人無用》古風一首,全文如下:「蹉跎十年寒窗冤,百無聊賴倚闌干。書成墨乾無人寄,素手拈箋望雲天。身有沉屙常臥榻,心無城府卻纏綿。東城楊柳吐新枝,西山深處有炊煙。鬧市紛擾我落寞,竹籬把酒度華年。位卑未敢忘憂國,可恨不貪不做官。秋風秋雨秋寂寥,花開花落花無言。攜鋤牽牛弄稼穡,閒暇詩酒做常伴。深羨淵明掛冠去,人間不見桃花源。」對於這位落魄青衫,我們寄予同情,但他的牢騷,終究也只是一首詩而已,給後人的啟發,雖然比半張紙多些,但在興觀群怨之後,我們也只能感慨文人真的是活在文字之中!「舞文弄墨」,應該是歷來文人最好的描述。歷史上的文天祥,以狀元之身分,文采有餘,但卻作戰無能,一篇《正氣歌》雖然凜冽萬古,但如果不是他統兵屢次指揮失當,一再喪失抗元的有生力量,那殘喘的南宋,或許還可以多呼吸一些時日,《正氣歌》成就了他的志節,卻也是文人報國的錯誤示範!
正因為秀才不知兵的緣故,故而俗語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歷史上的洪秀全,曾經三考秀才而不中!生了一場大病後,想開了,不再考試卻起而造反!並自稱「上帝的弟弟,耶穌的哥哥」,鳩集馮雲山等人,於1851年自廣西金田村起兵,轉眼不到三年,便於1853年攻佔南京!如此,正符合:「三年有成,造反非秀才」的邏輯!如今主內之人依舊互稱「兄弟」、「姊妹」,殊不知實際是起源於太平天國的長毛年代!而替太平天國大破湘軍,曾逼使曾國藩投水自盡的翼王石達開,雖說也修文習武,然而也不是個秀才!前引落魄青衫的《文人無用》詩中,裡面有「蹉跎十年寒窗冤」一句,如果從皓首窮經卻一無所成的角度而言,當個書生確實是蹉跎歲月,畢竟十年寒窗,就算禁的起讀書寂寞,但何時方能得人聞問,耀祖光宗,實亦不可確知,一切有時有命有運,將生命寄託於書中日月,恐怕真有「百無聊賴」的悲哀在內。我深信,那些棄文從武的讀書人,都曾經讀過《破窯賦》裡面這們一句:「滿腹文章,白髮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如若讀書而未能一展抱負,恐怕終需「潛水於魚鱉之間;拱手於小人之下」,那就真冤了。
與洪秀全同時的苗沛霖,一直到「年三十而補弟子員」,也就是於而立之年方才考中了秀才!可是,一個窮秀才除了教教童蒙之外,套用史學家池子華先生的話說,實在也改變不了「窮困潦倒的淒淒慘境」!於是,苗秀才想到了從軍之路,幹起了地方「軍閥」,並在太平天國、捻軍、清廷的夾縫中,反反覆覆求取生存,他曾經出賣太平天國的大將英王陳玉成,因此殷燮卿謂之:「此人反覆無常,誠小人之尤者」!不過,讀過四書五經,又懂得縱橫捭闔的苗秀才,也並不在乎外界的聲名,他在《秋霄獨坐》一詩中這樣說:「我自橫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誤窮經」,他對透過讀書以求取功名的想法,顯然已經興趣缺缺!而對那時的苗秀才而言,橫刀立馬向天笑,那才是真正的功名!實在的英雄!
近日,有號稱孔子後裔孔健,寫了篇「孔子臨終遺言」,學者不察,紛紛做起考據,然後得出結論:「假到沒知識也沒常識」!對我而言,重點不是真假,是後裔孔先生在這篇秀才文章中說了什麼,我摘錄幾句頗有意思的話:「鴻鵠偉志實毀於為奴他人而未知自主。無位則無為,徒損智也,吾識之晚矣。嗚呼,魯國者,乃吾仕途之傷心地也。汝勿複師之轍,王不成,侯為次,再次商賈,授業覓食終溫飽耳,不及大盜者爽。…擁兵者人之主也,生靈萬物足下蛆;獻謀者君之奴也,錦食玉衣仰人息。鋒舌焉與利劍比乎?愚哉!曠古鮮見書生為王者,皆因不識干戈,空耗於文章。寥寥行者,或棲武者帳下,或臥奸雄側室。如此,焉令天下乎?… 行而優則王,神也;學而優則仕,奴耳;算而優則商,豪也;癡書不疑者,愚夫也。」從這幾句,大家可以看出孔健所言,也直指「秀才造反」的意思,對於當經國大業的文人或是為人師表的教書匠,他認為「不及大盜者爽」,所以要做「人主」,要能夠成為「擁兵者人之主」,要成「王」!看來閱歷過人生百態後,獨霸一方才是道理,爽快比較重要,如此斯文真可以掃地矣!我想洪秀全、苗沛霖、石達開、馮雲山等人,大概都早早懂了這個道理。
家兄退休,連江縣贈予一張「榮譽市民證」,此秀才人情也!本人日前前往立農國小捐贈,對方給予感謝狀乙張,校長亦自嘲此秀人人情也!我於今日惜別資深同事,並有鐫字之紀念牌相贈,此亦秀才人情也!所幸,人情尚存,造反無意,回想過去的一枝筆,一方墨,成就一張紙的秀才人情,而今於電子網絡下網軍無處不在,連筆墨也無須,故而人情也漸漸褪去,看來,網路造反的日子,早就不知不覺的來臨了!
那位曾經熟悉的婉君,現今早已不是表妹,而是老大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