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31, 2015
風馬牛不相及
前夜,在整理凌亂的書櫃時,突然看到多年前教授在講授「研究方法」一課時所用的講義,一陣欷噓之後,想起當時老師特別以「風馬牛不相及」為例,說明風馬牛當然相及,而且有一定的相關性。那時,我沒有表達意見,如果真是將「風」、「馬」、「牛」三者當成獨立的元素,然後分析這其間的相關係數,自然是會有一定相關性的。但重點是「風馬牛不相及」一句中,「風」、「馬」、「牛」三者是否真是獨立的元素。
《左傳》僖公四年裡,齊師伐楚,楚成王派了使臣至齊師陣營並說:「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原典出處,而《書經•費誓》上曾載有:「馬牛其風」的說法,唐朝的孔穎達在註釋時,引用東漢賈逵的說法:「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簡單說,「風」其實就是馬跟牛發情時,奔逐另一半的意思,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空氣流動,是扯不上關係的。至於「相及」二字,《國語•晉語》中有直接的例子:「男女相及,以生民也」,東漢末年韋昭的註釋即直接說:「相及,嫁娶也」。所以「風馬牛不相及」這句話,雖是彼此不相干的意思,但其原意,應該是:「馬跟牛發情時,不會馬找牛,也不會牛找馬啊!」語句雖有些粗鄙,但也頗為傳神,看來楚王的使者火氣不小,所以無法達成和談的任務,齊師遂進一步進逼到了「陘」這個地方!於是楚王又派了屈完前去求和,最後才在召陵會盟,達成了和談的任務。
「風」這個字如依賈逵之說法解釋成「放」字,則現今監獄犯人之「放風」,便很有點意思,放風二字,顯然最原始的邏輯,是將豢養之牲口放出去尋找另一半的意思,而風的異體字頗多,其中有「凬」或「凮」的寫法,也見於《康熙字典》,現將風字的字型演變表列如下:
有人將「風」字之原始意義解釋為:「女人張開兩腿,中間有陰道口,口中有一點,表示陰莖,腿上壓一腿,是男腿。還有一橫,表示『道』,即夫妻之道」,其邏輯如何,看官或許可以從該字的字型演變中自行判定,但風如果就是「相誘」,那風字本意包含牝牡相及、男女之歡,似乎也說的過去,只不過甲骨文的風字,所透露出來的意思,似乎與性的關連不甚明顯。
召陵之盟時,齊國是聯合宋、陳、衛、鄭、許、魯、曹、邾等八國聯軍一起入侵蔡國的,楚成王為了救蔡,才與齊國在召陵達成會盟的目的。會盟之後,齊國罷兵行將返回故國,而陳國的大夫轅濤塗擔心齊軍進入陳國會有難以預料的後果,遂與聯軍中的鄭國大夫申侯共議,建議齊軍沿東海返國,但轅濤塗於提供建議之後,申侯卻又私下告訴齊桓公若沿東海而回,很可能會招致東夷的襲擊!於是齊桓公將轅濤塗予以扣押,並將虎牢之地賞賜給了申侯,從此轅、申二人結下了不解心結。僖公五年,「公及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會王世子于首止」。此時,轅濤塗為報召陵之怨,便請申侯將先前所得之虎牢「城其賜邑」,還主動請各諸侯同意,但卻又偷偷的跟鄭伯說申侯「美城其賜邑,將以叛也」,從此申侯在鄭伯心中成了有不臣之心的大石頭。
同年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止」,但鄭伯以「不朝於齊」的原因,臨時「逃歸不盟」,於是換齊國有了心結。僖公六年,諸侯以鄭伯逃盟之故,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等國共同出兵伐鄭!到了僖公七年春,齊國又再度伐鄭,鄭伯無計可施下,將不朝於齊的原因推給了申侯,再加上轅濤塗的譖言,隨即於夏時殺了申侯向齊國表態,到了冬時,鄭伯不得不低姿態的「請盟於齊」。
僖公四年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齊楚召陵之盟,衍生出齊軍返國路徑之爭,因而使轅濤塗與申侯產生了嫌隙,隔年轅濤塗做了個死球給申侯,申侯竟然毫無所悉。之後首止之盟,鄭伯逃歸,聯軍伐鄭,再隔年齊軍又出兵伐鄭,鄭伯遂將不朝於齊的責任推予申侯,申侯最後成了代罪羔羊,死的多少有些不明不白。《左傳》上說「鄭殺申侯以悅於齊」,但申侯曾經給桓公出過退兵路徑的建議,殺之便能取悅齊國似乎頗為牽強,合理推想當是築城虎牢意欲反叛的譖言,加上鄭國與齊國都需要個可以交代的理由而已。
各位若是看看僖公四年管仲與楚國使者的對白,那真是弱國無外交的最具體展現,什麼理由都可以拿來欺負人,而齊國之後伐鄭,鄭伯以申侯的人頭暫時平息了戰爭,有人要面子,有人要裡子,是是非非間其實也沒什麼具體的道理,風馬牛原本是真不相及的,但相關係數再低,還是可以拿來做文章而使其相及,此申侯之所以死,轅濤塗之所以譖,齊軍之所以退,鄭國之所以安!
當年,林老師那堂「研究方法」的課,如果有中文系的老師坐於台下,在考究風馬牛之後,恐怕就真上不下去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