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9, 2007

驚夢慈顏笑,歸遲孟郊寒


余出差寧波,心為瑣事所煩,觀電視,多有抗戰之歷史與人物,而彼等所著軍裝,正如家父舊時照片,挺拔而又簡陋,意氣更顯傲骨!或於黃土之丘,伏擊驕妄強敵,或於深雪之夜,強度封鎖火線,但見將士與日寇周旋於崇山峻嶺之中,無論盛暑,無懼寒冬,以命許國而無私無我。此等景象,相互揉雜於少時父親所訴,筆耕所云,以及返回老家時所觀景致,思父之情遂隨之澎湃湧起,兀自難遏,乃依稀將記憶所及,以父親所書之文辭,據己意而化成以下雜句,名之曰:「驚夢慈顏笑,歸遲孟郊寒」,聊舒思念之心,並為先父代書其孺慕難報之情,是為記。

往事已如煙,殘影自顧憐,英姿吞胡魯,衰朽惜殘年
風雪離家日,辭母跪堂前,身若天憐見,歸家母奉先
太行膽挑大,中條血浴濺,袍澤懷中喪,命懸死牢前
宋意悲易水,伍胥愁韶關,藏兵籠中碗,窮圖匕驚現
哀鴻遍九州,塗炭身僅免,丹心汗罄竹,歌吹慶凱旋
山河撼喪亂,秋水阻難還,穿豫次魯粵,血灑定海灘
驚夢慈顏笑,歸遲孟郊寒,傳書送窮里,魂夢繫鄉關
遠遊無方子,筆邀滔天患,婆娑洋外島,四十頻興嘆
魚雁隔咫尺,茫茫天涯憾,輾轉手書來,承歡殘夢斷
母兄俱登境,稚弟膝亦殘,歸鄉尋無徑,西嚮淚湧川
魂斷天涯路,怔忡兩茫然,兼程彰慈典,歸兒淚濕衫
棄里背鄉子,碑前娘親喚,生劬撫觸攜,一哭慟銀漢
浩天罔極恩,黃泉再結環,哀哀此生悲,萬事俱了然
蜩螗吟白髮,難續梁父歡,今生命已休,鑄錯成此憾
三兩衷心句,捎予慈母觀,垂淚輕噓問,百年方得安


 

Sunday, October 14, 2007

言與不言


三國演義裡,曹操是個大奸雄,而劉備則是「匡復漢室」的英雄,至於吳國,除了赤壁之戰,大都督周瑜來了個強虜灰飛湮滅外,似乎始終是個配角。而在電視劇裡,劉備伐吳慘敗,火燒連營七百里,遂爾憂憤成疾,於白帝托孤而謂諸葛:「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逼的諸葛極言「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再而後諸葛六出岐山,傾力伐魏,怎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星落秋風五丈原,將歷史的悲歌與無言的悲情,在風中搖曳的「匡復漢室」大纛之下,淡淡襯托出蜀漢行將落幕的無奈。

劉備,真的如演義裡那麼仁民愛物,禮賢下士嗎?果如是,何以天下英才盡聚於魏?而蜀國在諸葛亡故後,卻有黃皓竊弄機柄,廖化充任先鋒的荒謬?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其「英雄記」中,替當時天下豪傑做了小傳,對於曹操,開頭便寫到:「曹操與劉備密言,備泄之於袁紹,紹知操有圖己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誡後世」。由這一段記載,可知道劉備絕不是演義裏的正人君子,否則怎能與操密言後,又泄之於紹?當然,密誅曹操不成的劉備,日後展開了一段流亡歲月,直到委自枉屈,三顧草廬,隆中計定三分,方才有了鼎足天下的未來。至於曹操,則恨到自咋其舌,以血自戒戒人了,至於「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一句,想必曹操一旦思即,便會兀自生氣!

歷史上多言賈禍的故事太多,而殷浩喪師後,不發一語,僅「書空咄咄」堪稱一絕,但是不說話也未必得免其災。替漢景帝蕩平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在書吏詰問何以購置軍需時,不發一語,景帝得知,大怒的說,「不說,那就永遠不要再說了」,隨之將之下獄,亞夫在獄中斷食而死!如此,說不說,都有錯,那還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來的比較好。

孔融,建安七子之首,因反對曹操,遂為之藉故殺害,刑前做臨終詩一首,首四句是:「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簡單說,他是體會到,事無大小,多言得罪。孔融一家,最後盡為曹操所戮!而他的兩個兒子,繼承了乃父「小時了了」的聰明絕頂。世說新語記載了這麼一段:「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孔融到底是說了什麼,令曹操惱怒到要殺他全家,歷史語焉不詳,或說他「欲規不軌」,或說他「跌宕放言」,這兩句顯然不是事實,蓋書生謀反,三年不成,何況天天直言反對曹操的孔融!若說他亂寫文章,內容不倫,漢末名士如孔融,如此愛惜羽毛之下,能寫出什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文章?倒是劉孝標注世說新語時,引《魏氏春秋》說了實話:「融對孫權使有訕謗之言,坐棄市」。如此,顯然根本就是曹操「藉故」殺人!而且是「細故」,難怪孔融《絕命詩》裡,盡是憤懟之言。

後漢趙壹,也是個因恃才傲物多言賈禍的例子,若非友人相救,早死非命,得救後,「畏禁,不敢班班顯言,竊為《窮鳥賦》一篇」,以感謝友人救命之恩,辭曰:「有一窮鳥,戢翼原野,罼網加上,機穽在下,繳彈張右,翼弓彀左,飛丸繳矢,交集於我,思飛不得,欲鳴不可,舉頭畏觸,搖足恐墮,內懷怖急,乍冰乍火,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鳥也雖頑,猶識密恩,內以書心,外用告天」!文字裡,沒說自己多言賈禍的事情,看來是不敢多說了。無獨有偶,唐初四傑之一的盧照鄰,自序說「余曾有橫事被拘,為群小所使,將致之深議,友人救護得免。竊感趙壹《窮鳥》之事,遂做《窮魚賦》,常思報德,故冠之篇首云」。細看窮魚一賦,也不敢將「橫事」之來龍去脈多做說明,應該也是不敢再多說了,只能引經據典賣弄文采,含沙射影而恣做風流。或鳥或魚,皆窮於詞矣,非不能言,蓋不敢言爾。

詩經之首「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話到底在說什麼?關關是鳥鳴聲,雎鳩則是魚鷹,魚鷹在河邊鳴叫,各家學者解釋了半天,說是男女出雙入對之意。最後,經過出土文物的考證,才發現原來作者是以雎鳩(鳥)捕魚(在河之洲,不捕魚幹啥),強烈象徵男性求偶之事(魚鷹入水捕魚),所以才會「淑女好逑」!至於關關,你我都聽不懂,也不需要懂,大家都不是公冶長,懂鳥語只會害事而已,還是書空比較好,少說比較好,有魚有鳥,救護方免其災,也該詞窮無言了。

語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交淺言深的結果,不是害人,就是害己,又何苦哉?還是細想一下曹操與劉備密語之後,為之咋舌以血示人的用心何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