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16, 2020

且展風簷之書,照取古道之色


都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但戲是要人演的,而人生是要過的,自己的人生自己過,別人則只能用「演」的,還需要有相當的演技,才能表達出真實的情境:那種冷暖自知的酸甜苦辣。人生,我們應當在乎現在怎麼過,真實的史筆如何寫,而非在意以後會怎麼演!

宋代有位大臣王嗣宗,一生頗有些傳奇,只可惜歷史劇中沒有他的戲份。據宋代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一書所載:「王嗣宗,太祖時以魁甲登第,多歷外郡,晚方入朝。真宗時為副樞,以老辭位,真宗遽止之,嗣宗謂:『臣力不任矣,但恨天眼遲開二十年』。」這短短的幾句,對照一下《宋史》本傳,知道他是在「開寶八年,登進士甲科」,但是他的狀元不單單是靠文采,同時還是「以手博得狀元」(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而跟王嗣宗打架搶狀元的對象,則是個童山濯濯的陳識(司馬光則說是趙昌言)。博力中,嗣宗搶了陳識掉下來的帽子,便向宋太祖說是自己得勝了,而一個靠博力取帽得到的狀元,顯然很難獲得文人的敬重!《大宋傳奇趙匡胤》一劇,很可惜沒有兩個文人博力的戲碼,而趙匡胤要求兩人博力以取狀元的要求,也確實匪夷所思,自古文人相輕,武人相忌,趙匡胤乃武夫出身,科舉大典時將文場當成武場,應該是那一科的不幸,也是歷史的鬧劇!

此外,《續聞》說王「為副樞,以老辭位」,我們知道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寇準與王嗣宗同時間擔任樞密使與副使之職(1014~1015),再對照一下《宋史》:「嗣宗與之(寇準)不協,累表解職」,便可知《續聞》中說「以老辭位」只是一種曲筆,說穿了,其實就是王嗣宗與寇準難以合作的緣故!但如果上推二十年,王所祈求早開的「天眼」,就該是宋太宗而不是宋真宗了,這多少有點怪罪皇上不識人才的味道。寇、王兩人不合是有多不合?王持續上書請求解職,幾經轉折,最後終於如願外放出治河南府(西京)。幾年後,於天禧二年,西京洛陽鬧出一個「帽妖案」,說是天上出現一個外型似帽但會飛,半夜還會入戶吃人的怪物,嚇得百姓與軍士晚上都不敢睡覺,並以相連的嚎叫,以期阻止帽妖加害侵擾!如此謠言及脫序行為,震動了京師及真宗,最後致使無所作為的王嗣宗徙治陝州(知州),日後並在寇準的堅持下,以左屯衛上將軍告老退休。未幾,王於天禧五年病逝,得年七十有八。

如有戲劇,將如何演繹王嗣宗處理「帽妖」一案的無所作為?又當如何將這個實質上具有政治爭議的異象,歸類為「不明飛行物」的目擊事件?還是鬼怪異談?又該如何將王嗣宗與寇準前前後後的恩怨情仇,不保留的,用寇準強行要求王氏退休的過程予以表達?又如何將寇準日後因與丁謂不合,而一路累貶至雷州司戶參軍的過程,絲絲入扣的表達出來?寇準與王嗣宗不協,丁謂與寇準不合,在互相傾軋上台下台間,卻真真實實的留下宋末葉李的感慨:「君來路,吾歸路,來來去去何時住?公田關子竟何如,國事當時誰與誤?雷州戶,崖州戶,人生會有相逢處,客中頗恨乏蒸羊,聊贈一篇長短句」,沒有人可以在台上一輩子,鞠躬轉身的一天總會到來。清代彭元端《宋四六話》一書如是記載:「宋亡,葉仕元,至中書右丞,見《西湖志餘》」。在黨同伐異下,趙家之天下終成異姓之國,而異姓之國,卻又從來不是有意為官者不仕的考量。而今,有誰為我們演繹寇準與丁謂,或是葉李與賈似道路途相遇的心境?尤其是那種亡國之後,又入仕他朝為官者的心境?

王嗣宗的真實劇本沒人編寫,姚啟聖的歷史新篇卻登上台面。在《康熙帝國》一劇中,姚啟聖不真不假的,成了清朝平定台灣最主要的功臣。編劇將姚啟聖從一個衣衫襤褸「老的掉渣」的從九品司廏開始出場,而後透過周培公的強力推薦、皇子海上追寇的重大失利,康熙「誅心」的收攏手段,再到「三必撫、三必剿」的平台方略,便快速的得到了康熙授予征台的專權!當然,劇本可以如是說,但史實卻不能如是寫,姚啟聖其實是一步一印,透過一場場的戰功,以及康熙帝的堂兄康親王的賞識及推薦,才得到屬於自己的職位的,當天下悠悠之際,豈有掉下來的功名可享?施琅於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攻克台灣時,姚啟聖正坐鎮廈門並焦頭熱腦的負責著所有的後勤補給,未料收台後的同年十一月,一如楚之范增、漢之劉表、魏之曹休、唐之孟浩然、宋之宗澤一般,姚啟聖也因「疽發背」而卒,這個「疽發背」三字,似乎都帶有死有未甘的意涵在內。

真實的姚啟聖,於福建布政使、福建總督任內曾與鄭明多次交手,對清廷收台確實有功,但大部隊渡海作戰終究不同於陸戰,是以後由水師提督施琅統總攻台之責,終而先取澎湖、後下台灣。然姚啟聖與施琅皆生於明季,最後卻都效死於清廷,楚材晉用於先,甘為貳臣於後,與葉李實無其異!待至乾隆修《明季貳臣傳》,其詔曰:「此等大節有虧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勳績,諒於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後人,原於既死。今為準情酌理,自應於國史內另立《貳臣傳》一門,將諸臣仕明及仕本朝各事跡,據寔直書,使不能纖微隱飾」!幸運的,姚啟聖與施琅都不在《貳臣傳》內,然而即或不在傳內,仍在人心之內,是非終有曲直,對錯豈無分野?當時誰誤國事,必有史筆刪削!

先祖教導家父,切勿學曾國藩之為人,先父則告知不學其人需知其事,方知何以不學。元代宋、明代元、清代明,於其鼎革之際,有多少「其人」、「其事」不可學而需知?又有多少可為榜樣而需學且需知?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且展風簷之書,照取古道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