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3, 2020

鐘鼎山林,人各有志,文武殊途,殊途同歸!


我們都是透過經歷而長大,也只有自身經歷的真實教訓,可以讓人記憶深刻並逐漸成長,俗語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應是此理,而「嘴上無毛,辦事不牢」,說的則是反義。

多年前,讀戚宜君先生所著《文人逸趣》一書,其內提到左宗棠伐新疆時,在甘肅境界與某位自稱「天下第一棋手」的長者對奕的經歷,伐前去時先是三戰皆贏,勝後回途竟乃三戰連墨,最後長者說:「當時知公有要務在身,故避其鋒,以全其功,是以小讓耳!」左氏遂唯唯而退!雖不知其確切出處,但每每憶起此文,便再一次的提醒自己在這個世上,真不知道有多少人於暗中忍你、讓你,但自己卻毫不知情,人家也沒有想讓你知道的意思!

數日前,隨手檢閱張祖翼《清代野記》一書,不經意又讀到左宗堂的另一則故事。大意說左氏初次入京,住宿於善化會館內,突有一日行李中的「黃馬掛」遭人盜走,然而其他值錢之物卻毫無所失!左氏大驚之下請步軍統領輯拿宵小,但統領卻說:「此衣既不能公開的穿,也不能拿去當鋪換錢,偷了又有何用?一定是您老先前說了什麼不該說的大話,所以有人想展示一下他們的厲害而已!不必輯補,沒多久就會自己送回來了。」果然,左氏一日出門而歸,黃馬掛就自己放好在房內了!左氏於是訝異的無法說話(舌撟不能下)」!在這則《京師志盜》的事故中,點出了左宗棠「此必爾曾大言」的大剌剌與不經意個性!所以才會發生黃馬掛被盜後失而復還的情境。

左宗棠收復新疆,確實是中華民族的大事,但其個性自少即喜發豪言壯語,也曾自比諸葛,將自己稱為「今亮」!加之官運騰達後不知收斂,因此兀傲之名隨之亦甚!年輕時,左到京師晉見皇帝,黃馬掛被偷後,竟不知檢討背後原因,但連步軍統領都知道必是左氏又說了什麼得罪他人的大話,所以才有如此如同「警告」的遭遇,畢竟遺失黃馬掛,那可是有罪的!但左氏又何曾有所警悟?到了六十五歲抬棺出伐新疆,去時贏了,要老人家將天下第一棋手的牌子給撤下,回程輸了,卻僅唯唯而退,又忘了對老人家說句感恩道謝的話,這就是左宗棠的個性!也就難免在活著的時候,要跟剛去世的曾國藩爭什麼「文正」、「武邪」的諡號,既不倫不類,也有失敦厚之風,確實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清代劉禺生所著之筆記《世載堂雜憶》,其內《左宗棠與樊雲門》一文記載了左宗棠寄居駱秉章幕下時,因與武職之總兵樊燮在言語上發生衝突,因此大罵樊:「王八蛋,滾出去!」未己,樊削職歸里,回家後在祖宗神龕下擺上「王八蛋,滾出去」六字木牌,並告誡兩個兒子,務必要考取舉人以上資格,方可以卸除此牌,否則終生需著女裝!而後其子樊增祥(字雲門)高中光緒三年丁丑科進士,樊家才終能將六字木牌去除!之後,左宗棠自己成了軍旅中人,並以平定甘陝回亂,收復新疆失土而有大功於清,左既然對自己的舉人出身始終有所忌諱與遺恨,那又何必對於武職人員在言語上如此齟齬與不堪呢?

鐘鼎山林,人各有志,文武殊途,殊途同歸!左宗棠係舉人(孝廉)出身,因仕途不順,最後寄居他人幕下,熟讀兵書後,經過駱秉章之重用,方重新進入仕途,由文職成了用兵常勝的武將。而樊燮為咸豐帝削職歸里之後,勉勵其子樊增祥努力讀書考取功名,最終樊雲門成為清代知名的文學家,雖去除掉了父輩「王八蛋,滾出去」的武職屈辱,但還是留下了家中樓壁上「左宗棠可殺」的五字遺痕!《左宗棠與樊雲門》文末,提到樊增祥在陝西布政使(藩台)任內,左宗棠賜建專祠於西安,陝西巡撫特別請樊增祥致祭,但樊則予以婉拒並說:「寧願違命,不願獲罪先人。」左樊兩人結怨,確實已然累及下一代矣。

又,余於頭份服役時,206師當時師長姓左,短小精幹但滿面紅光且精神矍鑠,據稱是左宗棠的孫輩中人,那時師長脾氣火爆,語言欠雅,也很喜歡罵人,記憶中他常以「你這個豬」的鄉音辱罵不如己意之人,想出身軍旅之家,身上自有著獨特的味道,但似乎文舉人的風采已不可得見,而行伍的粗鄙氣息卻留存於身矣,唉!這不正是左宗棠當時之所以罵樊燮的原因嗎!

或文或武,與人交,何必相輕?又何必相忌呢?

Thursday, November 26, 2020

誤聽、誤讀、誤寫、誤會


誤會他人以及被誤會,是每個人都免不了的事,但重點是這個「誤」字,是有心還是無意!

曾有一篇英文小品,內容描述兩個小孩在垃圾桶中檢了一隻黑鞋子,而後將之丟往樹叢中並指揮小狗將之撿回,結果小狗卻撿回一隻白色的鞋子。與此同時,樹叢中衝出一位一足赤腳,另一足穿著白鞋的男子,並要求小孩將白鞋予以歸還,於是引出狗是不是「色盲」的議題!不管如何,狗確實是「認錯」而叼了不對的鞋子回來!

另一則英文小品,則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 Lard Baron,聽父親講解「Knowledge is Power... Francis Bacon」(知識就是力量,法蘭西斯‧培根)時,將之聽成「Knowledge is power, France is Bacon」,是以始終不解為何會有後半段「法國就是醃肉」的說法,並且每次詢問他人何以如此時,他人都未正面予以回應!直到多年之後在書本中看到:「Knowledge is Power... Francis Bacon」的文字,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自始就「聽錯」了!這種「penny dropped」突然懂得的經驗,不會是醍醐灌頂的爽朗,而該是深深自嘆幾口氣的哀傷吧(見:https://franceisbacon.com/)。

《韓非子》一書內有「郢書燕悅」的故事,大意是說某楚人於晚上寫信給燕國的相國,因天色灰暗,便對拿蠟燭的人說「舉燭」(把蠟燭拿高點),不意自己也將「舉燭」兩個字寫進書信之中!燕相收到後,認為舉燭就是「尚明也,舉賢而任之」(推行清廉政治、任用賢人),於是與燕王商議後推行全國,燕國因此大治。一個誤寫、一個誤讀,但最後卻是非常正向的結果。

當然,還有刻意誤讀的例子,諸如大家熟知的「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也可以將之點標成「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於是意思變的完全相反!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一劇中有另一個例子,裡面提到這麼一份契約書:「本人林大福,將大樹街石屋租于恩人黃老十一家,未能報恩,萬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黃公年租銀兩三十,萬不能轉租別人。」結果訟師方唐鏡隨意加上幾個標點,便成了「本人林大福,將大樹街石屋租于恩人黃老十一家,未能報恩,萬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黃公年租銀兩三十萬,不能轉租別人」。刻意曲解的標點,使得契約的原意盡失,雖說只是戲劇,如一旦成真,將是莫大的悲劇。

標點符號的位置,古人稱為「句讀」,標錯位置便會誤解,然而新式的標點符號,卻直到民國九年方才正式頒佈,歷史長河中,相信被曲解的誤會多了。《論語》中有這麼一段:「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後半段若翻成白話,就是:「可以驅使人民,但不可教化人民」。但若重新標點成:「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便將前小段的詩禮樂當成了前提,也就是:「百姓若都熟悉詩禮樂了,就可以自由放任些,若還不熟悉,就一定要先教育他們。」看看這兩段話解譯的差異有多大!

被誤會,一定難免,只要行正坐穩、良心平安,我們確實不能滿足所有人的想法,但如果是無意中誤解他人,或是自己真的做錯了,因而傷害到別人了,則應表達歉意,如此才能取得諒解,繼續合作。趙國的廉頗懂得「肉袒負荊」,藺相如也懂得「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有這二人,也才使得「彊秦不敢加兵於趙」!但並非所有人都有廉藺兩人的的氣度,事實上如若不是藺的大度,廉也不會負荊請罪,許多事確實都是相輔相成的!列傳裡講到廉頗失勢又重新享有權力後,離開的賓客重新投靠,卻被拒於門外時對廉頗說的那幾句:「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這很值得大家想想,一般人的人心與環境,有勢則從,無勢則去,雖然現實殘酷,但也不很正常?

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先生曾這麼說:
我站在一樓有人罵我,我聽到了很生氣。
我站在十樓有人罵我,我聽不太清楚,我還以為他是在跟我打招呼。
我站在一百樓有人罵我,我根本聽不見,也看不見。
一個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沒有高度。
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
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
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將會不可思議。

看著這幾句話,我忽然想起國中校長鄭顯三先生。那年,我們以高一的學長身份,回到學校與國三正在苦讀的學弟妹分享考試經驗,其中一位學妹問的很直接:「準備考試真的很苦、很苦」,校長回答:「如果妳站在淡水河邊,會覺得河裡都是垃圾,髒死了!但如在站在觀音山頂,妳會發現俯瞰的淡水河在太陽下金色粼粼,非常美好」!國三生與校長,經歷不同,高度與看法當然是不一樣的。如今回思自己走過的路、碰過的事、遇過的人,果然:「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將會不可思議。」

被誤會,有時不需要解釋,有時也解釋不清!漢朝的「直不疑」,因官昇的太快而造成同僚眼紅,於是有中傷之言:「他的長相是不錯啦,但卻真想不到他怎會跟嫂嫂私通!」直不疑聽到後只說:「我沒有哥哥啊!」但也再不多做辯駁。也有些人為了避免誤會,一個字不敢多說。《世說新語》記載了殷浩出師不利被奪官之後,「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也就整天以手指向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字,嘴上卻一個字不多講!問題是,一個被逐官之人,他能講嗎?講出來的後果呢?與其明說,大家就繼續猜猜殷浩的心思吧!

對於誤會與被誤會,如果大家彼此尊重,也能以大原則為共識,那或許也可用:「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邏輯繼續往前,有共識,不同意見自然包容,沒有共識,就要好好建立共識了。倘若共識真不能建立,那就回到古訓《論語》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畢竟人都是不一樣的。

Wednesday, October 7, 2020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寫完「此心安處是無鄉」,同學遂告知剛剛讀完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而另有同學則寄來家中所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書法照片,還有朋友直接將東坡《念奴嬌》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寫來一觀!顯然蘇軾的文字與形象,不經意的,已然隱含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蘇軾一生三次被貶,先黃後惠再儋,若不是被謫之所的地方官給予善待,恐怕蘇軾便無法發揮他的才情,寫出那麼多令人心神嚮往的篇章。與蘇軾同代的何薳,在其《春渚紀聞》一書中,特別有《東坡事實》一卷,將蘇軾之遺文軼事,小辨雜說收錄於其內,而該卷第一則《文章快意》即說:「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踰此者。」足見東坡有事沒事就是喜歡寫,寫的盡意,寫的曲折而又快樂,但也因所寫之內容受到曲解而為構陷。「烏台詩案」的發生,雖說是新舊黨爭枱面上的衝突,但其實就是借題發揮,而以蘇軾做為主要的打擊對象,最後東坡被貶黃州團練副使,而他的一干朋友們,也因此而遭受到一定的牽連。

東坡貶於湖北黃岡謫所後,據《東坡志林》《記承天夜遊》所述,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東坡「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文中之張懷民,或即因詩案同時被貶於黃州,一個是副使,一個則是主簿,兩個「閑人」是一同遷謫的犯官,還一起散步夜遊,一併觀月賞竹,有能力將不幸化成有幸,將際遇轉成機緣,之後也才會有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蘇軾的朋友很多,除了害人的章惇、蔡京,還有一起受牽連的「蘇門六君子」,能有蘇軾這種朋友,好的一面自不用說,不好的一面也需勇於承擔!試想:那些於蘇軾貶謫後將來往書信燒掉的老友,或是於接到蘇軾來信後不敢回信的舊友們,於此九百餘年後的今天,我們實在也不忍苛責,畢竟政治力的介入,與前途、個人生命及家族榮辱都息息相關!但,拒人於外,總覺得就是少了些人情,卻多了那麼些世故!

提及古人,我們常會用「道德文章」來形容某的品德與學問,對於蘇軾,連宋孝宗趙昚(音慎)都如是稱讚:「忠言讜論,立朝大節,一時廷臣無出其右」,蘇軾即或流放,也不改其直言之本性,是以大節無所虧,文章則流傳千古。流放黃州,因傅堯俞之「求近文」,於是蘇軾將新寫的《前赤壁賦》抄寫一過送給了「欽之」,賦後有「不該多寫」的話:「欽之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這寫的是朋友間的互信,是蘇軾如鯁在喉、如蠅在食不吐不快的個性,更是蘇軾自己筆力曲折,無不盡意的快意文章,恐怕也是不得不爾的必要提醒。傅堯俞還有他的子孫,最終並沒有上繳這封蘇軾親寫的《赤壁賦》,也才讓後世有機會一睹蘇軾此賦的書法真跡!北宋有蘇、黃、米、蔡書法四大家,看著這千古不遇的《赤壁賦》,聯想著蘇軾當時的際遇以及筆下的快意,其滋味之冷暖還真只能各自解讀。

蘇軾出貶黃州後,一時「多難畏事」,深怕再因文字而受不期之禍,因此交代欽之要「藏之不出」,但終究物以類聚者沆瀣一氣,東坡不畏事的朋友其實也很多。元豐二年九月,蘇軾親書《昆陽城賦》給他的佛門朋友參寥子(釋道潛),也因為東坡與釋道潛相交甚厚,這親書的《昆陽城賦》才能經歷歲月的坎坷,有幸流傳下來。元祐六年,蘇軾在《八聲甘州․寄參寥子》一詞中說:「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對於蘇居士與參寥子這兩人的交情,前述兩句話應該是說的夠清楚了。《昆陽城賦》中有這麼兩句:「豈豪傑之能得,盡市井之無賴」,而今市井無賴四字,亦如同「河東獅吼」一般,都成了約定的成語!東坡的文字與生活,確實都活在我們的日常之中。

我們在《春渚紀聞․翰墨之富》中還看到:「(東坡)先生翰墨之妙,既經崇寧、大觀焚毀之餘,人間所藏,蓋一二數也。至宣和間內府復加搜訪,一紙定值萬錢。…丙午年,金人犯闕,輸運而往,疑南州無一字之餘也。」可見在宋徽宗的同意下(崇寧、大觀、宣和都是宋徽宗的年號),蔡京將蘇軾等舊黨所留存的文字,視同禁書而予以大量的銷毀,甚至連神宗作序,司馬光所寫的《資治通鑑》都差點無法倖免,故而十不存一二也屬正常。弛禁之後,又經朝廷內府重金之收購,民間所留必然更少,再之後經過宋欽宗靖康元年(丙午年)的「靖康之難」,汴京中的朝廷器物遭金人擄掠一空,世間還能留下的蘇軾墨翰真跡,那就真的是多經磨難的劫後之餘了。也正因此,能於朝廷嚴禁並收繳焚燬之際堅不上繳,之後又能拒千金收購之誘惑而不予售出,就不得不對傅堯俞(欽之)、參寥子(釋道潛)及其後代為保留蘇軾的墨翰有所感佩了!參寥子是佛門中人,自應四大皆空欲求有限,傅堯俞則是「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集清廉、正直、勇敢於一身的國之重臣,蘇軾與傅堯俞相交並說「欽之愛我」,看來是真能體會到傅堯俞的誠摯之情。

徽宗崇寧、大觀年間,因蔡京之故,弄出了「元祐黨籍碑」的歷史重醜!司馬光、文彥博、呂公亮通通列名「曾任宰臣執政官」之列,而由蘇軾領銜,與劉安世、范祖禹等列名在「曾任侍制以上官」,至於蘇門六君子如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則屬於籍碑「餘官」內的首四名!此一籍碑刻於崇寧四年(西元1105年),上面有宋徽宗「元祐黨籍碑」的御筆,以及蔡京所寫的黨人名字!一年後因朝野議論洶洶,徽宗遂知反悔而將於全國所立之碑石全數砸毀!當時執政者如徽宗、蔡京之糊塗,以及公帑之隨意浪擲,與今日之執政官員又有何異?王夫之的《宋論》中說:「宋之亂,自神宗始」,但真正毀壞國家根本最重的,恐怕是只適合當藝術家的宋徽宗吧!一個黨籍碑,真的傷盡天下人心,又還有誰,願意多為宋朝這個國家而有所付出?蘇軾的書畫翰墨,連同其他舊黨人物的著作,在崇寧、大觀之間,凡能徵集到的,多數都付予祝融而化為青煙!有幸留下來的,亦隨靖康之恥而一起北去矣。蘇軾卒於建中靖國元年,不即見身後之禍,是幸耶?抑不幸耶?

家父與朋友交,書信往返之外另亦常以楹聯相贈。家中現掛有江陵張知本先生所贈「宜情自有詩書畫,秉性當如松竹梅」楹聯一幅,亦有父親鄉里老友張正義伯父所書之「常樂長壽」四字。黨國大老張知本先生乃武昌首義諸人之一,因曾留日修習法學,故曾參與民國憲法之起草享有盛譽。惟張先生與先父相差近三十歲,其中來往之細節已不可得知,然張先生之墨翰字跡端正中有美感及豪氣,日前途經龍安街及同安街左近,得見張先生替「湖北同鄉會」所書數字,其落款與家中字跡完全相同,遂一眼即辨!至於正義伯父之字,則頗具含意,「常樂」係指老家山西省高平市常樂村,而「長壽」則祝願家父歲至期頤之意,「常樂長壽」,其意即可明矣。張伯父與家父共同抗擊日寇於太行山區,同袍同澤幾生幾死,國府遷台時張伯父未及跟隨,而後流放黑龍江從事苦役,後於黑龍江擔任教師直至終老,父親返鄉時錯失機緣不得一見,而後此生便無由再敘矣,而今言之不勝唏噓。抗戰軍興之後,大時代動盪不堪,父親轉戰南北,飄零東西,終而落腳台灣,語謂:「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做故鄉」,渡得大江大海,行過深山高壑,此間無雪堂之屋,但存凌虛之台,雖非家亦需為家,而蘇軾尚有北還期葬嵩山之言,然家父自三十二年雪夜慈母之後,離鄉背里最終埋骨於此,西望大海,兩岸濤濤,實歸骨無期還鄉無時矣!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顯然,我們都只能在無法有效的規劃中,邊走邊看,留下也留不下,記得也記不得。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20

此心安處是吾鄉


每個人都有個性,也都有情緒,個性是一致的,而情緒則是一時的,但如果情緒呈現出常態的一致性,那情緒便不是情緒而是個性!

北宋的蘇軾,大家都說他生性樂觀、豁達,連他自己都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見高文虎《蓼花洲閑錄》),但也正是他這種交不擇友的結果,不幸誤交損友章惇,乃有先貶惠州後貶儋州的際遇,最終差點害了性命。蘇軾樂觀的個性應該是不會錯了,在他的詩詞歌賦中已然顯露無遺,但他偶一所顯現出來的情緒,也值得稍稍提提。尤其,情緒透過不斷的曲折與磨練,一旦深入所思所想,個性也就不一樣了。

蘇軾年輕時,曾出仕陝西鳳翔府判官,遇到上司陳希亮(公弼),陳希亮對享有大名的蘇軾完全不假辭色,在蘇軾寫的公文上塗塗改改,並要求重寫重送,而蘇軾一日缺席正式宴會,陳希亮也不客氣的對蘇軾處以罰鍰(罰銅)!日後蘇軾遂在替陳希亮所寫的《凌虛台記》中,報復性的使用了諷刺性的詞句。但陳希亮肚大能容,一字不改刻石記之,並對旁人說:「吾視蘇明允猶子也,某猶孫子也,平日故不以辭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懼夫滿而不勝也,乃不吾樂邪?」,這段見於邵博《聞見後録》的記載,說明了陳公弼提攜蘇軾,用的是刻意的打磨之法!但年少輕狂的蘇軾並不知道,才會在《凌虛台記》中顯現出他用詞的情緒。而後,隨蘇軾有了更多人生經歷,有所體悟後,乃在《陳公弼傳》中寫出他的慚愧:「軾官鳳翔,實從公二年。方是時年少氣盛,愚不更事,屢與公爭議,至形於言色,已而悔之」。經歷了人生磨練,走過了坎坷起伏,情緒少了,稜角頓了,體悟多了,後悔也多了,因此個性也就漸次圓融了。

宋哲宗將蘇軾先後貶至惠州及儋州,待徽宗即位,蘇軾方遇赦北返,於金山寺中見到李公麟替自己年輕時畫的畫像,有感之下吟出六言詩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此詩是東坡一生際遇的總結,而於三處謫所寫就的文章,遂成了他一生的功業!儋州,即是海南島之儋耳,在宋人朱弁所著《曲洧舊聞》中,載有一則東坡見螞蟻脫難於水的體會:「吾始至南海,環視天水無際,淒然傷之,曰:『何時得出此島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積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國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島者?覆盆水於地,芥浮於水,蟻附於芥,茫然不知所濟。少焉,水涸。蟻即徑去,見其類出涕曰:『幾不復與子相見。』豈知俯仰之間,有方軌八達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東坡竟然用螞蟻比喻自己的處境,並相信定然有離開儋耳的八達之路,一切都是機緣而已。再怎磨豁達,這一段文字顯然是東坡初至儋耳時的情緒之言,那是藏不住的!何況他的個性是如蠅在食、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一肚子不合時宜」。 

《曲洧舊聞》內另有記載如下:「東坡在儋耳,謂子過曰:『吾嘗告汝,我決不為海外人,近日頗覺有還中州氣象。』乃滌硯索紙筆,焚香曰:『果如吾言,寫吾平生所作八賦,當不脫誤一字。』既寫畢,讀之大喜,曰:『吾歸無疑矣。』…八賦墨跡始在梁師成家,或云入禁中矣。」可見豁達的東坡心內仍想北返,並以不錯一字當成上蒼肯允北還的承諾,這是東坡想要離開儋耳的情緒之言,情緒之做,若果不能如言,也只能無奈的繼續被豁達下去!可知東坡個性之所以豁達,其實是透過多次的磨難修練後,不得不爾的結果。《蘇東坡全集》中載有賦十七篇,因此東坡自述之八賦是哪八賦,已然不可確知矣,但前後赤壁二賦,則想當然耳在其內!如今故宮博物院所藏之《赤壁賦》真跡,係蘇軾特別書予「欽之」之作,賦尾幾句:「欽之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後赤壁賦,筆倦未能寫當,俟後信。軾白。」這位「欽之」即是「傅堯俞」(字欽之),傅跟蘇軾一般,都是蔡京「元祐黨人」中之一員,蔡以黨爭之故而竟公然立碑羞辱,可悲、可嘆,實亦可惡、可恨! 蘇軾當時因文字而遭難,方請欽之將此賦「深藏不出」,否則不知哪句又會引來其他聯想,憂讒畏譏如此,苦衷實亦難言。

蘇軾在宋神宗熙寧八年寫下《超然台記》,開首有這麼一句:「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那時導致蘇軾貶官黃州的「烏台詩案」尚未發生,而「吾安往而不樂」一句,似乎已替東坡不斷遷貶的未來,先行定下了註解。詩案發生後,他的好友王鞏(字定國)連帶受累,並於元豐二年貶官賓州(廣西賓陽)。王鞏於元豐六年北歸,相聚時東坡以「廣南風土,應是不好?」相問,王之歌女柔奴卻回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東坡大有所感,於是寫下《定風波》一詞,結尾有:「此心安處是吾鄉」名言一句,爾後東坡貶於惠州,再謫儋州,心中縱有不安,也只能在食無法求飽,居無法求安的狀況下,企求心之所安罷了。

東坡先生有百樣風貌,風情萬種的呈現於詩詞歌賦之內。對於自己的個性,他這樣說:「臣早緣剛拙,屢致憂虞。用於朝廷,則逆耳之奏形於言;施於郡縣,則疾惡之心見於政。雖知難每以為戒,而臨事不能自回。」(《杭州謝放罪第一表》)「臣志大而才短,論迂而性剛。以自用不回之心,處眾人必爭之地,不早退縮,安能保全。」(《謝兼侍讀第二表》),蘇軾自認的個性,若簡單的說,也就是陶淵明在《與子巖等疏中》所謂的「性剛才拙,與世多忤」!在人生貶謫流放的歲月中,想望《歸去來兮》中一派輕鬆的陶淵明,終而寫出一百零九首的和陶詩,蘇軾的「個性」改變,其實一路是以忐忑起伏的貶官生涯換來的。

是非對錯在九百餘年後的今天都已沈入歷史,偶爾勾沈出李定、舒亶、章惇、蔡京等人的名字,也難以在今天的時空環境下予以貿然論斷,但我總是想起杜甫的詩:「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想起楊慎的詞「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看來自己的命運,在既定的性格與情緒中,必然需隨環境而起起伏伏…,沈浮中,折難裡,一切,心安就好。 




Monday, August 31, 2020

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


鳳奎兄近日提到替「老兵父親」立傳的念頭,以便將老兵父親對家庭的大功、大德、大言傳諸後世子孫,而此念頭的興起,則是其父親有感於生命漸逝的叮囑!見到鳳奎的文字,不由得使我想起,自己的父親當年在醫院的病榻前,氣息低弱的叮嚀我,希望能將其文字集結出書的點滴!人生注定無法不朽,但似乎傳統思維中的「立言」一事,依舊縈繞在老人家的心中。

那個時代,因國共內戰而來台的老兵及其眷屬,其實並沒有多少選擇,便應著時代的要求,順著遷徙的洪流而來到台灣,先是「反共抗俄、殺朱拔毛」,而後則「立足台灣、胸懷大陸」,而當年在竹籬笆內成長的小孩,而今也都該年過知命,甚至已然七十有餘了!「老兵」注定隨時間而凋零,但對老兵的孩子,那些凋零的身影中,都有著無數辛苦奮鬥的記憶,畢竟追隨國軍部隊來到台灣,除了一條命之外,又還能帶來什麼?有幸者,家眷隨之至台,次幸者,於台成家下有子嗣,而不幸者,軍旅一生,孓然獨老,死後由政府處理後事!台北榮總懷遠堂旁,那個供奉無後人的「老兵靈位」,訴說的正是時代的悲哀以及家國的不幸。

今年甫逝世的郝柏村將軍,於前往大陸各地祭拜抗日陣亡將士時,習慣用「抗戰老兵、陸軍一級上將」落款,郝先生走過抗日的硝煙戰火而倖存,來台後復經八二三的砲火洗禮,隨後一路受上官之垂青,最後以一級上將軍銜退伍。如此經歷,較之陣亡於戰場中的各級將校士官兵,郝先生無疑是極為幸運的,郝先生確實是抗戰的老兵,只不過這位老兵,憑藉著努力與機緣,最終升至上將,並與其他有功於國家的老兵們,一同安眠於五指山上。郝先生安葬當日,哲嗣郝龍斌先生神情肅穆悲戚的站於墓前,交握雙手並凝視著父親的照片,他心裡的悸動、難過、不捨,還有諸多回憶所串起的點點滴滴,我相信我都懂得!此情此景,那年安葬父親於五指山的記憶,便自然的浮現眼前。父親與郝先生同年同月而生,而忽忽間,也是抗戰老兵的父親,竟然已經離開十七年了…。我也不禁想起,懷遠堂旁那無後人供奉的老兵靈位,又有誰能替他們報喪於遠方的親人?那種病不知時,歿不知日,生不能相養,歿不得盡哀的悲痛,或許還是永遠不知道為好…。

隨軍而來台的老兵們,無論軍銜高低,都走過物質奇缺的年代,借米賒油是為常態,缺東少西亦是必然,大家也都必需在思鄉難歸的窘境中,為生存而努力,而這些為生存所做的努力,正是所有「老兵父親」們所經歷的過程,也都需在不利的環境夾縫中,為自己、為家人找到生存的空間,而這個有限的空間,卻隨政治、軍事、經濟之情勢變化,多變難測。在「夾縫中求生存」,該是老兵父親們的共同回憶,而後輩的我們,或許聽到過但卻未必知道那種壓力,畢竟也有相當的人,努力但並沒有走過去…。

《絕地救援》一片中,馬鈴薯於火星的溫室中冒出芽來,但之後也在失壓後立即死亡,長芽是生命力的展現,而枯萎則是生命遭受剝奪的結果。於片尾,男主角未刻意的,低頭看見從沙土中冒出的小小樹芽,遂不自主的俯身撫觸了樹苗一下,他想起的,該是生命的不容易吧!雖說生命確實會自己找尋出路,但一時的出路,卻未必保證之後可以持續茁壯成長。三年前,在行走的路途中,發現一株攀附於牆面而存活的木本植物,心裡為之一震,遂照了幾幀照片,替這不屈的生命留存紀念。近日行過該處,發現該樹莖條已然越發粗壯,不由得擔心起這牆面是否能持續承受這樣的攀附,也不知這一堅韌的生命力,最後是否會為屋主人所逕予清除?而在另一處,有不知名人士,硬是將蘭花定著於其他樹木之上,讓其自生自滅,蘭花沒有失根,但也沒有可以長期倚靠的土地以維持生命,這一象徵父親的石斛蘭,在風中堅持於其他樹木之上,也並不比攀附於牆面的樹木,有更好的生存空間,蘭花或可綻開於一時,但之後呢?誰又可以為之呵護而續存於世?

生命之路是不容易的,不預期的變化發生,生命便隨之終止;學習之路也是不輕易的,付出的努力不夠,成果便無法見著。不說話的馬鈴薯豆芽與消失於無形的恐龍,見證了環境的變化與無情,而歐幾里得與托勒密的對話,則應證了學習有時間之不可壓縮性,以及怠惰終究於事無補!夾縫哪裡都有,哪裡也都可以暫時生存,但問題是可以存活多久?而存活後又留下些什麼見證,這些見證對後人又會有多少意義?或許,也正因為人無不朽,是以想以立德、立功、立言,將自己化為不朽吧!

老兵父親們,漸漸都已走入歷史,而歷史對時代洪流中的小人物,恐怕記述極為有限,如想靠自己的記述以期留下些許生活梗概,大概也只適宜於傳家留後,好讓後人知道前人的辛苦與努力,而莫忘了努力才能生存的道理。但我相信,能有這樣的成果也就很夠了,至於能留傳多久,就交給有情的譜牒與無情的歷史做決定吧,記得的,也就記得了,不記得的,也就湮沒了。終究,今日刻意留下的,後世卻未必會刻意的記得,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了。

兩千多年前,司馬遷的《自序》中,曾經總結過「前人」著述之源由:「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對於老兵父親們,我知道你們替國家所做的犧牲與付出,而國家卻未必給予你們應有的尊重與對待!你們鬱結於抗日的歷史行將消失於無形,我完全理解,而你們多數人也無由以自己的筆,去陳述自己低微的聲音,我也知道。這個時代,哪裡可以去尋找太史公的直筆或曲筆,而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文官,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武官,還有推不忍人之心,行期無刑之政的法官,可能也為數極為有限!這是一個多麼令人費解的年代,又是怎樣一個迷失價值的時代?

老兵父親們,漸漸的你們都走了,而那些曾經走過的艱辛,所做的貢獻,必然都將融入於歷史之中,而歷史絕非一時之歷史,是非曲直也終有大白之一日。此時,且讓我們回味于右任先生的《壬子元日》二首:
其一:
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低徊海上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
其二:
開國于今幾歲更,艱難日月作長征。元戎元老騎龍去,我是攀髯一老兵。







Saturday, July 25, 2020

心裡,總需以是非為度,以平安為要


近來,對許多事總有莫名的感慨,先是以為年紀使然,而後驚覺年齡其實不是主因,而是自身的經歷之故,一旦所遇所聞之經歷「入之於心」並生共鳴,感慨便由之而來!

隨著年紀,我們必然會經歷一些事,接觸一些人,讀過一些書,也因為這些走過的痕跡,與自己的所聞、所見、所讀、所想有所相應,觸動了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心弦,慨嘆便油然而生,或掩卷嘆息,或拔劍擊柱,或發抒為文,或一掬清淚。家父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當家庭受環境所困,承受生活的壓力的孩子,便過早需接觸人情冷暖中的現實與殘酷,自然也就特別早熟,畢竟當家為難何況還是個孩子。我們都隨年紀、經歷、觸心而得到的感受,無疑也就特別的深刻,不惟古人如此,今人何嘗不然?真正的「懂」,其實是心裏的了然,至於能否釋懷,只能去問自己的心。

老朋友說:「人到一定年紀,眼淚很難掛的住」,我想,那不是因為「老」,而是因為「了」!張忠謀先生的名字,出自《論語》「三省吾身」中「為人謀而不忠乎」一句,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張父取名時的深切期望,而王陽明先生《傳習錄》一書,取名則來自「傳不習乎」四字!藉此,王陽明傳授所知所學的自我期許,當然也就清晰可見!當我們懂得了張父、陽明先生的真實心念,許多類似的事,也就隨之了然。但,了然明顯是一個經思慮而有所悟的過程,其深淺也隨人而不同,有人僅能道聽而塗說,有人則真切的感同身受,心靈若曾真實的觸動過,體悟便有所不同,一旦碰到那些自身經歷以及感動的事,眼淚便簌簌然不聽使喚。

伯牛病篤,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夫子前往探視時說:「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凡曾探視過臨終之人者,便知孔子說的,也就是對生命的無常、患病的無奈的深沈感嘆,並且將伯牛的不幸歸諸於無法掌控的「命」!同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則正是夫子際遇不順時的牢騷之言!凡有過於職場建言不聽而需轉換工作經驗的,應該都可了解夫子的鬱悶心情。至於公冶長,《論語》上說:「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這不就是孔子對當時對「司法不公」,以及冤獄所做的抗議陳詞?為了證明自己的信念,孔子還將女兒嫁給了公冶長!白居易《琵琶行》序言中說:「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一個「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的歌女,透過琵琶聲的跌宕起伏,全然劃開了白氏內心隱藏兩年的傷口,於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乃發抒而成。那位歌女青春已遠,夫婿又浮梁買茶未歸,但是我們知道,白氏保留而未寫出的,該是商人在浮梁花天酒地以及逢場作戲的一幕!走過商場,便懂得那些不健康的「商人」常態,五光十色所在多有!朱自清的《背影》,提到朱父說:「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試問:那不正是「五十肩」的病徵?以當時年歲的朱自清,他能理解嗎?但朱自清心裏清楚的知道,父親替他買橘子的那一段,是父愛,是關心,是不捨,更是止不住的眼淚!年紀到了,經歷過、體會過、入心過,很多沒由來的感觸,也不需要明說、明寫,過來人也就了然了。

歐陽修說「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試問「窮」是什麼,是窮理盡性?是寒倀窮酸?是絞盡腦汁?是際遇困窘?還是兼而有之?寫出自己的心境,是要或推或敲的撚斷幾莖鬚,還是要先歷經人生難堪之境?自己經歷過這些年的人與事,是與非,起與落,靜待冷暖入心一一之後,漸漸覺得,「窮」該像是悲歡離合的歷經,陰晴圓缺的感受,以及酸甜苦辣的轉折,至於能否於水窮之處,還有心境坐看雲起,那種曲曲折折而換得的焠煉人生智慧,無人可以代勞與代受,眼前是山是水,抑或不是山不是水,就權且問問自己走過的路,還有見過的人吧!須臾與無窮的感嘆,就在流轉的時間之中,也在無常與有常之內,而其中死生之大事,尤其令人唏噓!

忽忽間,走了大學的同窗,去了菲國的好友,但畢業時相約千禧年的承諾仍在,重回海景戲鬥小丑尼莫的期許依然,然而這些都不能履行了!時間,攜來生時「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嘆,也必帶來去時「逝日長兮生年淺,憂患眾兮歡樂尠」的哀傷!心理的起伏,隱隱約約又真真實實的帶著誰也難知的痛感,《韭露》、《蒿里》的歌該怎麼唱?潘岳的《悼亡》該怎麼讀?《蓼莪》的生鞠撫畜育又該怎麼回報?的確,是年紀到了,是經歷過了,也該是實實在在、沈甸甸的入於心內了,才生出那麼多的感慨與難言的哀思,還有管不住的眼淚,至於他人知與不知,本來就不曾考慮。

清人筆記《冷盧雜識》中說:「黃莘田悼亡詩,情真語摯,淒惋動人,遠勝王阮亭所作」,而《苦榴花館雜記》則說:「潘岳悼亡詩,千古傳誦。其次則王阮亭所作,亦復淒惋動人,然以黃莘田八首,似又遜之。」於悼亡詩中去評價淒惋的高低,實在是對作者情感表達的污辱!這些年來,進入我心內最深的,仍是潘安仁的《哀永逝文》!潘與妻子楊氏結親於十二歲之時,婚後則約末一同生活了二十四載。此文所書,正是潘岳妻子出殯當天的實境:「去華輦兮初邁,馬回首兮旋旆」,才剛剛想起初嫁入門的場景,怎變成下葬回程時的悲戚,「昔同塗兮今異世,憶舊歡兮增新悲」,曾經出雙入對而今卻幽冥永隔,過去的歡笑已遠,卻不斷換來新增的悲傷!對於逝去的同窗與朋友,權且借用「思其人兮已滅,覽餘跡兮未夷」兩句以為悼念,先前我記得你們,一切都有希望,爾後我懷念你們,不會有所遺忘。

年紀,使人有機會歷練增加,而歷練,則使人在酸甜苦辣中獲致深沈的感觸,不過,不也正是這些入於心的感觸,使成熟成為可能,感傷成為容易。至於眼淚掛不住,那當是同理心的釋放,與歲月悠悠間便所剩無幾的感傷!一切,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如同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而今,那顆依然跳躍悸動的「心」,裡面安的,是天理良心以及無限的情感,是以無論如何,將仍以是非為度,以平安為要!







Tuesday, June 16, 2020

且展風簷之書,照取古道之色


都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但戲是要人演的,而人生是要過的,自己的人生自己過,別人則只能用「演」的,還需要有相當的演技,才能表達出真實的情境:那種冷暖自知的酸甜苦辣。人生,我們應當在乎現在怎麼過,真實的史筆如何寫,而非在意以後會怎麼演!

宋代有位大臣王嗣宗,一生頗有些傳奇,只可惜歷史劇中沒有他的戲份。據宋代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一書所載:「王嗣宗,太祖時以魁甲登第,多歷外郡,晚方入朝。真宗時為副樞,以老辭位,真宗遽止之,嗣宗謂:『臣力不任矣,但恨天眼遲開二十年』。」這短短的幾句,對照一下《宋史》本傳,知道他是在「開寶八年,登進士甲科」,但是他的狀元不單單是靠文采,同時還是「以手博得狀元」(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而跟王嗣宗打架搶狀元的對象,則是個童山濯濯的陳識(司馬光則說是趙昌言)。博力中,嗣宗搶了陳識掉下來的帽子,便向宋太祖說是自己得勝了,而一個靠博力取帽得到的狀元,顯然很難獲得文人的敬重!《大宋傳奇趙匡胤》一劇,很可惜沒有兩個文人博力的戲碼,而趙匡胤要求兩人博力以取狀元的要求,也確實匪夷所思,自古文人相輕,武人相忌,趙匡胤乃武夫出身,科舉大典時將文場當成武場,應該是那一科的不幸,也是歷史的鬧劇!

此外,《續聞》說王「為副樞,以老辭位」,我們知道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寇準與王嗣宗同時間擔任樞密使與副使之職(1014~1015),再對照一下《宋史》:「嗣宗與之(寇準)不協,累表解職」,便可知《續聞》中說「以老辭位」只是一種曲筆,說穿了,其實就是王嗣宗與寇準難以合作的緣故!但如果上推二十年,王所祈求早開的「天眼」,就該是宋太宗而不是宋真宗了,這多少有點怪罪皇上不識人才的味道。寇、王兩人不合是有多不合?王持續上書請求解職,幾經轉折,最後終於如願外放出治河南府(西京)。幾年後,於天禧二年,西京洛陽鬧出一個「帽妖案」,說是天上出現一個外型似帽但會飛,半夜還會入戶吃人的怪物,嚇得百姓與軍士晚上都不敢睡覺,並以相連的嚎叫,以期阻止帽妖加害侵擾!如此謠言及脫序行為,震動了京師及真宗,最後致使無所作為的王嗣宗徙治陝州(知州),日後並在寇準的堅持下,以左屯衛上將軍告老退休。未幾,王於天禧五年病逝,得年七十有八。

如有戲劇,將如何演繹王嗣宗處理「帽妖」一案的無所作為?又當如何將這個實質上具有政治爭議的異象,歸類為「不明飛行物」的目擊事件?還是鬼怪異談?又該如何將王嗣宗與寇準前前後後的恩怨情仇,不保留的,用寇準強行要求王氏退休的過程予以表達?又如何將寇準日後因與丁謂不合,而一路累貶至雷州司戶參軍的過程,絲絲入扣的表達出來?寇準與王嗣宗不協,丁謂與寇準不合,在互相傾軋上台下台間,卻真真實實的留下宋末葉李的感慨:「君來路,吾歸路,來來去去何時住?公田關子竟何如,國事當時誰與誤?雷州戶,崖州戶,人生會有相逢處,客中頗恨乏蒸羊,聊贈一篇長短句」,沒有人可以在台上一輩子,鞠躬轉身的一天總會到來。清代彭元端《宋四六話》一書如是記載:「宋亡,葉仕元,至中書右丞,見《西湖志餘》」。在黨同伐異下,趙家之天下終成異姓之國,而異姓之國,卻又從來不是有意為官者不仕的考量。而今,有誰為我們演繹寇準與丁謂,或是葉李與賈似道路途相遇的心境?尤其是那種亡國之後,又入仕他朝為官者的心境?

王嗣宗的真實劇本沒人編寫,姚啟聖的歷史新篇卻登上台面。在《康熙帝國》一劇中,姚啟聖不真不假的,成了清朝平定台灣最主要的功臣。編劇將姚啟聖從一個衣衫襤褸「老的掉渣」的從九品司廏開始出場,而後透過周培公的強力推薦、皇子海上追寇的重大失利,康熙「誅心」的收攏手段,再到「三必撫、三必剿」的平台方略,便快速的得到了康熙授予征台的專權!當然,劇本可以如是說,但史實卻不能如是寫,姚啟聖其實是一步一印,透過一場場的戰功,以及康熙帝的堂兄康親王的賞識及推薦,才得到屬於自己的職位的,當天下悠悠之際,豈有掉下來的功名可享?施琅於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攻克台灣時,姚啟聖正坐鎮廈門並焦頭熱腦的負責著所有的後勤補給,未料收台後的同年十一月,一如楚之范增、漢之劉表、魏之曹休、唐之孟浩然、宋之宗澤一般,姚啟聖也因「疽發背」而卒,這個「疽發背」三字,似乎都帶有死有未甘的意涵在內。

真實的姚啟聖,於福建布政使、福建總督任內曾與鄭明多次交手,對清廷收台確實有功,但大部隊渡海作戰終究不同於陸戰,是以後由水師提督施琅統總攻台之責,終而先取澎湖、後下台灣。然姚啟聖與施琅皆生於明季,最後卻都效死於清廷,楚材晉用於先,甘為貳臣於後,與葉李實無其異!待至乾隆修《明季貳臣傳》,其詔曰:「此等大節有虧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勳績,諒於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後人,原於既死。今為準情酌理,自應於國史內另立《貳臣傳》一門,將諸臣仕明及仕本朝各事跡,據寔直書,使不能纖微隱飾」!幸運的,姚啟聖與施琅都不在《貳臣傳》內,然而即或不在傳內,仍在人心之內,是非終有曲直,對錯豈無分野?當時誰誤國事,必有史筆刪削!

先祖教導家父,切勿學曾國藩之為人,先父則告知不學其人需知其事,方知何以不學。元代宋、明代元、清代明,於其鼎革之際,有多少「其人」、「其事」不可學而需知?又有多少可為榜樣而需學且需知?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且展風簷之書,照取古道之色。





Sunday, May 24, 2020

任事者難免怨謗,清徹者任事必果


歷史上有個人,在七十餘歲時將自己一生的過程,以成數為段,說了這麼段話:「吾十又五而致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之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先生這七十三年的各個階段,也成了後世檢視自我成果的指標。至於我,晃眼,六十歲矣!歲月有腳,不論快慢,我依著歲月,也真的走到耳順之年了。

夫子說:「六十而耳順」,我常想,「耳順」,其實不是真的聽什麼都無所謂、都順耳,而是因為年紀大了,「耳背」聽不清楚下,所以別人說什麼都好!也或許,六十歲了,又有何可爭?所以外在的訊息,就「假裝」聽不見、聽不清就好了,到了這年紀,不但要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要懂得「開一隻耳、關一隻耳」才行。所以,年紀越大,不論是否耳背,倒是一定要懂得耳順,日子才過的可以愉快、簡單些!當然,我們也可以很嚴肅的依據《論語會校集釋》,將耳順解為「學問廣博,故入耳皆順」,但讀書,總會有自己的想法,甲說乙說之外,我們不是也可以自己說說?

要達到眼睛或睜或閤,耳朵或開或閉的「耳順」境界,其實不一定要等到花甲之年。據史,三國時的龐德公首將孔明、龐統、司馬徽稱為「臥龍」、「鳳雛」、「水鏡」先生,而司馬徽又是首位向劉備推薦諸葛孔明、龐士元之人,可惜司馬徽留下的史料有限,我們只能在《襄陽記》中,推想水鏡所說:「識時務者,在乎俊傑」的「時務」,竟然可以是孔明三分天下的雄策偉略,也可以是龐統「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管理心得,更只能在《三國志․魏書》中,體會司馬徽用《易經》坤卦的內容,摸著於講台上戲耍僅僅十歲劉廙的頭說:「孺子,孺子,『黃中通理』,寧自知不?」那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含意在內?司馬徽人稱「水鏡先生」外,還因為他「口不談人之短。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所以又稱為「好好先生」!那時的水鏡,年紀恐才三十有餘,但早已練就了《世說新語》中「婉約遜遁」的能耐,如此八面玲瓏,左右逢源,耳朵可開可閉,眼睛能睜能閤,嘴巴左好右好,可見一個人有無耳順之能耐,除天生個性之外,所讀之書、所交之友、所處之境,也都有些連帶的因果關係!

《康熙帝國》一劇中,納蘭明珠於康熙二十七年被劾罷政前,將逢六十大壽,康熙請李光地特為送上「亮輔良弼」條幅一禎,比之諸葛與張良,而李光地於壽辰之同時則送上「彈劾大學士明珠貪賄壞法結黨營私疏」,還說明珠「豺狼心、蛇蠍性、鬼蜮行、奸臣術」!當然,戲劇講求戲劇效果,劇情與文字都不需當真,但明珠確實是因結黨營私而倒台,其起因還與時任湖廣巡撫之鄉先賢「張汧」有關,此段以後有機會再敘!所幸,余六十而在家,沒啥足資可賀,蛋糕自買自切,但有網路祝賀之音,絕無臨門送禮之客,也無甚天地之悠,或古人或來者,終究滄海一粟,白駒過隙而已,此期間但求博學而參省,明思而無過也矣。

清代歐陽兆熊於《水窗春囈》一書中,對丁日昌有如下評語:「丁雨生中丞,吏治精敏,綜覈名實,為近日督撫之冠,而虛懷納諫,能受盡言,尤不可及。」書中同時講述了歐陽送別丁雨生之時,丁突然問歐陽:「先生會客之所,窗間有所見否?」歐陽往前趨視,竟然寫有:「丁成亡八蛋」五字!原來「丁成」是歐陽家的幫傭,而那五字則是其他僚僕戲書之言但丁卻以為指己。之後歐陽寫信向丁解釋,並有「閣下指日封疆,方欲出而任天下之事,凡任事者難免怨謗,…吾恐從此以後,天下人以此三字相贈者,尚不乏人也,又何足介意乎」數語,丁則回覆道:「得書據悉,此中已冰釋矣。至書中難免怨謗一語,千古至論,謹當書紳。」從這段記載,丁日昌先生的胸襟甚大,從眼耳不順到「虛懷納諫,能受盡言」,不也是另一種調適後的耳順?「凡任事者難免怨謗」,似乎是所有有能之「任事者」,所必需要經過的嚴肅試煉。

何紹基在《絜園記》一文中,對丁日昌稱道有加:「自余少壯來,即遍交天下士,深衷篤行及魁龐奇瑋、英辨博識之倫,靡不諧際,要以一清徹骨爲最勝流。然何其罕遇也。蓋一清徹骨者,其情必定,其度必沖, 其見事必豫,其任事必果,於升沉得失利害毀譽之來於前,不以澆其自得之天,固宜其遘之難也。不意垂老之年,得之丁君雨生。」《清史稿》記載:「何紹基,…咸豐二年,簡四川學政。召對,詢家世學業,兼及時務。紹基感激,思立言報知遇,時直陳地方情形,終以條陳時務降歸。」足見何自己就是個博覽群書,直言「時務」以進之人,並因此而降歸返里,如果有人再問我何謂「耳順」,我想何紹基對丁日昌「一清徹骨」的定義與評論,應該就是最好的答案,而丁日昌的生年,也正好就是六十整歲!

歐陽兆熊對曾國藩了解甚深,是以在曾之軍中「只求閒住,不受差遣」,但他對丁卻給予隆譽深讚!而何紹基之《絜園記》寫於同治四年,那時的何已然六十六歲,一位年近從心所欲的何,對年在四十四歲的丁,給出「朋友之道,貴相規勉,今將譽之而已耶?夫甘能受和,白能受采,既清且絜,學以濬之,才以擴之,根所性而益大厥施,位業方隆。所以佐中興之猷,增慈闈之慶者,庸可量哉?」這樣的厚愛評語,丁的才學與識見,若無實學,是不會同時受到歐陽與何的讚譽的!丁後來成立「江南製造局」,此為中國的第一家軍工廠,之後又為福建巡撫兼台灣學政,其功業如何,自有公評於後。

恍惚間余亦六十,然歲月匆匆書劍無成,徒負父母之恩,至於「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所寓之理也難透悟,較之十歲餘之劉廙尚且不足,遑論比之封疆之丁雨生?所幸:「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是以迄今猶然喜讀雜書而有志於學,語謂:「學然後知不足」,期待先前之不足,假年於天,於此六十之後,仍有緣、有時可得漸漸補之也。









Tuesday, April 28, 2020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明末學者吳偉業,號梅村,崇禎四年的榜眼,當過國子監司業、左庶子等官職!清兵入關後,在弘光帝一朝擔任過詹事府少詹事一職,然以國事倥傯,遂請假歸鄉!而後清軍直撲南下,梅村先生舉家避難,之後有十年時間不應舉薦,直至順治十一年,梅村接受了清朝內翰林秘書院侍講職銜,從此成了「貳臣」,並在順治十三年當上了國子監祭酒。康熙十年十二月,梅村似因哮喘之疾發作而逝。

世人皆知其寫《圓圓曲》以譏諷吳三桂降清一事,其中「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尤為大眾所傳誦,姑不論吳三桂降清一事之前後因由如何,但當時梅村先生在明代遺老間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一旦入仕清朝,清譽自難維持。是以方浚師所著《蕉軒隨錄》上說:「向使梅村能取義成仁,或隱身岩穴間,其節概文章,皆足以為後學標準,而天下所推為一代冠冕者,亦將不在阮亭而在梅村,豈不尤可惜哉?」可不可惜,為了自己的「前程」,吳偉業有自己的判斷,至於旁人怎麼說,那終究是旁人的事!然而終究眾口鑠金,是要維持清譽,還是要圖享官聲,吳梅村直到將死之時,才說出了多年隱諱的心事。

清初劉獻廷所著《廣陽雜記》一書,清楚的記載了吳梅村應順治帝之召時的情景如下:「順治間,吳梅村被召,三吳士大夫皆集虎邱會餞。忽有少年投一函,啟之,得絕句云:『千人石上坐千人,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語婁東吳學士,兩朝天子一朝臣。』舉座為之默然。」試想,江南地區一千多人的名士聚集在安溪,替吳偉業北上入朝而餞行的畫面,其聲勢何其浩大哉!但明亡未久,在座的士大夫卻已經明朝、清朝的官各佔一半矣!至於最後一句「兩朝天子一朝臣」,較之吳偉業自己的名句「衝冠一怒為紅顏」,又何其諷刺哉!這位「少年」是誰?吾等不知,但應該是位讀過聖賢之書,而有氣節的年青人,至於「舉座默然」,相信那是發自心中無限感嘆後的靜默,一種自愧自慚,羞恥羞赧的闃靜。其中,或許有人但求生存不得不爾,也或許有人投機取巧望風梯榮,但舉座千人不敵一位少年之語,而今視之,也是感慨萬千。

《清史稿》本傳記載:「(偉業)性至孝,生際鼎革,有親在,不能不依違顧戀,俯仰身世,每自傷也。臨歿,顧言:『吾一生遭際,萬事憂危,無一時一境不歷艱苦。死後斂以僧裝,葬我鄧尉、靈岩之側。墳前立一圓石,題曰『詩人吳梅村之墓』。勿起祠堂,勿乞銘。』」對於吳偉業的變節事清,《清史稿》將之歸因於梅村對母親的孝順,所以不得不「依違顧戀」,但他自己也知道大節有虧,所以對於身後事,交代的極簡單,墓碑上的字,他也做了要求,不落官銜,不提朝代,只說自己是個「詩人」而已。

同代人王士禎,在其《池北偶談》卷十一中,有《梅村病中詩》一則,裡面說辛亥元旦之際,梅村作夢「上帝招其為泰山府君」,梅村自知病篤,於是有《絕命詩》三首,其一曰:「忍死偷生廿載餘,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債需填補,縱比鴻毛也不如!」對於自己的一生,說成一身罪孽,所以死時較鴻毛還輕,顯然自知成為貳臣而有愧明朝之恩。同則內容內,王士禎還提到吳偉業於病中寫過《賀新郎》一詞,裡面有「追往恨、倍淒咽…人世事,幾完缺」幾句,對於自己走過的一生路,因鼎革之際所遭遇的無奈與悔恨,梅村先生確實有著難言的淒涼苦楚!

吳偉業絕對是個詩人,但他也是明末清初文壇名士,在明朝中所敘之職銜也不低,甲申之變後閉門約有十年,最後不管是因事母之故,抑或是為己之因,最終還是入仕清朝,而為貳臣之一。那首《賀新郎》中有幾句是這樣說的:「故人慷慨多奇節,為當年沈吟不斷,草間偷活。艾炙眉頭瓜噴鼻,今日須難決絕。」他的感慨是有原因的,那麼多的好友為明朝抗清而效死,其中諸如夏允彝、夏完純父子,而他自己呢?卻苟且偷生於病中,想死都不知該如何死,確實難堪非常!

「受恩欠債需填補,縱比鴻毛也不如」,人的一生,只要行的正,坐的穩,所為所作對的起天地良心,而能夠良心平安的面對國家、社會、父母、自己,真的比什麼都重要,正有如夏允彝投江自盡前所言:「人誰無死,不泯者心」,而人這一生要修的,就是一顆良善平安的心!






Sunday, March 8, 2020

君子慎獨,靜思多得


術後養病於家,足不出戶已一月矣,雖說有網路與視訊依舊可以處理公務,但閉門謝客獨自一人,在面對無可代受的病痛中,自然也有種難言的孤寂!此其間,「君子慎獨」四字時常縈繞在心,也許真的只有在全然獨處之下,自己一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才能顯現出《禮記》所謂「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最隱蔽的東西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最微小的東西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靈魂)的實際情形。

有機會靜心體會同仁間的對話、貼圖,以及反應,忽然間又體悟了禪門:「釋迦拈花,迦葉微笑」可傳卻又無法言傳的感受!人的反應及心態,在所有的對話、貼圖及反應間,不懂的人,迷霧一團,懂的人,抿嘴笑笑,因為看穿其中的機巧後,實在也無從隱藏其本意。佛曰:「不可說」,那其實是不願說破而已,說破了,當事人自行體悟的感受也就無有了,不是自己體會的,學到的總是少那麼一分!

古人在獨處的時候,會想些什麼?自己走過的路,做過的事,對應過的人?還是是是非非,起起伏伏,對對錯錯?人與人,有合有不合,不合者則「對面隔山丘」無話可說,合者則「夜半虛前席」聽之不厭,人與人間的相處都有一個自我,也必然有一個對我,衡量他人之時,所用的標準又何在?又如何期許自我在看待另一造的時候,所用的是合宜的標準?歷代黨爭,相互詆毀或彼此傾軋,為的是君子與小人的扞格,是仁義與利益的對衝,還是權利與名位的爭奪?一旦居處上位,對於是非的衡量,那把尺的刻度與基準,是極為重要的。

諸葛治蜀,以明法、用法而知名,是以陳壽《三國志》評價諸葛:「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誡明也」,而張儼與袁準在討論諸葛治蜀的得失時,袁準也稱道諸葛:「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可見不是不能用重法、嚴法,而是事前是否曉諭的清楚明白。諸葛在其文集內,有《自勉》一篇,這該是其慎獨時所悟出的道理:「聖人則天,賢者則地,智者則古。驕者招毀,妄者稔禍,多語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賞於無功者離,罰加無罪者怨,喜怒不當者滅。」要自己找到師法的對象,並且要切忌不能成為驕者、妄者、多語者、自奉者、賞無功者、罰無罪者、喜怒不當者!其中,「不賞無功」,「不罰無罪」,賞罰分明下,當是民心「悅服」與「不怨」的根本原因。

「夫人善於見人,而闇於自見」,能夠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時刻警醒自己的人,看人也才看的清,看的明。諸葛一身操持蜀國軍政大權,在魏吳的環伺之下,用人舉政實在不能不慎,另一篇《知人性》中,他以自身的經驗,寫出了七項「知人之道」: 
一、「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用閑言雜語各類八卦,看看當事人的看法 
二、「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用機巧言辭辯駁,看看他會不會改變想法 
三、「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用已定的計謀詢問,看看有無更高的見識 
四、「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告知即將來到的禍事,看看當事人的勇氣 
五、「醉之以酒而觀其性」:看看當事人在酒醉後的性情行為如何 
六、「臨之以利而觀其廉」:看看當事人在利誘下的廉潔狀況如何 
七、「期之以事而觀其信」:看看當事人對約定事項,是否有信用

諸葛檢討自己方有《自勉》一文,借鏡於古乃成《知人性》一篇,這些都必須在慎獨的「靜」中得來,無怪乎他在《戒子書》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靜字:「靜以修身」、「寧靜以致遠」、「學需靜也」!「靜坐」顯然不是冥想,諸葛在山林隱蔽的隆中,想必已然靜思而多得,方有天下三分的大策略。

余於此番病中,可謂靜極思動而不能動,實則雜思翻騰而不能靜,何其不耐與無奈哉!只能繼續默坐於桌前,以公務為念並持續叨擾他人,此時身獨而實不獨,心欲靜而誠難靜,但願病體早癒,重得一個真正的靜字,並能享受慎獨後的神思!





Monday, February 3, 2020

復興武德:那個遙遠的精神堡壘


近來,「北投社三層崎公園」花海景點突然熱門了起來,此處離北投家宅甚近,遂於假期中尋幽訪勝走了一圈,看看這個號稱「小富良野」的最新景點究竟如何。當絕大多數人都在為花海而拍照時,我與家兄卻從高處,特別看到一個從小熟識,卻已很久不曾再往的特殊標誌:政治作戰學校「精神堡壘」。

父親在政戰學校(以前的政工幹校)服務多年,是以從小便有機會在裡面進進出出,在草地上抓「紡織娘」是我最喜歡的事,紡織娘的鳴叫聲,很特別的!拉開紡織娘的翅膀,有青色的,有粉紅色的,很薄也非常好看,後來,我才知道紡織娘就是《詩經》所稱的「螽斯」,這是多麼文雅又特殊的稱呼啊!而我每天早上,也都是聽著軍中的起床號長大的!所以等到自己服役時,什麼「雄壯、威武、嚴肅、剛直……」,我都早已熟稔於心,完全不用強記。

小時候,常與母親前往北投丹鳳山上的陳濟棠墓,該墓園頗大且果樹甚多,不時的還有免費落地的蓮霧可以食用,我也常騎在墓碑後「橢圓型」的墓上玩耍,直到有天母親告知,墓地下面住有一個「往生」之人,才嚇的不敢再騎,後來聽說他的後人將山上的墓地給賣了,骨骸也移回大陸安葬。陳濟棠將軍是廣東人,陳將軍曾經是「南天王」,他的事蹟可在其所自著的《陳濟棠自傳藁》一書中得知,而他個人對中華民國最特別的貢獻之一,應該就是自費購買緬甸翠玉一塊,而後捐贈給國家鐫刻「中華民國之璽」吧,不管誰當中華民國總統,這塊傳國玉璽,便是中華民國存在與正統的象徵。陳在廣東的長期經營成果,兩廣事變後便由老總統接收,而他所孕育與培植的空軍,也由黃光瑞將軍帶領投奔了南京中央,之後八一三松滬戰役爆發,這批空軍健兒及所屬戰機,也就成為中華民國空軍當時的主要戰力之一。陳將軍的女兒陳寶馨女士,依其父志,在來台後創辦了「德明中學」,幾經改名,也就是現在的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其校內鐫「篤信好學」四字以為校訓,此後從文而入大學之道,以期止於至善

政戰學校紅色磚樓的精神堡壘上,有老總統所親題的四個字:「復興武德」,而所謂武德,就是孫子所說的「智、信、仁、勇、嚴」,老總統將此五字解釋為:「機智」、「信義」、「仁愛」、「勇敢」、「嚴重」,而且不斷的對革命幹部闡述其中涵意,不信且看政戰學校校歌的首兩句:「看陽明山前革命幹部,氣壯如山;聽復興基地的怒吼聲響,衝破長空」!我因受家庭環境影響,最後還寫了篇與清代武職人員相關的博士論文,同時對「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軍人,確實有著無比的崇敬。因此,我也曾特別到位於重慶北碚張自忠將軍的墓前鞠躬行禮。過去那種「我生則國死,我死則國生」的犧牲精神,那種抱著炸藥包,說出:「報告連長,來生再見」便向日寇坦克撲去的效死精神,如今也已難再現,一個時代,一種態度,一個信念,一種作為,是以當沈一鳴總長因直昇機失事而殉國時,使我想起的,卻是抗戰時期,空軍劉粹剛烈士因暗夜迫降之故,撞於山西高平魁星樓失事而亡的景象!而今的年青人,既不經其事,又不聽其言,復不讀其書,是以不信其事,國家並非無史,但卻似乎已然無史,這絕對是極為沈重的悲哀!

「復興武德」四字,從高處無從一睹,堡壘的高度,較之其他建築也越來越相形見絀,但我仍可依稀的聽到岳飛當初所說的話:「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如今的天下,看似太平,但卻離真正的太平,太遠、太遠了。



Friday, January 31, 2020

治亂相尋,合分有分


對於如今國際經濟變動頻仍的大環境,我有的是憂心,對於因政治認知差異而造成人與人間的嚴重隔閡,我有的是難過,未料才走過總統大選,便飛來武漢肺炎!於是,政治口水繼續噴灑,思維對立賡續發威,醫療體系如臨大敵,股票市場也隨大陸冷氣團之到來,向下直探!只不知,如此紛擾繁亂的環境,在新春伊始祝福諸多的鼠年,是否真能亂中不亂,或是亂中有序?無論如何,祝願武漢早日得脫困境,病者早愈,更希望眾生平安。

「亂」字之金文,上從「爪」下從「又」,以象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中間則是兩個攪在織機工具(「工」字橫寫)之上的蠶繭,需要好好「抽絲剝繭」以找出頭緒!此一工作顯然需要手到、眼到、心到,一旦處理不佳,便會「治絲益棻」而難以「牽絲引線」!所以「亂」需要「治」,而「治」之古字寫作「乿」,也是左右雙手處理亂絲之意,因而乿與亂,古字是相通的,所以亂與治的本義也是相通的。也因此「亂臣」,可以是善於治國的臣子,也可以是作亂的臣子!一字兩義,其義可相通,亦可相反。惟,自來天行有常,或治或亂,非天、非時、非地,都乃人為,是以《荀子•天論》上說:「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處於如此紛亂之際,究竟當如何因應以求順遂平穩趨吉避凶,但願以「君子道其常」而為治,而非以「小人計其功」而弄操,掌權之上位者,其思哉!其思哉!




武漢肺炎值此新春之際爆發,於是「霍去病」、「辛棄疾」成為最好的門神,這當然都是祈求平安的寄語。想當年,霍去病馬踏匈奴好不威風,但無奈二十三歲便英年早逝,因死因史未詳載,是以迄今眾說紛紜!至於辛棄疾,得年六十有七,然其一生宦海起伏,因個性無法迎合時勢,是以「不為眾人所容」而屢遭彈劾落職,加之南宋羸弱北伐無望,離世時應該真的是「抱恨入地,齎志以歿」,而他的慷慨、悲悵、與雄壯,都只能寫在詞裡:「雕弓掛壁無用」、「旌旗未卷頭先白」!去病、棄疾,乃至「有為」,都只是父母取名時的期望,但人一生的命運,有先天給定者,也有後天造就者,姓名學能左右的其實也有限,想脫離先天之限制,後天的努力便無可或缺,是以《中庸》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即正是如此。

老家在山西高平,但直到父母往生後,方能與兄姊一同返鄉,回渡大海,越黃河,過太行,祭炎帝廟,體會著父親如何從這長平之戰的山窪窪裡,迎向抗戰,走向未知,而後落腳台灣,最終埋骨於斯。或許,血液中本就留著父親對家鄉的懷念,是以在閱讀父親所留文稿後,心裡總會有著遊子思鄉的強烈感觸。歲末,重閱《左傳》:「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裏山河,必無害也。』」那個子犯將軍所謂的「表裏山河」,指的正是山西!於是,隨著自己對父親的思念,以及對國家前途未卜的掛念,寫成今春的對聯如下:

表裡若山若和,雖渡大海,常懷山河之念
內外惟家惟國,即歷天下,永銘家國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