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倉頡的弟弟,許慎的哥哥

寧鄉魯實先先生,晚號靜農,因精通《史記》、文字學、上古曆法,以是徐復觀先生將之譽為魯學「三絕」。魯先生過世,楊樹達先生以「突過前人,遠出儕輩」、「超越前儒,古今獨步」譽之,屈萬里先生則以極盡褒揚之「學富五車,目空一世」八字輓之,而歐陽無畏先生更以「古聖倉頡今聖魯」七字,將魯先生比之為今世之倉頡!而事實上,魯實先先生確實「目空一世」,嘗自謂其乃:「倉頡的弟弟,許慎的哥哥」!想當年洪楊太平天國之亂,洪秀全兵起金田,也曾自稱:「上帝的兒子,耶穌的弟弟」!以之相較,時序雖異,卻仍有異曲同工之妙!

月前,余曾囑同事以劉順仁老師所著之《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一書分享同事。文內,劉師舉魯先生釋金文之「師」字如下:「師左邊是個象形字,代表起伏的小山丘;右邊的『帀』是揮舞著旗幟的人。左右兩邊合起來,『師』字指的是行軍作戰中,揮舞著旗幟指揮作戰的人」。並進而說明:「『師』負責把指揮官心中看不見的戰略或戰術目標,轉化成士兵都能理解的指標。」如是,「師」是一個揮舞旗幟的「人」,而且原始意義跟「作戰」相關!雖如此,師的本義真是如此嗎?

解字之前,先看看「師」字在甲骨文以下的演變過程:







由於師字今不存甲骨,故僅能以金文及篆文臆度原始造字之義。《說文解字》云:「帀,周也,從反之而帀也。」許慎的意思是說:「帀」(音ㄗㄚ)是「之」字的倒寫。由於「之」字的本義是「左腳」踏出的意思,那倒過來,就該是「從別處至此」了。唐漢先生在《漢字與人體五官》一書中,將「帀」字訓做國語方言中「打哪」兒來的連音(亦即一個字唸兩個音)!而在其另一本著作《圖說漢字密碼》中,則將師字左邊的偏旁,解釋成人的「屁股」!於是將左邊的「形」,右邊的「音」兩部分合起來,師字就是:「從遠處來到此處,屁股坐了下來,便意味著駐紮或就地休息的意思!」此又為一家之言,而且言之成理。

較之魯先生所論,以師字乃揮舞旗幟的指揮官而言,「屁股坐地」之說,似乎更具信服力。因為,另一個形似的「帥」字,與師有著同樣的左偏旁,可是帥字在金文的書寫方式,就明顯的不似「小山丘」了。以字形如此相異做出推斷,師字左半部應該不是小山丘(阝),而很有可能是人之兩股也!以下是帥字的演變過程:







如果要說左邊偏旁像是「小山丘」的字,「陟」與「降」可能更為神似,從腳趾向上或是向下,可明確分辨到底是「昇高」,還是「下降」。兩字左邊的偏旁,以有限所知,就是「山」的斜寫(山字本有三個峰突,此處的「阝」就是部首中的左阜),在《漢字與文化》一書中,王貴元先生也認同這樣的說法,但唐漢先生則認為那像是個「梯子」,突出的部分則是梯階!以同類型字而言,如「陰」、「陽」、「防」、「阻」、「險」、「陡」等,其左邊,都是山狀的「小山丘」(左阜),所以「師」字的左半部,應該更像是貼地的兩股了。以下是陟、降兩字的演變過程:













《詩經‧小雅‧節南山》篇中,有如下之言:「昊天不惠,降此大戾」,所以降是自上而下。《詩經‧周南‧卷耳》篇說:「陟彼高岡,我馬玄黃」,因此陟是由下而上,陟與降,在此明顯的已經不再用人的腳做比喻,而可以是天的懲罰,或是馬蹄的凌亂了。 《詩經‧大雅‧文王》篇,將陟降二字連用如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這裡說的,不是文王的腳步上上下下,而是指生死的大事了。

魯先生六十六年去世,徐復觀先生有悼辭如下:「在古文字的考證上,旁人有幾個字的成就,便可互相標榜,魯先生的精確考證,則以千百計,前無古人,他是可以當之無愧的!」確實,在文字學上,魯先生之造詣博大精深,後學難望項背。因此,對我而言,實無意論說是非,也沒有能力進行文字考釋,此文所述,純粹只是表達一點識字解釋的想法而已。傳說倉頡造字,天竟血雨,渾沌開竅,七日而終!家父亦嘗言:「識字之始,痛苦之始!」。「知識」二字,知道的越多,其實就知道的越少了,以魯先生學問之精勤,是當亦有同感!

Wednesday, January 28, 2009

富貴與名節


今春,不自為對句,而取東坡書雪堂之楹聯兩語如下:
台榭如富貴,時至則有
草木如名節,久而後成

所謂「時至則有」,頗見超脫之意,且命定之意甚白,如此富貴非可求而致之,而盡在命中矣!命中有無則需「待時」而驗,時至則水到渠成,不至則宛若浮雲而已!「久而後成」,則又頗見累積之功,蓋名節需點滴累積生成,是努力而致之者!而非旦夕可得。如此,富貴由命,名節在己,富貴需他人之給予,而名節則靠自身之努力!想東坡一生,文名滿天下,然仕途顛躓,遠謫荒陬,也曾有過以一葉之扁舟,絕脫塵世之想法,可惜身為欽點罪臣,「小舟從此逝,滄海度餘生」的心願,只能在夢中想望!

余今年已然四十有八,近二十餘年之職場履歷,早知富貴難求,一切自有其命,莫怪乎夫子以五十為「知命」之年!蓋不經風霜,不歷人事,又何以曉悟命中之理?至於名節二字,但望無忝所生不辱其先而已,又何敢冀求虛名外譽?如今學書學劍兩不成,兀自馬齒徒長而已,心有愧疚感概,遂以東坡雪堂之句為今春之對聯,以為自警。

又,另以《楹聯叢話》所載清朝陳文恭公之對語,書予家姊如下:
惜食惜衣,非為惜財緣惜福
求名求利,但需求己莫求人

此兩句中,上聯用了四個「惜」字,大有勤儉之意,惜福之心,而下聯則用了四個「求」字,頗見進取之念,而孤傲亦躍然字中!大凡世間事,一切盡其在我,至於結果,既不可逆料,則當交予蒼天。昔日,家父曾書楹聯「謀其事之所當為、盡其力之所能為」以贈,並謂我曰:「凡事盡心盡力而已」! 想父親亦曾於商界縱橫擺闔,大起之大落焉。起時,有金則散之他人以情為先;落後,則歸咎責己以義為重,語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在父親書空咄咄,感受人情冷暖卻又無可為言之際,當已深刻體會!

想余七年前再度入學,本有振翼之念,然數歲間勞形於案牘公務,復苦於攝護之疾,加之天資愚下難窺堂奧,是以雖孜孜矻矻不敢有怠,然成果依然極其有限,每於人靜慎獨之際,撫思所望與所成者,其間實不能以道里計,故爾羞赧不堪,啟齒為難!而如今華髮叢生,去日苦多,也只能以盡心盡力自勉自勵矣!


姓氏豈有佳有劣

余讀《幽夢影》,有文如下:「《水滸傳》,武松詰蔣門神云:“為何不姓李?”此語殊妙。蓋姓實有佳有劣,如華、如柳、如雲、如蘇、如喬,皆極風韻。若夫毛也、賴也、焦也、牛也,則皆塵於目而棘於耳者也。」因而重新檢視水滸,知武松當日醉打蔣門神,本是刻意尋釁意欲激怒對方,是以硬是詰問何以姓蔣而不姓李!而張心齊卻以為「此語殊妙,蓋姓實有佳有劣」,並以「風韻」、「塵目棘耳」為佳劣之分,實不知何以以此為據!

中國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蓋兩者皆父祖所傳,若非有特殊因故如殺身、避諱、趨吉,非到萬不得已,是絕不會隨便改變自己的姓名的。若此,以風韻為據而評斷佳劣之分,似有非宜。當然,以字義論之,華柳雲蘇喬,確實有花木扶疏,楊柳依依飄飄然之感,而毛賴焦牛湯之屬,則難免澀於其義,不討人喜。然詩有毛萇、文有賴斐、情有焦仲卿、史有牛僧孺、而武有湯和,各善勝場、各領風騷,又豈宜以姓氏論其高低?

張氏以單姓論其佳劣,不知複姓之如「司馬」、「司徒」、「歐陽」、「上官」、「宇文」、「太史」、「諸葛」、「令狐」、「獨孤」、「長孫」、「東方」、「南宮」、「西門」、「北宮」、「慕容」、「公孫」、「皇甫」、「納蘭」、「万俟」、「顓孫」、「端木」、「賀蘭」、「尉遲」、「夏侯」、「澹台」、「左丘」、「拓跋」等等,可有優劣高低之分?還是,這些姓氏在武俠小說中已經美化如詩,自有高低?

《幽夢影》著者張潮,安徽歙縣人,號心齋,其雖博古奄今,然境遇多違,苦辛坎坷,積十二載之心力,始終沒有幾許功名。然以其出身名門宦族,並投身八股科場,所讀既廣,必然通曉宋朝鄭樵所著之《通志》有氏族略一篇,中有二千一百十一姓;而元朝馬端臨之《文獻通考》一書,其中亦錄有三千七百三十六姓!除卻單、複姓外,亦尚有三字及四字之姓氏,若均以「風韻」、「塵棘」為據,當不可盡為姓氏分類矣!姓氏均有其源,張氏出自「弓長」、李氏始於「李子」,源遠流長各有其根,以風韻塵棘為分野,實不若探其得姓之本源,以及開枝散葉,脈流之延伸,而後知各家各姓,皆其來有自也。

想八股科舉,既不考風韻,亦不試塵棘,此或許是張潮有幽夢之書,卻終生不第之主因吧!明乎此,又能不替張潮感嘆些許?

Friday, January 23, 2009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殉職的糊塗消防員

《孟子》盡心篇下有一則「重作馮婦」的故事如下:「齊饑。陳臻曰:『國人皆以夫子將復為發棠,殆不可復。』孟子曰:『是為馮婦也。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如果單看前段文意,我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士者笑之」!想馮婦搏虎,乃是為了大家好,「士」又何以笑之?因此,我們合理推斷,陳臻先前所說的「殆不可復」(不可以再做一次),加上孟子所說的「是為馮婦也」(豈不成為馮婦了),合在一起,很可能就是馮婦以前善於搏虎,而後金盆洗手蓋有時日,當天受不了眾人簇擁喲喝,所以又下海打了一次老虎。如此,這個「晉人」(如無意外,該是山西人),小老百姓是「眾皆悅之」,但卻為「士者笑之」!真是合了姑意,逆了嫂意,令人為難。

馮婦是晉國哪裡人?我們不知,但春秋時期,中原地區尚有老虎則為不爭事實,《詩經》小雅小旻篇中裡有「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一句;《禮記》檀弓中,孔子適齊過泰山,也說過「苛政猛於虎」這樣的話;《論語》季氏篇內,孔子以「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大罵冉有、季路兩人有虧職守;再加上《孟子》盡心篇裏的「馮婦搏虎」,應當都是老虎出沒的最具體的明證!甲骨文與金文裏面的「虎」字,有著血盆大口,而「虎紋」甲骨文裡面也清晰可見。篆書以後,老虎在「字」裡面,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威猛形象,而另一個「豹」字,也有著同樣的命運,演變之後,清晰的圓形豹紋僅剩一點,那張大口也隱約難視。順道一提,中國本來無獅,是以甲、金、篆、隸均無其字,獅字的產生,是獅子引進中國以後所滋生的事情。以下即為虎、豹二字的演變過程:











馮婦是個不折不扣的「男子」(雖說名字看著像個女的)!否則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趨而迎之」、「攘臂下車」!馮婦搏虎聲名,除卻孟子短篇數語之外,均不見諸其他先秦史籍!明朝劉伯溫,在其所著《鬱離子》一書中,延伸馮婦搏虎之意,有如下預言乙則:
「東甌之人謂火為虎,其稱火與虎無別也。其國無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災,國人咸苦之。海隅之賈人適晉,聞晉國有馮婦善搏虎,馮婦所在則其邑無虎,歸以語東甌君。東甌君大喜,以馬十駟、玉二玨、文錦十純,命賈人為行人,求馮婦于晉。馮婦至,東甌君命駕,虛左,迎之於國門外,共載而入館,于國中為上客。明日,市有火,國人奔告馮婦,馮婦攘臂從國人出,求虎弗得。火迫于宮肆,國人擁馮婦以趨火,灼而死。於是賈人以妄得罪,而馮婦死弗悟。」

如此,馮婦當是「打虎」第一人,較之武松必需先喝他個三兩盅才有搏虎神力,是大有不同的!此外,依劉伯溫寓言所述,馮婦還是中國第一個不具消防知識,因「同音字異」,卻因而送死的糊塗消防員!不過,馮婦打虎時是「趨而迎之」、打火時是「擁以趨火」,看來馮婦也是個人來瘋,在群眾面前,自己有多少斤兩已然輕重不分,以搏虎之名而死於搏火之實,也是一種悲哀!

馮婦當時為何為士人所笑,實在看不太出來,而重操舊業又有何不可焉?細想之,如果是以眼下老邁之身,卻強拼過往搏虎虛名,那確實是令人遺憾的!或許,馮婦應該服老,應該見好就收,而不是在眾人簇擁之下,忘記了力已不逮的事實吧。

「不許人間見白頭」,馮婦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