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2, 2007

謂鹿為馬 -- 成語背後的是是非非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於是引出成語「指鹿為馬」的典故,並且將「刻意曲解」、「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當成指鹿為馬的含意!但,趙高跟當時的諸大臣到底看到了「什麼」?依據史書的說法,趙高明明是看到了「鹿」,但卻硬是說成「馬」,而大臣不曲意相從將之說成鹿的,依照史紀所載:「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顯然在暗地裡都遭到了趙高司法手段的報復!說真話的下場,在昏庸無能的秦二世(胡亥)以及趙高亂權的時代,一樣很慘!許多史家都認為如果由長子「蘇秦」繼位,那秦朝的天下將會大有不同的風貌!果如此,矯詔害死蘇秦及大將蒙恬的趙高,便又成為顛覆秦朝的歷史罪人!也因此,趙氏指鹿為馬顛倒是非的行徑,更是令人咬牙切齒!

但我的問題是,當時在秦庭出現的那頭「鹿」,到底是什麼動物?可以引發「指鹿為馬」的爭議!如果真的一眼望去,明明白白就是一頭鹿,趙高可能一個人硬將之說成馬嗎?如果真想胡扯,趙高也可以將該動物說成一頭「象」、一頭「虎」、或是一頭「豬」,不是嗎?實在沒以理由一定要將之說成是「馬」。因此,當時趙高所指之「馬」,一定要與「馬」有一定相似的程度才行,否則完全無爭議的情況下,在眾多大臣前面硬坳胡扯,應該也不容易。

歷史上「像馬的鹿」,當是中國人所謂的「四不像」,也就是中國的麋鹿,而四不像因族群偏少,在物稀為貴的情況下,也才會當成進貢的貢物,如果貢品唾手可得,那貢品也就沒啥意義了!所謂四不像,其形如下:「蹄似牛而非牛、頭如馬而非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驢而非驢」 ,所以稱之為四不像。四不像據稱在漢朝已於野外絕跡,那在秦朝時就應當稱的上是「保育類」動物了!好在古人足跡所致,尚不至如今人交通之發達,所以其物種在深山老林,當有一定程度之延續,因其珍稀,方為趙高所獻,此一推論當是合理之懷疑!也正因其珍稀為人不識,所以也才上的檯面,可為眾人所品頭論足!可惜的是,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始皇崩後,趙高一人權傾當世,當他說此物乃馬(誤認),而其他人卻說是鹿(確認),那趙高的感受顯然不好!當庭爭辯,心中必然更是惱火!所以才會在事後,於「暗中」一一報復!凡跟趙高過不去,顯然也就跟自己過不去,而過不去的「爭議點」,竟然是頭四不像!史記書此事為「謂鹿為馬」,看來司馬遷應該也沒見過四不像!如果見過,或許會將「爭議」過程寫的更清楚一點。明顯的,爭議之所在,應該是所獻之物的「長相」,而不是一開始,趙高的心裡便硬要將獻物說成馬吧!

清朝梁玉繩所寫的《史記志疑》一書,針對此「謂鹿為馬」的志疑,引陸賈《新語辨惑篇》這樣說:「秦二世之時,趙高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為駕鹿?』高曰:『馬也』,與史言獻鹿謂馬異。」如此,趙高有可能真的駕鹿,也有可能是獻鹿,而引發鹿馬之爭!足見陸賈、梁玉繩兩人都注意到了史書中駕鹿與獻鹿的差異!但是,趙高真的需要以「事先」構思(即史記所云之設驗),用馬與鹿的差別,設局來鑑別哪些人非我族類嗎!以高當時之權勢,如果真要害人,欲加之罪則又何患無辭?趙高敢於矯始皇之詔,那其他的事,當無一不能翻雲覆雨!其實,梁氏原本是在探討這鹿到底是用來「駕」的,還是趙高自己「獻」來的!司馬遷有可能聽聞「指鹿為馬」的故事後,以自行「推理」的邏輯,將趙高「欲為亂」的果與因給弄混了!而將指鹿為馬這事,當成趙高事先設驗,以作為誅除異己的手段!但遺憾的是,不論此鹿來自何處,為何人所獻,四不像的長相爭議,竟然使趙高時代的大臣們受苦了。

四不像長像如何?以下即為其形:



馬無「角」,故可知當時秦庭所見之鹿,實為雌性母鹿,若該物有角,則必不是馬矣!有角當完全無法爭論鹿馬之差異!若為「一般」大眾所識之鹿,卻將之說成馬而非其他動物,那爭議何來!沒有爭議,趙高便不知道誰與他意見相左了!趙高駕鹿也好,獻鹿也罷,反正跟他不同聲音的,最後都沒好下場。四不像有牛蹄、驢身,當時趙高若將之說成「牛」或「驢」,那今天的成語便是「指鹿為牛」或「指鹿為驢」了!



這是隻雄性的四不像,不用說,看起來就是隻鹿,雖說他本不是鹿,而是麈,但「它」絕對不是馬,沒有爭議。

各位千萬不要小看「指鹿為馬」這個成語,因為史記的准陰侯列傳這樣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因此這個四不像的鹿,衍生出「逐鹿中原」這個成語,也成為各路英雄爭天下的代名詞!再而後,晉書石勒載記下說:「脫遇光武,當並驅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如此,這個鹿,再度衍生出「鹿死誰手」此一成語!一個四不像的鹿,大家都想要!指之、逐之、死之,真是不容易啊!而這個鹿,其實就是「四不像」,而其正式的名稱,是為「麈」!如此,成語背後的是是非非,應該改說成「指麈為馬」、「逐麈中原」、「麈死誰手」!

兒子考我:「西洋聖誕,替聖誕老公公拉雪橇的,有幾隻麋鹿?」答案是八隻加一隻,最後那一隻,是有紅鼻子的「魯道夫」!可惜的是,聖誕老公公與拉雪橇的麋鹿,都不是真的,既然不是真的,那有幾隻、叫什麼名字還有那麼重要嗎?可是,在西洋人的「想像」中,麋鹿可以飛上天,魯道夫的紅鼻子還可以照亮風雪的夜晚!但在中國,鹿就是鹿,可就沒這麼多閒情逸致,而是以嚴肅無比的成語「指鹿為馬」、「逐鹿中原」、「鹿死誰手」來呈現史實!

如今,四不像已經絕跡野外,原本尚豢養於帝王遊獵之所的南苑,但清末庚子事變,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竟將中國最後一隻四不像給吃了!國有哀歌,動物亦隨之哀歌,而如今我們在動物園所見的「四不像」,均是清末法籍傳教士,當時透過「非法移鹿」所殘存下來的後代!

趙高那不知哪裡弄來的「鹿」,其學問可大著呢。

Monday, December 10, 2007

誰看清簡一編書 -- 李賀與長平


週日一人回到北投舊家,撿拾諸書,重讀少時所購「李賀詩集」,憶家父當時所指賀詩中兩首:「長平箭頭歌」、「高平縣東私路」,余無以為意,而實不知家父所指實乃思鄉之情!想當時賀仕途偃蹇,生活困厄,不得不依附潞州做幕之張徹,正有如父親晚景事業困頓,何枝可依之憾。而此二詩係李賀於人生最後三年於潞州所做,場景皆係山西高平(即古之長平),不由得情動鄉關,恰中父親所懷。追憶往事,遂將此二詩錄下,試做解釋,名之曰:「誰看清簡一編書 -- 李賀與長平」,並略敘賀之生平梗概爾爾,是為記。
----------------------------------------
詩鬼李賀,一生只做過三年奉禮郎的小官,所謂九品芝麻官,賀當深得其味!而後因生活困厄,仕途蹭蹬,不得不外出山西潞州依附張徹,然於潞州三年亦無所成,得病後歸家,未幾而卒,享年二十七歲! 語云:「斯人而有斯疾」,即此之謂乎?

李賀因其父「晉肅」之名與「進士」之音相近,加之享有文名,遂為其他舉子所譖,並以避諱為由,要求李賀不得參加長安進士考試,韓愈是以為「諱辯」一文為之辯駁,然主掌禮部之元稹無所改變,李賀是以棄考!自此,鬱鬱不得志之人生似已注定。賀悠悠蕩蕩,於長安當了三年奉禮郎的小官,無所施展,遂棄官返家,後又因家貧,不得不外出依附於潞州(今山西長治)擔任幕府之張徹為期約近三年!此其間,李賀曾遊歷秦、趙長平之戰古戰場,因拾得三脊箭簇銅頭乙只,有感而寫成「長平箭頭歌」一詩。余高中時讀此詩未有所感,去歲返回山西高平老家,於今重啟此詩讀之,心境已然不同,哀賀之無奈,體會其心境之跌宕,蓋無能所為之人,困於阮囊,澀於饔飧,縱有生花妙筆,鬼才之腹,又何以見用於世!是以將此詩錄之如下,並為之試解:
漆灰骨末丹水砂,淒淒古血生銅花
(當年血戰丹水為赤,而今枯骨如灰飛,殘留的血痕已然化成銅綠)
白翎金簳雨中盡,直餘三脊殘狼牙
(想當時如雨般撲天蓋地的箭矢,於今只剩下殘缺不全的箭簇頭了)
我尋平原乘兩馬,驛東石田篙塢下

(我乘著兩人座的馬車,從驛站東邊的石牆旁踏上長滿篙草的平原)
風長日短星蕭蕭,黑旗雲濕懸空夜

(在日落星疏的驟風下,天空密佈的黑雲大有山雨欲來的憂森感覺)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盡將羊炙
(此時彷彿聽到鬼魂號啼飢餓之聲,遂將乳酪羊肉盡獻給啾啁魂魄)
蟲棲雁病蘆筍紅,迴風送客吹陰火

(火紅落日,映照蟲與雁於蘆葦間飛著,但見那陰風燐火送我歸程)
訪古汍瀾收斷鏃,折鋒斥璺曾刲肉

(訪古之旅使我熱淚盈框,而這看似殘缺的斷鏃曾重創當時的戰士)
南陌東城馬上兒,勸我將金換簝竹
(回到東城遇著童稚小兒,勸我傷悲還不如賣鏃換點祭祀用的東西)

看來,任何來到長平古戰場的騷人墨客,對此屠戮四十萬趙卒的血腥古戰場,心裡都會有無限的太息。李賀,自然也就不例外!而後,李賀在高平(地處潞州、澤州之間,即古之長平)東走西轉,另外寫了一篇「高平縣東私路」,全篇平淡,引槲樹清香而孤零,落英謝盡而蒼涼,結實有華而無問,自比不遇於世,最後以「私路」二字,以為自嘲自況,足見其一腔寂寞,欲釋而難釋,顯然心境依然釋放不開,寡歡鬱抑,僅能孤芳自賞矣!其詩云:
侵侵槲葉香,木花滯寒雨
(稠密的清香槲夜,在一夜寒雨後盡數凋落了)
今夕山上秋,永謝無人處
(今晚山上槲花謝盡,而他人是永遠不知道了)
石谿遠荒澀,棠實懸辛苦
(石路荒遠又蕭瑟,只有槲樹孤單著懸著果實)
古者定幽尋,呼君作私路
(若如此,此路必是古人想望單獨散遊之地吧)

余老家適在山西高平,曩昔時讀此兩詩淡無所感,如今年歲已長,早無賦詩之情,但有天涼近秋之嘆,想李賀英年早逝,有高才卻無法應試,官秩微薄,心境蒼涼,而嘔心所為諸篇,亦僅存兩百四十篇而已!若非沈子明尋獲李賀所授原稿,恐李賀之文,亦將散逸而不存矣。

昔張徹義助李賀於其仕途蹭蹬,家境潦倒不得不外出就食之時,而張徹彼時,自身亦不過幕府參謀之職,接濟李賀實不容易。白居易「鄧魴、張徹落第」一詩有云:
古琴無俗韻,奏罷無人聽
寒松無妖花,枝下無人行
春風十二街,軒騎不暫停
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
眾目悅芳豔,松獨守其貞
眾耳喜鄭衛,琴亦不改聲
懷哉二夫子,念此無自輕

足見張徹之個性與李賀相去未遠,抱負在心,然未得進門之磚而已。而後張徹登第,心境自大不相同矣。而保存李賀詩集的沈子明(即沈述師,字子明),乃沈既濟(枕中記的作者)之愛子,而杜牧又正好在沈子明哥哥沈傳師那裡做幕客,故爾答應了沈子明代寫李賀集序的請求!如果,李賀沒有將詩集交給沈子明,又如果,沈子明那天晚上酒醒之後,沒有無意間找出當年李賀所授的詩篇,那李賀之才,就只能在幽夢裡追尋了!

人生確如夢,先有韓愈辯諱,次有沈子明傳詩,再有杜牧做序,最後有李商隱為傳,李賀方得顯其在文壇的璀璨與亮麗,不然,李賀短暫的生命,再怎麼嘔心泣血,終將晦暗不明矣。

Wednesday, December 5, 2007

天牛與豬油 -- 這樣的美女


詩經衛風「碩人」裡,以四字描寫莊姜頸部之美:「領如蝤蠐」!友人謂我何謂蝤蠐(音:ㄑㄧㄡˊ,ㄑㄧˊ),且語甚懇切!余笑,蓋當年大一讀至此篇,實在有同樣的疑惑!

依照詩經的註解,「蝤蠐」是「天牛的幼蟲」!而且是「星天牛」的幼蟲,那星天牛的幼蟲長的怎樣?當年我查了「說文解字」,以及形音義辭典,發現這兩個字在小篆時就存在了,而且各有各的解釋!但基本上認定就是星天牛的幼蟲!近年「科學人雜誌」引加拿大學者之言,也將「蝤蠐」視為星天牛幼蟲!再查近人諸書如《詩經動物釋詁》,所訓皆是如此。看來這兩個字,應該找不到更好的解釋了。那星天牛幼蟲與美女的頸子有何關連?可以美到拿來形容莊姜此一絕世美女?事實上,「領如蝤蠐」四字,首用於詩經,後代詩詞,則都是引碩人一篇而出!不弄懂蝤蠐二字,莊姜看來就不夠美了!

我們先看看星天牛幼蟲長的樣子!


如此,領如蝤蠐還美嗎!看官當然覺得不美,甚至還有點噁心!那詩人何以用蝤蠐說明「頸項」呢?其實那是「比喻」!因為詩人要的是「為人潔白皙」的效果,而頸部的「皺摺」也就是蝤蠐的「節」了!所以我們讀詩,不管是那個時代的詩,真的不能完全比照實物解讀,否則美感立減。莊姜脖子的美,是修長潔白,是柔軟,絕不是一隻星天牛幼蟲的實體報告!

同理,同仁又問我「凝脂」為何?這比較好解釋,凝指「凝固」(固態),脂就是「油」,所以「凝脂」就是「凝固的油」!有人說那是「豬油」,但事實上也很可能是「牛油」或是「羊油」,因為凝脂顯然是含脂肪酸的動物油,而衛風所描述之所在地(衛國),乃河南新鄉一帶,當地吃羊肉可是很盛行的。因此吃豬、吃牛(否則庖丁解牛幹啥?甲骨文所用的獸骨,也是牛骨)、吃羊(否則羊字不會衍生出味美的「美」字)都是有可能的。至於「脂」是否可能是「植物油」,以當時的「提煉」能力而言,此一選項應該可以予以排除!

脂字本來就是「油」,甚至不用提煉,就可以燃燒以為照明之用!歷史上最出名,也最殘忍的,就是「董卓」為呂步所殺後的下場。後漢書董卓列傳如是寫道:「乃屍卓於市。天時始熱,卓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屍吏然火置卓臍中,光明達曙,如是積日」。也就是說,以董卓肚上的肥油(脂)做為燃油!於夜間在董卓的肚子上點起了蠟燭,而且一點好幾天!董卓「肚燭」的事實,說明了「脂」就是油!雖說下場實在慘不忍睹!如此,「天熱脂流」,那天冷就會「凝脂」了!

凝固的動物油,是白色的,所以「膚如凝脂」就是白皙順滑的皮膚了!絕不能將之解釋成浮起的豬油,果如此,豈不大煞風景?白居易長恨歌有云:「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這裡的洗凝脂,不是在說洗掉楊玉環身上的油脂(雖說環肥燕瘦,玉環小姐確實是有點臃腫的),而是指:用華清池的水,來浴洗玉環姑娘潔白柔滑的肌膚!詩句之美,顯然不在實體,而是會意。

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諸家解說都是情詩「傷別」,我怎麼看都像是永訣「悼亡」!春蠶到死易解,蠟炬成灰指的是燈蕊成灰,但重點是那個「淚」字。蠟燭融化滴下是為淚,但也只有是「白蠟燭」時,所融之蠟方似淚珠!哪有以融化的紅蠟燭,用以比喻淚珠的呢?「詩意」用實景,但須善取其意,否則紅蠟燭所滴下的,應是「啼血」而非「清淚」了!

天牛與豬油,這樣的美女,你還能接受嗎?

Sunday, November 18, 2007

馬上琵琶關塞黑,長門翠輦辭金闕


小兒作業,需以「俯拾皆是」四字造句,一時無解,遂向妻及我詢問!大兒得知,立即說:「這還不簡單,地上的狗屎,俯拾皆是」!妻笑,要我另造一句,遂造:「成語是智慧的結晶,在左傳這本書內,成語可說是俯拾皆是」!言畢,自得其樂!但妻嫌我此句造的不近世事,顯然不是小學生所為之辭。余不以為意,蓋如以字數篇幅為基準,「左傳」所衍生的成語,顯然是中國所有書籍中最多的,以「俯拾皆是」四字言之,絕對當之無愧!

左傳所言,依據孔子的「春秋」,將所隱藏的微言大義,細細的予以表出,裡面所載,當然以「國家大事」居多,然其中特別記載了一位自齊國嫁至衛國的美女「莊姜」,而莊姜也成為唯一同時進入「論語」、「左傳」、「史記」三書的美女,如此,莊姜之美該是無庸置疑了!但莊姜到底有多美?你我無法想像,好在詩經「衛風」裡,有一首專門描寫莊姜當年出嫁衛國的「碩人」詩,詩中所云,大家就應該耳熟能詳:
手如柔荑(手指纖細柔軟)
膚如凝脂(皮膚光滑雪白)
領如蝤蜞(頸項修長靈活)
齒如瓠犀(齒齦整齊光亮)
螓首蛾眉(額前柳眉彎彎)
巧笑倩兮(酒窩淺笑醉人)
美目盼兮(眼眸澄澈黝麗)

如此說來,莊姜的手、膚、領、齒、眉、笑、眸都醉人不已!此外,詩中還描述她的身材「碩人其頎」、「碩人敖敖」,顯然莊姜身材高挑,勻襯有致,所以穿起衣服來「衣錦褧衣」(什麼衣服穿在她身上都好看),那莊姜還是個標準衣架子呢!可惜,莊姜再美,莊姜再賢,沒能替她帶來太多幸福,只因,她患有無法傳宗接代的不孕症。左傳魯隱公三年,這樣記載:「衛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也因為不孕,所以衛莊公結歡頗多。左傳是這樣說的:「(衛莊公)又娶于陳,曰厲媯,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媯,生桓公,莊姜以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足見莊公先後跟「厲媯」、「戴媯」,以及不知姓名的「嬖人」均有枕席之好!作為衛莊公的正室,看著老公與其他女子所生的孩子,即或能做到「以為己子」,但心裡一定有難以言喻的哀傷,孔子說詩經「哀而不怨」,對於莊姜,則未必如此?

多年前,王建煊先生於報章發表短文一篇,略謂他夫妻倆於登山途中,不意聽聞身後的另一對夫妻這樣說:「老公,前面是王建煊夫婦,他們也沒有孩子」!王建煊於是感嘆的寫道:「沒想到我們的悲哀,竟然是別人的安慰」。人生路上,為人妻,為人夫,如非自願無子,想望而不能如願,那心裡的負擔與遺憾,絕對是外人所無體會的。莊姜為歷史上詠歎最多的第一美人,擁有齊國公主的身世,衛國王后的身份,但卻美而無子,心底的蒼涼,何人可訴!

莊姜在詩經《邶風》中留有這麼一句:「覯閔既多,受侮不少」,因為無子而不受寵的莊姜,不知額外受了不少委屈!一個「覯閔」加上一個「受侮」,就因為沒能替莊公生育的現實,使得她的地位始終不受重視,甚至受人欺侮陷害!只不知,有多人能站在女性的立場,體會莊姜心內的苦楚!成語所謂「莊姜之悲」,說的正是無子而不受重視的悲哀!

莊姜無子,為衛莊公所棄,傷已而做《日月》一篇(亦在詩經邶風篇中),全篇哀怨,屬說她的丈夫長時棄而不理,更不知這種對待何時才能停止(胡能有定)!又於州吁之亂(州吁殺了衛桓公自立為君)後,再為《燕燕》一篇,細說送桓公之婦歸薛的惜別之言,如此,莊姜對於戴媯之子(恒公),真是盡到了母親職責,且送桓公之婦歸返薛地以避州吁之禍!在詩中,「遠送於野,遠送於南」兩句,越送越遠的不惜之心,越送越悲的難過之情,是對養子桓公的傷逝,更是母親對媳婦的不捨!己身無子,以他人為子,養之、教之、婚之、君之,而見之死之,人生難堪之境,直是另一種白髮送黑法的無奈!

莊姜已遠,而千古離情仍在,辛棄疾《別茂嘉十二弟》一詞,引燕燕之詩,用以述說別離之情,茲擇其中兩句「馬上琵琶關室黑,長門翠輦辭金闕」以為此文之名,並錄之如後:
綠樹聽鵜鴃。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室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Saturday, November 17, 2007

浩浩萬古,不可備甄,芟繁摭華,爾曹勉旃


余於北投署公,窗外忽然傳來童蒙誦習之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探頭而視,乃一群小朋友參觀「森永」糖廠之後,前往搭車前所誦之聲!於此「去中國化」的政治氛圍中,聞此琅琅之聲,心中有無限的感概與感動!

光緒二十七(1906)年廢科舉,中學廢而西學興,我輩自幼,再也不需學習過往童蒙必讀之「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與千字文),而更近一層之蒙求之書,諸如「李氏蒙求」、「龍文鞭影」、「幼學瓊林」遂更無機會一讀,至於其他小學之書(即文字形、音、義之學),若非專門科系或另有家學淵源,當亦不得窺其堂奧矣!是以此間無意得聽三字經誦習之聲,自然有其莫名之感動。

「三字經」乃南宋王應麟所做,王氏十八歲進士即第,赴博學鴻辭科時,將所讀之書相互稽考,編成「玉海」一書,晚年則將其研讀經史之心得,寫成「困學紀聞」一書,紀聞雖是讀書筆記,然卻影響深遠,清顧炎武「日知錄」及王念孫「讀書雜誌」均仿之而成。所謂困學,係以王氏書齋為名,此書記王氏讀書之心得,然書中所述卻多憂國之思,其困學紀聞自序云:「幼承義方,晚遇艱屯。炳燭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學之,庶自別於下民」,其中所謂艱屯,即指宋滅元興之事。宋理宗於殿試時,特取第七卷(第七名)卷紙,交予王應麟複閱,王氏閱畢即說:「是卷古誼若龜鏡,忠肝如鐵石,臣賀陛下得士」!理宗遂改置此第七名為狀元,而此第七卷之考生,即日後以「正氣歌」撼動歷史的文天祥是也!

「百家姓」不知何人所做,但並不影響大家琅琅上口的唸出「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據南宋學者王明清考證,此書當成於宋初,「似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此一「小民」今失其名,但顯然也是通於詩律,方能以四言詩之形態,以四百七十二字,押韻數說各家姓氏!至於各家姓氏起源,作為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姓氏,自當理解清楚!

「千字文」,依據梁史:「上以王羲之書千字,使興嗣韻為文。奏之,稱善,加賜金帛。」如是,此書即為梁武帝時,散騎侍郎周興嗣所做。另據「太平廣記」所載,武帝欲教習諸王書法,故命殷鐵石自王羲之之作品中拓得千字,交與興嗣,並要求興嗣將之編成韻文!興嗣一夜而成,但亦因絞盡腦汁,鬚髮為之盡白!千字文之用意,本在學習「書法」,又為便於上口,是以編成韻文,也因此對於文辭實義不需強解!但對童蒙「識字」而言,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開始,學習一千個不同之字,仍是有大用處的!

「蒙求」一書,唐朝李翰所作,全篇五百九十六句,二千三百八十四字,計使用典故五百九十二個(未用典僅結尾四句:浩浩萬古,不可備甄,芟繁摭華,爾曹勉旃)。韓愈作「張中丞傳后敘」,開頭寫道:「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裡面所說的李翰,正是蒙求的作者!顯然李翰的文名,在韓愈之時,仍然譽滿天下!李翰此書,開蒙求一系列書籍之先河,自是而後,有《廣蒙求》(明姚光祚撰)、《敘古蒙求》(宋胡宏撰)、《春秋蒙求》(宋鄒彥春撰)等書問世,皆仿李翰之書而做。茲舉李氏蒙求「田單火牛,江逌爇雞」八字之典故略做說明,田單火牛,眾人皆知,係田單以火牛陣夜破燕軍,復齊國七十餘城;而「江逌爇雞」一事,我在「殺雞焉用牛刀」一文中,曾將殷浩北伐時,派前鋒江逌禦敵,而江逌夜探敵營後,決定繫草於雞腳,趁夜燃之使「雞飛」敵營,趁亂之際,遂大敗敵軍做一說明,足見李氏一書,每習一句,即可通曉史實一則。

又,平日前往平鎮,必經墳地,同車友人問我何以所葬之人,其牌多書「某府佳城」四字!基此,另舉李氏篇中「滕公佳城,王果石崖」八字以為說明。滕公,即夏侯嬰,夜行,駕車至東都門,馬鳴不前並以足刨地,滕公使人掘地,得石碑有蝌蚪古文,詢之叔孫通,方知其意為:「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籲嗟滕公居此室」!夏侯歿後,遂葬碑所出之地!因此「佳城」二字,實乃陰宅之意!至於「王果石崖」,則是益州將軍王果,過三峽,見壁上有物,似棺而懸之半崖,而人莫知之。王果使人就之,有石志,文曰:「三百年後,水漂我,欲及長江,垂欲墮,欲墮不墮,遇王果!」王果嘆曰:「數百年前知我名,如何舍去?」遂留,為之營斂瘞埋,設祭而去。如此,夏侯埋骨之所,王果設祭之地,皆指百年之所矣!

試想,今天的小朋友,如能通知五百九十二個典故,那作文又有何難哉?「孟母擇處」是三字經的典故,「吊民伐罪」是千字文的典故,而「江逌爇雞」則是李氏蒙求的典故!如果再將「龍文鞭影」(明蕭良有編撰)、「幼學瓊林」(明程登吉編撰)的典故一併學會,在從小耳濡目染之下,那麼我們的社會,必然會多一點學習向上的能力,也應該會更懂得區分是非善惡吧!

文天祥縉帶自贊銘有云:「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王應麟年十八得中進士,李翰弱冠亦能如此!而我輩讀書,即或不能效仿古人,至少也該做到傳承文化,方克能言「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Wednesday, November 7, 2007

風橫天而瑟瑟,雲覆海而沈沈

唐初四傑的王勃,以「滕王閣序」名動天下,然未己,探父途次交阯,溺水驚嚇而亡,年僅二十有六,從此心織舌耕之腹稿難再矣!滕王一序中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八字,說的是漢文帝至武帝時,郎官馮唐的抑鬱,以及飛將軍李廣到老無封的無奈。龍城飛將李廣的事跡,諸如沒矢入石、斬霸陵尉、不見刀筆吏等,均廣為世人所知。而其子李敢,因恨衛青責難父親致使自殺一事,乃尋釁毆打衛青!霍去病為衛青之甥,以其舅受辱,遂借田獵之機,暗箭射殺了李敢!而李廣其孫李陵(陵乃李廣長子李當戶之遺腹子),率步卒五千,出征絕域,然竟五將失道,唯陵獨遇匈奴,遂「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終而卒致全軍覆沒,無顏以見天子投降匈奴!在其《答蘇武書》中,李陵自陳:「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沫不死三敗之辱」以「復勾踐之讎,報魯國之羞」,隱含忍辱負重之意,無奈武帝不察,竟屠戮李陵全家,而司馬遷說了幾句公道話,竟亦患宮刑之恨!讀李陵所書,感懷其當年所受屈辱,令人感慨萬千!李廣一家,或剄身絕域之表、或殞命田獵暗箭、或卒為異域之鬼,較之李廣難封四字,更令人擲書而嘆!

馮唐,漢代郡人,文帝時其年已長,但其職僅中郎署長爾。因「鄙人不知忌諱」,曾公開直言文帝即或有廉頗、李牧良將,當亦「弗能用也」!文帝聞言大怒良久,並召其入內責讓何以「當眾辱我」!而後,匈奴擾邊,文帝思即與馮唐之對話,遂召唐詢問若真有廉頗、李牧,自己何以無法用之!馮唐遂再度直言文帝「賞太輕、罰太重」,對護衛有功之雲中太守魏尚,以細故不獎反貶,是以即或有頗、牧兩將,亦無法用之!文帝悅其言,是日使唐持節雲中,恢復雲中太守魏尚之職,並拜唐為車騎都尉。嗣後,景帝即位,唐為楚相,未己旋罷。再而後,武帝聞其賢,欲徵而用之,然馮唐已高齡九十有餘,不堪世用矣!王勃謂之:「馮唐易老」!然,歷經三朝,馮唐豈能不老?至於受郭開之譖的廉頗,居魏、至楚兩皆無功,以垂垂老矣之身,即或能飯尚酒,思用趙人,則又真有何用!而以一武將,周旋於戰國之時,得能終老壽春,是幸亦不幸耶?

《漢武故事》裏,載武帝與老翁相遇乙事,略謂:漢武遇老翁顏駟,問其何以仍為郎衛,老翁答以:「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方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人的運氣可以如此,只能以無奈帶過!但,老來得遇武帝,至少當上「會稽都尉」,比之馮唐的三世不遇,也算是略微幸運!

唐初四傑之盧照鄰,曾自云:「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后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盧氏未即三世即因病廢用,觀其《五悲文》,描述其自身之景況有以下之言:「形枯槁以崎嶬,足聯踡以緇釐」、「形半生而半死,氣一絕而一連」、「蹇產摧聯,支離括撮,已濡首兮將死,尚搖尾兮求活」,而其《釋疾文》自序則說:「於羸臥不起,行已十年,宛轉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連踡,不學邯鄲步,兩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足見其中風後病況之重!已然一手萎縮,兩足癱瘓,而釋疾文《悲夫篇》,則自陳其爬行之狀:「一伸一屈兮,比艱難乎尺蠖;九生九死兮,同變化之盤古」,慘狀如此,令人為之心酸,而今人竟戲稱其為「詩殘」,實乃過於謔之!

馮唐之不遇,當起因於己身之「直言粗鄙」,是以文帝招致內室而責之!而李廣之無封,則源於其「背信殺俘」與「數奇」,以致於無法取漢武與衛青之信任,乃有失道後期自刎以終。而其子李敢之死,顯然是不識上意,與貴幸之衛青、霍去病為敵,是以為霍藉機暗箭所殺,然武帝卻以「鹿觸殺之」為由,刻意諱之而結案!至於其孫李陵漠北之敗,則是「自信輕敵」,以五千當十萬之眾,其情可憫,然其驕則實不可取,蓋其自言「願得自當一隊」、「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在明知無騎兵之掩護下,依然縱軍北行三十日,去塞千里,其敗實咎由自取。至於廉頗客死異鄉,則肇因於「自負氣盛」,到老不改,也只能終老壽春,不亦奇乎?而顏駟三世不遇,實則「不合時宜」有以致之!既不能投人所好,稍改己意,就怪不得他人棄而不用矣!以己之所無,而求之世用,既乖舛時宜,遇與不遇,其結果已然可知。

惟盧照鄰一人,天地為之幽憂,更為之悲而無言。論其官,不過一縣之長,秩滿而退;論其病,實有十歲之哀,膏肓無救!喪妻、失妾,羸病不行;父死、子歿,玄明難醫,是真不遇於世者矣。其有憂患之言,栖遑之辭,是以仿國語之作,騷文之興,為五悲、釋疾兩文!論遇與不遇,睽諸史冊,悽悽慘慘戚戚,恐照鄰獨得之爾。

蓋三閭大夫有漁父之騷,懷沙之痛,是以行吟澤畔形容枯槁,而幽優之子有窮魚之賦,尺蠖之艱,無乃一伸一屈崎嶬緇釐!一沈於汨羅,一投於潁水,千古艱難,非死而乎?何兩者之無所惜也!士之遇與不遇,求與不求而已!然若照鄰之悵,實乃命之所存,運之所繫,無關乎士之遇與不遇矣。仲舒之賦,子長之悲,五柳之感,遇諸升之之憾,當無所比擬矣,能不哀之?是以取幽憂子秋霖賦「風橫天而瑟瑟,雲覆海而沈沈」兩句,以為此篇之名。

Monday, October 29, 2007

驚夢慈顏笑,歸遲孟郊寒


余出差寧波,心為瑣事所煩,觀電視,多有抗戰之歷史與人物,而彼等所著軍裝,正如家父舊時照片,挺拔而又簡陋,意氣更顯傲骨!或於黃土之丘,伏擊驕妄強敵,或於深雪之夜,強度封鎖火線,但見將士與日寇周旋於崇山峻嶺之中,無論盛暑,無懼寒冬,以命許國而無私無我。此等景象,相互揉雜於少時父親所訴,筆耕所云,以及返回老家時所觀景致,思父之情遂隨之澎湃湧起,兀自難遏,乃依稀將記憶所及,以父親所書之文辭,據己意而化成以下雜句,名之曰:「驚夢慈顏笑,歸遲孟郊寒」,聊舒思念之心,並為先父代書其孺慕難報之情,是為記。

往事已如煙,殘影自顧憐,英姿吞胡魯,衰朽惜殘年
風雪離家日,辭母跪堂前,身若天憐見,歸家母奉先
太行膽挑大,中條血浴濺,袍澤懷中喪,命懸死牢前
宋意悲易水,伍胥愁韶關,藏兵籠中碗,窮圖匕驚現
哀鴻遍九州,塗炭身僅免,丹心汗罄竹,歌吹慶凱旋
山河撼喪亂,秋水阻難還,穿豫次魯粵,血灑定海灘
驚夢慈顏笑,歸遲孟郊寒,傳書送窮里,魂夢繫鄉關
遠遊無方子,筆邀滔天患,婆娑洋外島,四十頻興嘆
魚雁隔咫尺,茫茫天涯憾,輾轉手書來,承歡殘夢斷
母兄俱登境,稚弟膝亦殘,歸鄉尋無徑,西嚮淚湧川
魂斷天涯路,怔忡兩茫然,兼程彰慈典,歸兒淚濕衫
棄里背鄉子,碑前娘親喚,生劬撫觸攜,一哭慟銀漢
浩天罔極恩,黃泉再結環,哀哀此生悲,萬事俱了然
蜩螗吟白髮,難續梁父歡,今生命已休,鑄錯成此憾
三兩衷心句,捎予慈母觀,垂淚輕噓問,百年方得安


 

Sunday, October 14, 2007

言與不言


三國演義裡,曹操是個大奸雄,而劉備則是「匡復漢室」的英雄,至於吳國,除了赤壁之戰,大都督周瑜來了個強虜灰飛湮滅外,似乎始終是個配角。而在電視劇裡,劉備伐吳慘敗,火燒連營七百里,遂爾憂憤成疾,於白帝托孤而謂諸葛:「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逼的諸葛極言「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再而後諸葛六出岐山,傾力伐魏,怎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星落秋風五丈原,將歷史的悲歌與無言的悲情,在風中搖曳的「匡復漢室」大纛之下,淡淡襯托出蜀漢行將落幕的無奈。

劉備,真的如演義裡那麼仁民愛物,禮賢下士嗎?果如是,何以天下英才盡聚於魏?而蜀國在諸葛亡故後,卻有黃皓竊弄機柄,廖化充任先鋒的荒謬?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在其「英雄記」中,替當時天下豪傑做了小傳,對於曹操,開頭便寫到:「曹操與劉備密言,備泄之於袁紹,紹知操有圖己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誡後世」。由這一段記載,可知道劉備絕不是演義裏的正人君子,否則怎能與操密言後,又泄之於紹?當然,密誅曹操不成的劉備,日後展開了一段流亡歲月,直到委自枉屈,三顧草廬,隆中計定三分,方才有了鼎足天下的未來。至於曹操,則恨到自咋其舌,以血自戒戒人了,至於「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一句,想必曹操一旦思即,便會兀自生氣!

歷史上多言賈禍的故事太多,而殷浩喪師後,不發一語,僅「書空咄咄」堪稱一絕,但是不說話也未必得免其災。替漢景帝蕩平七國之亂的周亞夫,在書吏詰問何以購置軍需時,不發一語,景帝得知,大怒的說,「不說,那就永遠不要再說了」,隨之將之下獄,亞夫在獄中斷食而死!如此,說不說,都有錯,那還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來的比較好。

孔融,建安七子之首,因反對曹操,遂為之藉故殺害,刑前做臨終詩一首,首四句是:「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簡單說,他是體會到,事無大小,多言得罪。孔融一家,最後盡為曹操所戮!而他的兩個兒子,繼承了乃父「小時了了」的聰明絕頂。世說新語記載了這麼一段:「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孔融到底是說了什麼,令曹操惱怒到要殺他全家,歷史語焉不詳,或說他「欲規不軌」,或說他「跌宕放言」,這兩句顯然不是事實,蓋書生謀反,三年不成,何況天天直言反對曹操的孔融!若說他亂寫文章,內容不倫,漢末名士如孔融,如此愛惜羽毛之下,能寫出什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文章?倒是劉孝標注世說新語時,引《魏氏春秋》說了實話:「融對孫權使有訕謗之言,坐棄市」。如此,顯然根本就是曹操「藉故」殺人!而且是「細故」,難怪孔融《絕命詩》裡,盡是憤懟之言。

後漢趙壹,也是個因恃才傲物多言賈禍的例子,若非友人相救,早死非命,得救後,「畏禁,不敢班班顯言,竊為《窮鳥賦》一篇」,以感謝友人救命之恩,辭曰:「有一窮鳥,戢翼原野,罼網加上,機穽在下,繳彈張右,翼弓彀左,飛丸繳矢,交集於我,思飛不得,欲鳴不可,舉頭畏觸,搖足恐墮,內懷怖急,乍冰乍火,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鳥也雖頑,猶識密恩,內以書心,外用告天」!文字裡,沒說自己多言賈禍的事情,看來是不敢多說了。無獨有偶,唐初四傑之一的盧照鄰,自序說「余曾有橫事被拘,為群小所使,將致之深議,友人救護得免。竊感趙壹《窮鳥》之事,遂做《窮魚賦》,常思報德,故冠之篇首云」。細看窮魚一賦,也不敢將「橫事」之來龍去脈多做說明,應該也是不敢再多說了,只能引經據典賣弄文采,含沙射影而恣做風流。或鳥或魚,皆窮於詞矣,非不能言,蓋不敢言爾。

詩經之首「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話到底在說什麼?關關是鳥鳴聲,雎鳩則是魚鷹,魚鷹在河邊鳴叫,各家學者解釋了半天,說是男女出雙入對之意。最後,經過出土文物的考證,才發現原來作者是以雎鳩(鳥)捕魚(在河之洲,不捕魚幹啥),強烈象徵男性求偶之事(魚鷹入水捕魚),所以才會「淑女好逑」!至於關關,你我都聽不懂,也不需要懂,大家都不是公冶長,懂鳥語只會害事而已,還是書空比較好,少說比較好,有魚有鳥,救護方免其災,也該詞窮無言了。

語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交淺言深的結果,不是害人,就是害己,又何苦哉?還是細想一下曹操與劉備密語之後,為之咋舌以血示人的用心何在吧!


 

Monday, September 24, 2007

一枕黃粱再現


寫畢「枕中記 - 字中吐真言」,心中似仍有塊壘,蓋黃粱一夢,寐中之事,真真假假,亦假亦真,世間曲直又何所得問?

沈既濟「枕中記」末,盧生自夢中醒悟,在體會人世間之各式起伏後,問道:「豈其夢寐也?」呂翁在旁提醒的說道:「人生之適,亦如是矣」(人生裏的道理,也是一樣)!盧生撫然良久後感嘆的說:「夫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盡知之矣」。也就是最後這幾句話,常使我靜思以對!榮辱止乎其身,窮達非必富貴,得喪東隅桑榆,而生盡死來循環不息,俗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朱顏辭鏡花辭樹,人間何嘗留的住!箇中道理不也正是如此!

猶記朱自清「背影」一文,父子相對於喪親卸職之時,而朱氏以二十歲之齡,不忌諱的將自己四次啼泣寫在裡面,並描述其父道:「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而家父山西大學畢業後,投身軍旅,亦如朱氏之父,很有過一番作為,然也恰如其父般晚景頹唐。兩相對照,余亦常為之暗自感嘆!蓋將軍失去舞台,怎能不見白頭?家父晚年,午後一覺,心有所悟,寫成「一覺醒來方悟盈與虛」一文。裡面所言,正是盡知「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後之感觸,如今余亦年近五十,峰谷起伏,也如黃粱一夢,而做人處事,似漸懂父親所言,是以謹將家父所書,敬錄如後,以為自警。

一覺醒來方悟盈與虛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分合生死,命有否泰變化,年有四季更替,只要你細為觀察,便會瞭然,他們看似無常,確是有常;看似殘破,確是完滿;看似動盪,實則遲止。他們千年萬年,總離不開盈與虛,死與生,否與泰,寒與暖,消與長,日與夜,合與分,得意與失意,繁榮與凋零的更迭。

所以熬盡長夜,你便能見到黎明;飽受痛苦,你能擁有快樂;耐過寒冬,你無須蟄伏;落盡寒梅,你便企盼新春。

所以餘露展現,你便知夜幕將垂;榮華享盡,你便知凋零已至;繁花似錦,你便待落葉繽紛;明月如晝,你便知桂魄將殘(指月亮)。

所以,念高危,你便當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你便當思江海而下百川;享富貴,你便當施捨貧窮;掌權勢,你便當衿恤黎庶。

正因為虛之後有盈,所以便充滿希望;正因為盈之後有虛,所以便知道滿足;正因為此虛而彼盈,所以宇宙能均衡;正因為此死而彼生,所以萬物能延續。

余一覺醒來,惜天色將晚,戒子輩慎思,勿怠。

Tuesday, September 18, 2007

枕中記 - 字中吐真言


夜夢,余坐於山西老家四合院內,家人來報,略謂有未識女子於外請見。余不解,自謂賦閒已久,幽徑不掃,何來他鄉請見之人?應曰:「諾」。女子徐進之,見其儀表出眾,舉止頗見教養,請坐正堂,遂謂之曰:「在下與姑娘素昧平生,不知何所見教」?女子作揖而後言道:「余於冀省久聞先生深通術數之理,是以辭勞越嶺而來,請先生萬勿見外,惠予解疑是幸」。得言,自忖鄉野之夫,耕讀以傳,既未立半縷功德,亦無立言以災梨禍棗,何來「久聞」、「深通」之理?女子續言:「先生勿疑,曩昔先生遊歷天下,遇家父於魯地,頗見知交,遂爾得知先生精於術數。今有所惑,尚請先生析疑釋問直言以教」。兩三語後,知老友之女遠道而至,雖自知不學無術,又不忍棄之,遂強而許之。

「何所問」?答曰:「請先生代解婚姻大事」!余驚,此事龜策所不能知,何求之於我?女子勉而請之,乃請其自占一字,遂書曰:「區」!余見字而嘆,告曰:「汝自冀省穿山越嶺而來,區字加山是為『嶇』字,如此,來時之路崎嶇,去時之路亦崎嶇矣!汝婚姻大事勢必多舛」。

女子欲言又止,余又謂:「此事有口難言,區字加口而為『嘔』字,顯然積鬱已久矣。既然對我言之,又請代為解疑,蓋「言」字加區是為『謳』字,余勢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尚請寬之」。

余又言:「汝婚姻之路崎嶇難行,難以求全,東隅桑榆,勢必於一方有所虧欠矣」!女子愀然問曰:「先生何以知之」?余曰:「蓋區字加「欠」是為『歐』字,此事雖見結果,惜其結果當有欠缺,是以僅得瓦全而已,蓋「瓦」字加區,是為「甌」字,原本金甌無缺,然有欠意,是以無可彌補也」。女子異之,問曰:「可有解」?

余嘆,對之:「無可解,蓋汝隻身而來,「身」字加區,是為『軀』字,恐汝早已委身他人,而身字本意即為「有孕」,汝其有孕乎」?女子色大變,一時默然無言,余亦不知何所慰之。

再言:「汝待嫁之人可曾屬馬?」對曰:「然」!「如此,「馬」字加區是為『驅』字,爾後所嫁夫婿,恐為之驅馳不已,勞不待言!」

「雖如此,事已定,無可改矣」!女子言曰:「先生可否再細看之」?余嘆:「恐多此一舉,蓋婚姻乃終身大事,區字加「大」是為『奩』字,奩乃粧嫁之意,如此觀之,雙方父母之嫁妝可早已準備妥當矣,且不在少數也」!

「汝嫁之後,所育兒女當不少於三口,蓋合三為眾,而區字中恰有三口,是以知之。然貴夫婿事業當仍有缺,蓋「區」字三合而一不閉,欲改之,則必遷徙,區字右轉,是為「宮」字,如此可安矣。然遷徙之後,家中恐有子夏之災,蓋三口缺一,而所失為其下之口,故兒女喪亡恐不可免矣」! 余續言:「然則禍兮福之所倚,喪明之痛雖不可免,但「女」字加區是為『嫗』字,如此,汝當可獨享高壽以償所失」。

女子聞言,木然有頃,自懷中取繡錦,解之而得一金以贈,余笑曰:「此皆姑妄之言,強為解之而已,原為區區小事,殊不見區字合「金」字乃為『鏂』字,實亦為三兩錢爾,忝為長輩,又豈能收取」?強推之乃止。

女子拜謝而去,時正料峭春寒,寒鴉鳴過,余乃為其聲所醒!

醒後,不解夢中之女子究為何人,更不知其所來所歸,加之迄今從未進得山西老家四合院內,更不曾去冀過魯,是以中心懸掛數日,但恐所言有失,豈不誤該女子之婚姻大事矣?兩三日後,夢境未有相同場景,心中稍有寬慰,然終以所言過於直切,既失長輩之尊,更恐已傷該女子析疑之心矣。

字中吐真言,余所占之「區」字,豈為真乎?憶崇禎末年,流寇一日數警,帝遣內侍易服出禁,探聽民間消息,遇一測字人,乃書一「友」字以問國事。曰:「不佳,反賊出頭矣(友字上與左均出頭,恰為反賊出頭)」!侍急曰:「非此『友』字,乃有無之『有』也」,又曰:「更不佳,大明去其半矣(大少一劃,明少一日)」!再改口曰:「非也,申酉之『酉』也」!曰:「愈不佳,天子為至尊,至尊今斬頭截腳矣(尊字去上截下後為酉字)」!而後,李自成破居庸入北京,崇禎死難,大明破敗!以此觀之,字中自有真言,而余之所言,雖在夢中,豈亦有其道理乎?

Sunday, September 2, 2007

測字豈能測不測風雲


行過民權東路地下道,老者招手說:「少年家,進來算算命」!我笑笑離去,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不算,機關算盡,又豈真能趨吉避凶?

猶記雍正王朝一劇裡,三位書生闈場試畢,酒肆遇算命先生,術者自謂鐵口直斷神準無比,於是第一位舉子乃書寫一「因」字,並問功名如何?算命先生謂:「先生必大魁天下」,舉子問之何以,答曰:「國內一人,豈不為狀元郎乎」?蓋因字,乃「口、一、人」三字所組合,故爾算命先生認定該舉子必然得中狀元。另一舉子聞言而笑,也測一字,但所書一樣是個「因」字,顯然是在為難算命先生將作何言,算命先生捻捻鬍鬚說:「前一位是無心寫因,而您是有心寫因,恐怕要於恩科方可得中」。蓋「因」字下加上「心」字,適為「恩」字,是以算命者認定第二位舉子必須在「恩科」(加開的考試),方可出人頭地了。一個「因」字,因書寫順序之不同,以及有心無心之舉,可以有不同之解釋,豈真如此?當然,劇中鋪陳恰如算命者所言,然事實上,國內一人的「因」字,又豈只有兩種解釋?

明末,閹黨魏忠賢用事,招術士鄭仰田「問數」(算命),魏忠賢竟然書了一個「囚」字以問,眾皆大驚,只見仰田徐對曰:「囚字,國中一人也」,魏氏大喜,又書「飢」字以問,仰田再對:「此不凡人也,然不良人也」,蓋「飢」為「人」、「良」、及「几」字組成,凡少一點為几,加上人字,故曰不凡人也;良上有人,加上不凡的「不」字,故曰不良人也。如此,魏氏異而遣之,仰田遂脫險以歸,但鄭氏終究還是說:「囚則誠囚也,吾詭辭以逃死也」。測字,如此看來,不過隨心所欲,隨機應變而已!哪裡真有必然的道理?一句「國內一人」,可以寫作「因」,也可以寫成「囚」,江湖術士的話,聽聽就算了!怎能真拿來「測」定未來?

又記雍正王朝一劇裡,八王爺乳名有一「美」字,術士斷言,八王爺日後必是康熙的接班人,下一個皇帝!其理由為:美字,乃「八、王、大」三字所合寫,術士言畢,左右之人當然一片阿諛諂媚之聲。此話傳到雍親王耳裏,很不是滋味,謀士鄔思道安慰的說:「王爺放心,如果八王爺有一美字,便可以日後稱帝,那美字也可以寫成:大、王、八啊」,兩人於是相視而笑!拆字,測字,順序也是有關係的,自己怎麼想,好像比較重要。

然則,也有神準的測字,令人毛悚然。清趙翼的「陔餘叢考」一書,裡面就記載了「測字」一節。說是趙翼少時,見一人來見測字者,問其父之病如何,隨手書「一」字以問,術者曰:「一者,『生』字之盡,『死』字之初也,汝父殆不起也」!術者又問來人父親生年,來人對曰:「丁丑生」(牛年),術者遂改口道:「然則爾父不死,牛加一劃則『生』字矣」!而後,來人之父果然病癒,若非如此,趙翼也不會在其「陔餘叢考」一書中,寫上這麼一段了。

不只如此,明崇禎十一年,皇帝對群臣說:「朕近日常夢神人於掌心書一『有』字,不知主何吉凶」?這時群臣又是一片稱賀之聲,說是「賊平之兆」。此時,宦官王承恩卻當庭嚎啕大哭,不只弄得群臣愕然,也使皇帝驚詫不已,問之何以,王氏要求「恕不死之罪」方才肯言。崇禎如言,王氏遂說:「有字的上半是『大』字少一『捺』,有字的下半,是『明』字少一『日』。合之,是大不成大,明不成明,顯然是神人託告我皇,大明江山將失其半矣」!六年之後,大順皇帝李自成破居庸,入北京,明思宗自縊於煤山壽皇亭,大明江山,自是而後,殘破不全終而破敗!如此大明江山,恰如王承恩所言,大不成大,明不成明矣。於此試問,那位神人是誰?怎麼那麼神準,可以預知未來?到底是崇禎心裡的不安在作祟,還是真有這麼一位「神人」,事先予以提點?

大學時,同學李、林兩位相戀。一夜,李攜林於館前路之博物館內算命。算命先生合之八字後,兩人甚為匹配,嗣後李、林果然成為一對佳偶。日後,同學告我,早先一日,其實他早已「買通」好該名相士,言明只說好的,不講壞的,如此,也算不違背相士的行規。也因此,當相士說完「好話」後,同學隨即致贈禮金並立即將女友「帶離現場」!至於有哪些壞的,婚後夫妻倆就自行梳理吧,如此算命,雖未盡術士之所言,但成就佳偶如此,亦堪稱一絕。

歐陽修瀧崗阡表中,寫下了他父親的一段話:「術者謂我歲行在戍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后當以我語告之。」而後,歐陽修的父親果然死於當年,享壽五十九歲,如此推算,歐陽修「四歲而孤」,那其父就是在五十五歲那年,老來得子,才有了歐陽修的。至於那位宋代的術者,現在的算命先生,不知是用哪一個基準,算出「歲行在戍將死」的結果!而更令我好奇的是,歐陽之父,當時又為何會去算命呢?畢竟,沒事,誰也不會去算命的! 或許,他已經有病在身了,是以有此一問一答!

人生終有一死,這是不需要算的,算到了,又如何呢?曹丕於典論論文裡說:「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而聖經裡也有這麼一句話:「好教我如何數算我的日子」,天命如何,誠不可知,又何苦算之?真的一切盡力就好,至於測字,測之生,測之死,測之成,測之敗,終究測不了不測風雲,強測之,亦徒生苦惱而已,不是嗎?

Thursday, August 2, 2007

輓聯不再,不再輓聯


隨年紀漸長,參加告別的機會也越發為多,日前參加在一兄其妻之喪,禮堂簡單肅穆,白紗四面,然或因兄妻年歲尚淺,加之在一兄平日交游亦少,是以輓聯不多,僅有數幅孤零懸掛單旁,較之各方所贈花籃,確實頗見突兀。觸景生情之際,不禁回憶起父母告別當時之場面。

父母告別式之日,待禮堂布置妥當,但見三面花海,廊廡盡懸各式輓聯,巡禮一番,多為家兄同朋或其長輩所贈,惟所書之辭,顯然皆為他人代筆且均為四字而已,或「音容宛在」、或「懋德懿勛」、或「功在黨國」、或「母德流芳」,環伺所有,除正堂後由禮儀公司所託人書寫之長聯而外,無一句為相贈之人自有之辭,巡禮而後,感慨萬千,倘家父山西大學文學系之同學得有一人在場,豈得無幾句發自心中自有之辭哉?酬祚之語,場面之辭,於此人生最後一程,豈真能動人心旌?

父親告別,行述由家兄寫就,母親殯別,事略則有小子所擬。母親告別日後,家兄謂我:「友人以為母親之事略,乃齍金託人代筆所為」!聽後,余哭笑不得,未料小子筆下所描述之母親,竟需金錢託人捉刀而為!原來,下筆為文,對許多人言,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也難怪乎韓愈能以墓誌謀得生活所資,而李黻得以祭文換得一方雞血。如果,彰顯父母需以文辭為之,那子女即或需耗資託人代寫,則又何所惜哉?

家姊公公去逝,父親以白幅親自寫就祭文,然以身體違和,囑余次日攜往並親交司儀。未料,父親竟強自而來,並將所書長幅親手交予姊夫,並哀坐現場直至禮成,姊夫含泣接下以告其父,隨之火化灰滅。父親告我:「傷心之地我實在不想來,又不能不來。」自此以後,遇有婚喪之禮,紅帖我未必在意前往,而白帖,能去我一定去,蓋傷心之痛,所得之慰藉終身難忘,而歡樂之喜,瞬眼隨過未必長憶。人之告別,所吊所哀者,實係尚存而非往生之人。

父親去後,我在萬念俱灰中努力尋找心靈的生機,同時也覺得父親走的突然,雖說父親因略見春秋,常常將「百年以後」掛在嘴邊,但事到臨頭,仍然覺得萬事無常,無常是常,生命之短暫有非可以想像者,而他日我沒,外人又何以知我?倘告別之日,廳廊所懸之一言半語亦皆應酬之文,那又與我何關?因此,在四十三歲父親走的那年,我寫好了自己的輓聯,不需解釋,更不需他人代筆,一望可知:
生無益於時,庸庸碌碌有忝所生,其行矣,莫賦傷心
死無損於數,渾渾噩噩無負一死,是歸矣,當笑恨別

友人聞知,問我何以自輓,其實無他,待我賦歸之日,恐無人會寫輓聯給我,至於火星文,我收了也看不懂,不是嗎?替自己做個總結,其實也挺好的,想想我這一生,從父母過後到今天,確實仍沒有什麼貢獻,但我活過,也努力過,應該可以當的起「有忝所生」、「無負一死」八個字了。

清朝末年,曾國藩、左宗堂、李鴻章、俞樾、林則徐等人,都曾轟轟烈烈,最後依然黃土所掩,今又如何?但至少,所輓之文都出自內心,都由自己所寫,讓我們一起看看:
左宗堂輓曾國藩: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
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


左宗堂輓林則徐:
附公者不皆君子,間公者必是小人,憂國如家,二百餘年遺直在
廟堂倚之為長城,草野望之若時雨,出師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頹


左宗堂自輓:
慨此日騎鯨西去,七尺軀委殘荒草,滿腔血灑向空林。問誰來歌蒿歌薤,鼓琵琶塚畔,掛寶劍枝頭,憑弔松楸魂魄,憤激千秋?縱令黃土埋予,應呼雄鬼
倘他年化鶴東歸,一瓣香祝成本性,十分月現出金身。願從茲為樵為漁,訪鹿友山中,訂鷗盟水上,銷磨錦繡心腸,逍遙半世。惟恐蒼天厄我,再作勞人。


梁啟超輓李鴻章:
太息私人去,蕭條徐泗空,莽莽長淮,起陸龍蛇安在也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陽好,哀哀浩劫,歸寮神鶴竟何之


俞樾自輓:
生無補乎時,死無關乎數。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書,流佈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浩浩蕩蕩,數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懷一笑,吾其歸歟

嚴復輓李鴻章:
使當時盡用其謀,知成效必不止此
設晚節無以自見,則士論又當如何

看看這些出自內心的輓聯,心中有很大的震盪,悼人也好,自輓也罷,嘔心而出,因此令人太息。再看看如今應酬文章所僅剩的四個大字,對於平凡且不識之人,政府要員竟然以「萬古流芳」予以悼輓。甚至,還有杜大教育部長所寫的「音容苑在」,對於一個下世的國文老師,實乃貽笑大方。由此可見,待我歸去之日,大概是沒有人會寫什麼輓聯給我了,若如所料,還不如自書一幅,聊勝於無,亦自書胸中所懷,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則更有何不可哉?

輓聯已不再,何需再輓聯?

「生」在帝王之家

人在寧波,同事於餐間問我康熙(玄燁)當上皇上的來龍去脈,以及其父順治帝(福臨)是否真的出家,並進而詢問四皇子雍正(胤禛)奪嫡的情形。顯然,同事受小說以及電視劇的影響,對於「真實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簡單說,順治十八年,福臨死於天花急症,遺詔命三皇子玄燁即位,是為康熙帝。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八歲即位,六十九歲謝世,合計六十一年,乾隆不敢與皇祖比在位期間之長,因此在當了六十年的皇帝後,退位與嘉慶君,但乾隆退位後仍當了三年的「太上皇」,加起來還是比康熙多享受了好幾年的皇帝實權。

話說康熙「多產」,一輩子生了五十五個孩子,其中三十五位「皇子」,二十位「皇女」。十四歲的康熙,便生了第一個兒子,可惜四歲即殤,六十五歲又生了最後一個男孩,也可惜誕生之日隨即夭折!在電視劇裡,為皇位爭來爭去的哪幾位皇子,合計有十幾個,但最後花落老四胤禛,其他兄弟參與爭權的,確實沒有幾個有好下場,如果不是康熙遺言要胤禛「勿害手足」,雍正下手應該不會只是革爵(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黜宗室(老八、老九)而已。

康熙多產,當然不可能是一位皇后所生,算算康熙臨幸的后妃並有冊封的,合計有五十五位(得以入葬景陵),但是與康熙「有關係」的嬪妃,依照康熙四十六年的資料,竟有兩百零九人之眾。冊封后妃中,有三十一位替康熙生了子嗣。如此算來,康熙享盡了齊人之福,至於康熙四十六年以後的後宮佳麗,以及未予冊封的臨幸佳麗,更不知有幾人矣。這三十一位后妃中,馬佳氏以及烏雅氏各替康熙生了六個孩子,而烏雅氏就是「德妃」,也就是雍正以及皇六子(胤祚)、皇十四(允禵)的親生母親。從生子數的多寡,無法確定臨幸的次數,但無疑的,生子越多,所受之寵愛必然不會在少。人謂「兒多母受苦」,六子之母,處於帝王之家,不知苦或不苦。

「生於帝王之家」,有幸有不幸,但帝王之家鮮少愁吃愁穿,除非自己願意,至於後宮佳麗,如無臨幸以及生育,則一生恐怕永無出頭之日,如果皇帝老兒早走一步,說不定還要隨同殉葬,齊赴黃泉。不過,殉葬到不見得不是把活人「關」進墓穴等死,多半是先喝了鴆酒,或是強行灌入水銀,或是先行吊死,留下全屍後,然後再送入墓穴的。殉葬,自古有之,難怪孔子恨到詛咒的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必需與皇帝共赴地府,卻又毫無求生之機,確實沒有人性,更沒啥道理。

康熙有五十五個孩子,冊封了五十五位后妃,如果「生」在如此帝王之家,有那麼多兄弟姊妹,還有那麼多叔伯姨嬸,加上數不清楚的封號要記,一大串的堂表甥姪的名字需要背得,真不知道是幸或是不幸。

兒多母受苦

「兒多母受苦」是父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母親常說的則是:「有了老婆不要娘」,對於自己的母親,我們將以何回報?

祖母育有十子,家父排行老五,而祖父中道相捨,叔伯均由祖母一手帶大,無怪乎父親常將「兒多母受苦」一句掛在嘴邊。至於母親,在拉拔大了兒子之後,見兒子投向另一個女人的懷抱,再而後自立成家另有天地,漸次脫離原來的家庭,也難怪心中有所難過了。

妻將生育次子之時,以家中空間不足,決定搬離北投舊居,在漸次搬遷的過程中,母親顏色不悅,妻告以:「勿多言,妳看不見媽在生氣嗎?」當時確實不以為意,而今追憶搬離的那段時日,母親心中是不是又暗暗哼著「有著老婆不要娘」這句俗語呢?兒子搬離,家中頓形空洞,子女全然在外,孤寂之情自然難掩。如果,當時我能多體會一點父母的心境,沒有善盡照顧父母晚年的遺憾,或許能有所減免!

妻與我婚前協議,週六日返回其家,我做到了。而後搬離舊居,我與妻協議,週六日返回舊家,她也做到了,一出一進,一離一回,我們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因成家而未善盡所有的義務,但靦靦之間,至少已仍略盡人子之義,雖不能無愧,但較諸棄而不顧者,或無所憾。妻與我育有二子,於今也日漸成長,想來亦終有離家之日,我嘴裡常唸著:「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對於我的兒子,當他們離家之時,我能否淡然處之無動於心?雖說此為必然,但現在想來已然難過不已,而當時父母見我搬離,其心境當亦如此。人謂事非經過不知難,今我為人之父,方能瞭解箇中道理,「不為父母,不知報娘恩」善哉斯言!善哉斯言! 然如今又何以為報?何以為報?

寧波一行,見一胎化之政策甚具成效,年輕人婚後受政策之限,僅能生育一子,欲生第二胎,又恐養育艱難是以作罷。此後,先不論人口數之變動以及照顧父母此一觀念是否依然尚存,然人倫關係勢將丕變,日後將不復有叔伯姨嬸矣,既無兄弟姊妹,俟後又何來堂表之親?如此,兒既無多,「兒多母受苦」一句,亦將作古。只不知,沒有兄弟姊妹叔伯姨嬸的社會結構,在沒有足夠社會福利的體制下,能否撐持日後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重大衝擊?

兒多母受苦,兒少又豈能保證便不受苦乎?養兒育女,是苦也是甜,不是嗎?而做為子女者,倘能回報養育之恩於萬一,父母之苦,其苦亦為甘矣。

Saturday, July 14, 2007

掠人之美與成人之美


連續兩次的公司檢討會中,見某單位主管將其他單位的「成果」視為已有。瞠目之餘,使我想起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載楚鄭交戰的故事。話說楚將穿封戍虜獲鄭國大夫皇頡,但公子圍為爭其功,謊報皇頡係其虜獲,兩人僵持,便請伯州犁仲裁。伯州犁得罪不起公子圍,便決定以皇頡自己的口供做為答案。伯州犁在堂上用手高高的指著公子圍說:「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然後換個姿勢,用手低低的指著穿封戍說:「穿封戍,方城外之縣尹也」,強烈暗示兩人尊卑之分後,再問皇頡是誰俘獲了他!皇頡善解其意,便說是「公子圍」抓到了他!穿封戍當堂大怒,追殺公子圍而不果。以上歷史,公子圍「掠人之美」,而伯州犁則「上下其手」,兩個人共同攫奪了穿封戍的功勞,而穿封戍又不願成人之美,當場發飆,追殺公子圍而未成。日後,公子圍變成了楚靈王,穿封戍的下場是可以想見了。

我們知道戰爭不是一人之力可成,也相信穿封戍能擒得皇頡,必然有他人之幫助,或許,公子圍在交戰過程中有合圍之功,或是有掩護主力的任務,也或許,有佯功誘敵的過程,甚或是,他身本就是運籌帷幄的主帥,因此當皇頡被俘時,公子圍也是有功勞的。但不論如何,擄獲皇頡的事實只有一個,但遺憾的,經過中間人適度的包裝處理,是非便難以分曉,再遇到一個識相知趣的皇頡,曲直恐永無大白之日矣。台上掠人之美,台下附和有加,而那個身披箭簇攖敵不悔的穿封戍,心裡的滋味,當然是極為不好受的。

左傳內有「掠人之美」的歷史,左傳外則有「成人之美」的故事。世說新語文學第四裡,記載了鄭玄贈注予服子慎的故事:「鄭玄欲注《春秋傳》,尚未成;時行,與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識。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己注傳意;玄聽之良久,多與己同。玄就車與語曰:『吾久欲注,尚未了;聽君向言,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注與君。』遂為服氏注。」鄭玄成人之美,而服虔受鄭玄之贈,也不辱使命完成《春秋左氏傳解誼》一書。論語有云:「君子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當此之謂。

公子圍掠人之美,與穿封戍對簿公堂,而穿封戍不解人情,逼的伯州犁不得不上下其手以解自身之危,而穿封戍當堂作怒欲刺公子圍而不成,其日後悲哀下場也自然已然注定,如果穿封戍當時不對簿公堂,直接成人之美,讓公子圍得坐享其成,那日後成為楚靈公的公子圍,說不定還會投桃報李,以報先前「成人之美」的協助,當然,也可能因為「知其所短」,進而遭遇不測也說不定。至於鄭玄,贈注於服虔,以成他人之美,而服虔之注今已亡逸,若其本尚存,想來服虔亦會於其注本中提其鄭玄相贈乙事,畢竟君子成人之美,更不掠人之美。

天下事,君子有成人之美,可矣,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至於掠人之美,雖不至於稱上惡字,但畢竟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實宜規之避之,若已然發生,還於公堂之上侃侃而談,則不知當何以形容,宜乎穿封戍欲刺之為快矣。

世有君子,亦自有小人,君子不黨,而小人成群,成人之美幾希,而掠人之美何多哉!

Sunday, July 8, 2007

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

電視名人孫大偉製作「眷村」 系列兩集,將其嘉義志航新村改建,以及生活在裡面的老兵、眷屬的故事,細細的呈現大家,而配樂,採用了女歌手范偉祺所演唱的「那些花兒」一曲,看著看著,聽著聽著,便自然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眷村生活。 而後眷村改建,叔伯姨嬸各自搬遷,再回到改建後的眷村,平房不再,高樓遽起,疏離感增加而親近感也漸漸淡去,歌詞裡: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
她們都老了吧
她們在哪裡呀
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幾句所訴說的,正合年華老去各散天涯的情景。

如今,第二代的我也已略近五十,父母則已百年,在此七七抗戰七十年後的時刻裡,我們已聽不到政府對這段事實的報導,似乎,一切均已煙消雲散,也似乎,那段傷痛的歷史,只屬於對岸的中國!政治的粗鄙,竟然可以一至於此,除卻嘆息無奈,我也無能多言。

那一段歷史中的長輩,每位長輩或多或少都有所付出,而離鄉背里,割慈忍愛千里至台,而後分隔近四十年,有家回不得,有娘見不得,如此催折,恐怕是彼等一生最大的付出。如今,彼等或已天命終老,湮沒於此,或已風燭垂暮,去日苦多,但在那風雨飄搖的年歲裡,靠著所有人的胼手胝足,方才打下了台灣的些許基礎,於今想想彼等當時的付出,我們該用什麼心態去面對那段史實?

「遺忘」是人性,「記載」則是史責,欷噓之間,不由得使我想起文徵明「滿江紅」一詞中,因不平於死難的岳飛,所抒發的兩句: 「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以及袁崇煥,在「邊中送別」詩中的另外兩句:「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岳飛因莫須有而死,無辭可辯;袁氏受離間而亡, 含冤莫白,彼皆有功於國家,然其悲慘下場,只能在歷史的記憶中求得平反而已!

彼等長輩,當年所為的,是國家民族,是以輕生死,拋頭顱,沒有個人的利害考量,正是「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而今殘燭悠悠,我們又何忍以今日政治的眼光,一筆抹煞那段不可輕忽的歷史?果如是,那豈不真是「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 我們因前人的努力而有此,知恩惜福,自當想望長輩替我們付出的那段慘澹歲月,並給予應有的尊榮。

Monday, June 25, 2007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在一兄鮮少來電,日前忽焉一響,心知不祥,哽咽聲中,語謂其妻遽逝矣!不忍問之所以,斷續間,僅知兄嫂因咳嗽入院,隨即隔離,三、四日後,無能再喚良人矣!男子與女子相愛而結褵,互誓而為夫妻,本欲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又怎耐中道相捨,闊洵難信?危亡之運,去故之悲,信乎庾子山所謂:「天意人事,可以悽愴傷心者矣」。

家父母攜手五十餘載,互信且重。村里有喜慶之禮,上車時,家父因步履不穩後傾,以致母親跌倒顱內出血,開刀診治,昏迷三日,家父憂焚五內,日日守候,幾不進餐,夜間三時甫離開病房返家稍事休息,五時半卻又見父親之身影於病房門外,余驚而起,見父親滿臉憔悴,消瘦獨立,眼神憂恐,母親此時仍昏厥未醒,而父親時時刻刻相守於此暮年之際,該是擔心天命之日的到來吧!為人子者,看著兩位老人家,我突然感受到「年少夫妻老來伴」的真實意義,父親握著母親的手,未吐一言,就這樣靜靜的看著,汨汨的淚水滑在臉頰。於旁,我則已熱淚盈於眼框,蓋糟糠之妻雖老矣,然老來之伴纏綿病榻,相隨豈能令人釋心?父親去後,所遺文字:「芸(父親以此呼喚母親)有頭疾,為余所致,若不起,余命不長矣」!父親懸念之心,恩愛之情,無需綴語即已道盡。

村里海伯伯,東北講武堂砲科畢業,抗日軍興,東北陷敵後,隨部陸續轉進西南而至重慶。海媽媽時方十八,懸念未婚夫婿安危,獨自一人,關山跋涉千里尋夫,步行而至重慶,相認於亂世之中,相隨於苦難之時,所謂「團聚」,實不能不說是祖宗的庇蔭,上天的賜福。而後海伯伯蹈湯火,歷戎馬,幾死幾生於日軍刀槍之下,終能與海媽媽隨軍至台。每年過年,海家的大門上,所書寫的對聯,永遠是粗厚顏體的「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兩句,或許,正因忠厚,傳家方渡百苦,實惟詩書,繼世乃避千阨,於今海家兩老亦埋骨於斯矣,而那段小姑娘堅毅大膽,千里尋夫的往事,卻仍鮮活在晚輩的心裡。

有人千里相會終成姻緣,也有人死生契闊參商永隔。范蠡與西施於越滅吳後,盪於三江五湖,歷經侍寢相離的人生難堪之境,終得安享餘年,陶朱而富。然孔雀東南飛,以避西北之高牆,仲卿卻依然無法享夫唱婦隨之樂,至於放翁在釵頭鳳裡,以三個「錯」、三個「莫」,數說了東風拆散鴛鴦的苦楚!語謂:「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生死契闊,于謙悼內而哭其妻,曉看天色暮看雲,行坐之間兩思君;元稹遣悲懷而傷韋氏,終夜長開其眼,期報未展之眉;三白志趣而喚芸娘,卻以情篤而早喪所愛!兩情相悅而頓失所依,怎不為悽愴傷心之事?

千江有水千江月裡,「女有貞,男有信」,是神來之筆,卻無兩安之結局,勞燕分飛時,或負心之男,或絕情之女,是誰絕於誰?又是誰不負於誰?恩愛夫妻尚且不到頭,又何論婚嫁未及遂乃溝水東西之兩造?在電影「浩劫重生」裡,男主角飛機失事,四年荒島獨處,所念惟其所愛耳,脫困之後,所愛已然他嫁為婦,兩人在大雨中,相見彼此唯一所愛,往事糾雜,但怎麼也不能改變眼下的現實!「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曾經之後,除卻之外,激起塵封的交頸記憶,是痛苦而不是快樂,在天地間,即或是真愛,一旦錯過便不再。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相守之人,若真能不離不棄,又何需因明珠而垂淚?然我輩非太上忘情者流,更不知鼓盆又當何所而歌,恩愛夫妻不到頭,豈其然哉!豈不哀哉!


Saturday, June 16, 2007

報告連長,來生再見


報載,孫元良將軍以103歲高齡去世,子孫低調發喪,先厝林口,後俟安葬南京。從此,這位黃浦一期的老將軍,連同他所留下的彪炳戰功,一起走入歷史。

二十六年上海松滬戰役其間,孫將軍率八十八師弟兄,堅守上海閘北七十六天,因死傷巨大戰力極度耗損,在「血肉磨坊」中,經五次整補仍堅毅不搖,而後國軍轉進南京,獨留所部524團第一營,由中校團附謝晉元、少校團附上官志標、及少校營長楊瑞符,共領400餘官兵,死守四行倉庫。而後,女童軍楊蕙敏在機槍掃射中夜渡蘇州河,致贈死守官兵國旗一面,在重圍之中,一面國旗迎風招展,一旅孤軍守住七次圍攻,中外為之震驚!徹底粉碎日軍「三月亡華」之美夢。此一史實,立即由桂濤聲化成歌曲,是為「中國不會亡」,也就是今日大家記憶中的「中國一定強」!歌詞中:「四方都是砲火,四方都是豺狼,寧願死不投降,寧願死不退讓」幾句,將孫將軍所部的英勇,深深的刻植在人心之中。 上海陷落,在外交照會之要求下,謝團長依政府命令,率弟兄退出四行倉庫,進入英租借,之後為四名漢奸刺殺身亡,在側之上官志標亦身中六刀,但仍硬是將團長之遺體帶離現場。「民族英雄」的旅程至此劃下句點,但澎湃洶湧,可歌可泣的的抗日戰爭,卻才剛剛拉開序幕。

三十三年五月,日軍續陷長沙、衡陽,九月入廣西,攻取全州、梧州,十一月,桂林、柳州、南寧失陷,由南向北一路侵入貴州獨山,距遵義六十餘里,離陪都重慶亦僅百餘里而已,國府大為震動,情事危峻,甚至準備遷都西康。是時任卅一集團軍任副總司令兼第廿九軍軍長的孫元良將軍,緊急受命星夜馳援,自河南內鄉縣率二十九軍開拔,先至陝西漢陰,再至四川合州,隨即開拔至貴州馬場坪,前後徒步行軍三千三百里,先頭部隊900餘人抵達獨山後,立即與日軍第三師團所屬的兩個聯隊展開激戰,由於此役關係中國存亡,將士無不捨命相拼,繼之以死,終於收復南丹、獨山,守住重慶大門,孫將軍因而獲頒軍人最高榮耀之「青天白日勳章」,而所部傷亡之慘重,無可更言。如今將軍已去,大樹飄零,在台灣,除了那些三十八年前後來台,迄今尚在人間的老兵及眷屬們,仍有八年抗戰的記憶外,其餘知道孫將軍所成就的歷史者,恐已不多。而歌手楊成琳在電視節目上脫口而出,胡亂所說的抗戰年數,可說是現代年輕人對歷史無知與輕蔑的明顯代表。

父親來台後,隨軍移防,而後住居於北投婦聯三村。村里張世光伯父,大女兒遊學日本,隨即與日籍男子陷入熱戀,私定終生,返家告訴張世伯此一消息後,張伯父大怒,將女兒趕出家門,並要與女兒斷絕父女關係。由於家父與張世伯相善,其女遂至我家,請託代為說項以全其美。幾經哀求,父親終於同意,不料張女甫將其夫婿攜入家門,父親仇日情節瞬即爆發,結巴的說:「妳.....妳.....妳......父親跟日本人打了八年抗戰,妳卻嫁給日本人」。八年的血戰,父親與在太行山裡的生死兄弟,終日與日本人以命相博,將頭顱懸於腰際,而今見到嫁給日本人的張女及其夫婿,心裡的複雜,又如何說明?而後張女與夫婿離異,攜二子自日本返家,世伯已然作古,即或悔不當初,亦無用矣。

登輝先生八十高齡前往日本,入靖國神社見其亡兄之靈位,出曰:「可以享冥福矣」!國內對此意見兩極,然以八十高齡,僅為往見其兄之靈位,一訴離別之苦,此為人之常情,又何需予以責備?人間有情,如此而已,今不前往,登輝先生來日無多矣。政府開放探親,家母立即束裝成行,謂我父親說:「若不在能行之日成行,日後有意亦無法成行矣」!母親回至河南新鄉,見阿姨、舅母,及余之表兄弟等,焚香於其父母之墳前,曾經千里避退至台,如今老而還鄉,僅在見親人而已,人之常情,與政治又有何干?家父見家母回台,轉述鄉里之情,因而思親念友之心更是難耐,未幾,在戒慎恐懼的雜亂心情下,攜母返鄉,飛機落於鄭州,而後乘火車、轉客車回至山西高平故里,老人家甘受顛簸之苦,此亦無非親情而已,落葉總得歸根,遊子返鄉之行,曾經總總,心裡的百轉千迴,人子者又何能述其一二。

電影「八百壯士」裡,弟兄對連長說:「報告連長,來生再見」,隨即滿懷炸彈,自樓上躍下,用肉身殺敵!父親在電視中觀及此幕,淚水隨之落下,我想,曾經在八年抗戰中,與日本人以死拼戰的老兵們,以及那些在鄉里淪陷後深受其害者,都必然會為之動容,父親說:「那個年代,我們真的是這樣幹的」,那位躍下的無名英雄,自然使父親想起捨命殉國的袍澤兄弟。在記得謝晉元與八百壯士的同時,或許,我們也該問問,那自樓上墜下以身殉國的,又是誰家的兒子?這一切的曾經,是歷史,自然不能忘懷,即或硝煙已遠,人已老邁,凋零在即。

作家龍應台,近日與唐飛先生共同在新竹舉辦「黑蝙蝠在新竹--向勇敢的人致敬」座談會,會中,龍應台對於台灣現在教育裡面的「歷史短視」現象,甚為難過,引用了美國總統甘乃迪的話說:「評斷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只要看他培養了什麼樣的人民,還要看他的人民選擇對什麼樣的人致敬,對什麼樣的人追懷」,並深深對在座,年逾古稀的黑蝙蝠成員,謹慎恭敬的一鞠躬,她說:「我們要為你們,在那個年代替我們所作的事,予以道謝」,此時,你可以看到淚水在黑蝙蝠的眼中。誠然,歷史終究會隨年代而褪色,但卻不能遺忘,我們對黑蝙蝠的長輩們致敬,對孫元良將軍致敬,對八年抗戰死難的三百萬將士們致敬,我們追懷的,是那些付出而不求回報的無名英雄,他們都是父母所生的孩子,為了國仇家恨,或埋骨異鄉,或妻離子散,或喪父失母!深深的一鞠躬,是最起碼的致敬。

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一書,記載越王句踐與吳王夫差兩國征伐之事,而後越王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破吳國,吳王夫差請和不成,悔恨之前實不應錯殺忠臣伍子胥、公孫聖兩人,自殺之前,慚愧的說:「吾生既慚,死亦愧矣。使死者有知,吾羞前君地下,不忍睹忠臣伍子胥及公孫聖;使其無知,吾負於生。死必連繴組以罩吾目,恐其不蔽,願復重羅繡三幅,以為掩明。生不昭我,死勿見我形,吾何可哉?」(亦即:我活著、死了都慚愧,若子胥、公孫地下有知,我沒臉見他們二人,若彼等不再有所感,我也羞愧辜負了他們生時的諫言。我死之後,一定要用厚布遮住我的眼睛,我擔心遮不住,請再用羅繡三層再遮一次!活著沒能作對事情彰顯吳國,死了就不要再見到我了,唉,我真是一無是處啊!) 吳王羞愧的瞑目而死,慷慨赴義的弟兄確是「報告連長,來生再見」!世間無不死之人,有朝一日,我們有無面目於地下面對自己的父母、以及那些為國捐軀前輩?我們這一生所做的事,即或不能百分百仰不負於天,俯不怍於人,至少,必須對的起自己最起碼的良心!又怎能忘恩負義,忘記那些在前面替我們付出的長輩與先賢?

抗戰八年,台灣的政黨輪替也行將八年,對照從前總總,今日的荒謬,我實在無言可說!無言可說!

Wednesday, June 6, 2007

懿公好鶴,葉公好龍,太宗好鳥

歷史學家李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俗話是:「什麼人玩什麼鳥」!誠然,牛牽到北京還是牛,鐘鼎山林各自有性之下,有些事是無法強求的。然而問題是在上位者如果特有所「好」,風行草偃的結果,影響的層面以及所造就的問題就大焉哉了!

左傳裡有個衛懿公的故事,是說衛「懿公好鶴」,將鶴給予大夫的階級,每次出巡時,還帶著鶴一道同遊,甚至還給予鶴大夫級的車子坐,因此國人怨之。而後狄人來攻,衛懿公要求國人上戰場,衛國的兵士不滿的說:「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亦即:你叫鶴去作戰,那些鶴吃香喝辣享有俸祿,我們這些人如此不堪,怎能作戰呢?)。而後,狄衛交戰於熒澤,衛國大敗,懿公不撤帥旗因而死難,狄人乃「盡食其肉,獨舍其肝」。大臣弘演原出使他國,聞戰敗消息,立即趕赴戰場,尋覓到懿公死處,嚎啕大哭,並以刀剖開自己的胸膛,將自己的肝取出,而將懿公的肝放進身體裡面,用以保存懿公殘存的「屍骨」!此一歷史,即是「弘演納肝」的來由!但弘演為何會替衛懿公賣命到這種地步?而那些戰士又為何因為懿公對「鶴」的禮遇而厭惡出戰?「懿公好鶴」,顯然是管理問題的縮影,有人效死而赴,也有人離棄不顧。衛國人心裡對於好鶴的厭惡程度,顯然比士大夫來的多的多,然衛懿公不察,「國人」才是能否防衛衛國的真正關鍵。

劉向新序一書裡,有「葉公好龍」的故事,說是春秋時楚國的葉公子高,非常好龍,因此所居之處所有器具都劃上了龍紋。天上的龍聞聽到有這麼一個好龍之人,感到很好奇,便下凡登門拜訪,將頭伸到葉公的窗戶裡,又將尾巴探進了大堂!但沒想到「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所以人說葉公其實不是真正好龍,實乃沽名釣譽,一切皆是假的!「葉公好龍」的口碑行銷結果,最後竟戳破了自己的謊言!如果子高先生好龍的名聲沒有那麼響亮,或許,也就不會惹的神龍下凡,害得自己失了魂魄,為後人所笑。至於那條下凡的龍兄,一定也非常的失望。

「葉公好龍」一事,歷史是否真是如此,頗見爭議,尤其荀子在其非相篇(不以貌取人的意思)內,對葉公其貌不揚,卻又頗見膽識和能力的人格,也作了頗為完整的說明:「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然。白公作亂,令尹子西、司馬子期皆死焉;葉公子高據楚,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仁義功名著于後世。」依據此言,葉公易如反掌的便打敗了作亂的白公,安定了楚國,並且是以「仁義」顯揚於荀卿時代的,如此一來,與葉公好龍此一成語裡「表裡不一」的含意,顯然頗有差異。這其間何以如此,我等不知,但顯然外人對葉公的人格特質,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經認知有所差異了。沒有人喜歡負面形象,葉公同時造就了正、負相反的口碑,荀卿與劉向兩位大人物,看法竟南轅北轍,想來也是半點不由人吧。

至於懿公好鶴的故事,歷史沒有爭議,蘇東坡的貶謫徐州,寫「放鶴亭記」一文,特別點出了好鶴非罪,端看當時情境而定,在上位如國君而好鶴,國為之亡,處江湖之遠如隱士而好鶴,則怡然自得,是以東坡感慨的說:「南面之君,雖清遠閒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則亡其國。而山林遯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於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人生有多少不可同日而語之事?而他人對己身的「誰毀、誰譽」,今生管不得,來生更是管不得矣!顧了口碑而忽略了自己的快樂,其實也大可不必,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自怨,能省則省吧,不論東山、西山,到頭來都不是自己的山,畏讒憂譏,跋前疐後,動則得咎,實乃太苦。

唐朝吳競所寫的「貞觀政要」一書,在忠義篇裡,錄下了「弘演」以及「豫讓」兩人的故事,頗具啟發如下:
貞觀十一年,太宗謂侍臣曰:「狄人殺衛懿公,盡食其肉,獨留其肝,衛懿公之臣弘演呼天大哭,自出其肝,而內懿公之肝於其腹中。今覓此人,恐不可得。」特進魏徵對曰:「昔豫讓為智伯報仇,欲刺趙襄子,襄子執而獲之,謂之曰:『子昔事范、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子乃委質智伯,不為報仇,今即為智伯報仇,何也?』豫讓答:『臣昔事范、中行,范、中行以眾人遇我,我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遇我,我以國士報之。』在君禮之而已,亦何謂無人哉?」

前述之文,點出了衛懿公亡國的真因,乃是因為未將國士以國士待之,也將「弘演納肝」的原因說了出來,顯然衛懿公待弘演必如國士,因此願效死以赴!至於豫讓替智伯捨命以刺趙襄子,其理同然。蓋人與人相處,不論上下尊卑如何,每個人的感受都兀自不同,有感,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幾者容」;無感,則必「白頭如新」半句為多而已。作為上位者,如想屬下效命,顯然「待人」的道理,必須以「國士」而非「眾人」的方式待之,而上位者所塑照出來的的形象與口碑,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他人口耳相傳的點點滴滴,顯然也輕忽不得,如若褒獎錯了對象、用錯了人,那以後只能「使鶴」而戰了,一切,「在君禮之而已」。

史載,唐太宗好鳥,全長安市集遂鳥業興盛,上有所好,民必甚焉,倘若國無魏徵者流,不知太宗是不是就是另一個衛懿公,還是下一個葉子高。上位者處己用人,能不慎焉,可不謹哉?

Sunday, June 3, 2007

有用不稱老,無才枉年少


年紀,是上天給的福份,也是自己修來的緣份,有人蚤夭,有人中道而卒,也有人壽至期頤,得年多寡,以及在這段旅途中所成就的事業,沒有幾個人真能知道!卜卦先生,算命鐵嘴,無非都是在「機率」的算計中打算,自己的未來,還是要憑藉雙手自己「造」出來。

父親年至八十,嘆老而無用,但如若真再給父親一個舞台,相信父親用以感嘆的時間,會拿去創就另一番事業,心若不死,年紀便不是問題,心若已竭,機會也不再是機會。人的一生,機會有多少是自己創的?又有多少是他人給的?自創,便是「他人」的貴人,相遇,他人則成「自己」的貴人,一切,必須有緣。然緣起緣滅,可能是前世所「修」,修不得,可以「化」之,化之仍不至,只能「隨」之!想人生舞台中的各種緣分,好的壞的,起起伏伏之間,有時真只能一笑置之!

先祖五世相韓的張良,時遇「圯上老人」,而圯上老人是誰?張良替老人脫穿鞋子,再經過三次相約遲到的教誨,得「太公陰符經」而成大事業,你說是黃石老人刻意等待,還是張良的運勢到了?老人得遇張良,張良得遇老人,兩兩自得,無非一個緣字,但成就的結果,歷史為之改寫!不獨如此,秦晉殽之戰之前,蹇叔哭師,向秦穆公告誡此戰不能開,秦穆公不納蹇叔的建議,甚至派人羞辱他說:「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亦即:你懂個屁,你這個老不死的,要是早點死了,環繞在你墓旁的樹木,都該長大了!),蹇叔難過的告知他的兒子說:「殽有二陵焉,必死是間,余收骨焉」(亦即:殽山有南北二陵,你必定會死在那裡,讓我替你收屍吧)!老臣蹇叔,一片忠心,得到的,是一陣刺骨的奚落,以及喪子的下場!「老臣」之言,該怎麼聽呢?秦晉大戰於殽,晉軍大勝,秦將孟明、西乞、白乙全數被俘,而後秦穆公親自迎接放還的三將說:「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穆公知錯,但將士之命是喚不回來了!老臣之言,聽是不聽?

燕太子丹欲報強秦,與太傅鞠武密謀,鞠武薦「田光」,而田光以「太子聞臣時已老矣。欲為太子良謀,則太子不能;欲奮筋力,則臣不能」,明言自己老邁無可授命,再推薦荊軻以替,並且又因為太子擔心機密敗洩,請田光特別留意,遂以「士不為人所疑。太子送光之時,言此國事,願勿洩,此疑光也。是疑而生於世,光所羞也」為由,「向軻吞舌而死」。燕丹知道後,「驚愕失色,歔欷飲淚」!田光這位老先生,推薦了荊軻後,自殺以明志,田老人家真何必如此呢?但鞠武、田光兩位老人家,因緣際會所引介的荊軻,在風蕭蕭的易水送別後,成就了「荊軻刺秦」、「圖窮匕見」的歷史大事!老人家的智慧,確實是慧眼識英雄!歷史上田光所說這一段話,可以將老人家的識人智慧,顯露無遺:「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而面青;武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荊軻,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為人博聞強記,體烈骨壯,不拘小節,欲立大功」。鞠武薦田光、田光薦荊軻,並且替太子事先排除了夏扶、宋意、武陽三人,然太子丹不聽老人之言,武陽隨荊軻入秦,幾乎壞了大事。

無獨有偶,在「秦晉殽之戰」之前,秦、晉兩家結盟攻打鄭國,鄭伯懼恐又無退兵之計,這時大夫叔詹建議得一舌辯之士往說秦公,並建議「佚之狐」可擔此重任,佚之狐卻說:「臣不堪也,臣願舉一人以自代」,於是更向鄭伯建議:「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鄭文公遂向燭之武說項請託,但燭之武老先生頗不爽的回答道:「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鄭伯只好自認過錯說:「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方才答應了鄭伯前往秦營遊說,逞其舌辯,終而使秦師退兵。此一歷史,便是左傳內知名的「燭之武退秦師」!但燭之武能退秦兵,先有賴叔詹之薦佚之狐,而後才有佚之狐之薦燭之武,歷史上的是是非非,機緣巧合,最後是年過七旬的燭之武老先生到秦營放聲一哭,才保全了鄭國的國脈。

漢高祖寵戚夫人,有子趙王如意,欲立之以為嗣,呂后慌了手腳,想保住自己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卻又想不出法子,便請張良出主意,張良建議請「商山四皓」到太子府中,並且找機會讓劉邦看到四皓輔佐太子的「假象」。原來商山四皓(東園公、角里、夏黃公、綺里季)這四位老人家均已年過八旬,一直是劉邦所心儀卻又聘請不到的對象,看到太子劉盈與商山四皓相處的景象,便對戚夫人說:「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張良計請四皓,使羽翼已成,讓戚夫人白忙了一場,而爭權的下場,終使趙王如意鴆於毒酒,而戚夫人自己成了「人彘」,成就了呂后陰險殘酷的史實。惠帝劉盈之所以得立,靠的是張良使計,以及呂后請動了四位老人家!老人家的功用原來這麼大,一個羽翼已豐的假象,使得趙王如意因鴆酒殞身,寵妃戚夫人嘗盡百苦以死,誰說老人家無用呢?

漢景帝時七國之亂,吳、楚率先起兵,吳王的謀臣鄒陽在事變前寫了一篇「上吳王書」,分析利害得失,諫請吳王取消叛亂的打算,然吳王不聽,於是鄒陽便與其他謀臣如枚乘等,離吳去梁,到了梁王那裡當差!七國亂平,梁王有大功,加上母親竇太后的寵愛,自己也想繼承景帝後的大位,所以想盡辦法除掉對爭大位有阻礙的人。梁王受羊勝、公孫詭的建議,準備暗地裡殺了袁盎,鄒陽建議不可,便遭羊勝的饞言之害,被梁王下了獄,鄒陽在獄中了一篇千古奇文:「獄中上梁王書」,此時梁王的殺手已當街暗殺了袁盎,景帝便使田叔暗中追查梁王的罪證,天下洶洶。至此,梁王放出鄒陽,立為上大夫,欲使鄒陽齎千金前往京城,說項代為脫罪。鄒陽受此命,想到「齊人王先生,年八十餘,多奇計,即往見」!王先生說了一堆「難哉」的道理,但沒給建議,鄒陽於是打算到齊楚兩地尋找智謀之人想想辦法,王先生最後說:「子行矣。還,過我而西」(亦即:你先去吧,回程時再來一趟,然後再前往京城)。鄒陽過齊、楚,經過月餘也沒有得到好的辦法!回到王先生處,王先生說:「吾先日欲獻愚計,以為眾不可蓋,竊自薄陋不敢道也。若子行,必往見王長君,士無過此者矣!」於是鄒陽瞬時了悟,不過梁國,直接進京城去找王長君。最後透過王長君、王美人、韓安國、長公主等眾多人的遊說,殺袁盎一案便終於不了了之。一個八十歲的老人「王先生」,此人究竟何人?又何以史不直書其名?然其僅僅一言,便使費月餘時間仍找不到答案的縱橫家鄒陽,瞬間開悟,直奔京城,老人家的話,蘊藏了多大的智慧!看透了多少人生!

人老不是沒用,無用則必老矣!圯上老人胸有萬卷書,得張良而傳;蹇叔老人家哭師諫而不納,秦師盡喪殽山二陵,穆公悔悟後向三將親自道歉;鞠武識人而得老田光,田光識人乃有刺秦之荊軻;叔詹薦佚之狐,佚之狐薦老太夫燭之武,鄭國方克保全;張良計薦鬢髮皆白的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盈,竟使漢高祖以「羽翼已豐」為由,改變了更立太子的想法,進而使呂后鴆死趙王如意,害死戚夫人;而鄒陽號為縱橫家,有機智辯才,仍然要靠八十餘歲的王先生,方才一夕開悟,直奔京城,替梁王脫了罪!人謂老而無用,以歷史的角度而言,看來其言顯誤!

人世裏的機緣,不是年紀的問題,蓋老驥仍可伏櫪,少年亦可掛帥,但若是無才,有緣亦無其用矣。天下誰人不老?老而不死,又豈必為賊哉?如果人人皆可不知老之將至,享受上蒼所錫之福,那也是另一種緣分。

Saturday, May 26, 2007

三王記滕閣,誰書滕王事


滕王閣,座落南昌,臨贛水,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與岳陽樓、黃鶴樓齊名。該樓因王勃一篇「滕王閣序」而不朽,嗣後又有王緒的《滕王閣賦》,王仲舒的《滕王閣記》,於是史稱「三王記滕閣」。自古,亭台樓閣,向為文人雅士藉以抒懷或吟詠所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脩的「醉翁亭記」、蘇軾的「放鶴亭記」均各享盛名,而王勃寫完此序,次年於赴交趾途中即落水而亡,更使得此序有「絕筆」之作的味道,上蒼對於王勃,自有它的安排,或許,王勃一如李賀,也上天替玉皇寫文章去了。

此序作於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洪州都督閻伯嶼重修滕王閣之時,原樓則是由滕王自建於太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其閣以滕王為名,那滕王又是什麼來歷?翻翻史冊,滕王李元嬰,原來是太祖李淵第二十二位皇子,而李淵一生總共也就生了二十二位皇子,李元嬰是為「少子」,想想「謝公偏憐最少子」一句,滕王必定多得了李淵不少憐愛,加上皇帝老哥李世民對小弟的寬縱,也就難怪此王行為放蕩不知檢點了。 劉昫在「舊唐書」中甚至記載,滕王乘轎外出,喜歡拿彈弓打路人的腦袋瓜子為樂,又在凝冬之時,以雪埋人作為取樂之方,還在市集驅避老幼,徵求畋獵的好狗,有王行徑如此,百姓苦矣!

唐高宗即位後,對於他這位叔叔「驕縱逸遊,動作失度」的放蕩行徑,深以為苦,想必也接了不少檢舉的奏章,於是不得不下詔書「誡」之曰:「朕以王骨肉至親,不能致王於法,令與王下上考,以愧王心。人之有過,貴在能改,國有憲章,私恩難再。興言及此,慚歎盈懷!」此文最後幾字,數落自己的叔叔,心中難過已經有點聲淚俱下的感覺,可惜滕王未有太多領悟,繼續「數犯憲章」,從此漸次削官奪爵,過的就不是很好了!如果細看這篇誡文,下筆時很注重文辭修飾,少數地方還不經意的用了韻,看來替高宗擬詔之人,挺喜歡以四言為文的。

滕王的不檢點,在馮夢龍的「智囊補」一書中,錄下了這麼一段故事:
滕王元嬰,高祖第二十二子也,貞觀中,為金州刺史,驕縱失度,所至為害。高宗即位,遷洪州都督。官屬妻美者,託言妃召,即行無禮。時典簽崔簡妻鄭氏初到,王遣喚,欲不去,則懼王之威,去則被王之辱。鄭曰:「無害」。遂往入王中門外小閣。王在其中,鄭入,欲逼之,鄭大叫。左右曰:「王也。」鄭曰:「大王豈做如是事?必家奴爾!」取只履擊王頭破,抓面流血。妃聞而出,鄭氏乃得還。王慚,旬日不視事。簡每日參候,不敢離門。后王坐,簡乃前謝,王慚,乃出。諸官之妻曾被喚入者,莫不羞之。

這段故事,將滕王帝王貴冑無禮、漁色的本性,寫的入裡,說的難聽,但倒是將崔簡其妻鄭氏的機警,描繪的令人擊掌!從「無害」的準備,到「大叫」的驚擾,再到「擊頭」、「抓面」的反應,以致最後令其他官夫人的羞赧,說明了此一「婦道人家」確實不簡單的很。但問題是,其他官夫人,怎麼就任之羞辱,一籌莫展呢?又為何都「懼王之威」,僅有鄭氏不怕呢? 所謂身在官場,身不由己,或許這正是不由己的無奈寫照,但再不由己,怎麼以妻子之身,作為滿足長官私慾的工具,進而當成自己的護身符呢?

前面故事裡,有「左右」二字,想來就是幫滕王打點那些見不得人事情的親信了!而偏偏自古以來,這種替人塗脂抹粉的「左右」還真不少。如今政府裡面,不也就有著不少此類左右!出了問題,還強詞奪理,無恥硬掰!歷史上的滕王,沒有因為調戲婦女而入獄,也沒有因為拿彈弓打人腦袋受到懲罰,但至少東窗事發後還知道「慚愧」二字(馮夢龍就寫了兩次「王慚」!),如今某些政府官員,經多少人提點而仍不自知,如此杜絕建言,顛倒正反,強辭求勝的人民公僕,只能令人慨嘆!所謂人皆有羞恥之心,必不適用於彼等矣!

王緒之賦與仲舒之記,余所未見,不知對滕王其人,文內可有些許提點?慨嘆世人但曉「三王記滕閣」,以文字之瑰麗排偶為美,然「誰書滕王事」,願將苦百姓以自娛的滕王以及無恥的左右,多做點說明?

Sunday, May 13, 2007

舉世可能無默識,未知誰擬試齊竽


寫畢「處世危如捋虎鬚」一文,憶起唐朝韓偓,在其「安貧」一詩中,也用了 「安蛇足」、「捋虎鬚」兩句,所不同的,韓氏是因「報國」而捋了虎鬚,而嘉瑩老師,則是因為「思想問題」觸犯了當道之忌,差點出不了囹圄大門!而「捋虎鬚」三字,雖首出三國志吳桓傳,但透由韓偓以律詩方式呈現後,乃為大眾所通曉,爾後更成為冒險犯難的同義詞了。

韓偓是個奇才, 自幼能詩,受很得姨父李商隱的喜愛,十歲時即席作詩大驚舉座,為此,李商隱還寫了兩首詩以記其事,其中「雛鳳清於老鳳聲」一句,對韓偓的未來顯然懷抱著無限的希望,玉谿生為韓偓所寫的詩,詩名極長「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現予以錄之如下:
十歲裁詩走馬成
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
雛鳳清於老鳳聲 (其一)

劍棧風檣各苦辛
別時冰雪到時春
爲憑何遜休聯句
瘦盡東陽姓沈人(其二)

前述第一首詩,在考定韓偓生年上有著舉足的作用,釐清義山此詩的寫作年代、地點,便可推知韓偓生於何時了。詩名裏的「冬郎」,是韓偓的小字,看來韓偓應該是冬天出生的,而「畏之」員外,是韓偓的父親韓瞻的字,而「鳳雛清聲」四字,成為青出於藍,後浪推前浪的成語,李商隱此詩,對於韓氏父子兩人,算是給足了面子。對於韓偓的生平,陳繼龍先生所著「韓偓事蹟考略」一書(上海古籍)有詳盡的記載足供參考。

韓偓生於唐末,甚受唐昭宗之倚重,無奈大局無法轉圜,為篡唐之梁太祖朱溫所不喜,幾乎收補受害,幾經貶謫,先貶濮州司馬,再貶榮懿尉,三徙鄧州司馬,最後挈親族轉依閩主王審知方避其害。因韓氏適逢唐末之亂,兵燹處處,因此其詩文多有喪亂之情,在其所寫之「自沙縣抵龍溪縣,值泉州軍過後,村落皆空,因有一絕」一詩中,最為世人所知,而金庸在射雕英雄傳第三十九回裏,寫郭靖喪母南歸之時,見元、宋交兵所致的殘破景象,也引用了該詩:
水自潺湲日自斜
盡無雞犬有鳴鴉
千村萬落如寒食
不見人煙空見花

韓偓輾轉至閩後,唐室既傾,再大的抱負也無以實現,而其在閩之生活顯然也沒有多好,因此其安貧詩裡,描述著過去的努力以及有待再起的心情,但無奈的故國,淒楚之中,也是不堪回首吧!其詩如下:
手風慵展一行書
眼暗休尋九局圖
窗裡日光飛野馬
案頭筠管長蒲盧
謀身拙為安蛇足
報國危曾捋虎鬚
舉世可能無默識
未知誰擬試齊竽

此詩中的「捋虎鬚」,顯然指的就是面對朱全忠的迫害而言了,當時唐昭宗受朱溫所逼,硬是將韓偓貶遷時,曾執韓偓之手流涕著說:「我左右無人矣」!(見歐陽修所著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八),君臣兩人的無奈,都盡在這一句話裡。至於「謀身」一句,顯然是在說明自己喪亂轉轉,逃命無所依託的苦痛經歷。而嘉瑩老師改「身」為「生」字,兩者的意義就頗為不同了,對葉老師而言,以一女子而身陷牢獄,夫婿亦桎其內,真不知如何謀「生」矣。

韓詩辭藻豔麗,因著有「香奩集」,故其文體號為「香奩體」,其詩隱晦難讀有如商隱之詩,或許也是因為親係關係,兩者一脈相承吧!檢點宋朝胡仔所著的「苕溪漁隱叢話」,其中收錄有關韓偓的名句,尚有三句如下,將其錄出,以作為本文之尾。
禪伏詩魔歸靜域,酒沖愁陣作奇兵(其一)
外使進鷹初得按,中宮過馬不教嘶(其二)
樹頭蜂抱花鬚落,池面魚吹柳絮行(其三)

寢食可安,天大地寬;寢食難安,哀衿無奈


話說漢景帝廢了栗太子後,竇太后欲以小兒子梁王為嗣,但卻為袁盎等大臣諫阻,梁王不悅返歸屬國。而後景帝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梁王見機會愈形渺茫,遂陰使羊勝、公孫詭兩人刺殺袁盎及當初阻諫等大臣十餘人,景帝懷疑是自己弟弟(梁王)幹的,便差使田叔稽查此案。

而後,韓安國見梁王分說個中厲害得失,梁王警悟,於是命令躲在梁王府中的羊勝、公孫詭兩人自殺,並將屍體遺棄於梁王府外。田叔得知羊、孫兩人已死的消息後,將所有稽查謀殺袁盎一案的文件通通一把火燒了,空手去見景帝說:「上無以梁事為問也。今梁王不伏誅,是漢法不行也;伏誅,而太后食不安味,臥不安席,此憂在陛下也!」景帝聽後,未免兩生困擾,便不再追究袁盎一案,田叔還因此升官成為魯國的宰相。如此看來,田叔是個「聰明」人!在「死無對證」的條件下,膽大到將相關案卷一把火燒成灰燼(悉燒梁獄辭),最後還因此升了官,這顯然是看清了「皇室」的痛腳,不失為兩全其美的辦法。

曹操與袁紹於官渡對壘,操軍扭轉不利戰局,納甫降之謀士許攸之計,截紹軍烏巢糧道,加之袁紹倨傲輕敵剛愎自用,導致內部叛變,大將張郃、高覽同時降曹,曹操因而大勝袁紹,紹與長子帶八百騎渡河向北逃遁,慘敗之軍因此為操斬首七萬餘人。曹操至袁紹軍中「收紹書中,得許下及軍中人書」,看到這麼多的通敵的書信,心中必然大驚,但稍稍一想,對眾將說:「當紹之彊,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於是也是來了這麼一把火「皆焚之」!眾將因此安心替曹操繼續賣命!但這真是曹操的寬宏大量?還是曹操取天下的奸雄大計?

《漢書》裏的「燒梁獄辭」,以及《三國志》裏「焚通敵書」兩段歷史,彰顯了田叔與曹操的聰明,一個解決了皇帝的難處,另一個則替自己取得了效死命的將士!那不同時間的一把火,燒掉的,其實都是要人命的「證據」,不燒,一堆人寢食難安,燒了,眾人天大地寬。

近日有檢察總長陳某,經過眾智之謀,決定所有「機要費案」可以由各檢察官各自表述,但最後是否起訴相關人士,要先向其「報告」!語出,舉國一片譁然,因為一堆人依然「寢食難安」,甚至連檢察官都會想到自己的「報告」,可能也會替自己帶來無必要的麻煩!如此決定,無一人天大地寬,真是何苦來哉!

田叔與曹操可以燒掉案卷,但今日之文吏不能如此,因此只能以要求事先「報告」一句,作為「暗示中的明示」。聰明人果然是聰明人,有了這層暗示中的明示,起訴與否的責任就與他本人無關了,而事先「報告」,也可以免除其他人說他不關心的疑慮。只不知,這是在幫誰解決痛腳,又是在幫誰打天下!或許,更聰明的人,可以在收集好文卷之後,再一把火燒了。

清朝胡文炳在其所著《折獄龜鑒補》一書序文中說:「事涉疑難,踪跡詭秘者,則必多方以取之,或鉤距以探其隱,或權譎以發其奸,或旁敲側擊以求其曲折,必期於得情而後已。情果得矣,而後刑罰加焉,則哀衿之心於是乎在,死者不可復生,斷者不可復屬,能勿懼乎,能勿謹乎」?這裡面所說的話,是要求主管稽查是非的法務人員,能謹謹慎慎的辦法,以得其「實情」,而不是依各自好惡由個人論斷是非,無奈的是,最高的稽查法務單位竟如此「迷迷糊糊」,那國家的大是大非,怎麼會明明白白呢?

讀史至田叔、曹操一節,寢食可安,天大地寬矣,而眼觀今日之事,寢食難安,哀衿無奈矣!著實無奈。

Sunday, May 6, 2007

處世危如捋虎鬚,謀生拙似安蛇足

葉嘉瑩老師,於台大中文系任教十五年,余雖未能親見其人,聞其弦歌,但從老師所留之教學手稿以及相關書籍,對葉老師的詩詞功力,有極為深刻的印象。 其後,讀純文學出版社「迦陵談詩」、「迦陵談詞」二書,對老師之古典文學造詣更為佩服。

葉老師曾以「撥不斷」曲目,寫過小令一首,其文如下:
故人疏
故園蕪
秋來霜滿門前路
處世危如捋虎鬚
謀生拙似安蛇足
不如歸去

僅僅幾句話,將經歷人世的艱險滄桑,以及老來的還鄉心境,寫的深刻入裏! 但老師長年投注於教育,既不與聞政治,亦不結黨營私,桃李結實滿天下,又何來「危境」?細查,方知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天搖地動之際,其長女出世,而其夫婿於同年因「思想問題」入獄三年,而其本人於1950年亦受牽連而下獄,在查無實據下方免牢獄之災。如此,「處世危如捋虎鬚」一句,對老師而言,無辜受累是親身經歷的了。至於「謀生拙似安蛇足 」一句,當是描述當時徬徨無所依的無奈心境吧。

人的一生,確實危機四伏,語云:「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當時不盡情,過後空淘氣」,害你的人,多半藏在暗處,明槍本已不易躲,何況暗箭難防?龔自珍「倉皇出京日」一句,描述急切離開北京的窘迫,若不及離開,恐怕受政敵之害,真的死無所矣!而蘇軾受「烏台詩案」牽累,若非王荊公之相助,恐亦將無辜的死於獄中!至於三國時荊州的劉琦,使出「上屋抽梯」的無奈之際,硬是向諸葛請教自安之道,方才得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面安乎?」的智言,於是陰規出計,逃過了繼母陷害的眉下之劫!然而,逃不過歷史宿命的人物,恐怕更是寫不盡!諸如:孫臏受龐涓之忌而臏腳,韓非受李斯之讒而殞命,白起因范睢之譖而斷魂,于少保、袁崇煥有功而受戮,戊戌六君子因倡議維新而棄市,如此說來,「處世危如捋虎鬚」一句,確是良有以也!能活著,或說苟全,有時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難怪中國人愛「做壽」,畢竟在政治這條路上,能壽至耄耋,還能含飴弄孫的人,是少之又少了。

處世危險如此,然則想要簡單謀生,安安蛇足也是挺不容易!紹興師爺尚且有「無非耘人之田,為人作嫁」之嘆,左託館,右延幕,生活很是艱辛,更何況我輩力所不逮者?也就難怪陶氏大賦歸去來兮,情願託命於幾畝薄田了。人世間的艱難與愛恨,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醉過方之酒濃,愛過才知情重」!而所有荒唐言,辛酸淚,如無人可訴,就自己寫下來吧。

人未必喜歡害人,但偏偏化學元素就有不合,「欲去之而後快」的例子,也寫不盡,能同心協力如「焦、孟」者,合作護趙如「廉、藺」者,機會是不多的,即或有之,也終有瓦解相離之日。人生在世,「處世」、「謀生」為何就那麼難呢?「我不害人,而人常謀我」難道是為常態?曹操在殺呂伯奢時對陳宮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看來世間奸雄之輩,負心應是常態,而為所負之人,如果不清楚他人害己的原因,心裡的難過是無以言喻的。

余工作二十餘年,有心與無心害人者皆有所見,簡單的說:有因善而欺之者,有因愚而欺之者,有因老而欺之者,有因利而欺之者,有因權而欺之者,更有因爭而欺之者。由此觀之,即或君子無所「爭」,他人未必不害己,反倒是天予不取,反之為災,提醒天下人,處世固然不必強出頭,但「該出手時就出手」,戒護自己的權力,是理所當然之事。

語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是,處世與謀生,或許都能順利些吧。

Tuesday, May 1, 2007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報載,陳先生欲於執政之最後一年,大赦天下實施減刑,並預估可有兩萬受刑人因此受惠。消息一出,引發社會各界諸多議論。事實上,陳先生執政七年以來,興訟成癖,其自身與親戚家人,告人與被告屢見不鮮,實為我政府成立以來所未見者,於今突然以總統職權為由,欲「大赦」天下,一反律師性格,其理由實不知何故。

三國時代,諸葛亮為蜀相,執法尚嚴,而不施宥赦,因此招人批評為「惜赦」。諸葛聞聽後,主動闢謠,說了下面的話:「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語赦也』。若劉景升、季玉父子,歲歲赦宥,何益于治」。諸葛又進一步解釋說:「若賞罰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之師,無益于用」!這兩段話,說的其實就是「賞罰必需分明」、「公權力必需確保」,「減刑赦免對國家治理沒有幫助」三件事,更不應以小恩小惠來博取人民一時的好感!同時,又以漢元帝時的丞相匡衡、光武帝時的大司馬吳漢兩人在位時,不實施大赦,而結果天下大治,但反過來再舉例,荊州的劉表、劉琮父子年年實施大赦,其結果反而不見任何好處,以做為不實施「減刑」的依據與論點。於今,千載之後,有多少人責難諸葛亮沒有減刑?還是大家都稱讚無所作為的劉表、劉琮父子?

寫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明朝馮夢龍先生,還有另一本著作「智囊」。在「智囊序」中他說:「有智,猶地有水,地無水為焦土,人無智為行尸。智用于人,猶水行于地,地勢坳則水滿之,人事坳則智滿之。周覽古今成敗得失之林,蔑不由此」。足見他對古今成敗得失的點點滴滴,頗見感觸因此才會蒐羅成文,寫下這一本書。在智囊一書裡,針對「大赦減刑」的議題,他將諸葛亮「治蜀惜赦」的故事也蒐羅了進去,當作第一篇,並引左傳中「子產論政寬猛」裡孔子的話說:「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替諸葛辯護。如此,剛柔並濟,因時制宜,是為政者很重要的管理原則。

此時的台灣社會,怎一個「亂」字了得!經過這幾年的「轉型正義」,整個社會亂到很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狀態了,如此環境,適合大赦嗎?語云:「亂世用重典」,雖如此,恐一時也改不了因上位者邏輯錯亂所造成的困惑,又何能奢言大赦乎?諸葛亮惜赦有其道理,而劉表、流琮父子的作為後果,更值得省思,有權者,能不慎之又慎?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此語恰如夫子所言:「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作為上位者,還是先懷德、懷刑比較適當,至於懷土、懷惠,還是再考慮考慮吧。

Sunday, April 29, 2007

才縱前世名成早,書到今生讀已遲


黃庭堅,江西修水人,人稱詩書畫「三絕」, 與蘇東坡並稱「蘇黃」,因秉性至孝,不假童孥而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故而二十四孝裡面,收錄了「親滌溺器」這麼一條。

關於黃山谷,曾有一則故事說他二十六歲時 ,夢見一位老婆婆供予飯食。醒後,果遇老婆婆一位,婆婆之女於二十六歲時因病去世,而生時所讀書卷,俱收於書篋之中但不知鑰匙何在,但山谷卻依稀記得。依記憶尋之,果得其匙,而篋中所藏諸書及文稿,竟然是山谷今生所寫的各種應試文章,於是山谷知道老婆婆即其前生母親,從此待之以親禮。袁枚聽聞此說後,感嘆的說道:「書到今生讀已遲」。

坦然的說,「前世今生」的故事,哪裡都有,但山谷的故事,似乎特別有味,因為故事中不見神佛,也不見報應,有的僅是一位讀書的姑娘家,因病早逝,轉世而為山谷。此故事如果為真,前生讀的書,是可以累積造福今生的!我輩今生讀書,或可為自己的來生著想,那多讀一點書,又有何妨?

山谷曾云:「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如此,書需日日讀、月月讀,方不至「面目可憎,言語無味」!這也就難怪顧亭林將自己的書稿,取名為「日知錄」了。宋真宗也曾寫過〈勸學歌〉如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

書中到底有什麼?僅僅是真宗筆下所謂的「功名利祿」?但對我而言,簡單說,就是「知識」而已!求知是不需要嚴重到「欲遂平生志」的。君不見「教」、「學」二字,裡面都有兩個「〤〤」,那〤〤是什麼?〤〤原來就是甲骨文時代刻畫傳遞知識時,用刀刻畫甲骨時的「一筆一劃」,有了知識,求什麼都相對容易一些!至於沒有知識的人,「酒逢知己」的機會大,但「話不投機」的機會也多!人的一生,求知,是件重要的大事,那怕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余今四十有六,讀書已不為考試,純為興趣而已,而南宋尤袤在其《遂初堂書目》序中說:「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裘,孤寂讀之以當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看來尤袤讀書的道理也不外如此。至於「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感嘆,或許是年紀未到之故吧!讀書一旦無所「求」,那想要到達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父親讀「資治通鑑」時,其年已逾二十四歲,又逢國共內戰烽火遍地,無法竟讀。來台後軍務倥傯,更無法專心致意,直至沈剛伯先生受邀至政工幹校進行教授,方有重溫的機會。因此,每每鼓勵晚輩「讀書宜早」,否則有知而無有舞台時,讀書是不能「經世致用」的了。余每思父親此言,對於唸書二字,便不敢大意,即或年歲亦隨之增長,但「求知以為用」的自我期許,實不敢或忘。

張潮〈幽夢影〉一書云:「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望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此話誠然!人生閱歷隨年紀而增長,書中各種滋味,確實是「深淺」不同的感嘆,我輩即或「才縱前世名成早」,更要想想黃山谷「書到今生讀已遲」的感慨,讀書是沒有止境的。

梟將東徙,不更其鳴


余主管人事業務,當時間允許,也會參與面試者的審核面談。過程中,常常發現某些面試者,在過去履歷中,有著自己極為顯著的「特色」,而那些特色,也往往是公司錄用與否的重點因素。

近幾次,針對那些特色問題,我詢問面試者的解釋,有些顧左右而言他,有些不知所云,也有些解釋的迷迷糊糊,也有些像是刺到痛處,開始護衛自己,只有極少數,承認那是自己的缺點,也一直在努力改善中。諸君見此,你會喜歡哪一種回答,又會錄用哪一位?

漢朝劉向寫的《說苑》裏有一則寓言笑話如下:
梟逢鳩
鳩曰:「子將安之」
梟曰:「我將東徙」
鳩曰:「何故」
梟曰:「鄉人皆惡我鳴」
鳩曰:「子能更鳴,可以;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確實如此,如果轉換跑道時,不能面對自己的缺點,「東徙」 又有何用?「人貴自知」,不自知,到哪裡都沒有答案,自知,到哪裡都可已自得。故事裡,他人討厭梟的「聲音」(特色),梟就想東徙他地,如果特色是根本不能改的東西,與其自我排斥,或是硬要去除,都是不自知的行為。知道自己的優缺點,並進而面對,那才是正途。

年輕時找尋第一份工作,家姊替我謀職,我著T-shirt而去,面試結果對方很滿意,但對於我的衣著很不滿意,蓋面試之人,穿著得體是對自己及對方的尊重,因此最後決定不予錄用。回家,姊姊很不高興,我回答道:「對方用的是我的腦袋,又不是我的衣著」!振振有詞的回答,顯然不能改變不予錄用的結果。如今回憶這段過程,隨年漸長,加之為人主管,自己對面試者的衣著,也有著一定的基本期待,然而現下的年輕人,穿襯衫,打領帶前來面試的人,鮮矣!面試後穿著不失禮的同僚,亦鮮矣!看來大家都有著「用的是我的腦袋」這種想法。

每年鳳凰花季,台大國企系李吉仁老師總會替應屆畢業生舉辦一回「就業座談」,裡面會提到企業主的想法,以及同學該如何準備履歷、怎樣面試等等話題。我有緣兩次參與,也提供了些許經驗,但我必需很遺憾的說,普遍而言,時下的年輕人,是很不在乎面試者的想法的,甚者,有些基本的態度,都普遍缺乏。也許,等待出了社會,經過一定程度的洗禮,才能瞭解必要的穿著是尊重對方,並尊重自己吧。

又逢畢業時節,有許多年輕的「梟」要出社會了!東徙之時,想想自己的優缺點,「誠實」仍是最好的策略。

Friday, April 27, 2007

「糧山裡,魂無數,丹河中,血常濡」


少時之作,重啟讀之,心中頗有感慨,尤其在我去年首度返鄉之後,親見糧山,丹河,以及長治、晉城一線雄偉凶險的太行山脈,山高塹深,壘殘人杳,長平之戰兩軍對壘的歷史記憶,便席捲而來,「糧山裡,魂無數,丹河中,血常濡」,慘勝的秦,慘敗的趙,還有那些無辜的士卒,用身軀骸骨,劃出長平之戰的血淚刻痕,建成頭顱之廟的陰暗幽森。趙奢、趙括、藺相如、廉頗、白起、王齕,這些百戰穿金甲的將軍們,功成的代價無非是己身之名,但犧牲的,卻盡是那萬人骨枯的軍士,殺伐的歷史,為何永遠也寫不盡?

夜間難寐,將舊作增易些許文字,當我寫到「前帥幟,攖箭簇,甕中鱉,繫網罟」時,不知道該替趙括奮力一搏的英勇,予以鼓掌,還是要替那即將死難的士卒,一掬清淚!現將全文整理如下,也算是替那些忘身於外,終而無法回家的趙軍將士,留下一點不能自言的心事!而那些同樣埋骨於此戰的秦軍將士,你們的名字,將連同「白起坑趙」這四個字,一起留下,至於丹河之水,則將永遠為長平之戰死難者的委屈,嗚咽涑涑。

長平谷,埋骨處,妻失夫,子哭父
哀淒史,向誰訴,老相如,喻膠柱
君不聽,士為苦,上黨地,秦趙逐
揚之水,不我戍,貪小利,失祚福
輕厲害,禍難卜,對壘戰,爭勝負
三年耗,空國庫,秦用計,趙愚魯
母擔憂,求令符,國無士,不可圖
一著錯,全盤輸,白起易,齕為副
密圖隱,精銳出,傾國力,戰馬服
頗受間,易帥督,括啣命,肆奔突
更軍吏,變約束,八將軍,命諫阻
帥執意,頻催促,將營移,丹河渡
出舊壘,擊高築,前軍灰,後軍賭
首尾斷,軍心浮,糧道絕,救援阻
六國棄,趙如瞽,士爭食,將焦蹙
坐危城,忍溽暑,分四軍,圍城突
力奮盡,屍骸曝,再鼓氣,環如束
前帥幟,攖箭簇,甕中鱉,繫網罟
月夜寒,忍飢轆,北向嘆,絕父母
命倘存,恩吐哺,秣馬竭,括親督
盡此忠,決死赴,天不酬,肝腦塗
一命斃,軍無主,帥殞亡,束手縛
興亡事,徒負負,紙上兵,刀下伏
身為戮,坑做墓,封侯事,悔當初
夢裏人,魂渺亡,走廉頗,驚李牧
死趙括,眾成俘,大錯鑄,憤頓足
掩卷嘆,無可補,天歸秦,復何如
秦無信,萬人哭,撫眾難,懼反覆
夜半計,坑趙卒,分敵我,繫白布
保自全,備刀弩,棄甲兵,羊入虎
首功令,無生路,屍骸積,血成涑
楊谷水,盡朱污,赤丹河,傳千古
報喪信,遣童孥,二百四,趙氏孤
失親慟,震野哭,我知者,哀莪蓼
英靈骸,忍再辱,填丘壑,死刀俎
魂歸處,天涯路,異鄉死,心懷故
冤魄恨,起命贖,亡秦計,雖三戶
死事者,不絕途,韓趙魏,楚燕魯
王天下,民心故,生靈哀,怨在途
二世繼,三降楚,警世人,莫糊塗
報應天,有定數,兩代傳,三不富
德陰積,蔭乃族,憶長平,心踟躅
千載後,骸出土,斧矢痕,傷復露
趙家子,將國護,首身離,鬼雄怒
糧山裏,魂無數,丹河中,血常濡
耿耿心,化雲霧,常恨歌,誰人譜
麓腳下,李家屋,悠悠恨,載家譜
忠孝節,知榮辱,死知己,拋頭顱
耕讀傳,種禾黍,輕財貨,疏宦途
友君子,茶飯粗,咄咄事,不世出
殷浩師,又何辜,天下事,轉眼覆
興亡史,笑談賦,鄉先賢,話傳祖
勤讀書,學李杜,存義心,走正路
絕邪念,戒清浮,重耆長,撫少孤
友鄰里,惜戶樞,講信義,善敦睦
勤四體,耘麥菽,恬淡心,惜造福
如此者,不求富,如是者,必知足
李氏孫,謹記住,傳久遠,莫辜負

Saturday, April 21, 2007

為長平之戰而寫


以下的小詩,不知為誰所做,但取名為:「烽火紅顏 -- 為長平之戰而寫」,文字裡有淡淡的哀愁,為那回不了家的四十五萬趙軍子弟,同聲一慨。當各位讀史,讀到四十萬軍士全軍盡歿,趙國國內「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這種景象,有誰的心不會隨之震痛! 如是,「烽火紅顏」裏得那位女子,等不到心愛之人的心境,或許也就可以理解了。

沒有你的眼眸 夢已成沙
斷腸人淚落沙場 望穿天涯
多少兒女情話 思念夜裏沙啞
清晨的牽掛 深夜的掙扎
等著你的回眸 心亂如麻
多情人想你念你 清淚拋灑
踏破金戈鐵馬 望斷落日黃花
最初的紅顏 最後的白髮
看清世間狼煙四起 飛揚風沙
卻看不見翩躚起舞 紅顏黑髮
換千里萬騎 絕塵戰馬
能不能追回 當初生死相守 前生後世的情話
心裏裝著千秋偉業 國家天下
卻裝不下繾綣如煙 寂寞臉頰
看英雄熱血 橫刀立馬
誰知我烽火紅顏 守望春秋冬夏 等著他回家

朋友問我何以對長平之戰特別有感,其實無他,我是山西高平(亦即古時長平)人,老家在河西鎮常樂村糧山之下,久聞父親言及長平之戰,因此印象為深。對於四十五萬不能回家的趙卒,另一半的遺憾,是何等重大!而一夕之間,可以想見趙國的平民百姓家裡,都失去了自己的親人,那種驚悚與哀痛,2261年後的今天,那份濃肅殺伐所造成的沈痛,讀史的人,必然感受的到。 在高平現址附近,有眾多與長平之戰有關所取的地名,諸如:康營、谷口、圍城、箭頭、棄甲院、三甲、趙庄、徘徊等,其他以軍次所在地所取的名字還有:百里長城(又稱秦壘,是秦絕趙糧道所建的長城)、營防嶺、空槍嶺、白起台、骷髏山、將軍嶺、廉頗屯等許多遺址。

唐玄宗為潞王時,路過長平「谷口村」(高平市城西5公里處),相傳此地即為白起坑趙之處,因此,谷口村又名「殺谷」、「哭頭」、「省冤谷」。潞王至此,見白骨遍野,頭顱成山,確實怵目驚心,於是在頭顱山旁修建了「骷髏王廟」,“擇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髏大王”。現髏王廟為清代修建遺構,廟內塑趙括夫婦像。明代詩人于達真至此時題道:
此地由來是戰場,
平沙漠漠野蒼蒼。
恒多風雨幽魂泣,
如在英靈古廟荒。
趙將空餘千載恨,
秦兵何意再傳亡?
居然祠宇勞瞻拜,
不信骷髏亦有王。

如此,趙國軍將士的屍骨,在唐朝玄宗時,早已經暴露於外,玄宗收其屍骨,建廟以祀,應該也是在自己經歷過血腥殺戮後,有感而發的吧。

見「烽火紅顏 -- 為長平之戰而寫」一詩,以另一半的角度抒發為文,值得一記,因此予以錄下。

Monday, April 16, 2007

不學詩,無以言


《詩經》第一首「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四言起始,詩經以後的篇章,也都以四言為主,再而後,隨文字孳演以及敘事需求,擴增而為五言,而為七言!大家唸過的「古詩十九首」是為五言,諸如: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古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而後的「孔雀東南飛」也是五言,長篇敘事,將焦仲卿與妻子殉情的故事說的委婉淒涼,有若: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但字越少,文字必需極為洗鍊,詞義表達也就越難完整,也因此四言詩確實不好寫,所以鍾嶸的《詩品》,在序裏面說,四言詩「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這點在可以從四言詩鮮少的事實上,得到明證。然則字越多,對仗要求越嚴,平仄限制越大,而古人學文,先得從《詩經》學起,夫子甚至這樣說:「不學詩,無以言」,講的是挺嚴重的。 但《詩經》裡也有更精簡的三言詩,近日,「翠玉白菜」上的螽斯鬍鬚何時折斷成為大新聞,而《詩經》裡的「螽斯」一篇,主要就是以「三言」為主,三字一句,更不好寫,全文如下: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小時,讀《三字經》,通篇三字,以雙數句押韻,讀起來有特別的味道,其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以及「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都是以四句為一故事,唸起來順口,自然成為童蒙誦讀的好詩。少時,仿此,亦曾以三言為句,嘗試描述戰國秦、趙「長平之戰」的慘烈,但未竟全篇,僅留些許殘句,好在僅為習作之文,無須深究,而此舊作一直擱在北投的舊抽屜裡,重啟觀之,留做懷念,其文如下:
長平谷,埋骨處,妻失夫,子哭父
哀淒史,向誰訴,老相如,喻膠柱
君不聽,士為苦,上黨地,秦趙逐
頗受間,易帥服,括啣命,肆奔突
軍吏易,變約束,八將軍,命諫阻
帥執意,頻催促,將營移,丹河渡
出舊壘,擊高築,前軍灰,後軍賭
首尾斷,軍心浮,秣馬盡,括親督
一命斃,眾成虜,興亡事,徒負負
紙上兵,刀下伏,身為戮,坑做墓
夢裏人,魂渺亡,走廉頗,驚李牧
死趙括,眾成俘,大錯鑄,憤頓足
掩卷嘆,無可補,天歸秦,復何如
秦無信,萬人哭,夜半計,坑趙卒
繫白布,備刀弩,楊谷水,盡血污
傳喪信,遣童孥,二百四,趙氏孤
失親慟,振野哭,英靈骸,忍再辱
填丘壑,死刀俎,魂歸處,天涯路
異鄉死,心懷故,冤魄恨,起命贖
亡秦計,雖三戶,死事者,不絕途
韓趙魏,楚燕魯,王天下,民心故
生靈哀,怨在途,二世繼,三降楚
警世人,莫糊塗,報應天,有定數
兩代傳,三不富,德陰積,蔭乃族
憶長平,心踟躅,千載後,骸出土
斧矢痕,傷復露,趙家子,將國護
首身離,鬼雄怒,糧山裏,魂無數
丹河中,血常濡,耿耿心,化雲霧
常恨歌,誰人譜,麓腳下,李家屋
悠悠恨,傳家譜,忠孝節,知榮辱
死知己,拋頭顱,耕讀傳,種禾黍
輕財貨,疏宦途,友君子,茶飯粗
咄咄事,不世出,天下事,轉眼覆
如殷浩,又何辜,鄉先賢,話傳祖
勤讀書,學李杜,存義心,走正路
絕邪念,戒清浮,重耆長,撫少孤
友鄰里,惜戶樞,講信義,善敦睦
勤四體,耘麥菽,恬淡心,惜造福
如此者,不求富,如是者,必知足
李氏孫,謹記住,傳久遠,莫辜負

曹操是寫四言詩的高手,《短歌行》一篇,確實膾炙人口,而其中「青青子衿」一句,後來還成為書名,讀之再三,餘味猶存!如果大家看過《三國演義》一劇,劇中曹操於赤壁戰前,擁八十萬大軍,豪氣逼人,酒酣而放歌,之後問眾人「短歌行」做的如何?當時在座遍是阿諛奉承之聲,樂師師曠卻說:「丞相歌中有:『月明星稀,烏雀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一句,於此用兵之際,似有不祥之兆」,語畢,曹操大怒,立即為其以槊所殺!不知是師曠之死成就了此歌,還是此歌之兆成就了師曠!

再之後,有嵇康、陶淵明等人賡續四言之作, 其中五柳先生的作品,讀之令人較為動容。金庸筆下《神鵰俠侶》第二十回,楊過與公孫止過招,但見楊過一邊揮劍,一邊吟詩,所吟正是「四言詩」,其文如下:

良馬既閑,麗服有暉。
左攬繁弱,右接忘歸。
風馳電逝,躡景追飛。
淩厲中原,顧盻生姿。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遊心太玄。
嘉彼釣叟,得魚忘筌。
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前述二詩,其實是嵇康《贈兄秀才入軍》之作,金庸透過楊過之口,吐露孤獨的心境而已!而詩意與劍招相配,像是武功心法,更似「口訣」。不論如何,想當初劉邦赴項羽鴻門之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之時,口中必然也是唸唸有詞,只不知是否念的也是四言就是了!

諸位如果看過《陶淵明集》,它的第一篇就是《停雲》,也是四言詩,將「思親友」的情緒,用四字詩淡淡鋪陳。陶氏的四言詩還有如「時運詩」、「榮木詩」、「命子詩」等等,其中命子詩裡面有一句:「名汝曰儼,字汝求思」,說的是他替兒子取了「名」,又為之取了「字」,儼與求思也是正相關的,而且都是父親替兒子取的。我在「外號一說」裡,提到過名、字、號的取法問題,可以參見。

余少時,也曾寫過四言, 現今手中所存,僅大一時所做一首而已,餘皆亡佚難尋所蹤,謹將此詩錄下,留下一鴻半爪,當作回味罷了。
關君吾友,今茲十九
齠齔未落,無邪淹留
齾齒未顯,議論風遒
輔仁同遊,遂為師友
才遜韓程,竟得蟠游
時值吉辰,搦管為壽
願贈數語,銘鑄心頭
雛凰天降,是為華冑
提攜生鞠,怙恃親手
江濱出息,天地無憂
辭廟東渡,唯因蕩寇
神州號哀,干戈未休
斯夕得歡,為誰所就
知恥淬礪,記取前儔
木蘭易裝,慷慨披冑
良玉代夫,崇明授首
翌日戮力,豈辭翠袖
懽囅是日,莫忘國仇
河山還我,釃酒鶴樓
師徒對座,恣言風流

此詩手稿尚存於高中筆記本內,而其背面,盡是背習英文單字所留的筆跡,未料亦因此而獲保存,人生之際遇難料,昔日塗鴉所做,僅存此乎?

Sunday, April 15, 2007

Raining Cats and Dogs


小兒英文考試,成績不及格,才從寧波返家,便立即被老婆大人罵了一頓,大意仍是「自己會,兒子不會」所以該罵!小兒說題目太難,所以考不及格是「有道理」的(小兒向來樂天,成績高低一直不以為意),於是,立即問我其中一題:「Raining cats and dogs」是啥意思!我回答:「傾盆大雨」。小兒隨即語塞,原本以為我不是應該知道的。之後我問:「你怎麼作答?」他說:「下雨把貓、狗都下下來了」,我思忖一會,想想,這翻譯其實也沒錯,只是原意轉化後的意思,是「下大雨」而已!傾盆大雨如果真要翻譯,不也就是:「下雨像打翻了一盆子水」嗎?直譯與意譯,兩者當然有別。

那「Raining cats and dogs」是怎麼來的?這是小兒進一步的追問。打破沙鍋確實問的好,英語成語背後,正如同中文一般,一樣有個故事,依照Michael Quinion 的說法,此一成語的語源有五種以上,而我個人比較喜歡「通俗」的說法,亦即: 早期房子是以稻草為頂,其中貓、狗會覓藏於稻草頂下之隔板上,一旦天降大雨,稻草漏水,躲在上面的貓、狗便會跑出來另覓棲身之所,因此才會成為:「下雨把貓、狗都下下來了」。另外,Quinion 還提出了其他比較「引經據典」的說法,說是貓會帶來「雨」,而狗會帶來「風」,所以有風有雨,就是「Raining cats and dogs」。

貓跟狗在英文裏的成語其實不少,動物嘛,跟人生活久了,就必然衍生成語。比如說中國人講:「狗眼看人低」,在英文裡面有一類似相對的成語:「The cat will mew and dog will have his day.」 這意思是說:「切莫狗眼看人低」,因為誰也不知道哪天誰會「飛上枝頭做鳳凰」。而我們所說的生不如死,在英文裡面有點像「leads cat-and-dog life」!每天活的「如貓似狗」,想必也是天天苦哈哈的過日子,還有人拿這句話來形容「夫妻失和」大吵大鬧的日子。狗與貓,沒得罪人,但在中西方,都入了成語!有好的,也有難堪的。

至 於其他 Raining Cats & Dogs 可能的由來,有興趣的,請自己閱讀以下Quinion的文字,我就不譯了。

Adapted from "World Wide Words" by Michael Quinion (http://www.worldwidewords.org/qa/qa-rai1.htm)

The most common one says that in olden times, homes had thatched roofs in which domestic animals such as cats and dogs would like to hide. In heavy rain, the animals would either be washed out of the thatch, or rapidly abandon it for better shelter, so it would seem to be raining cats and dogs. Other suggestions include derivation from an unspecified Greek aphorism that was similar in sound and which meant "an unlikely occurrence", or that it is a corrupted version of a rare French word, catadoupe, meaning a waterfall. It has also been suggested that at one time the streets of British towns were so poorly constructed that many cats and dogs would drown whenever there was a storm; people seeing the corpses floating by would think they had fallen from the sky, like the proverbial rains of frogs.

The most favoured one in the references I have found is mythological. It seems that cats were at one time thought to have influence over storms, especially by sailors, and that dogs were symbols of storms, often accompanying images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Norse storm god Odin. So when some particularly violent tempest appeared, people suggested it was caused by cats (bringing the rain) and dogs (the wind).

There is, I have to report, no evidence that I can find for an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aying and the mythology other than the flat assertions of writers. The phrase first appears in its modern form in Jonathan Swift'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Polite and Ingenious Conversation in 1738: "I know Sir John will go, though he was sure it would rain cats and dogs", though a variant form is recorded in 1653 in City Wit, a work of the English playwright Richard Brome, in which he wrote "It shall raine ... Dogs and Polecats", which seems to suggest a stranger and less easily comprehensible origin.

There are other similes which employ falls of improbable objects as figurative ways of expressing the sensory overload of noise and confusion that can occur during a violent rainstorm; people have said that it's raining like pitchforks (first recorded in 1815), hammer handles, and even chicken coops. It's probable that the version with cats and dogs fits into this model, without needing to invoke supernatural beliefs or inadequate drainage.

「情人眼裡出西施」,記情詩一首


「情人」,顯然是有情之人,彼此有情,或可終成眷屬,至少,有情之時,情人便是西施,俗謂:「破鍋有爛灶、李大有張嫂」,一切皆有命定,強求實不可得。

余少時,同學某歡喜另一女同學,可惜不知如何追求,遂託余代為捉刀,經詢問同學所好所喜,以及相遇過程,得知兩人相遇於校園草坪,交換過一言兩語,男子採摘過紅色小花一朵贈予女子,女子受花後,似有其意而頗見羞赧。據此,遂成情詩如下:
小野花
像晚霞
將鮮紅向大地灑
草原原是它的家
如今啊
我輕輕的將它摘下
悄悄的送給了她
看啊
那酡紅的臉頰
我驚訝
她內心
是否是否正在對我說話

希望無涯
文成,因此為余第一首「新詩」,且亦用韻,是以沾沾自喜,想來必有大用!同學隨後亦將該詩贈予該名女同學,惟初不見回報!久則兩人成行矣。大學畢業後,聽聞兩人已經同譜鴛鴦,只不知當年所為小詩,可有綿薄助益?

寧波一行,發覺現在「年輕人」,打字很行,發MSN很行,送簡訊也很行,然寫信則多已不行,更不知還有多少人是以「下筆為文」來追女朋友的!年輕時代筆捉刀,當時未見成效,怎料事緩則圓,畢業後有情人終成眷屬!情人眼裡如果真出西施,那西施該怎麼追,時下兒女之作為,也不是我能理解的了。

Saturday, April 7, 2007

「外號」一說


中國人有姓有名,還喜歡取「字」,用「號」! 一個不夠用,高興時還可以多取幾個,隨年紀、官位、心情、世變,都可以有所感而增加改換自己的字和號。所以要認古人,需知其名,其字,其號,這也就難怪「哪有時間記這些名和號」,成為中國歷代讀書人的共同困擾!也因此,「小抄」自古以來就有,「考試作弊」成為常態,「洩題」也成為歷朝不缺的遺憾。

針對名號,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人稱他李太白,但幾乎沒人稱他青蓮居士。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因複姓的因素,四個字不好唸,大家就叫他歐陽修,當然少數人也有叫他歐陽永叔的。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大家就叫他王安石,介甫、半山幾乎是看不到的。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習慣上大家叫他蘇東坡。

所以,有名、有字、有號,還是要看大家「習慣」上怎麼稱呼他!等到過世了,有名的人,當朝還會給個「諡號」,諸如:「文正」、「文德」、「文忠」之類的,以彰顯其生平貢獻或是數落他的劣行惡績,至於怎麼個「諡」法,是有書可循的。蘇軾的爸爸蘇老泉就寫過一本「諡法」,專門供人挑字選號之用,我大一的時候,對於高中所唸的「文正公」、「文忠公」等等的取名邏輯從沒搞懂過,上得大學,在四庫全書史部裡,找到蘇洵寫的「諡法」一書,並影印了一本,才知道「得諡」還挺不容易的!諸如: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惠」帝,都各自有它的道理,而歷史上少見的隋「煬」帝,原來是因為:「逆天虐民曰煬、遠禮遠正曰煬、好內怠政曰煬」而得名的,他活著的時候,當然絕對沒人敢這樣稱呼他的。

綠林好漢決鬥前,向來不殺無名之輩,要求報上「名號」,在這裡,報上來的,肯定都是外號,不外乎是「九指神丐」、「關外五醜」、「獨臂神尼」之流之類的,跟文人雅士的「居士」、「先生」當然扯不上關係。 如果你稍稍留意一下武俠小說,你會發現外號是跟「地名」、「兵器」、「性別」、「長相美醜」、「身體特徵」、「職業內容」、「地方官職」、「特殊事蹟」等等連在一起的!有興趣真的可以研究一下,好歹也替武林也做點貢獻。

「名」怎麼取,多半來自父母,現下流行改名以改運,經過紫微斗數、姓名學裏的筆畫、星座、流年,就這樣改了!改後是否有效,多久又會有效,我不知道,但以前所說:「中國人行不改名,座不改姓」,顯然是落伍了。我有一位朋友,屬鼠,算命的說:「老鼠要有曲折之洞可鑽、可躲才會發達」,於是,她將名字裡改進了一個「疇」字,夠曲折有洞吧!另一個字也是「口」字很多!她是否發達了?我不知道,但現在相夫教子倒是很愉快,事業上沒聽說有新的進展!

「字」怎麼取?通常跟名是有關係的,或正相關,或負相關,但不知道「字意」的人,多數是看不出相關性的!前例中李白字「太白」一看可知是正相關,而歐陽修字永叔就必需知道「修」就是「永」(如永保無疆之修),所以明確正相關,而王安石字介甫,那也必需知道「石」與「介」是同意字,如果不知楚,看看蔣中正字「介石」,取其「其介如石」之意,所王安石的字與名,也是符合正相關的。以前,國文老師總是不說穿其中的道理,只不知認為這是「常識」,以為我等必懂,還是本身也不知道這裡面的真正原因?

而「號」又怎麼取?如果是自己取,那就看高興,看年紀、看世道,看官運、看際遇、看地點而定!老到半聾半啞半瞎,趙翼取了「三半老人」為號,歐陽修「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於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所以能到六一,是際遇、又有官運之故!顧炎武,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因無法成其抗清志業,只好吟游山林講學以終,也就只能號號「亭林先生」了。不知是附庸風雅,還是真有取號的必要,文人學士,都是字、號相隨的!

如果是「外號」,那就是別人替你取的!我們小時候大家都有外號,現在還偶爾還會替朋友、同仁取個外號,對方認不認同沒關係,他以外的人接受就好,所以稱之為「外號」,非自己取的號!

家父李忠禮,字仲舒,沒有取號,依父親所述,因排行老五,老家人稱:「李家老五」,真正的名字,鄉人卻多半不知!我自己,父親給我取名萬晉,二十歲成人時,父親又給我取了「退兼」為字,此二字蓋出自論語先進篇:「由也兼人,故退之」,明白的希望我能調整一下剛直耿毅的個性,如此,我的名與字是有負相關的。

成長過程,我倒是有幾個外號值得一記。小時叫「小李子」,這是因為當時電視播放的是清劇「老佛爺以及小李子」的關係,國中時有人叫我「人蹤滅」,這是因為讀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詩,同學取了歇後語,於是叫我人蹤滅!很奇怪吧。大學時好同學叫我「老李」,那時男生前面都加「老」字,女生都加「小」字,約定俗成吧!但還有幾個同學,知道我稍稍懂得一點甲骨文,所以叫我「商朝人」!出了社會,我的第一任老闆斯重慶總經理叫我「李亞當」,而如今,我只剩下一個外號(我自己知道的),就是球場上大家都叫我「眼鏡」(閩南語發音)!其他人現在都叫我「Adam」,少數叫我「萬晉」(家人還有年長的老同學),寫下這一段歷程,覺得外號其實也沒啥道理,隨人歡喜而已。

我的大兒子,替補習班的老師取了一個長外號:「粉紅肥豬汽油燃燒彈」,初聞不解,兒子解釋:「他喜歡穿粉紅色的衣服,身材很胖,稍稍一有不高興,立即爆發,而且發作很久」,故而得名!聽閉,原來如此!小兒子有一個外號:「保育類黑珍珠小玉西瓜」,初聞也不解,他自己解釋:「我是人不可以吃,所以是保育類,黑珍珠是因為他很珍貴,又因為名中有一個「諭」字,跟小玉西瓜連想在一起,就是大家取外號的來由」!喔!良有以也!外號現在都這麼長嗎?

字、號都是自己取的,外號是他人取的,只要高興,隨性就好,雅與不雅也無所謂,因為誰也管不了那麼多,何況是「背後」的!

Monday, April 2, 2007

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


電視劇裏,常有著面對墓碑講話的人,所說的話,不知是講給自己聽的,還是真講給聽不見的人聽的!「上墳」是中國的傳統,「哭墳」則是中國的特有文化!「墳」即葬身之所,若死無葬身之地,也就無墳可哭、可上了!

有墳,又如何?君不見「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邱 」、「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壟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你自己想想,後人真能保有封樹的機會又有多少?而幾代之後,誰還記得你的名字,以及那些曾幾何時的微風往事?

史學家黃仁宇羈遊在外近四十年,終能返回北京城郊,祭拜往生多年的母親,親姊姊縈繞墳前淚眼婆娑,徘徊不去,而黃教授則催促姊姊離去。讀即此,心有不解,蓋多年心思,難得而有此日,何以一見即走?掩卷而思,仍不解。續讀其文,得知黃教授以為多年後拜祭母親,死生契闊,實在感概而無以為言,而自己年歲亦長,今日之後,恐亦無再來之日,與其今日盤桓自苦於往日點滴,何若日後靈前常相左右? 教授一拜而走,既已了卻多年遺憾,面對黃土孤墳,徒然增加自己「親不在」的抱恨而已!走吧!屢屢回頭而望,則又如何?

人的一生,終有百年之時,生的最後一劃為「一」,而死的起始之劃亦為「一」,生盡死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佛家堪破生死,必知有生有死,如此方照見輪迴!果如此,所埋者何?人謂:「皮囊而已」!如真為皮囊,又何必上墳,更何必哭墳?所埋者,顯然絕不只是皮囊!而盡有曾經的記憶!

「巡城御史」一劇,李保田每每獨上墳頭,對在裡面的父親唸唸有詞的訴說所遭遇的困難!墳不會說話,會說的,終是自己的心!而聽見回音的,也還是自己的心。如此,上墳、哭墳,均是一吐心事而已!心事已了,又怎能一直留著?黃仁宇教授一見母墳即走,心事已了,不走又能如何?萬般記憶席捲而來,既無法重複舊日,苦的還是自己的心。 家父返回老家,見黃土一坯如見祖母,所嚎哭的對象,不是皮囊,不是黃土,而是未盡孝道的心事,以即與祖母曾有的一切記憶!

范成大《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的詩這樣寫道:
家山隨處可行楸
荷鍤攜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限
終須一箇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
四大形骸強首丘
螻蟻烏鳶何厚薄
臨風拊掌菊花秋

而唐朝王梵志《城外土饅頭》一詩有類似的說明:
城外土饅頭
餡食在城裡
一人吃一個
莫嫌沒滋味

人的終點,如果必然是個土饅頭,那所求所爭,一切絢爛也都將歸於平靜,盡力可矣,盡心可矣,如必有所待,而望能「大孝終生顯父母」,也是一個太苦的人生。

年輕任職於蘋果公司時,前往香港與同事見面,同事帶我步行香港,說是要帶我去一個我一定「喜歡」的地方,我追問,他不說。就這樣,我們走到一處路邊,停下,他要我看看掛在牆上的對聯:「今朝吾軀歸故土,他日君體也相同」。原來,我們竟停在墓園門口!這就是他說的地方。人的必然歸處,想不喜歡,也有所不妥,不是嗎?我的朋友,好笑了點,但他說那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精神。

饅頭本祭祀之物,諸葛亮南征孟獲勝利而歸,於瀘水祭陣亡將士之靈,以饅頭替代失去頭顱的將士,祭閉,諸葛嚎啕大哭!憂怨之靈乃隨清煙而化去!而包覆已逝之人的土饅頭,成了後人祭祀的對象,待得「他日」之時,傾聽後人之心聲,即或逝者仍然有心,又何可分說?

饅頭,饅頭,「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你儂我儂

李抱忱作「你儂我儂」一詞,譜成曲後,成為男女情歌的絕妙之作。我第一次聽此歌時還只是個高一的學生,但覺其文辭悠悠蕩蕩,感情含蓄而不露,當時請陳姓同學立即再唱了一遍,並將歌詞記下,「情歌」確實能令有情之人有所感觸!其詞曰:
你儂我儂,特忒情多
情多處,熱如火
滄海可枯,堅石可爛

此愛此情永遠不變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
留下笑容,使我長憶
再用一塊,塑一個我

長陪君旁,永伴君側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
再將你我,用水調和
重新和泥,重新再做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從今以後,我可以說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而後年歲漸長,得知你儂我儂一詞,不全是李抱忱教授所寫,而是出自宋朝趙孟頫的太太管道昇的手筆。進而得知,此詞原係趙氏有意取妾,其妻得知後便寫了《我儂詞》以自陳,如此,原來的故事竟是淒美悲愴,而非「滄海可枯,堅石可爛」那般兩情長久!我儂詞是這樣寫的: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 熱如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這詞裡,雖然沒有「聞君有二意,故來相絕決」那樣的激烈,但「生同衾、死同槨」的期許,也確實令趙氏打消了取妾的念頭!李抱忱將你儂詞增加並改寫了幾句,文意便有所曲折,確實令人佩服再三。

年少時,對於「滄海可枯,堅石可爛」的情愛堅貞,有著一定的認同,而後,經歷自己的情愛過程,才發現歷史老師所說:「半桶水還沒乾人就變了」比較貼近事實,世間固然多的是生死不渝的梁祝,但中道相捨的憤懟怨恨恐怕更多! 當時老師有在說,我沒有在聽!如今只能一笑。

李抱忱改寫後的情歌,或許是對愛情堅貞的想望,而孟頫之妻管道昇的蒼涼落筆,卻顯然是體會情變後的真實寫照,男人與女人,緣起緣落,歷是經非,可能不怨?

Wednesday, March 28, 2007

搞笑的邏輯,搞不懂的部長!


教育部長杜正勝,今日對立委質詢「把教育給搞好」一句,針對「搞」字,將之形容為那是中國的文字,而不是台灣的文辭!進而要求立委不要對他說搞這個字,語出,我為之搖頭嘆息不已!

何謂「搞」?我們先不急著說文解字,但我們天天不也常說:「搞七捻三」、「胡搞瞎搞」、「真搞不懂」、「搞來搞去」、「你搞什麼」、「搞不好...」等詞語嗎?搞所衍生的中國字,中國詞,無非表達句意而已,哪來的台灣、中國之分?杜先生看來真的是有些太糊塗,所以「搞」錯了!

有些詞句,確實有地方性的使用方式,那也不足為奇,台灣的閩南語發音,不也有南北輕重之別?上海話,北京腔,寧波語,乃至所謂「南蠻鴃舌」,現在都是「中國話」,僅在於方言確有差異而已,「鄉音」二字,是一種親近,化成文字,詞語不同而已!

然而,台灣話真的就與「中國話」有差異嗎?我舉一例:「你有空嗎」這四個字,用閩南語發音,是為:「爾有閒否」(ㄌㄧˋ, ㄨ˙,ㄧㄥˊ,ㄇㄛ˙),這不是中國的「文言文」又為何?打小,我們都會唱西北雨:
西北雨直直落,
鯽仔魚卜娶某,
鮕鮐兄拍鑼鼓,
媒人婆土虱嫂,
日頭暗揣無路,
趕緊來火金姑,
做好心來照路,
西北雨直直落。

西北雨直直落,
白鷺鷥來趕路,
搬山嶺過溪河,
找無岫跋一倒,
日頭暗卜怎好,
土地公土地婆,
做好心來帶路,
西北雨直直落。

這裡面,記載著農家的景色,而每一語句都用了中國的「韻角」,而且一路押全韻(每一句字尾都押韻)!我們的杜部長,在記憶的深處,回想童稚的無邪日子,應該還會唱吧!此外,杜部長出身學術之門,也曾研究過中國上古史,更寫的一手好毛筆字,果如此,怎麼可能會搞不懂台灣的文字、語詞,本身就來自海峽的對岸,而且密不可分呢!「唐山過台灣」的歷史沒有那麼遠,吳沙開台的過程也還記憶猶新,而姓氏的香火延續也還綿綿未斷,那麼,哪來的那麼多政治問題呢?

近日,鄭進一先生所做的「家後」之歌,感人至深,詞謂:
有一日咱若老
找無人甲咱友孝
我會陪你 坐惦椅寮
聽你講少年的時陣你有外摮
吃好吃醜無計較
怨天怨地嘛袂曉
你的手 我會甲你牽條條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阮對少年跟你跟甲老
人情世事已經看透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
我會讓你先走
因為我會嘸甘
放你為我目屎流

有一日咱若老
有媳婦子兒友孝
你若無聊 拿咱的相片
看卡早結婚的時陣你外緣投
穿好穿醜無計較
怪東怪西嘛袂曉
你的心我會永遠記條條
因為我是你的家後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阮對少年就跟你跟甲老
人情世事嘛已經看透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
你著讓我先走
因為我會嘸甘
看你為我目屎流

我引這段歌詞,除了說明此歌也押韻之外,也保留了古音的唸法,更想說明的是,文字的魅力,來自認同,語言的魔力,也來自認同,用詞即或有地域的差異,發音即使有輕重的距離,但那些都是枝微末節,重點是:對於不認同這些語言、文字的朋友,我搞不懂,也不想搞懂!而對於只在乎地域性差別的人,心胸怎能大的起來的?但對於珍惜鄉音而產生的親近感,我感到欣慰與尊重,因為:來自家鄉土地的呼喚,誰能假裝聽不到呢?

Sunday, March 25, 2007

給我張廷玉,少來杜正勝


雍正王朝裡,一夜,康熙夜間難寐,步行至上書房,值班大學士「衡臣」(張廷玉)於聽到康熙的腳步聲後,立即跪在地上等待皇帝的駕臨!康熙說:「能聽出朕的腳步聲的人不多了」,光是這一句話,大家可以想見張廷玉對康熙的熟悉程度!而後康熙問皇子爭位的問題,張廷玉「不答」,康熙說:「朕自己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是不該難為你」!這是康熙的自知,也是寬容!

對越是自己瞭解的人,給建議時反而越要謹慎,因為熟悉,所以對方接納的機會高,而接納的後果如何,誰也無法判定是非對錯,無論對錯與否,時間都會繼續走下去!張廷玉聰明而不對康熙的繼承問題,是謹守分寸,而康熙自我解嘲而不再強問,更是對屬下有難言之隱時的寬容。

近日,有意問鼎大位的准候選人,彼此攻訐,瘡疤互揭,而抬轎之人,殷勤屢現,其極無不,所謂:「其爭也君子」,是完全不適用了。而擁有行政資源的候選人,填塞廣告,強制推銷,也令人鄙夷無奈!對於權力的覬覦與爭奪,無疑是醜陋而庸俗的!在歷史長河中,「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如果僅有一己之私,滿足了短暫的權利之慾,苦了百姓又真有什麼意義?

雍正為整頓旗務,將關外鐵帽子親王招入京城,然彼等受八王爺之慫恿,突然全部槍口對內,要拿掉雍正的領導權,當庭之上,除王文昭外,無人膽敢回應,尤其十爺一句:「充其量只不過是滿人養的一條狗」一句,更讓群臣一一啞口!而後張廷玉挺身而出,以老臣之身,剴切陳詞,舌戰皇親貴冑,冒死將是非曲直予以分說,並不因當時雍正處於極端危險狀況而背離事實,如果說這就是「為官風骨」,那當時的張廷玉,應是充分予以顯現了。

我們的國家,如今少了正直敢言,區分是非的張廷玉,卻多的是倒因為果,強辯是非的杜正勝!「三隻小豬」是不是成語其實不需要討論,「成語」是約定俗成,大家不這樣用,就不是成語,至於「Home Page」,大家都知道那是「首頁」,絕不是教育部說的「烘焙機」!而杜先生的長子杜明夷,明明是用了易經的卦名(水火明夷),那又為何說:「用成語是落後的象徵」?這年頭,政府裡頭沒幾個敢直言的官員,但似乎多了些十爺口中齜牙咧嘴的兄弟,時代進步如此,國家本濟濟多士,如今噤而不言,致令「邪辟者哮叫狼嚎」,我只能用痛心疾首加無奈予以形容。

同樣,在雍正一劇裡,張廷玉的弟弟捲入洩題乙案,為李黻所舉發,嗣後朝廷查案,將主考官張廷璐(廷玉之弟)等人予以問斬。案決,朝廷人等以張廷玉之位高權重,加之廷璐平日待人亦厚,均希望廷玉能出挺身救弟,而一干大臣也願意聯名上摺以為呼應。不料,廷玉因此深居簡出,稱病在家,避諱而不言!終而廷璐開刀問斬,所遺二子,雍正著令交廷玉撫養。公私如此之清,是非如此之明,實非常人所及,也難怪張廷玉謝世後,能成為唯一配祀太廟的漢臣。反觀杜正勝,其子杜明夷服役期間,出入夜店逍遙,行為極不檢點,事發後託言同學慶生,絕無輕薄之事,欲蓋彌彰之舉,掩耳盜鈴之說,均不堪一笑!而後政戰官員,仰長官之鼻息,將杜子調任「心理輔導」一職,以避眾怒並塞人耳目,如此總總,與張氏拘謹之行徑實大意其趣,而記者問其所以,杜正勝竟將記者之麥克風一一收起至於桌上,然後顧左右而言他,再而後快步離去,較之於張廷玉之謹言慎行,不知道杜正勝自己是否會覺得有所汗顏!

歷史,記載曾經發生的事,我們希望能多見一些張廷玉「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風範,而實在不想多聽杜正勝「三隻小豬,水火明夷」的誆言。

Friday, March 23, 2007

差一點,差很多

某位政壇人物,常講:「差一點,差很多」,這句話頗有點道理,而且也適用於文字的孳演。

我寫「情字怎麼寫」一文,佳燕於讀後不懂「青」字下半部不是「月」字嗎?我怎麼會說成是「井」字,而又非許慎所說的「丹」字?確實,針對這一「點」差異,讓我多說幾句話,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開講之前,我們先將「夕」、「月」、「多」、「肉」、「內」等字的變化過程說明一下,目的是在呈現一「橫」、一「點」的差異,正是文字孳演所必然發生的現象,但孳演的差異結果,與原始立意難免會有出入,若是以孳演後的圖像,直接解釋原始立意,多少也會有些紕漏。大家看看:

所謂「夕」,本來是「半個月亮」的白描,但衍生至金文的夕,已經跟甲骨的「肉」字竟然沒啥差別了!所以我們看到帶有「月」字的文字,很多其實是「肉」部的字,我們舉「刖」字為例,那就是以刀削肉的意思!

當白日未盡,月亮已出時,夕陽依然發光,因此月亮的光芒勝影響而不甚明顯,所以「月」字裡面的那一點,其實是「光」的意思!「日」字(太陽)也是一樣,楷書裡面的一橫(原始其實是一點),也是「光」的意思,不信你直視太陽一小會,眼睛不就會感覺到黑黑的一點嗎?那一點,就是這樣來的,至於有人說那一點是傳說中的「金烏」,你相信嗎?

所謂「多」,不是「很多月亮」的意思,而是月亮從出一到十五,再到三十的移動軌跡,所以用兩個月亮上上下下來表示,而甲骨文「多」字裡面月字的造型,已經與肉字幾乎是一樣的了!那個是那個是分不出來的! 至於甲骨文的「肉」字,明顯是塊「排骨」,到了小篆,骨頭的部分畫的更清楚,可是經過隸書的演變後,就不知道「排骨」是什麼個樣子了。再細看小篆「月」與「肉」這兩個字,差異真的很有限!但到隸書,兩個字的形變卻有天差地別之分!文字的變化,約定俗成而已!未必有太多的道理!中共所推動的「簡體字」,原始目的是照顧無法受教育的廣大農民,但大幅縮減比劃的結果,將難以使人追溯文字的進展過程,文字易學了,但意義卻泯滅了。

諸位再看看「肉」與「內」,隸書與楷書真的只差了個「人」字,但回溯向上,肉、內二字,跟人有什麼關係?又怎麼會突出於「框框」之外呢?如此說來,一點一橫的變化過程,實在很難說,而且確實需要一些想像力才能加以「還原」!這也就難怪甲骨文的發現者劉鶚,雖將所得甲骨著錄成書,並且好稱:「抱殘守缺齋所藏,三代文字第一」,但竟然也只僅能識得四十四個字,而其中十四個字還弄錯了!劉鶚寫過小說,筆名是「洪都百練生」,所以並不是沒有想像力,只是甲骨文的演變與推敲,確實需要深厚的文字學為基礎。

現在我們來看看「井」、「丹」、「舟」三個字的演化過程,先圖示如下:

「井」字是四捆樹枝交錯而成,小篆中的一點,有人說是「汲水之物」,也有人說是「井中水波」,瑞典漢學家林西莉考證中國的「古井」,發現那不是「汲水之物」,更不是「水波」,而是井底的「壓石湧泉之口」,目的是用來防止井底地下水量湧出後,不置因此崩壞了邊土。如此說來,造字時所劃的那一點,還真有深意!

而「丹」字,裡面也有一點,字形除了不是「樹枝交錯」外,其他一模一樣!這表示井、丹二字源出一意,都是「向下挖出的坑」!得水是為井,得礦是為丹,至於那一點,可以是水,也可以是礦,文字孳乳變化,井字的點消失了,而丹字的點,卻又那麼突兀! 許慎將丹字視為南海還來的「丹硃」,應該是弄錯了!丹字一點乃為礦,但顯然不一定是紅色。

我們再看看「舟車勞頓」的「舟」字 ,原來是象行白描一個有小格板的小船,小格板原來是用來支撐左右船身用的,但畫來畫去,格板成了兩個「點」,而繫船用的「繩子」,最後成了舟字的上面那一小撇,文字變化,好玩的很,而中國字的造字邏輯,絕不是死板的六書,而是來是實際的生活過程。

井字的交錯之形,失去交錯後,變成丹字,丹字有礦無水,因此絕不會「使草成青」!然許慎及後來的文字學家,就這樣一路傳了下去!沒有水的草,能活麼?當然不能,如此,青字之所以能青,必然有水!否則「菁」字不會是象徵著活力旺盛的樣子了! 青的變化,在到小篆之前, 顯然已經將井與丹的形狀給弄混了!

一橫與一點,稍稍有一點變化,字形便會差很多!弄錯也沒那麼嚴重,文字是活的,過去的故事,能知道最好,不知道,井仍是井,丹仍是丹!青仍是青,情仍是情,孳演於我何有干?但,「差一點,差很多」仍是事實。

Tuesday, March 20, 2007

「情」字這個字,怎麼寫?


「情」字怎麼寫?「豎心」加個「青」字,顯然是個形聲字,心是形,青是聲。而青字是個部首,所衍生之字多有「青色」之意。然以青字作為聲旁的字,卻不見青色,而有多種字意,如:「情」、「請」、「清」、「菁」、「晴」、「凊」等。

如果你查「說文解字」及其他字書,迄今每一本都將青字解釋為「青色」,而上半部是「生」字(草自土中串出向上生長),下半部是「丹」字(紅色)!然而青字的本意,我總覺得不是如此!青字,下半部,明明是個「井」字,怎麼是「丹」呢?蓋井中有水,於井內汲水時,水落井旁,因滋潤而生草,這不是很自然嗎?生草而為「青」色,因此青字,應該說的就是「近井因水而生草」的意思!而哪裡有井?黃土高原之上,水是重要資源,並不是到處都有河流,因而有人聚之處自然有井。如此,說明了鑿井取水的重要,同時也說明了「離鄉背井」的辛苦與難過!當然,百姓安居樂業,過著便是「井然有序」的日子了!

基此,心中懷念著井邊聚落之人便自然有「情」,汲井水依序而不爭先便是有「請」,井水之中澄澈無雜質當然為「清」,井水印畫萬里無雲天而為「晴」。如果依照許慎的說法,丹字在下,生字在上,左思右想,實在缺乏解釋力量!

一個簡單的字,暗藏著黃土高原上,「水」的難得與珍貴,「井」的重要,進而因井而生「情」,如今慣以自來水過日子的現代人,確實是很難體會「青」字的由來吧! 為了讓大家知道「青」字的構造,我將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有關「青」、「井」、「生」這三個字的演變錄之於下:
















另外,「井」這個字,是四捆「棍子」(樹幹)交錯疊在一起的樣子,鑿井時必需以支架檔土,以免邊土因水漫而崩落,至於小篆井字裡在「一點」中是什麼,請大家看看林西莉所寫的「漢字的故事」一書,裡面已經替大家做了解答。如今的井,鑿成「圓形」,跟古人造字時是不太一樣的! 許慎將「井」字當作「丹」字,顯然就是因為弄錯了那「一點」的意思。要將「青」字寫對,必需對「井」有情,所以青字,不應寫成「請」右半邊的字形,而是盡可能尊重造字之原意,將之寫成「月」字(如下),因為那本來就是四捆樹幹疊在一起的樣子:













電腦造字,美化可以,但造字時原意未必拿捏的對。


Thursday, March 15, 2007

琦君的懷母之作

Dear All,
我很少轉寄他人的文章,但琦君的懷母之作,讀來自然懷念起自己的母親,也只有在失卻後,才知道失去什麼。還記得「下雨天真好」一文嗎,那也是她的作品。如今琦君已然作古,但她的懷母之作,讀之更令人咀嚼有味,我們心中的母親,不也就都如是堅強?事實上,琦君一歲喪父,四歲喪母,他筆下的母親,依照<永是有情人.代序>中她自己的說法,其實是真正撫養她長大的「伯母」,之後琦君十三歲失兄,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心理的寂寞與親情失落的渴望,是難以行諸於筆墨的!她以伯母替代母親,而母親就是伯母,人間恩情,有時又哪裡需要「嫡出」?

我有幸,與父母相處四十三年,然「不為父母,不知報娘恩」,這是我母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各位讀讀此文中的「孩兒經」,然後捫心自問:我們是否都這樣虧待過自己的父母?我在聯語一文,有如是之語:
病榻上、見子女真情情真
墳塋頭、知父母厚恩恩厚

說實話,我自己有很深的感觸,而「有孝心沒有孝行」也是我父親常講的話,如今「祭之豐」,又有何補於菽水之養?畫荻之恩?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裡面,結尾這樣說:「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文章說的其實不是燕子,而是劉老頭。白居易借燕子「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的事實,提醒劉老頭當年背離父母時,不也正是如此?果如此,又何怨於自己的兒女?很有點現世報的意味。我的老師對於「學習」,曾提醒我說有「時間不可壓縮性」,成長是一點一滴而致,事非經過不知難,不論再怎麼耳提面命,成長在時間上仍不可壓縮!我們所得到的教訓,一樣重複在兒女身上!對於父母的照顧提攜,都是必需等到自己成了父母,體會「把屎把尿」的難為之後,才知道蓼莪裏,父兮生我,母兮劬我,撫我畜我,顧我腹我的那份辛勞!

我的母親,出身農村,戰爭以及外祖父早逝所致的窮困,使她失去了就學的機會,母親所有的知識,多半來自刻苦自學,猶記母親過去讀報識字,半猜半認,小時引為一笑,如今越發體會裡面的艱難。小時候,母親也曾抱著我,在炎熱的夏夜,唸著家鄉流傳的歌謠,而我對其中一句印象特別深刻:「有了老婆不要娘」!我有幸娶到賢妻,能在奔波於工作之時,替我善盡孝道因而沒有犯上忌諱,如今的年輕人,不知道能不能體會孩兒經裏「娶了親,結了婚,親爹親娘是路人」以及「有了老婆不要娘」這幾句話後面的意思? 我們因親手而長大,報答父母之恩,有孝心更應有孝行才是。

寫完「情為何物」一文後,順道將琦君的文章分享如下,願大家都做一體會。

母親
每當我把一鍋香噴噴的牛肉燒成了焦炭,或是一下子拉上房門,卻將鑰匙忘在裡面時,我就一籌莫展,只恨自己的壞記性,總是把家事搞的一團糟。這時,就有一個極柔和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小春,別懊惱,誰都會有這種可笑的情形。別僅著埋怨自己。試試看,再來過。」


那就是慈愛的母親,在和我輕輕地說話。母親離開人間已經三十五年,可是只要我閉上眼睛想她,心裡喊著她,她就會出現在我眼前,微微搖擺著身體,慢慢兒走動著。在我的記憶裡,母親總是這麼慢慢兒搖擺著,走來走去,從早做到晚,不慌不忙。她好像總不生氣,也沒有埋怨過別人或自己。有一次,她為外公蒸棗泥糕,和多了水,蒸成一團漿糊,她笑瞇眼著說:「不要緊,再來過。」外公卻說:「我沒有牙,棗泥糊不是更好嗎?」他老人家一邊吃,一邊誇不絕口。我想母親的好性情一定是外公誇出來的。因此,我在懊喪時,只要一想到母親說的「不要緊,再來過」,我就重整旗鼓,興高采烈起來了。

在靜悄悄的清晨或午後,一個人坐在屋子裡,什麼事都不做,只是「一往情深」地思念著母親,內心充滿安慰和感謝。對我來說,真是人生莫大的快樂,我常在心裡輕聲地說:「媽媽,如果您現在還在世的話,我們將是最知心的朋友啊!」

母親是位簡樸的農村婦女,她並沒有讀過多少詩書。可是由於外公外婆的教導,和她善良的本性,她那舊時代女性的美德,真可作全村婦女的模範。我幼年隨母親住在簡樸的鄉間,對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村生活,至今記憶猶新。

那時的鄉間,沒有電臺,電視報時報氣候。母親每天清晨,東方一露曙光就起牀。推開窗子,探頭望天色,嘴裡便念念有詞:「天上雲海,大水滿池塘。靠晚雲黃,沒水煎糖。」她就會預知今天是個什麼天氣。如果忘了是什麼節候,她就會在牀頭小抽屜中取出一本舊兮兮的黃曆,瞇著近視眼邊看邊念:「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我就搶著念下去,母親說:「別念那麼多,還沒到那節候呢。」

母親用熟練的手法,把一條烏油油的辮子,在腦後盤成一個翹翹的螺絲髻,就匆匆進廚房給長工們做早飯。我總要在熱被窩裡再賴一陣才起來,到廚房裡,看母親抓開鍋蓋,盛第一碗熱騰騰的飯在灶神前供一會兒,就端到飯桌上給我吃。飯盛得好滿,桌上四四方方地排著九樣菜,給長工吃的,天天如此。母親說:「要飽早上要飽,要好祖上好。」她一定也要我吃一大碗飯。我慢吞吞地吃著,擡頭看牆壁上被煙燻黃了的古老自鳴鐘,鐘擺有氣無力地擺動著,灰撲撲的鐘面上,指針突然會掉下一大截,我就喊:「鐘跑快了。」母親從來也不看那口鐘的,晴天時,她看太陽曬到臺階兒的第幾檔就知道是什麼時辰了。雨天呢,她就聽雞叫。雞常常是咚咚咚地繞在她腳邊散步,她把桌上的飯粒撢在手心裡,放到地上給雞啄,母親說飯就是珍珠寶貝,所以不許我在碗裡剩飯。老師也教過我「須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詩,我也知道吃白米飯的不容易。

做完飯,餵完豬,母親就會打一木盆熱水,把一雙粗糙的手在裡面泡一陣,然後用圍裙擦乾,手上的裂縫像一張張紅紅的小口,母親抹上雞油(那就是她最好的冷霜了),臉上露出滿足的微笑,看看自己的手,因為這雙手為她做了那麼多事。我曾說:「媽媽,阿榮伯說您從前的手好細好白,是一雙有福氣的玉手。」母親嘆息似地說:「什麼叫有福氣呢?莊稼人就靠勤儉。靠一雙玉手又有什麼用?」我又說:「媽媽,嬸嬸說你的手沒有從前細了,裂口會把繡花絲線勾得毛毛的,繡出來的梅花喜鵲,麒麟送子,都沒有從前漂亮了。」母親不服氣地說:「那裡?上回給你爸爸寄到北平去的那雙繡龍鳳的拖鞋面,不是一樣的又光亮又新鮮嗎?你爸爸來信不是說很喜歡嗎?」

母親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後,總是坐在我身邊,就著一盞菜油燈做活,織帶子啦,納鞋底啦,縫縫補補啦。亮閃的針在她手指縫中間跳躍著。我不由停下功課,看著她左手無名指上的赤金戒指,由於天天浸水洗刷,倒是晶亮的。那是父親給母親的訂婚禮物,她天天戴在手上,外婆留給她的鑲珍珠、寶石的戒指,都捨不得戴。於是我又想起母親的朱紅首飾箱來,索性捧出來一樣樣翻弄。裡面有父親從外國帶回送她的一隻金錶,指針一年到頭停在老地方,母親不讓我轉發條,怕轉壞了。每年正月初一,去廟裡燒香,母親才轉了發條戴上,平常就放在盒子裡睡覺,我說發條不轉會長銹的,母親說:「這是你爸爸買給我最好的德國錶,不會長銹的。」我又說:「錶不用,有什麼意思。」母親說:「用舊了可惜,我心裡有個錶。」真的,母親心裡有個錶,做事從不會錯過時間。除了手錶和寶石戒指外,就是哥哥和我兩條刻著「長命富貴」的金鎖片。我取出來通通掛在脖子上。母親停下針線,凝視著金鎖片說:「怎麼就沒讓你哥哥戴著去北平呢?」我就知道她又在想念在北平的哥哥了,連忙收回盒子裡。

母親對父親真個是千依百順,這不僅是由於她婉順的天性,也因為她敬愛父親,父親是她心目中的奇男子。他跟別的男孩子不一樣,說話文雅,對人和氣,又孝順父母。滿腹的文章,更無與倫比。後來父親求得功名,做了大官,公公婆婆都誇母親命裡有幫夫運,格外疼這個孝順的兒媳婦了。

僅管母親有幫夫運,使父親在仕途上一帆風順,她卻一直自甘淡泊地住在鄉間,為父親料理田地、果園。她年年把最大的楊梅、桃子、桔子等揀出來郵寄到杭州給父親吃,只要父親的信裡說一句「水果都很甜,辛苦你了」,母親就笑逐顏開,做事精神百倍。母親常說「年少夫妻老來伴」,而她和父親總是會少離多。但無論如何,在母親心目中,父親永遠是他們新婚時穿寶藍湖縐長衫的瀟灑新郎。

我逐漸長大以後,也多少懂得母親的心事,想盡量逗母親快樂。但我畢竟是個任性的孩子,還是惹她生氣的時候居多。母親生氣時,並不責備我,只會自己掉眼淚,我看她掉眼淚,心裡抱歉,卻又不肯認錯。事實上,對我所犯的小小過錯,母親總是原諒的,而且給我改過以及再接再厲的機會。比如我不小心打破一個飯碗,她就會再給我一個飯碗去盛飯,嚴厲地說:「這回拿好,打破了別吃飯。」如果因貪玩忘了餵豬,她就要我多做一件事以示懲罰。但我如犯了大錯,她就再也不會縱容。她的態度是嚴厲的,話是斬釘截鐵的,責備完以後,丟下我一個人去哭,非得我哭夠了自己出來,她是不會理我的。

母親像一潭靜止的水,表面上從看不出激動的時候,她的口中,從不出惡毒之言,旁人向她打聽什麼,她就說:「我不知道呀。」或是「我記性最壞,什麼都忘了。」有人說長論短,或出口傷人,她就連連搖手說;「可別這麼說,將來進了陰間,閻王會將你舌頭拉出來,架上牛耕田的啊!」我笑她太迷信。她說:「別管有沒有,一個人如不說好話,不做正當事,心裡自會不平安,臨終之時,就到不了西方極樂世界。」母親的最後理想,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她在煩惱悲傷時,都是以此自慰。她是位虔誠的佛教徒,自幼跟外公學了不少經,金剛經、彌陀經,她都背得很熟,逢年過節不得不殺雞豬,母親就跪在佛堂裡念大悲咒、往生咒。我看她一臉的莊嚴慈悲,就像一尊菩薩。還有每當她拿米和金錢幫助窮苦的鄰居時,總是和顏悅色,喜溢眉梢。後門口小販一聲吆喝,母親就去買魚肉,從不討價還價,外公摸著鬍子得意地說:「你媽小時候,我教過她朱伯廬先生治家格言,她真的做到了。」我聽了外公的話,也到大廳裡看屏風上的治家格言。「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母親真的樣樣做到了。

母親並沒認多少字、讀多少書,她的學識和許多忠孝節義的故事,都是從花名寶卷、廟會時的野臺戲,以及瞎子的鼓兒詞裡學來的。她和嬸母們一邊做事,一邊講著故事,講得有頭有尾,這也是她最快樂的時光了。她說話時慢條斯理,輕聲輕氣,對於字眼的聲音十分注意。有時講究到咬文嚼字的程度,聽來卻非常有趣。比如數目中的「二」字,她一定說「一對」,顯得吉利。「四」字呢,一定說「兩雙」。因為「四」「死」同音,是非常非常忌諱的,尤其逢年過節或過生日的時候。數到「十一」,她就說:「出頭啦!」因為十一是個單數。又比如「沒有」,她一定說「不有」,因為「沒」「歿」同音,是絕對不能說的。這都是她小時候外婆教她的。

冬天的夜晚,我躺在暖烘烘的被窩裡,聽母親講「寶卷」上「落難公子中狀元,私定終身後花園」的故事。講到男女相悅的愛情場面時,母親雙頰泛起紅暈笑靨,彷彿是在敘述自己的戀愛故事呢。講著講著,她便會低低地唱起來,像吟誦一首古詩,聲音十分悅耳。每一首詞兒,我都耳熟能詳,卻是越聽越想聽。我至今牢牢記得她唱的「十八歲姑娘」:
十八歲姑娘學抽煙,銀打的煙盒兒金鑲邊。不好的煙絲她不要抽,抽的桔梗蘭花煙。姑娘河邊洗絲帕,絲帕漂水水生花。「撐船的哥兒幫我挑一把,今晚到小妹家裡喝香茶。」「我怎知姑娘住那裡?」「朱紅的門兒矮牆裡,上有琉璃瓦,下有碧紗窗,小院角落裡有株牡丹花。」「姑娘呀!我粗糠那配高梁米,粗布那配細綢綾。」「阿哥阿哥休這樣講,十個手指頭伸出來有長短,山林樹木有高低。」

現在看看這段詞兒,當年農村裡少男少女的戀愛,不也非常熱情奔放嗎?

月亮好的夜晚,母親就為我唱月光經,她放下手中的活兒,雙手合掌,一臉的肅穆神情,月光經的詞兒是這樣的:
太陰菩薩上東來,天堂地獄九層開。十萬八千諸菩薩,諸位菩薩兩邊排。腳踏芙蓉地,蓮花遍地開。頭頂七層寶塔,月光娑婆世界。一來報答天和地,二來報答父母恩,三來報答閻羅天子地獄門。弟子誠心念一遍,永世不入地獄門。臨終之時生淨土,七祖九族盡超生。

母親閉目凝神,念完一遍,俯身拜一拜。那分虔誠的尊敬,充份表現了母親堅定的宗教信仰。其他還有乾菜經、灶神經,每一首經的音調,都給人一種沉靜穩定的力量。每一手的詞兒,也都令人回味無窮。例如灶神經中最精采的句子:「不論葷素口,萬里去修行。八月初三卯時辰,手做生活口念經,一天念得三四卷,勝過家中積金銀。黃金白銀帶不去,只帶灶神一卷經。」細細咀嚼,使你安心知足。這也許就是母親一生安貧守拙、淡泊自甘的主要原因吧!

母親最後還是以一首孩兒經催我入夢::
孩兒孩兒經,親生孩兒有套經,抱在懷中親又親。輕輕手兒放上牀,輕輕腳兒下踏凳,輕輕手兒關房門。門外何人高聲喊,搖搖手請莫高聲。只怕孩而兒受驚哭,只愁孩兒睡不沉。孩兒帶到一週歲,衣衫件件破前襟。孩兒養到七八歲,請來老師教詩文。孩兒長到十七八,拜託媒人來說親。娶了親,結了婚,親爹親娘是路人。有話輕輕講,莫讓堂上爹娘得知音。爹娘吃素憑你面,沒塊豆腐到如今。嬌妻懷胎未滿三個月,買來桔餅又人蔘。爹娘你買塊青絲帕,聲聲口口回無銀。嬌妻要買紅絲帕,打開銀包千兩銀。

孩兒經是我從襁褓之時聽起,漸漸長大以後,聽一回有一回的深切感受。父親去世以後,我拜別母親,去上學讀書。孤孤單單住在學校宿舍裡,無論是月白風清,或雨暗燈昏的夜晚,我總是擁著被子,一遍又一遍的念著孩兒經。感念親情似海,不知何以為報,常常是眼淚濕透了半個枕頭。

我雖遠離母親,求學他鄉,而多年的憂患,使母女的心靠得更近。我也已成人懂事。想起母親一生辛勞,從沒享過一天清福,哥哥的突然去世,父親的冷淡與久客不歸,尤給予母親錐心的痛楚,她發過心氣痛,喀過血,卻堅忍地支持過來。我常常想,究竟是什麼力量使母親掙扎著活下去的呢?是外公的勸慰嗎?是她對菩薩虔誠的信賴嗎?還是為了我這個愛女呢?我夜深靠在枕上讀書,常常思緒紛亂,披著母親為我編織的毛衣,到小小的天井裡散步。那時因戰事交通阻隔,一封家書常常要一兩個月才到達。母親每封由叔叔代筆的信,都告訴我她身體很硬朗,叫我專心學業。

我畢業以後趕回家中,母親竟已不在人間。那片廣闊寂寞的桔園,就是她暫時安息之所。她身前那麼照顧那片果園,她去後,桔子依舊長得碩大鮮紅。採下桔子供母親的時候,不禁思緒潮湧。我打開她的首飾箱,取出那隻金手錶,指針停在一個時間上,但不知母親最後一次轉發條是在那一天,那一個時辰。對母親來說,時間本來就是靜止的,在她心裡那有什麼春去秋來的時序之分呢?她全副心意都在丈夫和兒女身上,我相信父親實在是深深地愛著母親的,這就是她生活力量的泉源。





問世間,情為何物?


金庸筆下李莫愁的情愛無奈,用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充分表達!然而「情」為何物? 李賀說:「天若有情天亦老」,想來一旦有情便必有煩惱,有煩惱便是常人,是以必需經歷生老病死的循環!如此,老又何怪?人不能無情,只能學太上忘情而已! 忘不掉,抒發胸臆而下筆為文,是為抒情,如此而已。

然則情之為「物」,多矣,廣矣,有親情,有恩情,有愛情,有冤情,有悲情,有同情,每人所經歷的「情」關,隨生命之過程開展,兀然不同,而體會出來的情字,也將有所差異!過程的順序以及變動,都會有所影響,因此有人「早熟」,有人「晚遇」! 出身朱門與夜宿破窯的孩子,所悟之情字,哪裡會同?如此,人間情字,又該怎麼問呢?

「問世間」一詞,係元好問所寫,故事描述元好問赴山西并州應試時,巧遇殉情之雁,因此將兩雁合葬,並將雁塚取名「雁丘」,然後寫了一首「雁丘詞」,為保留原味,現將元氏所述錄之於此: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由此知道,元好問原來寫了一首《雁丘詞》,但沒有譜曲,之後元好問舊地重遊,將曲補上並取名《摸魚兒》。原詞是:
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多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景,隻影為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如此,元好問為了一隻殉情的雁子,引發癡情之慨,於是先寫了詞,後譜了曲,如果今天其譜(摸魚兒)仍存,唱來也是悲愴萬千!是則「為情所苦」而託之於歌詩的例子,想來元氏的感情路,乃至官宦途,也未必順遂。

沈三白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裏,描述著芸娘死前與沈氏的對話,余以為情慟之深而為白話之切者,於此可見,每讀其文,均一時難竟:
芸又唏噓曰:「君之不得親心,流離顛沛,皆由妾故,妾死則親心自可挽回,君亦可免牽掛。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歸。如無力攜妾骸骨歸,不妨暫居於此,待君將來可耳。願君另續德容兼備者,以奉雙親,撫我遺子,妾亦瞑目矣。」言至此,痛腸欲裂,不覺慘然大慟。余曰:「卿果中道相捨,斷無再續之理,況『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耳。」芸乃執余手而更欲有言,僅斷續疊言「來世」二宇,忽發喘口噤,兩目瞪視,千呼萬喚已不能言。痛淚兩行,涔涔流溢.既而喘瀝微,淚漸干,一靈縹緲,竟爾長逝!時嘉慶癸亥三月三十日也。當是時,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拳,寸心欲碎。綿綿此恨,曷其有極! 」

沈氏痛定之後,這樣寫到:
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話云「恩愛夫妻不到頭」,如余者,可作前車之鑒也。

前車之鑑如此,而近日見馬兆駿過世,其妻淚眼嚎哭,難捨依依,確是人間有情,然情慟如此,「恩愛夫妻不到頭」一句,豈然真如是乎!有歡喜之時,亦當有悲戚之日,生離死別,人間的前後情關,幾人可能堪透?

《神醫喜來樂》一劇裡,有個醋罈子的老婆王氏,最後為了救丈夫喜來樂,承認冤罪並當廷引藥自殺,以死相許下,終於救了丈夫一命。此句片尾曲「人間情多」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人間情多 真愛難說
心中能有幾分把握
來來往往 你你我我
誰又知道最後結果
人間情多 真愛難說
有緣無緣小心錯過
一時歡笑 一時寂寞
一生相伴最難得
問不出為什麼
止不住你和我
心甘情願受折磨
問不出為什麼
止不住你和我
一年一年這樣過
對於「恩愛夫妻不到頭」的省思,以及「一生相伴最難得 」的結論,我常有戚戚之想,年少夫妻老來伴,臨了,總有一個人要先走,不論是林覺民,或是鄭進一,都有著:「因為我不甘,讓你,為我淚眼流」的憂懼。於此,只能奉勸有情之人,於有情之時,「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一旦情了,就盡量想想曹雪琴的「好了歌」吧: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好了,老了,一了百了!不需有恨,只能一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至於答案,在茫茫的風裡。

Saturday, March 10, 2007

矽魁辭呈

余先前服務於矽魁科技,受總經理陳頌平先生之隆情盛意,方有些許發揮或可不辱使命。而後因父母同年先後謝世,寸心殘缺啣恤怔然,再無法專致於工作,加之受病所磨,隱疾日顯,是以向陳總辭卻職務,當時之「辭呈」乃於今夜尋獲,觀其文字,多所感念陳總經理之提攜,語謂:「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現將此文錄之於此,做為人生之自我記錄,並感謝頌平總經理當時之照顧:

Kevin您好,
我寫這信,恰是家父下世一週年,而家母的墳塋也才初具的日子,山上兩位老人家隔室相鄰,同衾共槨的誓言如是豈謂成真?寒夜幽靜,斗室燈熒,回想這一年所遭逢的變故,在連失雙親下,方寸悠悠亂亂,無限的難過與感慨襲人而致!晃眼間,我在矽魁竟也行將三年了!

我至矽魁,係受您隆情盛邀,先破格敘薪,後顧慮私憾,三年間,雖小有參贊,然亦不無掛失,風雨跌撞一路行至於今,對董事長及您之提攜,確實銘感五內,也正因此,過程中雖屢有顛躓,議論隨事跌起,從不改無我奉獻之心,是以彩晶廣輝先後入列,夏寶松下繼踵出線,而網頁型錄隨之補正,優秀同儕亦引薦就位,靦腆間,勉強可以稱之為三年之歷史留痕,俯仰如此,或可以公私兩無愧矣。

惟自先父亡故,心境隨之大為起伏,而身體一直受攝護腺慢性病痛所苦,臨醫無效,針帖枉然!迄今已然一年,白日頻頻如廁,夜間則難以成眠,隱忍疼痛,實難言語,家母同年隨而謝世後,寸心殘缺,念及父母厚恩,竟夜難寐,隱疾益顯。醫者謂我需善自調養,以無慮之心謀事,淡然而觀大千,多運動,少熬夜,佐之以湯藥,或可治癒!叮嚀如此,卻甚難符合。一如您之所知,職慮事多有掛礙,日思夜想,求好切心,遇有明確應改而無法改正之事,憤然有慨,捲袖下手,因而屢見動疚之譏!思即此,實為職在矽魁之最大遺憾,感慨同僚精進之心有缺,遇事頗見渾噩,致使正向爭議往往淪為負面是非,確實無奈。

有甚者,職於去年,雖勉力為難通過資格考試,但因白日工作之故,以現今之工作型態、體力精神,將無法有效賡續論文課業,果如此,則年少之夢以及兩年已經之付出,將化為黃粱夢囈,付水東流,此為職所最不樂見之事
因此企思有所變易,但於今仍徒呼負負。指導教授李老師謂我如再不調整,鼓衰三竭,一切曾經之努力,將歸於寂靜,要我仔細思考工作、身體、家庭、課業究竟欲如何兼顧,並儘速取捨以免全盤皆輸。隨新學期之開始,老師要求修習台大、中研院白日開列課業,閱讀與報告範疇廣博,加上夜間台科大之必修學程,更感無法四面兼顧,心頭焦焚,去留迫眉,為免影響公司之業務進程,前瞻後顧後不得不向您提出辭呈,以照顧荒疏之課業要求,並藉此機會使身體略做休憩,悃悃此衷,諒請哀衿。

所幸後繼有人,芝香、冠綺、佩榕、姵儒具可以維繫既有客戶,而新業務推廣之壓力,亦不若職初到之時迫切,維繫廣輝,爭取友達,伺機爭取三星,將為日後之主要課題,彩晶、英業達等,因政策有變,維繫端看彼等公司內部之演化而定,即便努力,亦未必有功,其餘發展中之客戶以統寶、新世代較具機會,公司資源略做調整,應有發展。

職預計於三月底辭去所交付之工作職務,離職後隨家姊先前往大陸認祖,過山西、河南兩地,拜謁父母親族長輩,並報喪於祖父母窀穸之前,庶幾無愧於李氏一脈。而後預計以至多兩年之時間完成博士課業,果如是,小子晉得能不辱其先,並有報於親所待者矣。


職 李萬晉 敬上 八十三年二月八日

聯語數則


余受家父之影響,得以粗窺文史,雖無學力,然正如古人所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偶有狗尾續貂之作,間有發抒己懷之辭。家父母過世後,感觸尤多,方寸既亂,是以難賦有韻之文,僅有三言兩語之聯句而已。

今晚,不意竟尋回當時所做之聯句,兀自有感,遂錄之如下,以為爾後追憶所資:

真相不明,扁檜理當低首
是非已分,蔣柏宜其揚額 (12/16/2004)

好讀書、甚解不求、承五柳先生之雅志
憂國事、書劍難成、襲三閭大夫之顏色 (1/25/2004)

日新月異、讀書常嘆長河史
年深歲除、思親難報浩天恩(1/26/2004)

病榻上、見子女真情情真
墳塋頭、知父母厚恩恩厚 (1/26/2004)

弱水三千、取一瓢之情伴一世
江河萬里、渡三峽之險憾三生 (1/26/2004)

浮生若夢、風送扁舟舟行萬里
蜉蝣如寄、朝迎晚霞霞散千鈞 (1/29/2004)

今朝有酒、無友不解其醉
他日讀書、少緣難得其髓 (1/29/2004)

讀聖賢之書、所學乃仁義而已
盡子女之道、謹守惟孝悌是哉 (1/29/2004)

白髮幾莖、心情微近中年
墨漬一點、糊塗不似老翁 (1/30/2004)

左思右想、思動不如慮靜
瞻前顧後、座言何若起行 (2/1/2004)

將軍一去大樹飄零
孺人再行小子影單 (2/1/2004)